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世真
随着我国影视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时期的到来,网络与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壮大以及我国电影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式培养向分众化教育扩散,行业一线对影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与高等院校影视类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其中一个显著的问题是,与电影专业院校相比,综合性院校的电影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实践素质与动手能力较为欠缺,其现有教学模式脱离实际情况比较严重。
电影类专业的实践性较强,实训教学在人才培养中处于重要位置。如何在电影类专业核心课程群教学中建立一种系统性、科学性、可重复、低价高效、适应电影高等教育分众化时代需求的分层实训教学模式,提高电影类专业学生实践素质与能力,是电影高等教育界(尤其是综合性院校的电影专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难题。同时,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应用,电视及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育不断参照与吸收电影专业教育模式,导致上述领域也面临着同电影教育领域同样的问题。本文拟统称“影视类专业”[注]本文中的“影视类专业”系泛指,主要涉及戏剧影视导演、摄影、戏剧影视文学、表演、广播电视编导、录音艺术、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影视摄影与制作、动画及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上述专业人才培养与专业课程当然有很大区别,但本文是着眼于它们的共通之处来谈实训教学的。,对其一并加以探讨。
影视类专业教学滞后于行业一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长期以来,在某些综合类院校的传统教学观念中,实训教学似乎主要是理工科专业的事,在人文艺术类专业建设中很难开展,或者被认为没有必要。实训教学研究论文论著往往不被作为科研成果认定,严重挫伤了广大教师从事实训教学及其研究的积极性。人文艺术类专业的实训教学及其研究在有的学校甚至成了盲区,这与世界上影视产业发达国家的影视类专业教育形成鲜明的对比。美国、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影视类专业本科段乃至硕士段教学始终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具有较强实践创作能力的毕业生深受影视公司和电视台的青睐,增强了其所在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竞争力。
2012年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中指出,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是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各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该文件不但强调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而且对人文社科类本科专业实践提出了量化要求。实训教学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人文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同样要满足社会需求,为社会服务,因此实训教学必不可少。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要不要实训教学,而在于如何结合专业自身特点与行业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训教学模式。
从2008年4月8日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普通本科院校开办影视类专业类相关专业的院校数量为579个/所[1](按各专业开设院校总和计,一所院校同时开设多个影视类专业不再合并计算。下同。)而根据2017年10月29日从教育部下属的阳光高考网获取的统计数据看,开设相关影视类本科专业的院校数量高达1193个/所,总量增加了一倍多,其主要增量为综合性院校。影视类专业教育格局的这种变化“打破了电影教育专业院校与综合性大学之间相对区隔的局面,正在催化着电影高等教育内部的结构性调整”[2],这些院校绝大多数开设了影视类专业或课程。传统影视类专业“师带徒”教学模式受到招生数量急剧扩大的严峻挑战,难以适应影视类高等教育分众化、普及化的新形势,实训教学资源普遍不足。
即使在一些专业影视院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实训教学资源供给不足、影视专业实训教学自身特点不突出等困境。这种现象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影视专业人才的培养,成为制约我国影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对高校传统影视专业实训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影视类专业实训设备价格昂贵,一次性投入大,设备更新快,后期设备维护与维修成本高,实训教学门槛较高,一般院校难以承受。另外,影视专业实训周期长,对日常教学管理冲击比较大,客观上增加了开设实训教学的难度,该问题在综合性大学的影视类专业教育中尤为突出。
除了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少数传统专业院校外,综合性院校影视类专业的大部分教师是从中文、历史等其他文科专业转行过来的,他们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优势,但相对而言,缺少一线实践经验与机会。课程设置以史论类、赏析类为主,实践实训类课程相对偏少。我国传统“文科化”的教学模式使得许多综合性大学的影视类专业本科生对影视本体缺乏足够的了解和掌握,在实践操作层面专业基础薄弱,毕业生很难具备影视类产业一线要求的综合创作能力,与产业一线脱节情况比较严重。
