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洁康,赵利君,董文军
(陕西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
当前,以核心素养为主线,在课程标准、教材开发以及课堂教学等领域的探讨实践进行得如火如荼。建立完善核心素养体系下的学科教学论,深入思考在核心素养的培育与课堂教学的开展二者之间如何实现共生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众所周知,具有普适性的万能教材是不存在的,课程标准只是规定了教材编写需要坚守的最低阈值。我国有两亿多的中小学生,他们的身心发展、社会经验以及学习需求千差万别,这种特殊的上下位关系决定了符合课堂教学和学生发展的教材必然是经过一线教师分析、优化之后的“二次教材”。
虽然教学论中关于教学设计的理论已经认识到了教师教材分析对课程资源生成与优化的特殊地位,但遗憾的是,现有的研究实践从课程意识的角度出发普遍集中在教师是课程的“创生者”,认为课程意识影响着教师对课程教材的理解和实施,却忽略了核心素养的价值引领以及学生在课程生成中发挥的特殊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这会导致教师对教材的分析优化再次陷入“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的逻辑争鸣。本研究以中学政治为例,首次尝试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对教师教材分析的策略作出探讨,并提出了教材分析的价值应从教材优化提升为学生发展的应然性,以实现教师教材分析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向着共生、和谐的方向发展。
教师教材分析是指教师基于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学生的认知经验,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着力点,对教材涉及的多种元素所进行的理解、剖析和优化的动态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发展是教材分析的核心因素,学生发展是教材分析的价值追求。对教材的理解以及优化必须通过教师的素养与技能去落实和强化,教材的价值需要通过学生的发展来彰显,同时学生发展的现状、维度以及愿景自始至终又将伴随着教材分析每一个环节的展开。
(一)学生发展的现状是教材分析的首要前提
学生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学习者,更是生活经验与知识文化的生成者。教材分析的逻辑起点应该聚焦在对学生发展现状的分析,而非局限于教材本身,正是因为学生发展的现状和课程标准及教材要求二者之间存在的客观差距才决定了教材甚至教学存在的必要。相对于教材分析来讲,学生发展的现状内含学生的学习能力、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和动机态度等变量,或者可以理解为学生发展的现状已经构成教材的一部分。正如泰勒所提倡的 “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在教材分析过程中,我们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素养水平作为教材的有机构成,通过教材分析将已有的文本教材重组优化为适应学生主观需要和发展,同时又彰显人性且个性丰富的“二次教材”。
(二)学生发展的维度是教材分析的特有视角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必要依据学生发展的多元维度来确定教材分析的特有视角。正式的教材是学科逻辑和实践逻辑辩证统一的结合体,这就促生了其展示的形式和涉及的内容直接影响着教师以何种途径和方式传授什么内容,进而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和维度。依据学生发展的不同维度,以中学政治教材分析为例,将教材分析的视角划分为核心素养、学科知识和学习策略三个方面。前两个是关于通过教材实施,学生发展应该掌握和形成的素养与知识,后一个是关于学生通过何种方式学习和领悟教材所对应的知识与素养。核心素养以及学科核心素养具体规定了学生发展应该具备的必要能力、品质;学科知识是学生素养和学习策略形成的载体;学习策略从方法上为素养发展和知识习得提供了可能。
(三)学生发展的愿景是教材分析的价值追求
美国学者古德莱德(I.J.Goodlad)将课程分为五种不同的形态: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或理解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1]。教师通过教材分析,在将“正式的课程”转化为“领悟或理解的课程”过程中的价值追求——学生发展的愿景是课程转换的关键所在,实现这一转换的主体是一线教师,导向是学生发展。只有将教材分析的价值追求上升到学生发展的高度来谈教材分析,才能避免在教学实践中盲目将文本教材视为绝对的权威或者“法定的知识”,依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和期望,结合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教育理解、环境变化和实际条件对“正式的课程”不断进行动态微调和改变,甚至包括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引导和对教材不合理的内容进行批评。新课程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处于不断发展的、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独立意义上的人,我们所面对的每一个学生个体是独立于教师、独立于教材同时独立于教学的实体存在,而不应该作为三者的一种依附。因此,教师在教材分析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发展的愿景,在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目标与文本教材、课堂教学二者之间牵线搭桥、建立联系,实现由课堂教学向学生发展的高效过渡。
教材实施的主要路径是课堂教学,指向学生发展的教材分析最终要接受教学的检验才能发挥其特有的实践价值。为了构建一个能够统摄整个分析过程的教材分析理念,我们需要综合考量学生、教材与课堂教学三者的关系,关注教材分析的动态发展性、综合开放性以及主体适应性三个特点。
(一)注重教材分析的动态发展性
