张 明
生本教育是随着新时期的教育改革而诞生的教育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出发构建教学体系。笔者试图以《踏莎行》一课解析诗词教学中的“生本”策略。
导语,乃一节课的发端,一节课的眼睛。高中课堂的导语要能创设恰当的情境,激发学生产生恰当的心理状态。李密《陈情表》的导语需悲切恳挚,岳飞《满江红》的导语当豪迈激昂。教师还要站在全面把握文本的高度,寥寥几句导语带给学生丰富的学习暗示。比如《踏莎行》写的是征人思妇,但词的语言典雅、意境高远,反映出欧阳修的品格。于是,笔者站在“人格定词格”的高度设计导语。
《踏莎行》的导语为:欧阳修为何自号“六一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自号是作者追求的境界,“词人之格高,词意之境远”,《踏莎行》虽为北宋初期的一首小词,却折射出欧阳修的大家修为,成为“格高韵远的北宋词”的代表作。
至此,激发学生进行自主深入地体验、解读词的蕴涵,进一步探索、品味欧词的高远之境。
古典诗词的共性是“词约义丰”,诗人追求用最少的笔墨获得丰富的语意。理解词作蕴涵的重要途径是想象联想。笔者以任务驱动想象,要求学生“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描述词作画面”。
描述,常被误以为翻译。翻译只适用于部分文言文,面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样的画面,你无法翻译,唯有想象。欧阳修的词中有看似寻常却极美好的画面,学生要想描述好,就必须动用想象去看、去听、去闻、去感受,以词中的意象“柳细、梅残、草熏、风暖”等为点,在脑海中勾画出丰富、连贯、动态的画面,再用诗意的语言表达出来。
除了想象,还要联想。
联想的根因在于中国古典诗词的语言延续性,当你读到“杨柳岸”,就会感受到浓郁的离别之意,因为自古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样一个杨柳飘飘时节的离别故事。优秀的诗人往往有意识地运用这样的特点选词,以产生无限的语言张力,读者也唯有进行相关联想才能读透这些词。“草薰风暖摇征辔”怎样“摇”?征人心情如何?学生要想描述好“摇”字,就要主动联想“行迈靡靡,中心摇摇”“落月摇情满江树”这些诗句,进而描述出征人“行动迟缓,心神恍惚,满腔思绪”的画面。
描述环节,学生的想象力得以打开,他们似乎身临其境,极其敏锐地捕捉到了词人笔下征人渐离渐远的一幅幅画面,对“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的凄美给予很好地诠释,这一环节发挥学生体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用自己的生命体悟词人的生命。
“题者,额也;目者,眼也”。题目,浓缩着全词的精华。题目的拟写有多重考量,可以以行为、景画、怀抱等为题,如《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长沙》《念奴娇·赤壁怀古》。题目是词韵情思的高度概括,故而成为解读诗词的窗口。然而早期词多只有词牌没有题目,拟题就是要学生在充分领悟词的基础上,用凝练的语言表达自己词的深度理解。
《踏莎行》上片从远行人着眼,用春水喻愁;下片从闺中人着眼,用春山喻远,谓愈望愈远,故云“楼高莫近危阑倚”。全词以柔情胜。拟题过程中,学生结合词作内容、情感等进行解读,拟出“春水”“马踏梅残”“春望”“柔情”“旅怀”等题目,暗合永叔词特点——富于情韵。甚至有一生拟出题为“相别”,与黄昇在《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二所拟完全相同!充分理解了征人思妇相互思念之情。
通过拟题,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词作,对学生的精神生命具有启迪与激发作用。
相别之情,不是一个人的相思,而是我情你情,这也正是《踏莎行》的独到之处。所以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诵,每句诗朗诵两遍,男生读完一句,女生再读一次,男生女生交替朗诵。上片,男生设身处地化身为词中征人,读出对女子绵绵的思念;女生则化身为思妇,展开想象,读出对征人的牵挂。下片反之。
“相思是一条线,一头牵着征人,一头牵着思妇”学生在分别领悟征人、思妇的感情后,再去领会思妇、征人的感情,这份情愫便是加倍的,更令人动容。角色朗诵,回环往复;互相思念,情感交叠,征人在行进中思念、想象思妇盈泪满目登楼远望的样子;思妇在苦念中想象征人摇情于春暖花开的路上,从而产生深远意蕴。
交替朗诵的课堂效果出乎意料,学生在诵读中相互感化,听者莫不动容,产生难以忘怀的体验效果。
在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后,教师要求他们把《踏莎行》的情怀用《浪淘沙令》(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形式填出。填词要求:字数、句数相同,需押韵,平仄不论。
这是一个综合性的训练题,既涉及对本词的理解,又架构了阅读和创作的桥梁。这里的材料不是白话文,而是文质彬彬的经典——词。语言表达训练的最好材料就是古典诗词,格律诗和词有着千锤百炼的用韵和节奏。填词,本身就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经典教学策略。
这似乎很难完成,然而生本教育者认为“生命具有可能性和超越性,生命过程就是不断超越生命本身而不断发展自身的过程”,事实上,很快就有学生创作出来。示例:“寸寸柔肠断,泪流满面,危阑独倚盼相见,平原望尽山难越,离愁难遣。”“高楼倚危阑,肝肠寸断,泪眼盈盈声声盼,离愁似水绕春山,叹难两全。”学生活学活用,令人拍案叫绝。
总体而言,诗词教学的生本策略就是:为透彻凝练地解读,以任务驱动、活动体验等形式,实现学生的主体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