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伊雪
在行业格局急剧变动的背后,行业人才也呈现出快速流动状态。
基业长青是所有投资机构的梦想,然而在这个变化迅疾的市场,能做到这点相当不易。
投资信息咨询机构投中集团1月10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07~2016年这10年间排名前50名的VC机构中,历年有50%左右都会发生变化。
具体来看,2007年上榜的TOP50 VC机构中,在2016年该榜单上仅剩下22家,占比44%。投中研究院认为,这表明新兴VC机构的涌入及资本流通速度的不断加快,使得老牌投资机构需要更好布局以应对格局变化。2007年TOP30的PE机构在2016年只剩下4家,留存率仅为13.33%,显示出PE机构更为激烈的竞争格局。
不过,仍有头部机构在大浪淘沙中屹立不倒。例如,2007~2016年这10年间,TOP10的VC机构榜单中,深创投、君联资本和IDG资本,10年期间均上榜。紧随其后,红杉资本上榜9次,达晨创投上榜8次。
在行业格局急速变动的背后,行业人才也呈现出快速流动状态。
回顾过去10年,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大机构的诸多明星投资人纷纷自立门户,成立自己的基金。例如原红杉中国副总裁曹毅于2014年创立源码资本,原KPCB周炜于2017年成立创世伙伴资本,原君联资本刘二海成立愉悦资本等等。
这些自立门户的明星投资人大多来自两类机构——一是美元机构,往往因为决策权受限、机制不够灵活等原因出走。另一個则是本土老牌投资机构,如深创投、达晨创投等,这部分是因为国资VC机构的激励机制、发展空间等方面的问题离开。
仅以鼎晖创投为例,根据投中研究院的数据,原鼎晖创投的投资人离开后分别创立了晨晖资本、弘晖资本、执一资本、复兴昆仲资本等数家机构。
在2017年底的中国股权投资年会上,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陈浩就在感慨,“我比较焦虑,我们留不住很优秀的年轻人,他们有可能会到外面,或者自己独立去发展,找寻一些机会,这些年轻人是我想留在君联资本舞台上的。”
达晨创投刘昼坦陈,达晨从机制体制上远不如红杉和IDG资本,“不能够拿二三流的机制去挤出(一流的)牛奶。”
老牌机构实力毋庸置疑,但面临着机制老化、人才流失的烦恼;年轻机构意气风发,也遭遇竞争空前激烈的市场以及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一切都是未定之数,或许这就是这个行业最大吸引力所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