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聊发少年狂

2018-02-08 18:00
北广人物 2017年38期
关键词:德顺

沙龙做这个主题,是因为我们都老了吗?不能够,我们明明有20多岁的年轻记者;那是因为我们觉得自己不够狂?哈哈,这个可能性大一点。

也是赖苏轼这位老同志,作为表率,这头儿起得忒豪放了:“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您说说,好好的,现在我们提笼架鸟,都要考虑个环保问题,别委屈了鸟。老苏倒好,左手牵黄犬,右手架苍鹰,锦帽貂裘,还“鬓微霜,又何妨”。不妨不妨,您还想怎么狂吧?

狂,不好。如果说狂好,就不会给狂加一个定语“少年狂”。唯有少年,狂才有情可原。因为初心尚鲜活,阅历尚生涩,不考虑或者少考虑旁人感受,是可以接受的,或者直接说,是有成年人替少年消化这狂的后果。比如,朋友家17岁少年申请美国顶级名校,老妈怕有闪失,建议再申请一个备选。孩子脆生生回答:“妈妈,我的人生不是为失败准备的。”17岁,占人生的几分之一?但对17岁少年来说,此时的人生就是百分之百。老妈听了儿子的话,开心。但开心之余,一定会做更多的幕后工作,应对各种可能。

成熟以后再说狂,大家想说的其实是一种乔布斯强调过的人生状态吧:slay Hungry stay Foolish(保持饥饿保持愚蠢)。孩子才总会饿,孩子才容易冒傻气,但孩子对世界的敏锐度最高。

所以,到“老夫聊发少年狂”时,应该是一套关于“少年狂”的组合产品了:阅历是万水千山,专业是经年打磨,情绪是掌控有度,外相是云淡风轻……当家人、同事、朋友需要时,廉颇未老……少年狂,于外相,只是一种即时状态;于内心,才是一种常年自我成长意识的强悍。

我看四位作者文字想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无论年龄几许,不管是否菩萨心肠,当生活需要时,无一不是雷霆手段,且奏效。

说实话,我碰到过也欣赏另一种“老夫聊发少年狂”:外不着相,内不动心,运筹帷幄,刀背藏身……

一位导演曾经告诫同行:你的投资人,或许就藏在五环外的玉米地里,穿着黑布鞋。

深以为然。

老有才的“老坷垃”

毕明

“坷垃”就是“老坷垃”的艺名,这样说似乎也不对。那就这样——老坷垃退休前是一名新闻工作者,所以“坷垃”是他的笔名,明显比他的大名张光更加接地气,也更不寻常,不免让人想到过去农村小男孩的小名“铁蛋”或“石头”之类的。然土坷垃即便成齑粉,也是滚滚红尘,有形有影。老坷垃曾是我的领导,是我从事平面媒体设计工作的引路人,更是我近二十年报社美编工作中的良师益友。敬他有才而不恃才自傲,也许其笔名“坷垃”就是对他自身素质与格调的最好印证。

老坷垃其貌不扬,他甚至经常在微信朋友圈里晒他在某某高档场所被保安盯上的“冤案”,所以在他身上什么“以貌取人、面相大法”统统不适用。一米八多的个头,黝黑的面庞配上紧凑型的五官,经常身穿“美国伞兵”样式的外套,纯皮的烟包、背包是他的最爱,再戴上一顶平顶军帽,总有人将他往“可疑分子”堆里生拉硬拽,令他时常义愤填膺,于是刚正不阿的一面自然显露无遗,就算骂骂咧咧,你也会感到此人仍是骨子里的心地善良,因为他骂人就那么几个字,根本骂不出什么花来。

言归正传,说说老坷垃的“老夫聊发少年狂”。老坷垃的“狂”分三路,从年轻一直“狂”到退休,但三路并归一路——愈老愈疯狂。

一路狂曰“工作狂”——坷垃在还是张光的年輕时代,他本是京城某大厂的一名优秀车工,然自幼喜爱绘画,并刻苦研习,于是从一名优秀车工“不务正业”般地转行成为工厂工会文艺骨干,从宣传画磨炼出扎实的油画基础,后上调至《新闻出版报》担任美术编辑,从此如鱼得水,在报纸版面语言设计领域一发不可收。为了挑战自己的报业市场搏杀能力,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杀入影视娱乐报业。我也是在此时邂逅坷垃,成为近二十年的同事,在他身边感受到了何为“工作狂”的精神。

