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燕真
闽南童谣在传承闽南民间音乐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将其融入小学歌唱教学中,具有文化传承和教育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当前闽南童谣融入小学歌唱教学的现状,继而针对存在的问题,探寻有效的教学策略。
闽南童谣是一种发源于福建泉州、厦门、漳州地区的生动、独特的艺术形式,是闽南地区广为流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百姓集体创作智慧的结晶。闽南童谣融入小学歌唱教学重点是将教学内容融入教学形式中,以及思想的接纳和形式的融化与融合。我们应以音乐课堂教学为载体,推动对闽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最终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与实践能力的人才。
童谣体现了一个民族和区域重要的文化、思想与情感。它孕育自各民族的文化之中,内容多来源于现实生活,丰富多彩、富有童趣,蕴含情感并具有教育功能,传承本土音乐文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音乐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受到了流行音乐等艺术形式的冲击,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以闽南方言创作和传唱的闽南童谣,由于该方言的流失和传播的危机使其渐渐远离了儿童。因此,让闽南民间音乐融入音乐教学,具有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价值意义。
厦门地处闽南金三角中心,在推广、传承闽南民间音乐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厦门市从21世纪伊始着手加强闽南童谣的保护和传承,如成立闽南童谣文化研究会、建设闽南童谣文化活动中心,以及本土闽南童谣教学、调查与创作培训班的开办和相关系列活动(如由厦门市教育局牵头举行的“读册歌”闽南童谣等活动)的开展,大大丰富了厦门地区闽南音乐文化的传承途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过程中,建议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运用到音乐课程中来,使学生从小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①作为厦门地区的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认为将闽南童谣融入歌唱教学,让学生接触、了解、传承闽南音乐文化刻不容缓。
闽南童谣是闽南民间音乐的一颗明珠,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各种音乐形式的流传,以及厦门地区外来人口的剧增,大大冲击了闽南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近几年来,闽南童谣虽然借助各种活动以不同的形态和方式传唱于学生之间,但却“游离”于音乐课堂教学之外,因此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闽南童谣只有真正走进音乐课堂,成为音乐教学的一部分,才能更好地使学生从小受到文化的熏陶,树立传承的意识。而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闽南童谣融入小学歌唱教学存在不同方面的制约。
现行各种不同版本的音乐教材都依据音乐课程标准设置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但都很难面面俱到,因此需要其他辅助类的教材加以补充。
在本土音乐教师开发的校本教材和闽南童谣类教材中,目前有原厦门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师刘瑛主编的《闽南民间音乐乡土教材》,以及厦门市思明区何厝小学主创的校园原创闽南歌谣系列,并配有相关的音响资料,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闽南音乐教材的空白,成为厦门地区闽南童谣学习的补充。近几年也有不少学校开设了闽南童谣的特色研究项目,收集了大量的闽南童谣作品,并纳入学校的校本课程进行学习。目前,涉及闽南童谣的资料虽然种类较多,但是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发现,学生整体上对闽南童谣的了解甚少,教材涉及的歌曲中能记得住的仅有一两首,能让师生印象深刻或喜欢的歌曲,以校本教材低年级中趣味性高、朗朗上口、旋律简单的童谣居多。从调查问卷中我们还发现,很多教材虽然涉及闽南童谣,但整体数量偏少,学生对童谣的认识、感知不足。更为严峻的情况是,喜欢现行闽南音乐补充教材的师生不多,能让师生记忆深刻并说出名字的作品也很少。由此可见,我们急需在教材的“量”和“质”上进行提升,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教学中的“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而设计,学生的“学”为教师的“教”而验证。音乐教育的课堂应该是平等、公正、和谐的,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只有切实分析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才能依据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策略。
