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排球训练创新性的研究

2018-02-08 10:32肖建波
价值工程 2018年7期
关键词:模式新时期创新

肖建波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时代发展的需要,从提高排球训练的效果出发,急需通过创新训练的方式促进相关教学的发展。本文就我国目前的排球训练模式的现状,提出了创新训练的思路,希望能对我国的排球训练工作提供一些有益建议。

Abstract: 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 in face of the nee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from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ffect of volleyball training, it is urgently necessar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ed teaching through innovative training.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volleyball training mode in China, the idea of innovative training is put forward, hoping to provide some useful advice on volleyball training.

关键词:排球训练;模式;创新;新时期

Key words: volleyball training;mode;innovation;new period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07-0172-02

0 引言

排球运动起源于1895年,因其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休闲性,很快发展成一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竞技运动项目。虽然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排球运动在我国的开展时间并不长,但它在我国运动史上曾创下过辉煌的战绩,为我国在世界舞台树立体育强国的形象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并一直吸引着大量的人投身于排球运动训练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运动已从竞赛的平台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新的时期,我国的体育教学也发生了较大的变革,排球训练作为排球运动教学中的核心工作,相关的教学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为体现出更好的训练成果,对排球训练进行创新性的改革是必然的,这样才能推动排球运动在我国的持久健康发展。

1 我国排球训练的现状

针对新时期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特点,相关的排球训练也发生了一些改变,旨在适应时代的进步,促进排球运动的推广和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既存在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的影响。

1.1 主观因素

目前,我国接受排球训练的学生中,有一部分并不确定进行排球训练的必要性。他们对于排球训练的热情仅仅停留在喜欢的层面,靠着“三分钟热情”参与相关的学习。这种情况导致的后果是学生的学习热情维持时间不长,很快就会放弃学习,也排球技能也得不到有效提高。根据调查显示,超过60%的学生不能承爱排球训练的强度,这里既有意志薄弱的问题,也有对进行这项运动的目的不明确的问题,一些人因此最终放弃了排球学习。这些主观因素目前已成为制约学生排球训练的重要障碍。

1.2 客观因素

1.2.1 管理体制问题

随着我国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各个高校都设立了专门的体育团体,用于推动校园内部的体育活动开展和与其他学校或社会团体之间的体育交流。但是由于管理方面的问题,一些高校对于其属下的体育团体管束过于严格,将这些团体的活动紧紧控制在校园内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这些体育团体的自由、灵活发展。另外,完善的体育管理体系是学校开展排球训练相关的重要基础,很多高校在针对校内体育团体的管理中,忽视了管理制度的制定,即使制定了相关的规定,也常常与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或行政手段相冲突,不仅不能使学校体育团体管理与社会法律法规相融合,反而制约了体育团体服务于学校体育教学和社会体育活动的功能。

1.2.2 教师团队问题

在我国,从事体育教学的教师在学历和知识水平方面并不具备优秀的条件,常见的学历为本科,专科、硕士学历较少,而且师资力量的来源也比较单一,很多教师的专业水平并不达标,相关的教学缺乏完整、坚实的技战术经验做为支撑。虽然学历并不能完全说明教师的水平,但专业技术的不完善会对学生的排球训练造成严重影响。

1.2.3 训练时间、设备、人员的问题

排球训练是基于科学的运动理论基础开展的规律性的、周期性的运动项目,需要保证有足够的训练时间和充分的基础设施与人员保障。现在高校由于重视程度、经费等多方面的问题,针对排球训练投入的设备、人员保障差距较大,还有一些高校由于对排练运动本身的认知不够深入,在进行设备、人员配备和训练时间安排时没有做到科学合理,使得各项工作限制了排球训练开展的可行性。每周只开展一两次训练的学校很多,甚至有些学校干脆就不安排固定的训练时间。由于资金不足,有些学校存在场馆、设施不全等问题,受限于这些因素,很多学校常常安排很多班级同时在一间教室上課,这使得训练工作难以展开,训练时如果出现伤病问题,由于医务人员的配备不足,也只能自行处理,训练效果自然会受到很大影响。