坷垃的办公室有两件物品格外扎眼,一是办公桌上的两台电脑,二是或立或卧的一张行军床。床自然是加班不回家时睡觉用的,那两台电脑是干吗使的?铺张浪费吗?当然不是,这一点老坷垃打娘胎里就没学会。那是因为媒体工作性质需要,一台内网电脑,一台外网电脑。最忙的时候,坷垃是两份周刊的执行主编,不但负责终签,还经常负责重要版面的电脑设计,还要插空撰写某些评论版面的重头文章。再看此时的坷垃俨然已经摇身一变,分明是三头六臂的哪吒三太子,一头在设计版面,一头在写评论文章,一头在给版面签字,这种镜头在同事们的印象中绝对难以磨灭。事过多年,今夕忆起,无不感慨,这样的哪吒版工作狂真是闻所未闻啊!工作大狂派首席,没人不服气。有的同事开玩笑说,张老师把三辈子的活都一辈子给干完了,绝对的工作老寿星啊!此言不虚。

二路狂日“爱好狂”——古有礼乐御数书射六艺,坷垃更是琴棋书画样样通,绘画白不必提,油画速写随手来。琴能抚六弦(吉他),手可搏拳击。退休后又玩起了电钢琴,一招一式、音转旋合绝对有模有样。年轻时骑摩托,现在开越野,真是越老越狂野啊!体育更是坷垃的拿手好戏——足球守门员的老胳膊老腿儿照样横身鱼跃救球,乒乓桌前孤圈球照样往来提拉。“弈罢推枰闲放鹤,提竿扬线鱼伴月”更是对坷垃休闲生活的写照。哎呀妈呀,不替老坷垃数爱好了,磨玉琢木不知累坏了老坷垃没有,反正俺数数的手指头掰累了。出个差你就不能好好只去讲个课,还一路高铁飞机地画速写、画手账,你不狂谁还敢叫狂,学生服矣!

三路狂曰“倔强狂”——做执行主编时的坷垃有些倔强或叫偏执,下边的人报个选题,他可以没听说过某个新人火不火,但他生来倔强,动不动就要“微服私访”拿着小纸条上街去搞调查研究,害得下面的记者编辑从此不敢乱说某某特火。这股生来倔强的执拗劲儿让坷垃没少得罪人,但日后大家明白他这叫认真,合格新闻人的第一要素,不认真不较真儿是干不好新闻的。

如今已退休好几年的老坷垃却比上班还要忙,帮朋友策划报纸杂志,受邀到全国各地讲课,忙着恢复自己以前旧的爱好,外加丰富新爱好,这些消息我们都可以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他的才艺愈发厉害了,新增才艺库里的新兵器总让我们感到既惊奇又不惊奇,惊奇的是他怎么有没完没了的兴趣爱好,不惊奇的是这样的老坷垃就对了,否则他会是谁?endprint

其实,老坷垃玩微博玩微信俺们都不羡慕,最让俺们不爽的是:没退休时,俺们向你学习,咋你退了休,俺们还要继续向你学习呢?

退了休的老坷垃是活到老玩到老,俺们可是活到老还要向您学到老哦……真是一个越老越有才的老坷垃!

狠角色

李雄峰

五十岁的老曹时隔二十年,又一次站到了前锋线的位置,实现了在十一人制、正式比赛的球场上完成“帽子戏法”的壮举,而他是那天上场比赛的人中,年龄最大的一位球员。

老曹还是小曹的时候,也就是十三四岁的光景,好上了踢足球。也就是从那时候起,甭管是什么样的比赛——正规的、非正规的,大场子上、小胡同里,兹是攒够了人儿,分成了两拨踢球,他就一定是前锋。对此,他回答得很干脆:“当前锋,就是要进球,就是要帮着自己的队取得胜利!”也就是凭着这股子劲儿,球场上的老曹有了一个“狠角色”的称呼。

