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媒介环境中的感知转向及对个人自我建构的影响*

2018-02-09 12:39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媒介建构微信

■ 于 隽

*本文系北京市教委基本科研业务项目“微信公众号在城市基层政府政治理中的应用与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移动终端的流行,一个以微博、微信等媒介应用为技术构形,以短小精炼、传播速度快、富有冲击力,以及极具个人抒写特质为精神内涵的“微媒介环境”已经悄然进入大众生活。据资料统计,截至2017年3月,国内微博月活跃用户增至3.4亿,其中移动端占比达91%;截至2017年11月,微信活跃用户已经接近10亿,36.23%的用户每天使用微信多次。不仅在即时通讯层面,微媒介还渗透进了公共生活的诸多层面,如微支付、微课程、微公益、微消费、微投资等等。可以说,无论是使用时间,还是使用黏度,微媒介都令传统媒介黯然失色。

加拿大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在他的《理解媒介》中指出,“媒介即是讯息,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任何一种延伸或曰新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物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①而技术所造就的新环境,“都将反过来影响人的生活、思维和历史进程”②。微媒介,通过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各类便携式移动终端,让人们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迅速地感知世界;让人们随时随地可以抒发、分享自己的生活感悟;又将以往复杂的社会需求化为几个按键,使人们高效便捷地达成心愿。这一切都使得微媒介成为了人们须臾难以割舍的“伴随式”工具。

作为一种塑造历史和社会的“隐蔽力量”,微媒介也正在扮演着调整着当今时代中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角色,其中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微媒介已经使人们的感知系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并由此对于这个时代人们感知活动的核心——自我建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微媒介环境中的感知转向

感觉和知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端,是其它一切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任何媒介都或多或少地扩展或延伸了人的感觉和感官。如,文字和印刷媒介延伸了人的视觉能力,广播延伸了人的听觉能力,电视则延伸了人的视觉、听觉等综合能力……“那种只把媒介当作单纯的信息载体的工具论思维,全然未能洞察到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到底是什么以怎样的方式塑造着人的感觉经验,刻画着行为的尺度,并在不同的历史境域中一次次建构人类的生活形态。”③

加拿大传播学者罗伯特·洛根在《理解新媒介——延伸麦克卢汉》中谈及了“新媒介”的14种特征,同样适用于对于“微媒介”的描述,它“使信息双向传播;使信息更易获取;有利于继续学习;导致社群的创建;具有便携性和时间的灵活性,赋予使用者跨越时空的自由;融合许多媒介,同时发挥一种以上的功能;从产品到服务的转变;生产者和消费者鸿沟的弥合”④……总之,微媒介是区别于以往大众媒介的一种全新的“个人使用的互动媒介,它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机制和过程”⑤。

在微媒介的诸多特征中,影响人们感知功能的特征主要有两点:其一,微媒介的可便携性,使之更容易成为随身携带品,甚至成为身体的一部分。人们更方便通过微媒介随时感知世界;其二,微媒介融合了以往多种媒介的功能,这使得人们感官的延伸在一种器物上得以实现。于是,在微媒介环境中,人们的感知对于媒介的“依赖性”大大增强,并呈现出新的感知特征。

1.感知器官的媒介化

感知本应是人们对世界的直接接触,但是在微媒介环境中,手机等移动终端越来越小巧、轻盈,具有流动性,使它们“越来越和人之间形成一种身体的依附关系”⑥,微媒介与人们的无限亲密让各类信息信手拈来,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创造了人们对于微媒介“新的沉浸形态”。比如,如今人们走路的时候、吃饭的时候、乘车的时候,几乎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手机,手机仿佛已经融入了人们的身体,逐渐变成了人的某个器官,成为身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沉迷于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了解信息,靠着它们来感受、认知社会当中的人和事,并以此证明自己与社会保持着关联和互动。但是,在无形之中,人们也放弃了“亲自”感知世界的愿望和可能。感知变得间接化,微媒介成为了我们延伸到世界中的感知器官。

虽然从表面上来看,人们通过微媒介打开了感知更加广阔的世界,完成了“自我延伸”,仿佛置身于“童话中的王国”,可以随意获得千里之外的鲜活信息。但在另一方面,人们由于过度依赖手机,依赖于一个所有社会生活都被“信息化”了的“传媒化生存”社会,也逐渐丧失了自主性、批判性与否定性,成为了“手机人”。从这个意义来讲,微媒介并不是仅仅是作为一种工具实现了对人们身体器官的功能性延伸,长此以往,它也将造成个人主体性的弱化和磨灭,一旦失去微媒介,就如同切去器官那般痛楚,也就是人再也无法“裸身地返归”,最终形成像马尔库塞笔下所说的“单向度的人”。

