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剑任 平张 健石 岩
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该《意见》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措施、加强组织领导等三方面做出了指导性意见。本文将通过研读该《意见》,从何为创新创业教育、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关系、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等内涵出发,论中医类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壁垒,并围绕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发展、实践平台建设等问题提出实践措施。
“创”读平声,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刅,伤也”,表示为受到创伤,随着文字使用演变,又读去声,在《广雅》中解释为“创,始也”,表示创造之意。“创新”在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具有不同的解释。其基本含义是指有别于常规,能够以新的思维去创立或创造新的事物以代替旧的事物之意。“创业”属于经济学概念,指创立基业或创办事业。20世纪80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创业教育”这一新的教育概念,并指出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开拓性、创造性思维的个体。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又进一步提出“创新创业教育”,并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与学术性教育和职业性教育三者在人才教育中发挥着同等重要作用。1991年东京创新创业教育国际会议上把“创新创业教育”从广义上定义为:培养最具有开创新个性的人,包括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的培养[1]。
1.1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 想要深入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首先应认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在经济学上,创新概念起源于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其本质是企业家为了追求利润,通过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加以改进革新的过程。而创业是一个人发现了一个商机并加以实际行动转化为具体的社会形态并从中获得利益。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可以不掌握创新资源,但是如果创业者想实现企业的发展,追求更高的利润,则必须依靠创新。因此,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两者是统一的教育过程,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育创新型人才,使人才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创业教育是在完成创新教育基本价值后的教育实践过程,培养人才能够通过创新能力实践创业活动,实现自身价值[2]。因此,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不同的教育阶段,两者既相对独立又存在统一的关系,创业有赖于创新培养提供智力支持,创新有赖于创业提供实践平台。
1.2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理解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必须要在两者之间引入素质教育概念。我国高校目前教育模式主体仍是专业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是我国一定社会背景下的产物,专业教育模式的培养方式造成了教育与科研的分离、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分离,在教育导向上重理工轻文史哲,重应用科学轻基础科学,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口径狭窄、知识结构单一、培养规格统一、学生个体差异性差的教育体系[3]。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不断提升,促进了我国大学专业教育重心的上移。20世纪80年代,针对应试教育提出了素质教育概念,并逐步扩展到高等教育系统中。素质教育提倡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对于高等教育而言,素质教育是在专业教育基础上,实现培养人才的个性化发展,实现个体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随着我国向创新型社会的转变,培养具备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了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旋律。创新创业教育符合素质教育的内涵要求,是素质教育模式的实现途径之一。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否定专业教育,它是在专业教育基础上,实现人才个性化的发展,实现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创新能力为动力、创业实践为途径,最终实现人才素质的综合发展。因此,2015年6月2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视频会议”上指出:应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由“两张皮”向有机融合的转变。可见创新创业教育是对专业教育的补充。
2.1大众化中医类专业教育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以毛入学率计算,我国已经由上世纪的精英化高等教育阶段步入了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大众化高等教育是一个量与质统一的概念,“量”需要高等学校入学率达到15%~50%,“质”要求高等学校实现教育理念、教育功能、教育模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等一系列变化。但是因为我国人均GDP水平相对较低,高等教育投入水平相对不足,决定了我国大众化教育属于追赶型的教育模式,这种追赶型大众化高等教育模式,造成了我国目前仅仅从量上达到了大众化教育的要求,而在质上没有形成合理的高等教育分层分类,更谈不上教育多样化,因此造成了我国现行高等教育模式与经济增速、产业结构、社会需求产生脱节的现象[4]。对于高等医学教育来说,由于在培养过程要求掌握综合性医学知识、重视职业道德培养、注重实践过程、实现终身教育,决定了高等医学教育需要更高的教育成本投入。就目前我国追赶型大众化高等教育模式,从量上来说,虽然能够满足卫生事业对人才数量的要求,但是这种无序的扩大,进一步加重了医学教育资源、教育经费压力,使得医学教育质量、医学人才就业、医患关系等社会矛盾的突显[5]。高等中医类教育是我国高等医学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追赶型大众化高等教育模式背景下,高等医学类教育还面临专业专一性强、重基础轻实践、课程体系交叉不足、中医教育西医化等困境。
