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大地

2018-02-08 00:19富丽
月读 2018年2期
关键词:赤子五色光明

富丽

如果用一种颜色来形容今天的中国,那么毫无疑问,红色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这不仅是因为中国的国旗是红色的;而且,今日之中国,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乃至老百姓的日子,也像熊熊燃烧的火焰一样,热烈、红火。

不过,如果把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的红色跟汉字联系起来的话,却不是“红”,而是“赤”。因为,作为青、赤、黄、白、黑“五色”之一的“赤”,代表的才是中国古人心目中正宗的红色。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字。

“赤”在甲骨文中写成等形状。字形虽然简单,文字学家们的看法却不尽相同,主要体现为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上面是“大”,下面是“火”,合在一起,表示大火的颜色为“赤”;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上面是正面站立的人,下面是火,人被火烤得通红,即为“赤”。

两种意见无论孰是孰非,都说明“赤”最初的意义跟火有密切联系。大火之色也好,人被火烤得通红也好,归结为一点,“赤”表示的是今天所说的红色。例如: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椒》“色赤椒好”;白居易《秋游原上》“新枣未全赤,晚瓜有余馨”。像这类成熟的果实所呈现出的红色,正是古人眼中的“赤”。

人的心脏和血液是红色的,因此,古人常以“赤心”比喻纯真不杂、忠诚不贰。例如李白《与韩荆州书》:“推赤心于诸贤腹中。”后世则以“赤胆忠心”来形容极其忠诚。

“赤子”一词,本指初生的婴儿,是就其刚刚脱离娘胎的时候遍体通红的特征而言的。《汉书·贾谊传》:“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说的是古代君王从太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以某种方式开始了对他的教育。后来,“赤子”多被用于比喻人民、百姓,寓意对统治者而言,老百姓就像他们的孩子一样。例如苏轼《荔枝叹》一诗中的名句:“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赤子之心”是最纯真而没有杂质的。正如《孟子·离娄下》所言:“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具有伟大人格的人,是能保持那种如婴儿般纯洁无伪之心的人。

“赤”源于火,含有“光明”之义。《释名·释采帛》:“赤,赫也,太阳之色也。”也把“赤”跟“光明”这类意思联系在一起。光明之下,一切事物洞然昭著,无所遁形。“赤”由此衍生出“空、尽”之义。《韩非子·十过》:“晋国大旱,赤地三年。”可见,“赤地”就是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苏轼《送范纯粹守庆州》:“当年老使君,赤手降於菟(wū tú)。”“於菟”是古代楚人对老虎的称呼。这里的“赤手”跟“赤手空拳”一样,指手中空无一物。

进一步而言,身上空无一物就是裸露,“赤”由此又产生裸露、光着的意思。例如韩愈《山石》:“当流赤足蹋澗石。”今天我们所使用的赤膊、赤身露体等词语,仍沿用了这个意思。

《周礼·考工记·画缋》:“画缋之事,杂五色。……南方谓之赤。”《说文解字》亦曰:“赤,南方色也。”从“五色”与“五方”的搭配来说,古人以赤对应南方。古文中很多含有“赤”的词语常常跟南方有关,比如赤方、赤天、赤位等。

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创立“大九州”学说的战国时期齐人驺衍首次提出“中国名曰赤县神州”的说法。所谓“赤县”,最初是指炎帝统辖的南方地区,“神州”最初则是黄帝统治的北方区域,合在一起,“赤县神州”成为整个中华大地的基础。后来,二者既可以分说,也可以合称,都能代指中国。例如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西晋左思《咏史八首》其五:“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金元好问《四哀诗·李钦叔》:“赤县神州坐陆沉,金汤非粟祸侵寻。”等等。

除了“赤”以外,汉字当中表示红色的字还有很多,比如丹、红、绛、殷、朱等。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从文献论述来看,“丹”是朱砂的颜色,比“赤”浅;“红”是赤白色,相当于今天所说的粉红;“绛”是接近紫色的深红,比“朱”深;“殷”是血液凝固后呈现的黑红色;“朱”表示红色源于一种赤心的松柏类植物,比“赤”深。综合各种说法,如果按照颜色由浅到深的顺序排列的话,依次应为:红、丹、赤、朱、绛、殷。

在所有颜色中,象征着火之色、太阳之色、光明之色的“赤”,不仅存留在“赤县神州”的名称里,更切切实实地反映在这片土地曾经经历过的和正在经历着的巨大变化中。唯愿这光明的、炽热的、赤诚的色彩,也一直存留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endprint

猜你喜欢
赤子五色光明
姚玉峰:给3万人带来光明
航天赤子——孙家栋
刘家祎 打破少年禁锢 诠释赤子灵动
我家的五色梅
“海外赤子”指的是谁
为你守护光明
“海外赤子”指的是谁
黑纹猫蹲守捣鸟巢
五色人小组
浅谈汉语学习中的“听”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