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人衰弱与机构养老需求的关系

2018-02-09 03:34:18乔晓霞田晓宇董莉娟王翠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认知障碍养老机构

乔晓霞 杨 华 苗 红 闫 凌 田晓宇 刘 娜 董莉娟 王翠丽

(山东大学护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2)

衰老相关的机体退行性改变可导致健康储备下降及身体各系统功能失调,对内外部累积因素的应激能力下降,易发生自理能力障碍、认知障碍及抑郁等不良结局,增加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风险〔1~3〕。社区老年人机构养老需求是其入住养老机构的前期阶段,失能、失智与抑郁等身心功能紊乱是影响机构养老需求的重要因素〔4~6〕。衰弱是机体功能减退的早期表现,识别出衰弱可及早干预,对预防不良结局进而减缓入住机构需求更有意义。本研究分析衰弱与机构养老需求的关系,并探讨可能的机制。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在济南市所辖7个区2个县中按社会经济水平抽取历下区、市中区和天桥区3个区,在每个区中抽取5~6个社区,共17个社区,纳入符合标准的848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纳入标准:①能正常沟通交流;②同意参加本研究。排除重度认知障碍者。共发放问卷917份,有效问卷848份(92.5%)。

1.2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进行一对一面访,当场完成、检查并回收。问卷包括:①一般资料含年龄、性别、教育、婚姻状况、月收入、子女数、机构养老需求(目前是否需要入住养老机构)。②Fried衰弱身体表型(FPP)〔7〕是基于“衰弱循环模型”建立的,采用自我报告和客观测量相结合的方式对社区老年人的衰弱状况进行评测,包括自然体重下降、疲乏、体力活动减少、握力下降和步速减慢五个部分,其中握力和步速的界值分别与体质量指数(BMI)、身高有关。符合五项指标中的一项计1分,总分为0~5分,0分为健康期,1~2分为衰弱前期,≥3分为衰弱期。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采用Katz等〔8〕ADL量表和Lawton等〔9〕工具性ADL(IADL)量表评估老年人的ADL。ADL、IADL量表中任一条目不能完全自理,则视为功能障碍。④简易认知状态量表(SPMSQ)〔10〕共10个条目,总分0~10分,得分越高认知功能越差。SPMSQ作为初筛工具,用于排除重度认知障碍者。重度认知障碍评定标准:≥9分(≤小学),≥8分(初中),≥7分(≥高中)。⑤老年抑郁评定量表(GDS-15)〔11〕共15个条目,总分0~15分,>5分表示存在抑郁症状。⑥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12〕共10个条目,含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总分为10个条目得分之和,得分越高获得社会支持越多。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采用方差分析、χ2检验,分层多元二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不同衰弱状态老年人特征比较 社区老年人中衰弱期42人(5.0%),衰弱前期346人(40.8%),健康期460人(54.2%)。社区老年人机构养老需求率为3.9%,衰弱者需求率(21.4%)高于衰弱前期(4.9%)与健康者(1.5%,P<0.001)。衰弱老年人年龄较大,多为女性、无配偶者,受教育程度较低,子女数相对较多,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少(P<0.05)。见表1。衰弱老年人ADL/IADL障碍。认知障碍和抑郁发生率较高(P<0.001)。

2.2社区老年人机构养老需求分层Logistic回归分析 模型1调整了社会人口学特征,衰弱期老年人机构养老需求风险高于健康老年人(P<0.001)。模型2进一步调整了身体心理健康因素,衰弱(P=0.158)增加老年人机构养老需求的风险消失;年龄较大(P=0.013)、ADL障碍(P=0.002)与抑郁(P<0.001)为老年人机构养老需求增加的主要危险因素,多子女(P=0.032)、社会支持(P=0.003)为保护因素。见表2。

表1 不同衰弱状态社区老年人特征比较〔n(%)〕

1)有19例数据缺失

表2 社区老年人机构养老需求分层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本研究中,被调查的社区老年人中衰弱发生率与中国台湾(4.9%)〔13〕的研究结果相近,但低于北京社区老年人的结果(11.1%)〔14〕,这可能与研究中纳入的老年人样本特征差异有关;与北京研究相比,本研究中老年人年龄较轻、女性较少。以往研究表明,高龄、女性更易发生衰弱〔15,16〕,本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结论。社区老年人中有机构养老需求者占比,略高于国家“9073”养老模式建设目标(即90%的居家养老、7%的社区养老与3%的机构养老)〔17〕。本研究发现,衰弱老年人机构养老需求高于非衰弱老年人,在调整社会人口学特征后,衰弱仍然是增加老年人机构养老需求的危险因素。尽管目前缺乏老年人衰弱与机构养老需求关系的研究,但以往研究中衰弱增加老年人实际入住养老机构风险的结论为本研究提供了证据支持及可能解释〔18,19〕。衰弱老年人健康储备能力下降,对压力源易感性增加,较小应激即可引起失能、抑郁等不良身心健康结局〔3〕。本研究提示衰弱老年人可能由于易发生失能与抑郁等身心健康功能紊乱,从而增加了老年人入住机构的需求。既往研究也发现,身体失能与抑郁是老年人入住机构的重要因素〔5,6〕。以上表明衰弱是入住机构需求的早期预测因素,ADL障碍、抑郁可能是衰弱影响老年人机构养老需求的机制。衰弱是健康状况衰退的早期表现,及早进行个体化干预,如体育锻炼、摄入维生素E和鱼油等可延缓或阻止衰弱的发生〔1,13〕,减少不良健康结局风险,降低老年人机构养老需求,进而延缓其入住机构。