2.感知效力的制式化

微媒介成为当下人们感知的重要工具和器官,媒介的特性会塑刻与之相应的感知模式,微媒介的特性也不免会投射到人们感官的重构当中。其中,微媒介制式之“微”就对个体的感知效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比如,微博最初规定的140个字的格式,最易完成的是对“小情小境”的片段化描绘,很难完成“宏大叙事”的抒写。即便有了宏大的主题,最终也只能是剩下叙事深度的坍塌和完整意义的断裂。学者潘黎勇指出,这种最初旨在通过“短小”赢得广告商机的“微博体”“将文字结构成文本的不是严密的语法逻辑和厚重的情感力量,却是断断续续的语气、语调和即物而生随性疏泄的个人情绪,这与其说是一种文本特点,毋宁说是反映了一种感知特性。”⑦相对于微博,微信虽然没有字数限制,但其点对点或点对圈的即时互动特性,更是需要发信人予以快速更新和及时回应。所以,在微信里,那种长篇巨制式的微信文本也只能是偶发现象,“太长”“读不下去”是微时代造就的新的阅读特点。此外,还有微信通讯中那“60秒”的语音容量和短视频,在听觉和视觉效力方面也将本应连贯的语义做了控制和限定,使得当面交流和电话沟通那种线性时间内连续的、完整的以及富有深度内涵的意义构造变得支离破碎。

然而,在微媒介环境中,个体与社会产生的各种经验内容却大多需要符合微媒介设定的“微小的”文本制式,符合微时代人们阅读和欣赏的习惯,否则就无法被记录和传播。发布者只有通过不断的缩减、处理,甚至改造感知经验才能将其转化为进入微媒介的适合文本。这样一来,那些仅仅凭借微媒介去获取感知经验的人们,不仅被感知器官的媒介化推远了与真实世界的距离,又因感知效力的制式化又被推远了一次,感知经验呈现了碎片化特征,以及犹如镜花水月、海市蜃楼的“印象主义”风格。

3.感知内容的他者化

凭借微媒介进行感知,感知信息的源头不仅来自于传统媒体的微媒介客户端,更来自于无数个看不见,摸不到,甚至完全陌生的自媒体。感知内容来自他人,带有他人的立场、他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趣味等,呈现出明显的他者化特点。人们对关注事物的感知只能以“他者的感知”做为“自己的感知”,虽然他人感知的表达往往只是社会生活和个人经验的一角,但是,由于从微媒介获取经验的人,体验和审美都失去了“亲自性”,也就丧失了价值判断的“权威感”和“自信力”。同时,由于“他者”的区隔,人们也很难判断微媒介发布的信息是否真实,评论是否客观,甚至由于信息发布源难以找到,连“道听途说”这样的间接感知都很难做到。而由此,在某些具有“公众意义”的事件在微媒介当中进行传播的时候,传播学意义上的“乌合之众”和网络上的“盲从”“跟风”行为也不免会随之产生。

麦克卢汉虽然没有经历过微媒介环境充斥的时代,但是他的对上述现象也早有断言,“这是中枢神经系统延伸之下的必然产物,一旦拱手将自己的感官和神经系统交给别人,让人家操纵,而这些人又想租用我们的眼睛、耳朵和神经从中渔利,我们实际上就没有留下什么权利了。”⑧被哲学家们解读为复写了柏拉图“洞穴喻”的电影《黑客帝国》亦是以这样的视角讲述了数字时代的异化:生活在Matrix世界中的所有人只是机器母体运行的工具,而事实上,他们所知道的只是操纵者想让其知道的内容。

4.感知比率的重新分割

媒介技术对人的影响“不是发生在意见和观念的层面上,而是要坚定不移、不可抗拒地改变人的感官比率和感知模式”“媒介作为我们感知的延伸,必然要形成新的比率。不但各种感知会形成新的比率,而且它们之间在相互作用时也要形成新的比率”⑨。