2.2中医类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困境
2.2.1教育理念 目前普遍认为中医类专业主要培养具备中医药理论基础、中医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未来能够从事中医临床医疗与科学研究工作的医学专业人才。而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意识不够清晰,只是粗浅地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完成创业,现行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只是为了缓解未来就业压力,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在培养人才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2.2课程设置 现行的中医类专业教育课程体系是根据不同的专业划分,采用中、西医两套教学体系并行的教育模式,要求中医类学生既要掌握中医理论又要掌握现代医学理论。然而近年来“中医西化”“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融合”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医类专业教育模式改革的步伐,使得在现行中医类专业教育课程体系本身存在争议之时,再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变得难上加难。目前大多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只是粗暴地在现行的中医类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中以考查课的形式加入诸如大学生就业创业职业规划、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等课程,缺乏创新创业教育与现代中医药教育模式的融合,忽视创新创业教育属于系统性教育工程,应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融合具有符合专业发展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2.2.3师资力量 我国目前中医类高等院校,全部是我国解放初期为培养中医药专业人才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建立的高等专科学校,相对于综合类高校,存在建院时间短的问题,在教学资源、师资力量、文化积淀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随着我国中医类高等院校的发展,师资队伍方面虽然由最初以中医临床医生为主,逐渐发展到由通识教师队伍、基础教师队伍和临床教师队伍组成的多样性教师队伍。但是由于医学教育专一性因素的特点,使得在中医类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类师资严重匮乏,造成从事中医类创新创业类教育的师生比例不合理。目前多数在中医类院校中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多以指导学生思想、就业工作教师为主,缺乏专业师资队伍。
2.2.4实践教学资源 中医类专业教育属于实践应用型教育,在现行的中医类专业教育系统中,主要是在完成基础教育后,安排临床实践教学。随着中医类专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重视基础性实践教学不断得到重视,如何提供中医类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成为了考核中医类专业教学水平的标准。因此决定了中医类专业教育实践教学资源配置要为医学实践服务,围绕医学实践配置临床实践、科研实践、医学实验等实践教学资源。创新创业教育虽同样属于实践应用型教育,但其实践培养体系与中医类专业教育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创新实践培养中需要重视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提供创新知识基础、创新技术基础等智力支持,在创业实践培养中需要融入经济环境、商业环境、市场环境等经济学实践概念。从表象上可以看出,中医类专业教育实践资源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资源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在有限的教学年限和资源下,很难实现熊掌与鱼兼得。
2.2.5教育资金 由于我国追赶型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客观事实存在,以及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需要较高比例的教育经费投入,同时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起步相对较晚,相关配套政策制度相对滞后等因素的存在,使得目前在创新创业教育经费投入上存在明显的不足。现阶段在中医类创新创业教育经费支持上大部分集中在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创新创业竞赛类项目为依托的项目运行经费支持,缺乏在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培养中,诸如教学资源配置、师资队伍培养、激励制度完善等基础方面提供经费支持,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在创新创业竞赛类经费支持的浪费。大部分参赛的项目由于缺乏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支撑很难形成成果转化,大部分创新创业项目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一些创业想法脱离实际创业环境,不能实现创业项目的有效孵化。一个创新创业竞赛项目结束后,由于面临着团队人员变更、经费支持滞后、学校层面的创新创业指导性建议跟进不足等现象,使得项目不能进一步延伸,造成了经费成本形成高投入低回报的尴尬境地。
2.3“1+1”模式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 虽然在中医类高等院校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上述的壁垒,但是中医类专业教育自身的教育特色,完全可以满足中医类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问题逐渐受到大众的关注,中医在养生、保健、食疗、药膳等方面的特色理论体系越来越受到公众的认可。因此中医类高等院校应充分认识到未来市场对中医药专业的需求点,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引导未来中医类人才走创新创业道路。辽宁中医药大学根据《意见》要求结合本校教学资源,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道路上提出“1+1”模式的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模式。
2.3.1明确融合指导思想 确定培养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以“一定位、二培养、三融合”为教学理念:一定位:即确定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二培养:即培养全校师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培养全校师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三融合: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创新创业内涵与专业学科融合,创新创业能力与专业就业融合。