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引导并影响整个音乐教学的全过程。教师个人对闽南音乐文化、闽南童谣的了解和认识程度,会直接影响其对闽南童谣传承的意识。熟能生巧,兴趣激发热情,没有对闽南文化的了解途径,就不能对其熟悉和认知,只有建立在了解、熟悉、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激发兴趣和热爱。通过师生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多数教师都能认识到民族文化的传承价值,对闽南童谣的学习兴趣较高,其中97.75%的教师表示愿意学习闽南童谣。但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54%的教师表示教学受到自身对闽南文化认识局限的影响,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与培训; 75.6%的教师表示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在准确发音方面面临困难,缺乏语言方面的指导。此外,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存在缺乏有效教学策略方面的困惑。在教学层面上,教师的认识和个人素养、教育教学的观念、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课堂教学的管理手段与方法都将直接影响闽南童谣融入小学歌唱教学的有效实施,因此上述问题值得关注。
学生作为教学的重要一方,与教师存在平等的关系,而教师的“教”最终是要体现在学生的有效学习方面。在对学生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92%的学生表示对闽南童谣比较感兴趣。由于厦门地区外来子女居多,他们虽然听不懂闽南话,但对闽南童谣表现出兴趣和学习意愿的占74%。在这一群体中,20%的学生表示是通过家庭、社区、学校的闽南文化活动了解并喜欢闽南童谣的,43%的学生是从音乐课堂、社团兴趣课中获取闽南童谣方面的信息。在有关教材内容的调查中,31%的学生表示较为喜欢,47%的学生表示教材内容的趣味性不够。由此可见,良好的文化氛围、细致的课程指导、有效的教学以及闽南方言的培训,是激发学生学习闽南童谣的关键所在。
要使闽南童谣融入小学歌唱教学,首先应该解决闽南童谣教材的问题。我们需要广泛和大量收集闽南童谣方面的资料,才能更好地去了解、熟悉、认识、选择。这需要通过走访、了解和整理,以及采访民间艺人、村民老人等方式获取相关闽南童谣材料,并依据歌曲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进行作品分类。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编写是直接影响闽南童谣能否有效融入小学歌唱教学的关键,没有优秀的作品,就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大量收集、整理相关闽南童谣的材料之后,在量上提质就尤显关键和重要。
在选择作品时,我们需要关注其内容是否健康、积极向上且具有教育意义,题材是否丰富多彩,表演形式是否适合学生年龄段的特点,此外还要考虑作品是否适合学生的音域,等等。总之就是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剔除不适合学生学习的“灰色”不健康的童谣作品,将健康的、有教育意义的、朗朗上口的、适合学生音域的作品纳入教材中。此外,考虑教学课时的限度,建议以不增加教师实际音乐教学工作量为前提,每个年级遴选适合学生演唱的闽南童谣二至三首作为补充教材,并备注资料来源、作品背景和推荐理由,便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参考。
闽南童谣要想真正融入小学歌唱教学,还需要改进师生的意识观念和行为观念。我们可以通过走访、调查、参与闽南童谣文化的活动,创设闽南童谣文化的氛围,使师生耳闻目染,从了解到热爱,进一步认识闽南童谣所承载的闽南文化传承的内涵与意义,从而改进师生对闽南童谣的认知与传承的意识观念。而针对师生对闽南方言不熟悉的情况,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邀请相关专家进行闽南文化、闽南童谣的讲座;充分利用本地区闽南语的专家资源,邀请闽南语测试员依据闽南方言的教材进行培训。同时以区域、片区为单位,通过教师之间的学习、互帮互助,加强闽南语正确发音的学习。
廖乃雄先生在《论音乐教育》一书中提倡要立足本民族和音乐的母语教学,建议在民间音乐丰富多彩的中国,应当结合每一个民族地区的方言,编创汉语童谣等音乐教材。②闽南童谣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形式简短,诙谐幽默,并具有独特的音乐教学功能,是其他音乐素材所不能代替的。在闽南童谣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记忆学习,更应该充分挖掘闽南童谣强烈的音乐性与动作性,使其艺术教育价值得以充分体现。③
1.强调感知理解的体验,关注闽南童谣趣味
闽南童谣属于雅俗共赏的音乐形式,来源于生活,传唱于民间,具有“草根”特色和浓厚的地方色彩,是通过口头来进行表达的一种语言形式。④它具有通俗易懂、口语化突显、乡土色彩浓郁、风趣、诙谐、活泼等风格特点。在闽南童谣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在感受音乐作品时,不只是单纯地学会一首歌,而是应该在引导他们学习、了解、感知、体验音乐作品的同时理解其背后的文化。
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环境和事物入手,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情感教育,将音乐、语言和动作以最原本、最直接的方式相融合,使学生在音乐体验教学中了解闽南童谣的文化,在编创中充分发挥想象,实现创造和传承。
