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立辉
承载着女人时尚历史的丝巾,如今已阔别固有定义,成为某种文化符号、民族标记和时尚表情。而真正升华丝巾功能时代含意者,非我辈莫属。——殷姗姗
在中国这个衣冠大国,服装设计者不计其数,但装饰服装、修饰人们精神风貌的饰品设计师,却鲜有为者。
优秀的服饰,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仅有色彩、结构、质感、造型远远不够,如何通过生活的要素,来体现着装者的文化底蕴、彰显其风格魅力,服饰设计者光有工匠精神,还难以呈现其时代风采和妩媚个性。值得庆幸的是,在中国时尚产业弯道超越欧美同行的历程中,一批文化学者担当起了中国服装饰物的创新大任,并创造出了令国际服装业界惊喜的时代佳作,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殷姗姗,就是其中一人。
丝缕之间,尺寸之方,随意缠绕,情魅意长。在殷姗姗创建的品牌“衣公园”工作室里,我看到以故宫、博物馆艺术藏品,姑苏民情、水乡服饰、节令文化等元素创作的丝巾图案,琳琅满目,风情万千。倾听殷姗姗边演示边娓娓道来丝巾的多种饰用方式,第一次真正领悟了丝巾的服饰功能和文化内涵。
寻找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点
源起中国古代衣披、披帛、云肩的丝巾,是女性围在脖子上的饰品,初始只为御寒所用,后发展成为搭配服装、起装饰显耀作用的必备物品。经过百年发展,丝巾这方精灵在女士颈项间随风起舞、优雅摩挲肌肤的同时,其功能性已经超乎想象,从服装、领巾、围巾、披肩,到腰带、头巾、发带、表带、手袋饰物,或是纯艺术品装饰,丝巾早已成为人们衣装形象中一种鲜明的文化情感载体。殷姗姗告诉记者:承载着女人时尚历史的丝巾,如今已阔别固有定义,成为某种文化符号、民族标记和时尚表情。而真正升华丝巾功能时代含意者,非我辈莫属。
丝绸虽有多种奢华的服饰特性,但如将丝巾作为人四季形象的装饰,丝易皱,绸则冬凉夏热等服饰弱点,都是业界多年未解的困惑。殷姗姗带领她的团队从改变丝绸特性入手,展开丝绸工艺的研究和对比实验,反复研究真丝、桑蚕丝、丝丽香云纱等不同丝材料的个性特征,采取低密平织结构工艺,研制开发了抗皱性强,且冬不凉夏不热的恒温丝,不仅大大降低了丝绸的生产成本,化解了丝巾无法抚平的褶皱之痛,还采取特殊植物染,研发出了环保亲肤、具有抗菌功效的丝巾。
殷姗姗告诉记者,大学服装设计专业毕业后,她考入苏州大学研修艺术设计硕士,后又攻读了纺织工程博士学位,跨学科的求知经历,不仅较好地解决了殷姗姗在纺织品创新中的技术问题,更为她在设计中将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找到了结合点。殷姗姗认为,设计原则和基本规律等技巧性的东西掌握起来并不难,然而要想发掘出服饰的文化艺术内涵,用服饰的文化情感去感动消费者,非一日之功。
作为文化研究学者,殷姗姗喜欢到凝聚着民族文化精华的博物馆,去散落着民间艺术的乡村,探寻民族历史和非物质文化的奥秘。她把与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艺术家、作家、馆藏家的交流、探访,作为获取文化营养、挖掘时尚内涵的重要方式。
从传统文化中采撷设计灵感
通过与这些非物质文化的零距离接触,殷姗姗找到了设计灵感的源泉,便20年如一日,沉浸在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时尚价值的实践中。为将理论研究与设计创新实践结合起来,殷姗姗将2012年创立的设计工作室,发展为“衣公园”品牌,将学术研究与设计创新结合到服务企业、服务消费市场的实践中。
正是有了探索中国服饰文化时代魅力的原动力,身居江南丝绸之乡的殷姗姗,不断融和传统文化及科技元素,以工匠精神进行钻研,如对丝绸表面光泽和对应色彩的深入研究,使其在设计中运用的色彩,每色都有2000种对应的亚洲人群或欧洲人群的适合度,殷姗姗研发的“衣公园”品牌丝巾,也以其在色谱上找不到的独有色彩,在与各类服饰的搭配中,更显出“衣公园”品牌独特的色彩符号特性。有统计表明,专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环保材料服装的研发设计,殷姍姗先后拥有了200项著作权,年平均开发设计的服饰品种多达500余种。
以虚灵与顿悟的东方精神和哲学观念,殷姗姗将采风调研获得的感人故事,融合到作品设计中,使我们从殷姗姗设计的每款丝巾作品里,都能看到中国民情传说的浪漫、手工非遗的精灵和博物馆藏珍品的风范。殷姗姗撷取苏州民俗的优稚风韵和历史文化的精神要素,泼洒名家墨客之情怀,写意四季芳草之风骚,将苏州博物馆馆藏的古画“沈周百合”,北京故宫符望阁上的补配,居仁堂粉彩瓷上的“喜上眉梢”等经典文化故事,以及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江南特有的非物质文化要素,艺术地浓缩在了薄如蝉翼、形若流云的一方丝巾上,将江南吴音苏州话的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浓缩在丝绸的物质形态中,使舞于颈项间的饰品,飘饰出了极尽思辩的美妙风姿和独具时代魅力的流行感悟。
以传播中国文化精华为己任
记者从殷姗姗即将在中国国际时装周上举行的“衣公园2018中国丝巾生活方式趋势发布”作品中看到,原本常见的丝巾,经殷姗姗的设计,通过手工、机织、印染之后,丝面表现出各种精美的历史文化图案,丝巾与服装融为一体成为了艺术品,而各种精巧构思赋予丝巾的创意饰法,更使丝巾的艺术性在服饰表情的变化中,呈现出了高贵脱俗和画龙点睛的效应。
视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为己任的学者型设计师殷姗姗,为将在丝巾饰品的设计创新心得与业界同行和消费者分享,先后带着设计作品赴米兰世博会、米兰时装周、美国TADX苏州演讲会等国际舞台。殷姗姗从探古知新、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尚价值,中国文博创意产品设计提升等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创作心得,听取专业建议、收集市场反馈。
当殷姗姗设计的丝巾服饰产品成为苏州市政府、苏州博物馆的城市礼品,成为中国大使馆、各国孔子学院对外交往的中国文化符号时,殷姗姗为自己在方寸之间凝聚起非物质文化深遂的内涵,将对经典的全部恋情幻化成时尚浪漫的精神和华贵风韵所尽的责任,感到了一丝欣慰和自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