2 排球训练创新性发展对策分析

2.1 树立正确的排球训练理念

想要实现排球训练的有效成果,需要端正态度,深入了解排球训练的重要性,并以此为指导开展相关的工作。首先,是学校需要对排球训练工作重视起来,明确开展排球教学的目的,通过大力推进学校排球教学,使教师、学生从模糊的认识、不明确的目标中摆脱出来,树立从事排球运动的决定,克服大负荷量、反复性的排球训练对身体和心理造成的压力,从乏味和劳累的训练中提升自身不怕挫折、直面困难的信心,端正学习态度,找到奋斗目标,通过树立强大的思想支柱,摆脱主观因素的不良影响,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参与训练,并长期坚持下去,不断提升自身的排球运动技能。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明确告知学生从事排球运动必然会遇到的困难和挫折,通过提前“打预防针”的方式,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并在实际的教学中努力提升专业知识和训练技巧,通过有技巧的训练和指导,帮助学生快速提高,在训练中增强信心和勇气,形成长期坚持的习惯。endprint

2.2 采用合理的形式组队

在新的时期,排球运动已得到了很大发展,在组队形式上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些高校对于排球运动并不了解,在进行组队时依然以传统的思路开展相关工作。这种陈旧的组队形式存在过分强调教练作用、限制队员自主发挥的局限,极易造成学生的被动心理,在训练中时时处于被要求训练的状态,甚至认为训练是为教练努力,从而对训练产生消极情绪,迟到、早退、装病的问题不断增加,使教师的教学工作也难以开展。这些问题正是传统组队形式被淘汰的根本原因。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积极引进新的教学理念,基于学生自愿的原则,进行公开招聘,并结合学生自身的技能特点进行择优录取,教师也需要在了解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合理安排训练,通过端正学生思想引导学生形成为自己练习的意识,积极投身于训练之中。

2.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排球训练中,教师的作用举足轻重,训练的计划和实施任务,保证教师队伍的高素质,是确保排球训练成果的基础,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组建和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师招聘中,就应该对教师的技术水平、教学能力和道德素质进行深入了解,确保其具备良好的教师资格,才能引进到排球教师队伍中。在工作中,还要不断地其时行审核和测评,保证教师的专业技术和教学水平结合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为提升排球训练的教学质量,还应面向社会,引进更优质的教学人才,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得以提升。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最有效方法,学校因定期邀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教学人员开展讲座、指导工作,对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和讲解,使教师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快速提升,从而直接推动学校的排球训练教学水平。为更好地推进学校排球训练取得成果,学校管理部门可以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以鼓励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积极配合学校的排球训练计划,进行相应的学术研究,通过提升自身的整体业务水平带动学校排球运动的发展。

2.4 积极争取各方的支持

排球运动在我国的社会影响力非常大,而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也是离不开各方的支持的。学校应从自身出发,明确校园内部排球运动的重要性,加大资金投入,为学生制定合理的训练时间、安排必要的训练设备和设施,提供必要的人员支持。另外,通过大力宣传排球运动,不断吸纳社会团体的力量,为校园排球运动争取更多的支持,从而更好地改善教学条件,形成校园排球运动自身的“造血”机能,积极参与社会体育活动,获取收入,使校园排球运动的投入和收益形成良性循环。

2.5 协调学习与训练的矛盾

排球训练是该项运动取得成果的基础,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获得一定的成绩,这就造成了学习与训练之间的必然矛盾。如果实现两者之间的合理安排,减少冲突,是学校和教师必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一方面,学校应向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通过双重管理,延长“学分制”,使学生在校修学的年限增长,使学生拥有更充裕的学习、训练时间;另一方面,学生也应该发挥自主性,合现安排训练与学习的时间,采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模式,协调学与练之间的矛盾,保证两者齐头并进,为自己学习和训练都打下良好的基础。

3 结语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体育运动要求的不断改变,新时斯的学校排球训练面临着如何通过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变革的关键问题。目前,我国的排球运动教学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但社会各界、学校、教师、学员都在不断开展排球训练的创新性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极寻求着排球运动发展的可持续道路。随着相关工作的不断深入,排球运动的社会普及和推广逐渐加大,未来我国的排球教学将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黄明熙.排球运动技能形成中的感知觉及其培养方法[J].才智,2016(24):257.

[2]赵宝奎,王占国.高校排球运动训练创新发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1):50-51.

[3]丁道忠.对新时期排球訓练创新性发展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3):63-64.endprint

猜你喜欢
模式新时期创新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