明晰教学宗旨: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的医学应用型人才为核心。以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认知创新创业环境、实践创新创业活动为工作主线。以专业教育为主,创新创业教育为辅,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专业教育创新性发展,提升专业创新力,以专业创新引领专业创业,专业创业带动专业就业。
2.3.2“1+1”融合模式的实施方案 “1+1”模式包括横向和纵向双层内涵:横向“1+1”即采用“专业学院+创新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学院:是以专业教育为目标。根据不同专业学生自身不同专业教育培养方案,按计划完成本学院专业学习内容。创新学院:是以创新创业为目标。在学生完成本专业学习内容期间,打破原有专业限制,将不同学科、专业、年级学生,纳入创新学院进行再次培养,期间完成创新创业再教育过程。通过横向“1+1”的培养,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双向发展。纵向“1+1”包括专业与创新创业的融合,具体包括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方面的相互融合。通过纵向“1+1”的培养,实现专业教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专业教育。
2.3.3“1+1”融合模式的实现目标 通过成立创新学院,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立。打破因专业设置造成各专业之间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学科融合的壁垒,促进创新创业教学体系的建立。该学院的培养目标以训练具备较强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实践面向具有较强创新创业意识的本科生,完成其意识训练、能力认知、环境认知、实践模拟提升的创新创业再教育过程。创新学院的基本功能包括:(1)打破原有专业限制壁垒,面向全校各专业学有余力,并对创新创业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招生,促进各专业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融合。(2)建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与各专业教学计划相配合,采用两层次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一方面面向各专业学生,在本专业教学计划内融入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如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以激发各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兴趣与爱好,实现广泛性的创新创业基础性教育。另一方面在创新学院下开设具有专业方向性的创新创业课程,实现在基础性创新创业教育后,针对创新创业主观能动性强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设提高类创新创业课程,如中医创新思维、创业基础、SYB创业基础等,实现针对性的创性创业提高性教育。(3)开展课外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利用诸如沙龙、讲座、交流会等形式,以创新学院为载体,创新学院内学生掌握的创新创业经验、项目、设想为内容,面向全校学生开展活动,以点带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在全校范围内开展。
多部门协同,促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创新创业教育能否有效开展除了要求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理论基础,还应为学生搭建开放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因此我校以创新学院为创新创业教育主体,依托学生团委、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教学实验中心、教务处、科技产业处、财务处等职能部门协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立。(1)创新学院与科技产业处、教学实验中心相互协调实现创新教育培养,由科技产业处提供创新性中医科研思路,教学实验中心提供实验室开放平台,为学生搭建创新性思维培养的实践平台,学生可通过相关科研实验,感受实践过程,培养中医类创新思路。(2)创新学院与学生团委、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相互协调实现创业教育培养,由创新学院完成创业项目种子培养,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计划项目”广泛性地培养在校生的创新创业种子项目;由学生团委进一步培养具有一定创业潜力的种子项目,培养项目运行团队,实现优秀项目运行成员的梯队建设;由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对优秀创新创业种子项目进行孵化,促进具备良好发展前景的创新创业项目能够尽早与市场接轨。
如何充分挖掘中医类专业教育特长,有效引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思路,是中医类高等院校长期探索和实践的过程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提出的上述措施也仅仅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刚刚迈出的第一步,上述措施能否符合未来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还需要走更长的实践道路。在创新创业教育的道路上,需要我们这些高等院校教育者开拓思路,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实践、再创新、再实践的教育过程,才能够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1]王贤芳,孟克.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之重构[J].教育教学论坛,2012(2):118-120.
[2]鲁宇红,张素红.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关系的分析[J].江苏高教,2011(6):106-108.
[3]文辅相.我国大学的专业教育模式及其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0(2):5-10.
[4]李立国.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的转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1):17-27.
[5]线福华.高等医学教育的特点及其相关问题的思考[J].医学教育,200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