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与大数据融合的路径选择

2018-02-09 06:26黄飞剑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院校

黄飞剑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带来的大数据爆发式的发展,这必将对人类社会持续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影响的深度与广度是空前的,肯定是利大于弊的。所以,包括国家、企事业单位、个人等在内的各个社会组织主体不管主动或被动,都必须参与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主流的价值观,是引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价值观是统摄人的认知与言行的精神力量,当今中国正走向大数据时代,各种价值观借助信息技术,相互竞逐意识形态的高台。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价值观还未完全成型,要加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高职院校要抓住大数据带来的机遇,沉着应对大数据带来的挑战,有效利用大数据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

1 大数据带来的机遇

1.1 大数据推动认同教育理论发展

量化一切,是数据化的核心[1]。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语言文字能转化为数据,地理方位能转化为数据,情感交流能转化为数据,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转化成数据,世间万物皆由数据构成。这有助于我们换种眼光来看待价值观认同教育。以前研究价值观,往往从定性的角度出发,这样有利于把握事物的大方向,但也常常局限于模糊性思维,无法进行事物的准确认知。价值观是人们判定事物是非曲直的标准,一旦形成,就具有持久性与稳定性,难以改变。价值观属于意识形态范围,大数据时代一切皆可量化,这就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理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认知角度。

1.2 大数据产生认同教育的新动力

以前获取信息的路径少而窄,处理信息几乎全靠人工。今天,摩尔定律预测出半导体行业高速发展,从而见证了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这是大数据发展的基础。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发展迅速,获取信息的手段、存储信息的载体容量、分析信息的技术算法等都大有改变,社会的信息增长进入大爆炸时代,海量的信息,似乎价值密度低,但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之大又难以估计。纵观人类历史,特别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科技的发展从来都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正因为如此,大数据的蓬勃发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带来强大的推力。从技术上看,大学生在网上的一举一动,甚至鼠标在何处的停留时间等信息都能被记录下来,大学生网下的行为通过技术,也有相当一部分能被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数据相当可观。这是评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效果,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精准化的基础。

1.3 数据开拓认同教育的新视野

《大数据时代》指出,大数据时代给人们带来的思维方法:不是随机样本,而是全体数据;不是精准性,而是混杂性;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这种思维颠覆了以往的惯性思维,运用这种思维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如可以开发诚信教育中考试作弊预警系统,把所有的相关信息搜集完后,转化为数据,借助数学模型,通过一定的算法,用电脑进行相应的预测,并根据实际情况加减数据,以增加预测的准确性。大数据就是数据量达到一定程度时,通过挖掘数据,会发现以往根本无法发现的富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指导我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

1.4 大数据帮助掌握教育话语权

主流意识形态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所以每个国家都重视对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只是教育的方式方法与载体会有所差异。当前,我国与西方在意识形态上的竞争,可以归结为价值观之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凝聚民心形成共识的最大公约数,党和国家都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我国有着庞大的从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队伍,专兼职相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插上了大数据的翅膀,有利于掌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话语权。可以说,大学生现在的生活与学习已经离不开网络,如果能根据他们的网上浏览数据,再加上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掌握的信息,对此进行充分挖掘,线上与线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会更加有效。

2 大数据带来的挑战

2.1 信息壁垒导致数据难以获取

大数据的优势就在于获取大量乃至全部相关对象的数据,对其进行挖掘,并加以分析以帮助解决问题。要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必须收集到足够的相关信息。笔者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彼此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偏低,就连校内不同职能部门的信息都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共享。教务、学工、保卫、招生就业等部门用的都是不同的平台,校内信息难以流动共享,信息聚集共享的优势就不能发挥,更遑论各高职院校之间的信息共享。究其原因,条块分割、利益藩篱、观念固化等因素在起作用。

2.2 人才不足导致数据整合不够

大数据是科学技术发展到相当高水平的产物,但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它的最终利用与发展还是在于人。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具备应用大数据的硬件环境,但软件环境尚跟不上,最关键的是缺乏大数据需要的掌握数学、统计学与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在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时,学校往往只能借鉴他人,凭经验靠直觉开展教育,对大数据心有余而力不足,做不到让数据发声。

2.3 数据的安全问题

大数据运用海量数据,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基于一定的算法,能轻而易举地突破保护个人隐私的防护墙。高职院校运用大数据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时,就必须考虑到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若收集到大学生的大数据被泄露或被恶意窃取、利用,后果不堪设想,也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造成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大数据时代,怎样保护数据安全,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另外,我们不否认大数据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的助力,但也不能过于迷信数据的功效。大数据依赖算法与模型,算法与模型是否合乎科学、是否合乎主流价值也值得斟酌。因为算法不是中立的,算法体现了设计者的价值观,要以主流价值观打造主流价值算法[2]。而如果掌握的信息难以反映基本的现实情况,或者在将非结构化信息转化为数据的过程中存在失真,都会导致谬误的结果。所以,运用大数据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过程中,对大数据技术处理后得出的结论,要谨慎对待。

3 认同教育与大数据融合的路径选择

3.1 转变思维是关键

大数据时代正健步而来,所以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注定绕不开大数据思维。转换思维意味着要打破以前的定式思维,改变工作方式方法,重新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术。在互联网普及的中国,借助网络,天涯咫尺,信息瞬间能传播与获取。大数据应时而生,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认同教育打开了一扇大数据大门。

3.2 数据共享是前提

大数据要求数据数量的大而广,而不是“钦点”的样本数据。美国在2008年率先推动联邦政府数据公开共享,建立了公开的网站,产生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之后不少国家或者国际组织也纷纷跟进,开放数据以促进数据共享。国家机构是数据的重要生产者、采集者,掌握了海量的独一无二的数据。与西方的小政府大社会相比,我国国家机构掌握了更多方方面面的数据。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认同教育的主体主要是国家教育机关和高职院校,要利用大数据开展教育,必须充分利用已掌握的相关数据。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与高职院校进行数据共享,打破目前数据壁垒、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公开不力等形成的窘境。其中有很多值得深入探讨的新问题。

3.3 法规制度是保障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2013年是中国的大数据元年,其后建章立制逐步展开,相继出台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科学数据管理办法》等国家层面的制度规定。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举措,根据我国国情与具体学校的实际情况,在相关制度法规的指导下,进行探索,在促进发展与数据安全之间找到平衡点,在促进发展与权益保护之间发现立足处。

大数据给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绝对不能无视大数据。发展大数据,运用大数据,都需要众多的人才。高职院校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抓住“牛鼻子”,建立培养人才、吸引人才与留住人才的制度,打造让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从而在根本上为技术自主打下雄厚的基础。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院校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