本研究与吴敏〔4〕研究结果一致。高龄老年人生活照顾问题较为突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逐渐下降,突发事件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身边需要有人随时陪伴和照顾,而子女、亲戚等人随时陪伴照顾并不现实,往往需要借助养老机构的力量和资源,故高龄老人表现出更高的机构养老需求。本研究也证实子女数少、社会支持不足的老年人机构养老需求较大,与吴敏〔4〕、苏丽惠等〔20〕研究结果一致。老年人健康问题较为复杂,而子女或亲戚等没时间或没能力照顾,从而导致老年人机构养老需求增加。此外,ADL障碍、抑郁的老年人机构养老的需求较大,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5,6〕。ADL反映了个体的身体功能与自理能力,ADL障碍者对他人的依赖性较高,需要入住机构得到更专业和全面的照顾。抑郁老年人对社会活动的参与较少,易出现社会隔离,而以往研究证实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可降低入住机构的需求〔6〕。

综上,衰弱是社区老年人入住机构需求的早期风险因素,可通过增加身体、心理功能障碍等风险影响机构养老需求。在机构养老需求风险调整模型中除纳入社会人口学因素外还应考虑衰弱、失能与抑郁等功能因素,重视衰弱、失能与抑郁的防治与管理。衰弱作为健康状况衰退的早期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可通过早期识别和管理衰弱以降低失能与抑郁等风险进而降低社区老年人机构养老需求,减缓入住养老机构,实现居家与社区养老,满足老年人养老偏好及降低养老经济负担,助力国家“9073”养老模式目标的实现。

1奚 兴,郭桂芳,孙 静.衰弱的内涵及其概念框架〔J〕.实用老年医学,2013;27(8):687-90.

2Pel-Littel R,Schuurmans M,Emmelot-Vonk M,etal.Frailty:defining and measuring of a concept〔J〕.J Nutr Health Aging,2009;13(4):390-4.

3Clegg A,Young J,Iliffe S,etal.Frailty in older people〔J〕.Lancet,2013;381(9868):752-62.

4吴 敏.基于需求与供给视角的机构养老服务发展现状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5贾改珍,王志杰,谷 旭,等.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与期望养老模式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3):3333-5.

6Woo J,Ho SC,Yu ALM,etal.An estimate of long-term care needs and identification of risk factors for institutionalization among Hong Kong Chinese aged 70 years and over〔J〕.J Gerontol Biol Sci,2000;55(2):M64-9.

7Fried LP,Tangen CM,Walston J,etal.Frailty in older adults:evidence for a phenotype〔J〕.J Gerontol Med Sci,2001;56A(3):M146-56.

8Katz S,Ford AB,Moskowitz RW,etal.Studies of illness in the aged the index of ADL:a standardized measure of biological and psychosocial function〔J〕.JAMA,1963;185(12):914-9.

9Lawton MP,Brody EM.Assessment of older people:self-maintaining and 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J〕.Gerontologist,1969;9(3):179-86.

10Pfeiffer E.A short portable mental status questionnaire for the assessment of organic brain deficit in elderly patients〔J〕.J Am Geriatr Soc,1975;23(10):433-41.

11Smarr KL,Keefer AL.Measures of depression and depressive symptoms: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Ⅱ(BDI-Ⅱ),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HADS),and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J〕.Arthr Care Res,2011;63(Suppl 11):S454-66.

12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2):98-100.

13Chen CY,Wu SC,Chen LJ,etal.The prevalence of subjective frailty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frailty in Taiwan〔J〕.Arch Gerontol Geriatr,2010;50(Suppl 1):S43-7.

14奚 兴,郭桂芳.社区老年人衰弱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2):1315-9.

15Gobbens RJ,van Assen MA,Luijkx KG,etal.Determinants of frailty〔J〕.J Am Med Direc Assoc,2010;11(5):356-64.

16Akin S,Mazicioglu MM,Mucuk S,etal.The prevalence of frailty and related factors in community-dwelling Turkish elderly according to modified Fried Frailty Index and FRAIL scales〔J〕.Aging Clin Exp Res,2015;27(5):703-9.

17王美玲.“9073”的上海养老格局〔J〕.中国投资,2013;(4):83-5.

18McKenzie K,Ouellette-Kuntz H,Martin L.Frailty as a predictor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among adults with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J〕.Int Dev Dis,2016;54(2):123-35.

19Wang SY,Shamliyan TA,Talley KM,etal.Not just specific diseases: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association of geriatric syndromes with hospitalization or nursing home admission〔J〕.Arch Gerontol Geriatr,2013;57(1):16-26.

20苏丽惠,董 沛,李 翠.城市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及影响因素〔J〕.广东医学,2010;31(5):633-4.

猜你喜欢
认知障碍养老机构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7:36
关爱父母,关注老年认知障碍症
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 06:54:06
慢性心力衰竭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3:54
养生不是养老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06
养老更无忧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5:47:39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华人时刊(2017年19期)2017-02-03 02:51:37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