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万元打赏男主播,责任在谁

2018-02-08 18:49谢非君
杂文选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满足感主播留学生

谢非君

一位“00后”女孩在加拿大留学期间迷上映客直播,三个月内打赏男主播六十五万多元,其母起诉映客直播的经营企业要求退钱,但一审败诉。法院认为,虽然母亲称映客号是女儿偷偷以其名义开设,并通过其名下的微信、支付宝私自消费,但证据不足,法院不予支持。

近两年来,各地曝出未成年人高额打赏网络视频主播的行为并不鲜见。2017年2月,上海一位十三岁的小女孩偷偷用妈妈的手机给网络主播打赏,两个月花掉妈妈二十五万元存款;2017年6月至9月,江苏省徐州市一名高二学生,为了打赏屏幕背后的主播,先后从母亲的卡上划走四十万元。

公开调查报告显示,每十位直播用户中就有一位青少年,他们为了可以和主播更好地互动而进行打赏。于是,一方面是一种不能为家长所理解的“满足感”,不断挖掘出未成年人的“打赏潜能”,使他们在打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另一方面是知道真相后的父母对孩子的这种行为百思不解,捶胸顿足却又面临追责难。比如第一个案例中的女儿,直到面临妈妈的怒斥也并没觉得有何不妥,表示“自己身边多位在加拿大留学的同学都在看直播,打赏主播”。

父母和孩子间交流缺失造成的认知割裂,已成为直播平台屡屡得手的原因所在。这些年,随着家长对孩子学业的重视,很多孩子在学习的路上一路狂奔,对标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尤其是经济条件越好的家庭越重视教育,小小年纪就要学很多科目,甚至独自一人当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收获的心理认同并不多。很多未成年人提到,被打賞的主播都是温柔、善解人意的,如果你花的钱多,还能跟他对话。这样的满足感看似匪夷所思,但却是孩子需要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主播们之所以能收获巨额打赏,也是摸清了观众的情感需求。笔者曾和一位需要上夜班的“90后”聊过这个话题。作为一位月入八千元的白领,他每个月也会花一千多元购买虚拟礼物送给深夜聊游戏或是动漫的主播;他的一位朋友每月到手四千元左右的收入,几乎全都用来买虚拟礼物;还有一位家境更好的朋友,人在美国读书,但已在购买礼物上花掉了六位数的费用。他们埋单的本质,是觉得主播也是一份工作,也是用自己的时间给予陪伴。而价值几元、几十元以及五六百元不等的虚拟礼物,不仅完成了视频内外的连接,也让观看者建立起彼此的最初印象,即通过礼物多少来认识彼此。

不难看出,年轻人打赏的背后是希望引起关注。所以,当直播平台猛打心理牌的时候,家长如果一味以一副“恨铁不成钢”的心境去看待孩子对主播的打赏,只能让彼此之间的隔阂拉大。而静下心去听他们的诉求,认识到孩子的需求,才有可能把他们从打赏之路上拉回来。尤其是身在海外的留学生很容易有孤寂感,在父母远在他乡,屏幕里的主播却无时无刻给予陪伴安慰的情况下,缺乏理智的“一掷千金”就更容易成为必然。

【原载《解放日报》】

插图 / 沉迷 / 徐 骏

猜你喜欢
满足感主播留学生
电视双城记:川渝主播共护长江源
教师,独特的满足感
新中国同龄人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推迟的满足感
当主播需要什么装备?
网络主播:近半月收入不足5000元
网络主播:近半月收入不足5000元
北京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