教材分析作为一种循环往复、动态发展的过程存在,需要教师在行为和反思中不断地和教材、学生发生互动,其生成和完善始终处于循环分析的状态中。一方面,我们所面对的每一个学生是具有自主能动性与创造性的独立个体,教材分析起于学生发展,最终仍然要落实到学生发展。只有完整地完成这一循环才标志着分析的过程是有效的,否则就是流于形式的徒劳。学生发展永远在路上,每一次的教材分析都将建立在上一次发展的基础之上,并且通过反馈为下一次的发展再次提供分析的条件。另一方面,课堂教学的随机性和生成性使得教材的广度被放大的同时充满了很多未知的因素,这使得教材分析的过程始终伴随着课堂教学的开展而进行。教师需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变化并将其转换为能够充实教材、服务课堂的生活元素,以此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知识和经验的距离以及教学和生活的距离,这种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教材优化,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素材。
(二)注重教材分析的综合开放性
经过审定后的教材大都属于集百家之所长的“正式的课程”。这种教材是国内众多大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代表着同时期的最高水平,但也正是这个原因造成了教材更新速度总是滞后于现实的发展速度。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应该树立“大教材”的观念,将学生所处的社会生活与现实世界当作教材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将文本教材看作整个世界,可以说,教材的广度与学生发展的维度是成正比的。英国教育家怀海特说的“教育只有一种教材,那就是生活的一切方面”[2],在教材分析过程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到教材的滞后性、学生的发展性以及生活的多样性,注重教材知识与学生经验的联系。基于教材分析综合开放的特点,教材分析不能局限在文本教材本身,要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原则,大胆吸收和教材知识相关的生活素材和案例,特别注意选取与学生认知经验和身心规律相符的现实素材,运用信息化手段最大限度地将教材优化为综合多元、开放时尚的“领悟或理解的课程”,以此为学生发展及素养培育提供丰富有效的载体。
(三)注重教材分析的主体适应性
教师教材分析必须适应学生主体已有的生活经验。这是因为教材分析最终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发挥其特有的实践价值,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的学习 “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离开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学习的任何知识都将成为空中楼阁”[3]。这并不是弱化文本教材分析的作用,而是强调教材分析必须注重挖掘教材和学生的联系,在二者的契合点上大做文章,而不能简单孤立地停留在对教材本身的研读,却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欲使课堂教学处处弥漫着生命活力,首先要从教材分析这一环节入手,将“正式的课程”优化为符合学生需要同时富有生命活力的教材,只有学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被充分地激发,才能促使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共生共荣,这是“教学相长”的要求,也是教学活动论中“生命说”的应有之义。从学生独立的主体适应性出发,教材分析已经不是单纯的对教材本身进行分析,而应该是教师围绕学生以教材优化为途径,以创造学生具有生命意义的生活过程为方向的一部分。
基于核心素养的培育,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必须建立在对教材进行有效理解与分析的基础之上。作为课程标准实施的主要工具——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材料,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素材,教材分析的策略可以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思维路线,具体从分析的导向、基础、视角、载体、元素、环节以及升华等七个方面依次展开。
(一)分析的导向:依托素养引领,促进学生发展
从宏观层面讲,教材分析需要直面的第一个问题:教材分析的目标是什么?对此国内大致存在两种解读:“驾驭教材”和“服务教学”。对于“驾驭教材”的观点,不难理解其理论依据仍然停留在“以知识为本”的层面,知识中心主义教学观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现实基础。面临长期存在的应试压力,这种观念在实践中表现为将教材的作用局限为知识传播的载体,把学习异化为单纯的知识习得。这种教学观念作用到教材分析中,限制了教师对教材的挖掘和扩展,僵化了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发展。“服务教学”的观点体现了教学主客体二元思维模式下所形成的“教师中心主义”的师生观,这种观念忽视了学生的独立主体性,使得教材实施背离了学生的发展和需要。单纯为满足教学的需要却忽略学生的经验和认知能力所进行的教材分析,结果只能成为加强版的“正式课程”。
毋庸置疑,中学政治教材分析的确需要在驾驭教材的基础上服务课堂教学,但是更应该致力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以及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发展。或者可以理解为使教师在驾驭教材的同时,更好地使教材优化整合为帮助学生学习和素养培育的二次教材。教材分析的目标主体不是教材或者教学,而应是学生个体,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材分析的正确方向:学生素养培育和全面发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六大素养[4]。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作为一个综合整体,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个方面。在核心素养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引领下,以素养内涵、学生发展以及教材内容三者之间的契合为切入点,通过教材分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素材和资源是教材分析的最终目标。
(二)分析的基础:立足学生近况,聚焦生本教材
