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谷型城市出入口交通安全防护措施研究

2018-02-08 17:12张钊
锋绘 2017年2期
关键词:交通事故

张钊

摘要:河谷型城市是指城市主体在河谷中形成和发育的城市。目前我国城市出入口的交通安全预防和事故救援尚不成体系,有些地方虽然设置了防护设施,但防护效果并不明显,不仅没有缓解交通事故,反而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为了全面提高我国公路设施的服务水平,保障行车安全,有必要从道路安全设计新理念的角度出发,对河谷型城市出入口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

关键词:河谷型城市;交通事故;安全保障工程

1引言

我国西部地区98%以上城市为河谷型城市,河谷型城市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城市出入口是交通网络的瓶颈,也是城市交通事故的多发地段。河谷型城市出入口处道路等级比较低,线路上弯道较多、有些路段坡度较大,多形成一些高路堤、急转弯路段,这些特性导致了河谷型城市出入口交通事故比平原城市出入口多的特点。本文针对河谷型城市出入口的交通安全问题,通过对河谷型城市出入口的地形特征的分析,对城市出入口的安全防护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

2河谷型城市出入口交通特征

由于河谷型城市的地形条件限制,在过去的交通规划中没有对过境交通留有专门的通道,随着近几年汽车保有量的飞增,河谷型城市的交通问题日益严重,越发体现了过境交通与城市内部交通分离的重要性,但由于河谷型城市用地受到地形的限制,无法像平原城市一样不断向外进行扩张,同时由于河谷型城市多为带状分布,不可能像平原城市一样通过修建环城公路来分离过境交通,这是河谷型城市交通分离和组织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河谷型城市过境交通的另一个特点是河谷型城市的对外和过境公路通常沿山脉或河流布设,线路上弯道较多、有些路段坡度较大,多形成一些高路堤、急转弯路段,由此也导致了河谷型城市过境交通事故多的特性。

3河谷型城市出入口交通防护

3.1上(下)坡路段的防护措施

下坡路段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一般是车速过快或连续刹车导致车辆制动失效,易造成追尾或对撞事故。方案设计时,可采用以下措施之一或综合采用以下措施:

1、设置下陡坡警告标志或其他文字型警告标志。

2、设置限速标志、减速设施和视线诱导设施。

3、根据路侧危险程度和历史事故资料设置护栏。

4、在因刹车失灵造成事故频发的路段,可根据地形条件设置避险车道;避险车道受地形条件限制,不能满足失控车辆的制动要求时,应在避险车道端部设置柔性防撞设施。

5、如果设置了避险车道,应在坡道起点处设置避险车道的告示牌,在避险车道前至少设置两处预告标志。

3.2傍山路段的防护措施

傍山路段的道路主要安全隐患除了车速过快,易造成单车碰撞山体或车辆坠人路侧山谷外,还有路旁山体落石对过往车辆的造成的威胁。方案设计时,可采用以下措施之一或综合采用以下措施:

在傍山路段起点前应设置“傍山险路”警告标志,如果山上有落石危险,在落石地点前适当位置应设置“注意落石”警告标志。根据陡坡和傍山路段的道路组合情况,“傍山险路”警告标志或“注意落石”警告標志与“上陡坡”警告标志可分别设置或组合设置。

3.3沿河公路的防护措施

沿河路段的主要安全隐患是车辆驶出路外的事故。方案设计时,首先应合理设置标志、标线等设施,加强诱导,控制车速使车辆保持在车道内行使;其次加强防护,减轻事故严重程度。可采用以下措施之一或综合采用以下措施:

1、根据路侧危险程度和历史事故资料设置护栏。

2、设置“超速危险”等警告标志。

3、设置视线诱导设施。

4、根据历史事故数据设置强制减速措施。

3.4视距不良路段的防护措施

视距不良路段主要安全隐患一般是车辆占用对向车道时易造成对撞事故。方案设计时,可采用以下措施之一或综合采用以下措施:

1、设置鸣喇叭标志、限速标志、禁止超车标线。

2、设置线形诱导设施、强制减速设施。

3、根据路侧危险程度和历史事故资料设置护栏。

4、设置交通凸面镜。

5、修剪、处治弯道内侧树木,使弯道内侧通视。

3.5隧道的防护措施

1、隧道人口前根据隧道长度和线形、交通情况、隧道前后路段线形情况,选择设置以下标志:隧道标志、限高标志、限速标志、禁止超车标志等。如果需要,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其他必要的标志。例如:隧道内连续下坡,可在隧道人口前一定距离设置连续下坡的警告标志或人性化图形标志。双向行车的公路隧道内应施画黄色中心实线,所有标线应采用反光标线。隧道内宜配合标线设置反光突起路标。

2、设置必要的视线诱导设施,如主动发光诱导设施。

3、隧道口可根据具体情况需要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并做好联机过渡处理。

3.6立交的防护措施

立交的主要安全隐患是上层失控车辆冲出路外,跌落在下层上引起二次事故或影响整个立交的通行状况。方案设计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以下措施之一或综合采用以下措施:

1、增设或完善公路交通标志、标线。

2、立交及进入立交前路段应施画中心实线。

3、宜设置不低于SB级防撞护栏。

4、根据需要设置必要的防护网。

5、根据线形,进入立交前设置必要的减速设施等。

6、根据线形,设置必要的视线诱导设施。

4小结

在本设计中,从安全保障的角度,对河谷型城市出入口的交通现状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找出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针对目前比较通用的做法,如资料收集、现状分析、事故统计分析、路段改善设计、优化道路管理与控制等。endprint

猜你喜欢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处理
——事故分析
对上下班交通事故工伤认定的思考
到单位途中发生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并非都要认定为工伤
不同寻常的交通事故
预防交通事故
基于ARM的防疲劳驾驶和二次交通事故处理的汽车系统设计
质疑与反思 秦岭隧道交通事故的关键问题在哪儿?
一起高速交通事故院前急救工作实践与探讨
交通事故中新闻的角度选择
中国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