然而,不幸的是,十几年前,老曾在一场比赛中折了腿。五年的养伤时光,不仅让老曹告别了球场,更让原本就喜欢吃吃喝喝的他胖成了球。忽然有一日,老曾幡然醒悟,顿足道:“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得回到球场上,否则,人就废了……”

打那起,老曾发了狠地锻炼,就为的是要重返球场。终于,在朋友的引荐下,老曹加入了一支同行业联队,能够和很多同行业不同单住的球友一起练球了。然而,岁月不饶人,快五十岁的老曹想要重返赛场,真得等机会了,毕竟,现在喜欢踢球的人多了,而队中的年轻人也都不像老曹那个年代讲究谦逊、低调,个个都很张扬。所以,老曹和大伙儿练球的机会多,但上场比赛的机会少。

今天,老曹终于真正地疯了一把,也让队友们开了眼。

原本,约好了一场十分重要的正式比赛,可是,行业内部有个临时的紧急会议要通报,老曹的很多队友都是各个单位的骨干,所以,比赛报名了三十多人,而比赛开始时,却只有区区十三个人!老曹一方面着急,怕人少自己的球队干不过对手;另一方面,老曹内心又十分的兴奋,瞅这意思,今天注定自己会上场。

果然,上半场还剩十几分钟的时候,老曹替补登场。考虑到对方年轻球员多,冲击力强,怕五十岁的老曹边路防守吃不消,教练就把老曹放到了前锋的位置上——能在前边搅和搅和就行了。没想到,老曹一回到自己曾经熟悉的锋线,不仅自己踢疯了,也把对方一班差不多小自己一辈的年轻后卫给搅和疯了。拼抢、冲刺、跑位、射门,当年踢前锋的那种感觉又回来了。在队友的助攻下,老曹连下两城。坐在场边体息的队友纷纷称赞:“曹哥,够狠啊,没想到您这平时压根儿就替补、后勤、啦啦队的主儿,竟藏得这么深啊!”有队友上来低声问:“曹哥,咱要不要让让对方啊?别让人家输的太难看喽。”哪知老曾的狠劲上来了:“让?只要我在锋线上,就从来没有让这么一说,进球是我的职责!”就这样,老曹发着狠地继续他的搅争。快终场的时候,老曹头球又攻入一球,完成了“帽子戏法”,绷着狠劲的脸上,也终于乐开了花。

老曹告诉大家,自己完成上一个“帽子戏法”的时候,队友中有些人还没出生呢。这老家伙,真狠!

一个80岁的“中国青年”

常江

说起“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这个话题,不由得想起我采访“中国国际时装周”的一个场景:摄影记者们密布的镜头都在对准T台上的窈窕美女,相机的快门就像炒豆似的响个不停。忽然,相机的快门声戛然而止,在人们的惊叹声中,T台上出现了一位赤裸上身、满头白发的老者,他一身的腱子内,在T台上健步如飞,当摄影记者们反应过来,快门声重新响起时,这位老人家善解人意地回眸一笑,让摄影记者们捕捉到了险些漏掉的精彩瞬间。这位老人在2015年中国国际时装周上一夜爆红,这个精神矍铄的老头,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中国“最帅大爷”、“老鲜肉”、“老型男”……他就是80多岁依然可以活得像个青年人的王德顺。

王德顺44岁学英语,49岁北漂研究哑剧,50岁开始健身,57岁创造“活雕塑”,65岁学骑马,70岁练成肌肉男,78岁骑摩托,79岁上T台,还成功地饰演了很多影视剧中的角色:《天地英雄》里饰演“老不死”;《阉关东》里饰演“独臂老人”;《功夫之王》里饰演“玉皇大帝”;《轩辕大帝》里饰演“炎帝”。他的一身肌肉,其实是在他60岁演街头活雕塑时,为了形体美而生练出来的。

49岁那年,王德顺独创的“造型哑剧”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哑剧种类。他是个非常有毅力、有规律的人,在生活中不看电视,不打牌,每天健身两个小时,游泳一个小时,每周一次冰上速滑,春夏秋冬,风雨无阻。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王德顺饱含热情地生活,他坚持健身,不服老地学习各种新鲜事物,岁月回报他的不仅是健康的体魄,更是一次次成功向上的人生机遇。