人的感知系统主要由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大类别构成,除此之外,还有借助以往经验来理解事物属性的统觉(康德提出)。一场正常的感知活动,应该是诸多感觉共同参与、共同作用的结果。依托微媒介进行感知,感觉的参与情况也发生了改变。比如,由于微媒介的传播旨在通过短小、具有冲击力的信息,获得快速并且富有影响的传播效果,导致在这个过程中,图像的意义被高度重视起来。据2017年《微信用户行为分析报告》⑩显示,有77.28%的用户使用图片发送功能,占据微信使用功能的第二位。图像相比文字更加直观、清晰、立体,更能够满足瞬间传播中快速吸引人的诉求。微博和微信中几乎每一条信息都是围绕图像来进行推送,发布者倾向于将所有的体验变为图像,落实于图像。阅读者热衷于观看图像,不满足于“无图无真相”。图像本身也极力在精美、新奇、出挑等方面不断努力,力求协助微媒介获取“眼球经济”。在微媒介的图像构成中,“表情包”这一利用图片表现情感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运用,甚至在一些人际交流活动中,“表情”替代了文字,“斗图”成为了主要的表达手段,而这种弱化语言,强化视觉表达的方式又进一步促进了图像的生产。在图像的生产、消费以及价值不断溢出的循环中,感官系统中的视觉被过分的强调出来,而相应的是触觉、嗅觉、味觉等感觉的弱化和消失,感官平衡被打破,从而呈现出感官之间新的比率关系。

总之,每一个时代都会拥有人们习惯的感知模式,微媒介环境深深地改变了人们的感知,当我们借助媒介获得延伸,来认识更加丰富了的世界的同时,感知本身也被媒介悄悄塑造。

二、微媒介环境中的个人自我建构

著名的德尔菲神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个人的成长、完善,“主体对自身行为意义和身份价值的象征性确认”,以及个人在自我、他人心中和社会中的形象的建树,构成了自我建构这一每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主题。自我建构与感知经验息息相关,微媒介环境中感知活动的中心也指向了对于自身存在的体验和自我意义的重塑,微媒介导致的感知转向对当代人自我形象的建构产生了新的意义和影响。

1.自我建构的丰富性

感官被微媒介所延伸,使人们在获取信息、情感沟通、思想表达、意愿宣泄等方面都更加迅速便捷,拓展了个人的内涵空间以及人际交往空间。同时,微媒介也使得个体在琐碎生活中的感性诉求获得了极大满足。例如,微媒介与生活点滴的无限贴合,使发布者和媒介使用者都能够迅速发现生活中被以往媒介的“宏大叙事”遮蔽的、各类有趣的“生活镜像”,获得了对生活“细致入微”的审美感受。人们也更愿意通过微媒介,将自身向感性化的生活世界积极开放,如,在微信、微博上进行“日常写作”;用手机拍摄下片刻的“生活记忆”等等,这既像是对中国传统文人诗意生活方式的复归,又接近于德国当代艺术家博伊斯所说的“人人都是艺术家”。总体来看,微媒介导致的感知转向,给现时代的人们提供了更多学习的窗口,丰富了人们认知的可能,对个人从精神到外观的成长都具有一定的正面意义。

2.自我建构的媒介性

微媒介环绕的时代是一个展示的时代,微博、微信以及微信功能中衍生的个人公众号都成为了展示的平台,展示的核心是作为以往“媒介使用者”的自己。按照麦克卢汉的说法就是,“媒介的使用者会将自己变成媒介的内容”。从自拍到晒图,从磨皮到瘦身……微媒介前所未有的让使用者沉浸到狂热的自我迷恋当中,附着于微媒介当中的各类软件、小程序也大都围绕修饰、包装个人形象而展开。

在微媒介的传播环境中,除了个人的身体维度之外,精神世界也呈现了被媒介建构的可能。个体对于其他信息源提供的信息内容的挑选与传播直接关系到个体在他人眼里“精神形象”的塑立。如,在微信的“朋友圈”中,从文娱作品到生活健康,从新闻时政到人文历史,选取转发、摘要和点评哪些材料,以及转发者填写评价的内容、视角都体现了微信主人的文化修养、认知兴趣和审美态度。在以个人名义建立的公众号中,无论是对生活琐事的记录,对人生境遇的感悟,还是对专业学问的探索与思考……也都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生活品味及整体的价值取向。正是这些外在和内在的特征使无数个“网络空间中的自我”在虚拟的平台当中活跃起来。