有效的教材分析关键在于能否在学生发展近况与发展愿景二者之间找出差距,并且通过教材分析为解决这一差距提供必要合理的素材。当前,教材在师生心中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权威和本源的存在,这种认识固然肯定了教材是相应学段、学科所涉及知识精华的集合体,为课堂教学、教辅资料甚至学业考试提供标准的依据,但是单纯注重学科知识的积累和习得,忽视学生发展近况带来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学生发展的维度是复杂且多变的,经典单一的实体教材很难照顾到每一个个体在知识以外诸如核心素养、学习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别。倘若课堂教学完全按照“以本为本”的原则开展,教师和学生即使深挖掌握教材,课堂教学和课堂评价均与“正式课程”保持一致,那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会如同车间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产品一样毫无个性可言。这里所讲的立足学生近况与传统意义上的学情分析是有区别的:立足发展近况强调在与发展愿景比较对照中寻找差距,重在针对差距为分析、优化教材服务;学情分析则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重在全面掌握学情而为课堂教学服务。
对中学政治教材进行有效分析的基础——发展近况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既要体现学科特点,又要兼具普遍的学生现实。从特殊性来讲,政治教材与生俱来所内含的国家意志无处不在,需要综合考量学生在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发展水平。同时,学生作为具有自主能动性的独立个体,他们是教材的接受者也是开发者,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社会认知被确定为教材的部分内容后,他们会自主地和教师一同加入到教材的开发和学习。因此发展近况还应该带有普适性的核心素养、学习策略、认知经验、知识储备等方面的表现。在此基础上与学生发展的愿景比照,将差距放大并最终聚焦于生本教材之中。
(三)分析的视角:遵循多元素养,探寻相互关联
教材因其自身综合而系统的属性,在分析时倘若没有独特的视角往往无处下手。教师对教材文本的多视角理解和剖析,为有效分析提供了方法上的保障。对中学政治教材进行分析的视角可以划分为核心素养、学科知识和学习策略三个方面,以此为分析教材的切入点,对教材多一些理解和认识,进而将文本教材重组优化为供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运作课程”。
首先,核心素养是学科教学育人价值的独特展现。中学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是指学生通过对政治教材的学习,需要具备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素养视角分析教材,需要在素养和教材之间形成联系,将二者统一起来,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将素养逐一分化,明确什么内容搭配何种素养,思考如何通过教材文本的学习来促使学生素养习得。例如在政治与法治模块中的“如何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专题中,为了培育学生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可以尝试参观当地行政服务部门、模拟政府执法活动等让学生切身感受融入政治生活的乐趣。其次,学科知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教材所内含的学科知识规定着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以学科知识的视角分析教材,需要从整体上理清学科的知识结构、挖掘教学内含的核心知识、区分不同知识所对应的类型,并调动历史、语文等其他学科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核心知识,对于不同的知识类型,因其地位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再次,学习策略是教材发挥实践价值的重要桥梁,经典个性的教材需要通过学生的学习策略才能转化为学生的实际发展。长期以来,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策略被过度夸大,使得教学的素材不断地迎合课堂教学的需要,这种状况影响了教材分析乃至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学习策略为视角分析教材,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假设他们在接触到教材后可能会产生的反馈和行为,然后依此微调教材内容以迎合学生的喜好和需要。
(四)分析的载体:依据学科体系,扩充教材内涵
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生活,首先需要从教材分析的源头着手解决。作为课程最主要的载体——教材是一个动态发展、不断完善的开放系统,其意义并不是简单局限于规定学生应该完全掌握的内容和对象,而是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与新知和素养二者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这种媒介式的存在属性贯穿于教材优化实施的每一个角落。换言之,教材是对课程的一次实施与优化,教学是对课程的再实施与再优化。
另一方面,教材内容很难适应信息化背景下的社会发展和学生差异化需求,文本教材都不同程度地远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特别是在“课程即教学科目” 的影响下,教材为了追求体系的完善而具有很强的确定性和学科性,这和学生所处的随机、未知性的现实世界格格不入。这种背离现实的教材因为缺乏必要的情境和经验很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虽然再版教材一直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不变的高考背景是每一个学生需要直面的现实。为此,教师在教材分析过程中需要秉持“大教材”的理念,依据学科体系大胆地走出教材、融入生活,兼收并蓄一切可以用来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素材,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材实施为促进学生发展而服务的宗旨,在分析优化中可以广泛地引入与学科知识相吻合的诸如时事政治、生活事件等课外资源,通过扩大教材的广度和外延来拓展学生的眼界。例如引入时政事件帮助学生理解学科知识,同时删除课本涉及的老、旧事例,让政治教材永葆生机。
(五)分析的元素:围绕关键要素,逐项理解挖掘