我在健身房曾巧遇这位令人敬仰的老人家,他总是汗流浃背的健身,从不停歇,比在场的年轻人更刻苦、更勤奋。他和我说起的一句话让我受益匪浅:“人的潜能是挖掘出来的,‘年龄大了只是你退缩的借口,要想活得与众不同,就要付出与众不同的艰辛。只要我还有一根完整的龙骨,就绝不驶进那避风的港湾!”王德顺的这种永远不服老的心态,其实是一种精神,是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对美好未来无限幢憬所致。

王德顺耄耋之年进入大众视野,属于大器晚成。然而,对于一个80多岁的老人来讲,他最大的成功莫过于他不服老的心态和永远挑战自己的决心。我忽然想起孔子对自己人生的描述:“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撇开那些年岁不计,这何尝不是人一生心智与思想的成长过程。我最喜欢最后一个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遵守社会规则的前提下,心性自由、不断进取,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理想境界!而“老夫聊发少年狂”正是这种美好境界的一种诠释。“聊发”说明他平时的守规,不逾矩,该做的事一样不落都做了,而且做得不错。然而心底总潜藏着一种隐蔽的激情,像躲在草丛里的兔子,总要伺机而出,诠释着“动如脱兔”的魅力。

老了还是伶牙俐齿

李岩

很多年前我们曾经有过一次邂逅,她让我等她一会儿,她去和朋友们打个招呼再回来找我。谁知道她這转身离开,我们再次见面已经是很多年很多年之后了。

如果不是老同学相聚,不知道此生还能否与她重逢,对她的印象或将永远留在记忆深处。比如她的伶牙俐齿,以及风一般的快闪。

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里有一首诗,郭沫若翻译过。现在看起来,这个翻译的句式有点儿别扭,可正是这种别扭恰好反映了我们当年的忐忑。郭沫若是这样翻译的: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女人谁个不善怀春?这是我们人性中的至圣至神,啊,怎么从此中会有惨痛飞进?

看着绕嘴吧,可想想当年我和她说话更是语无伦次,比那诗还绕嘴。

但是随着相互了解,我们之间开始你有来言我有去语。现在想起来,好像最后一句话总是她说的,那是因为我一定是让她噎得无言以对了。

我在漫长的时间里丢失了她,现在想想就觉得遗憾。我认识她时我们还是学生,她坐在我前面,大概有半年多。正是这短短的半年时间,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没事就窃窃私语,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遗憾的是阴错阳差,我们失去了联系。再次见面以后,说起这几十年各自的生活真是五味杂陈。但是想起当年的她,那个灵气十足的形象重现在我心里。那可是活生生的影像,令我禁不住想起过去。

再次相见以后我问她:当年咱们很投缘,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现在怎么样。

她说:应该还可以吧,人很难改变。

结果正像她说的,我们很快就重新熟悉起来。原来的爱好都没变,看书,看电影,看各种文艺演出,到处闲逛。我们一起去曾经住过的老地方,回忆孩提时代飞奔着在胡同中乱窜的日子,感受往昔岁月。

然而,我们极少在外面吃饭,她挑食,许多人认为好吃的东西她都不吃。问她为什么不吃,她总是能找出各种理由。比如,说她不肯吃鸡蛋,理由竟然是因为鸡蛋有腥味儿。我说怎么会是腥味儿呢,跟鱼的腥味儿完全不同,倒是吃多了会有股鸡屎味儿。

她仍然是伶牙俐齿,说:你吃过鸡屎吗?

我说:当然没吃过。

她说,没吃过怎么知道是鸡屎味儿。

得,我没话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顺
用背部呼吸
Influence of velocity on the transmission precision of the ball screw mechanism ①
儿子回来了
滑模技术在德顺煤业煤仓仓体中的应用
选举结果
槐花盛开的时节
姬德顺与他的青铜浮雕壁画“黄河”和“乐”
姬德顺 陈舒舒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