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梅
【摘要】目的 总结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内科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应用急诊内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护理质量、生活能力、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组患者临床症状、护理质量、生活能力、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给予急诊内科护理,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能力和满意度得到提高,值得推广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
【关键词】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急诊内科护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33..01
心力衰竭是一种危险疾病,多见于老年人。老年人心肌收缩能力下降,容易发生重症心力衰竭。发生心力衰竭后,会有呼吸困难、心脏骤停等症状,严重患者,危及生命。引起临床治疗和护理重视。治疗中护理质量很重要。提高护理质量成为重要课题。本组资料比较常规护理和急诊内科护理对老年人重症心力衰竭的护理效果,总结急诊内科护理对老年人重症心力衰竭的重要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患者88例,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护理组男29例,女14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70.23±1.28岁。对照组男27例,女17例,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70.46±1.0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确诊为老年心力衰竭,除外严重器官功能不全,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基础护理,营养补充,健康宣教等。
护理组患者给予急诊内科护理。患者入院后,首先和患者沟通,对患者病情评估,心理状态评估,发现负面情绪,及时疏导,提高患者自信心和战胜疾病的信心。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饮食计划,保证营养供给。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用药习惯,详细告知患者服药注意事项。保证病房温度、湿度,患者在舒适环境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护理质量、生活能力、满意度情况。自制评分量表比较。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症状改善好,护理质量高,生活能力高,满意度高,反之,分数低表明差。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评分、护理质量评分、生活能力评分、满意度评分两组之间比较,护理组评分明显更高,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随着社会进步,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数增多,老年人患病人数增多,各种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一定不良影响。重症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年增多,心力衰竭危险性高,发病后要立即实施抢救,救治不及时或抢救不得当,加重患者病情恶化,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正确治疗和有效合理护理措施非常重要。
急诊内科护理是对危及患者实施的护理措施,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发病后,心脏射血功能不足,心搏出量下降,患者生命受到威胁。对重症心力衰竭治疗及护理的目的是改善心肌代谢能力,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身体素质,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效果显著。本组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患病后,实施护理措施后,护理组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给予急诊内科护理,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能力和满意度得到提高,值得推广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
小结: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病情发展的严重阶段,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心脏心肌长期缺血,心脏功能受损,患者心脏储备功能减弱,发生心力衰竭,有很高死亡率。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合理有效实施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能力,缓解患者痛苦,提高患者身体素质,提高身体素质,提高护理满意度。
通过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急诊内科护理干预,患者的各项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能力和满意度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亚娟.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内科护理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0):45-46.
[2] 公维菊.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内科护理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03):79.
本文编辑:吴宏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