分析的元素主要指教材分析应涉及哪些要素和关系。在核心素养统领下,课程标准规定着教材编写需要遵循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这种上下位关系决定了教材分析的关键要素:核心素养,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学科教学中,培育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基础教育实践和研究的重难点[5]。中学政治教材分析需要围绕核心素养、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以及政治教材三个要素并且将三者有机联系起来,教师需要在三者之间寻找关联,反复比照三者对学生发展要求的异同,理解彼此的地位和特点。在分析中学政治教材时,通过对比三者作出的不同要求,对教材作出适当的取舍,以增强教材的操作性。一般来讲,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强调在宏观上的指导和概括,教材注重微观上的落实和操作。前者是后者的标准和依据,后者是前者的拓展和丰富。核心素养统摄整个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为二者提供价值引领和思想航向。政治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科的性质、理念、目标以及课程实施的指导建议,这对教师在教材分析中灵活且创造性地设计课程提供了准绳;教材内容是素养培育和课程实施的有效载体,只有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有效实践,才能确保核心素养以及课程标准的实践价值得到彰显。在教材分析的整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在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下,努力“在教材知识和核心素养之间建立联系,寻找二者的契合点。”[6]知识教学是素养培育的手段和途径,素养培育是教材知识编排的目的和初衷。
(六)分析的环节:根据教学逻辑,依次展开解析
教材分析狭义上是直接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分析环节的展开自然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逻辑来决定。在教学设计之前,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梳理和剖析,理清教材的前后关联和外延广度,特别是依据课程标准把握编者的意图,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教材进行综合而细致的分析。
从微观层面讲:第一,分析课程结构和教材结构。教师的课程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结构以及教材结构有助于师生明确课程结构以及课时内容在该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和价值,了解教材编写的结构和模块。中学政治教材课程结构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板块组成,其中实施最为普遍的必修板块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四个模块。第二,分析知识结构和相互关系。知识结构包含单元结构和具体某一课时的知识结构,通过对知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了解有助于从整体上对课时内容进行把握,并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第三,分析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教学目标作为统筹整个课时的方向性要求,需要内含知识内容、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同时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处理好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第四,分析教学方案和评价策略。教材分析最终要接受课堂教学的洗礼,因此教材分析必须内含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案和评价策略。
(七)分析的升华:参照发展评价,改善分析质量
教材分析没有终点。立体的教材分析是教师、学生以及教材三者之间互相影响和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延续这一过程的动力就是通过发展评价来推动和改善下一次教材分析的质量。通过发展性评价,对教材分析以及教材本身进行诊断和反思,进而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和更正建议,使得教材在不断优化的过程中尽可能接近完善的理想状态。
思想政治教学评价不仅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思想政治课程自身开发与完善的重要途径。传统的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往往单一注重评价对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业成就的反思,却忽视了对课程本身以及教材优化的评价,这种片面的评价淡化了教材的实践价值,很难确保教材的合理性与时效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必须以剧中人的视角依据反馈的评价结果反思上一次的教材分析存在哪些不足和缺点:在分析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地位是否得到彰显;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否落到了实处;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否在教学中得到遵循……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可以促使教师反思教材分析需要改进的方面,在总结教训的过程中,实现教材分析内部调节和良性循环。教师要善于利用发展性评价,给学生足够的时空去展示自我,通过学生在核心素养、学科知识以及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程度来审视教材分析质量,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主动接受教材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