在个人媒介形象的建构中,个人不仅扮演了信息的传播者,同时也分饰了传播内容和“把关人”的角色。诚然,个人的媒介化在某种程度上催生了许多费瑟斯通所说的“新型媒介文化人”,促进了文化的多渠道采集和传播。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媒介中的个人形象已经不再是真实空间里的个人,而是按照媒介意愿通过选择、删减、美化等诸多工序后建构起来的“媒介化”的个人。其目的是获得他人的关注与赞同,甚至是享受一种充当“大众偶像”的快感。

3.自我建构的商品性

后现代社会的一个文化特征是“一切都变成了商品”,微媒介也在“商品”的意义上对个人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微媒介改变了大众传播环境下语义模糊的“大众”,按照个人的兴趣重新划分出了“微众”,形成了全新的“部落”。而不同的部落拥有某一群人关注的特定媒体内容。这为媒体的定向传播提供了较为精准的可行性。一些微信订阅号就是利用微媒介这一传播特征,进行商品的点对点或点对圈推介。它们在重新归好类的微众中,以美文、心灵鸡汤等隐蔽的方式,推荐消费社会的某些标准,如,“今年盛行阔腿裤”“50张图片告诉你冬天也要穿裙子”“女性的温柔男人的真爱”“抢了春晚头条的董卿口红,她们都这样收藏”等等。这些“微”和“软”的方式,降低了人们对于广告的排斥心理,让人们处于一种“因得到信息而获得自由与解放”的精神幻觉之中。体现在个人的建构方面,就产生了诸如疯抢“淘宝热款”争相整容成“网红脸”等微时代特有的现象。但事实上,所谓的美丽、自由的背后,依据的并不是个体的自主目标,而是“一种直接与一个生产及指导性消费社会编码规则及标准相联系的工具约束”。

4.自我建构的多重性

微媒介是“拟态环境”,微媒介中的“自我”也是“拟态的自我”。在“拟态的自我”当中体现了个人对于自己多重身份、多种样貌、多种理想的寄托。真实的自我和媒介中的“拟态自我”本身就构成了身份的差别。相较真实的自我,人们更愿意在微媒介环境中去实现现实中难以成为的样子,比如,人们更愿意把自己展示得精致化一些,也更容易发表现实中不愿说出的话语。无论我们将这种现象看作是个人在媒介中的延伸、补充,还是将其看作是与现实的反差和变异,都是个人对于自我的新一轮建构。

此外,微媒介还通过“群”与“圈”的方式,划分了不同的微空间,在这些由不同的“微众”构成的新的场景空间中,每进入一个团体就代表着一种新的文化身份的确立,个人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在老同学“面前”,在师长“面前”,在远隔千里的朋友们“面前”,“我”都可以成为“不同的我”。这些“不同的我”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语言特征和形象特征,更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被塑造出的身份特质,如“诗人”“摄影爱好者”“美食控”等等。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个体多重角色被建构的便捷性、随意性,也会导致个人容易迷失自我现实与虚拟身份的边界。个人在他者的眼里也会因“身份的飘移感”而成为一种流动不安的形象。

综上,任何一种媒体的变革都会改变人们既有的认知形态和思维方式。微媒介环境的变革打开了新的感知经验,引进了新的生活尺度,改变了人与世界和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认识并正视微媒介带来的感官变化以及对于个人自我重构的影响,事关考察“我们塑造的环境如何反过来对我们进行重塑”。我们应当积极利用微媒介作为人的补充和延伸所带来的各种便利,达到个人的逐渐完善,引导人生获得更加充实的美感。同时,也应当分清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差别,分清何为手段,何为目的,警惕技术制造的五光十色的生活幻象,更好的认识与把握自己和这个愈加丰富多彩了的世界。

注释:

③⑦ 潘黎勇:《感知的重构——麦克卢汉媒介理论视域中的“微时代”》,《社会科学辑刊》,2016年2月。

④⑤ [加]罗伯特·洛根:《理解新媒介——延伸麦克卢汉》,何道宽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2-43、5页。

⑥ 汪民安:《机器身体:微时代的物质根基和文化逻辑》,《探索与争鸣》,2014年第7期。

⑩ 搜狐科技2017年12月26日发布。

猜你喜欢
媒介建构微信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书,最优雅的媒介
建构游戏玩不够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微信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