闽南童谣《扒龙船》采用儿歌《划龙舟》的旋律和闽南童谣《扒龙船》的歌词改编而成,全曲描绘了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赛龙舟的比赛场景。歌曲简短精练,节奏感强,衬词的加入以及闽南方言的演唱,使歌曲更加富有乡土气息和趣味性。如何在歌曲教学中通过音乐情境的体验,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背后的风土人情,感受传统节日端午节赛龙舟的热闹场面,这需要教师结合对闽南童谣的特点和传统文化习俗的介绍,让学生在趣味体验教学中去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如,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的杨老师,围绕着闽南童谣的音乐元素,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了赛龙舟的热闹场景。通过声势律动感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场景、歌曲节奏特点创设赛龙舟的现场——加油的声势、划船的动作、助威呐喊鸣鼓的声势律动,这些内容将音乐与文化、场景与教学、要素与体验巧妙地相结合,呈现了一次趣味横生的闽南童谣歌唱教学。学生在体验学习中加深了对闽南音乐文化、闽南童谣的感知,既富有生活的质感,又融合了文化的学习。
2.重视审美能力的培养,品味闽南童谣乐味
童谣是一种音乐风格表现形式,我们应在音乐教学中关注音乐本体,从音乐本体出发去学习与感受童谣作品。在注重创设音乐感受体验活动时,应该让学生反复聆听,从内心去感受音乐旋律、节奏、节拍、速度、音色、力度等音乐要素,最终提高审美品位、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音乐的乐味是综合和融合,是融合音乐各要素的整体呈现。
在感受闽南童谣的“趣味”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感受闽南童谣雅俗共赏的“乐味”。这主要体现在节奏、旋律的音乐情感表达中,体现在伴奏乐器的映情映景中。如果说押韵是童谣音韵和谐最重要的手段,那么句读则是童谣节奏鲜明的主要特征。⑤众所周知,本土音乐中的语言和音乐有着共生关系,音乐的语言是在生活语言的音调中提炼、美化而逐渐演变而来的。闽南童谣的语言,正是在语言与音乐交替的延续和顿歇过程中表现出鲜明的乐味。闽南方言的声调具有线性美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闽南童谣的旋律线条和节奏的变化。
基于闽南方言声调与童谣节奏、旋律紧密契合的特点,厦门市思明小学谢老师在执教闽南童谣《水蛙仔子》一课时,从方言入手,运用简笔画的方式,并随着旋律加入小型打击乐双响筒的音乐伴奏声。同时用闽南方言朗诵歌词,教师用抑扬顿挫的念白声调引导,以及力度的变化处理,生动地展示了童谣的韵律美。在节奏、曲调、歌词的有效融合演唱中,突显出水蛙仔子肚子大大、嘴巴宽宽、会唱歌的可爱形象,也体现出了融融的“乐味”。
3. 突显音乐要素的学习, 唱出闽南童谣韵味
闽南童谣本质上是一种表达情感,极富音乐感、结构感和韵味感的艺术,具有其本身所固有的乐句、字数、平仄、押韵等表达形式。闽南童谣的语言质朴、自然、原汁原味,体现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地方色彩。在闽南童谣的教学中,应该突出歌词、节奏和旋律的音韵美。腔韵是地方音乐的灵魂,要想表现出闽南童谣的地方特色,就特别需要关注作品中语言的声调和旋律的走向。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演唱的时候,要通过聆听、模仿等方式,来加强学生在韵味方面的表现。
演唱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注重呼吸、发声等一般方法外,还要关注闽南童谣演唱的特色。如,大多数闽南童谣在乐句结尾处均选择了押韵,并强调押韵的尾音韵脚力度的增强,而且咬字要用略带颤音、拖腔的感觉,这样才能体现出闽南童谣之韵味。
《中秋博月饼》是一首闽南歌谣,情绪风趣活泼,旋律婉转流畅、朗朗上口,描绘了厦门人民在中秋佳节时,家人团圆、赏月、博饼的热闹气氛。如,厦门市集美区曾营小学的杜老师在执教《中秋博月饼》一课时,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始终围绕着感知、了解、体会闽南童谣的韵味进行教学。在教学导入时设计中秋博饼时投豆子的声音,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并置身于中秋节厦门地区博饼的情境中。在熟悉、了解歌曲的歌词和内容大意后,教师通过口传心授,以及表情、眼神的传情表达引导学生进行方言音调的模仿,并运用接龙的形式,带领学生随着韵腔,边唱边用肢体画圆,体味闽南童谣的圆润及拖腔的韵味特点。
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承担着特殊的教育使命。学校、课堂教学不仅是本土音乐文化的重要依托,更是本土音乐文化最重要的传承领域。闽南童谣是生活的表现,教学课堂是展现载体,我们需要在“生活”与“教材”之间搭建一座桥梁,通过有效的音乐课堂教学,来实现生活与课堂的沟通融合。我们还要依据闽南童谣的地方音乐特点,在教学中进行实践,促进本地区学生深入接触和了解闽南民间音乐,让学生从审美上意识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热爱并传承家乡的音乐文化。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5——36页。
②廖乃雄《论音乐教育》,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年版,第220——221页。
③赵菲《从童谣入手,开启音乐之门——论童谣在“新体系”教学中的运用》,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第68——71页。
④万婉治《台湾闽南语歌曲的独特唱腔与地域文化》,《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⑤周永芬《中国童谣的音乐形式》,温州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