影视类专业作为新兴专业,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影视文化产业高级专门人才、迎接新媒体产业发展、助推国家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重任,更加需要强化实训教学环节。
基于影视高等教育分众化背景的“逆向式分层实训法”,是从顶层教育理念出发,以行业一线对影视类专业人才的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要求为导向,以影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南,以专业课程群为框架,从国际化、整体化、创新性的视野出发,设计既各自独立、又有内在关联的分层实训教学法,并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被证明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影视专业实训教学新思路。
一般说来,“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也叫反求工程,类似于反向推理,属于逆向思维体系。它以社会学方法为指导,以现代设计理论、方法、技术为基础,对已有的产品进行解剖、分析、重构和再创造。反向工程技术中反求内容广泛,其本质是对先进产品进行消化、吸收、再开发和创新,设计和制造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逆向工程”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提高新产品开发的一次成功率,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3]
影视类专业作品的数字化特质为逆向工程原理在影视类专业实训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影视类专业最终培养目标是能够创作出影视类作品的专业人才,而影视类专业作品恰恰包含了艺术性与技术性双重特性。电影本来就是科技发明的产物,进入数字化时代后,影视类专业作品的许多核心创作元素都可以用数字来量化。比如在《非线性编辑》课程里,前期剧作、现场摄影、编导等环节共同参与的成果——视听素材已经完全数字化,在剪辑台上,一切艺术性创作元素都体现为具体的数字符号,正是这些数字符号在形式上决定了影视类专业作品最终的艺术效果。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艺术与技术的共存,而不是相反。精确的数字化存储样式为开展逆向式实训教学提供了客观基础,为逆向思维方式应用于影视类专业课程实训教学带来了便利。电视新闻、纪录片、纪实类网络视频和微电影等,虽然不属于艺术领域,但是,在不违背真实性的原则下,掌握与吸收影视艺术的制作技巧与表现手法,无疑会大大提高其传播效果。
放眼世界,用逆向式解构手段分析影视类作品的内在形式、规律及其风格,是国际影视类专业研究的新方法、新潮流。其早期代表人物是活跃于20世纪七十年代任教于伦敦电影学院的巴瑞·索特(Barry Salt)。新世纪以来其影响逐步扩大,当前的代表人物则是著名符号学家尤里·洛特曼(Yuri Lotman )的弟子、任教于芝加哥大学电影与媒体系的尤里·齐维安(Yuri Tsivian)教授。齐维安教授受邀曾于2016年10月到访广州大学,开办Cinemetrics[注]“影片计量法”是一种基于影视内部构成大数据,运用计量学、统计学来研究电影形式与风格的新方法。工作坊,为戏剧与影视学专业教师与研究生进行方法的介绍与培训。按照逆向式思维方式方法,齐维安及其团队、网友拆解分析了世界各地的一万多部影片,其数据库还在稳步扩大,并拟与中国高校开展合作,将中国优秀电影制作参数纳入数据库,从而扩大中国电影的世界性影响力。只不过,上述探索目前尚止步于分析作品的认识论阶段,但依照数字化技术逆向拆解影片的做法无疑值得关注。
除了电影,传统的电视节目、网络与新媒体节目等都可以采用类似的量化研究方法,精准训练影视类专业的各个表现元素与表现手法。
“逆向工程”原理运用到影视类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的第一阶段,即基础型实训,聚焦单个形式元素的认知训练。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一方面,温故是知新的前提,没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积累,创新就如同空中楼阁;另一方面知新是温故的必然结果,因为温故不仅仅停留在原有的知识范围,而是很自然地向新知识探求。古希腊思想家们也提出了“模仿”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如德谟克里特视模仿为人在艺术活动中对事物自然功能的学步,“在许多重要的事情上,我们是模仿禽兽,作禽兽的小学生的。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4]亚里士多德也提出了文艺起源于人类“模仿”的天性:“诗的起源……出于人的天性。人从孩提的时候起就有模仿的本能(人和禽兽的分别之一,就在于人最善于模仿,他们最初的知识就是从模仿得来的)。”[5]
“逆向式分层实训法”以影视类专业成片模仿为实训教学的起点,不但是对自然的模仿,而且是对模仿的模仿。模仿是传承而非守旧,模仿不是目的,模仿的最终目的是创新。
模仿原理主要运用在影视类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的第二阶段,即综合型实训,主要聚焦于对原作品的整体仿拍。
“同人”一词来自日语,也有人认为来自古代中国。原指有着相同志向的人们。作为动漫游戏文化中的用词,现泛指以由漫画、动画、影视、小说,或游戏中的人物为基础进行的二次创作(又称再创作),这种再创作有时甚至把现实中的人物带入其中,作品通常被称为同人小说或同人漫画。多数同人作品的创作一方面需要借助一定的原始作品,如CP(Character Pairing的缩写,指用在同人作品中的人物配对)、剧情、世界观、题材、视角、风格和人物,属于从原作中派生而来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模仿性。另一方面,同人作品由于作者加入大量自己的构思与创新而确实具备一定的独创性。[6]
“同人”作品还有另一个含义,即“非正式商业性的”之意。由于“同人”作品有时并不局限于原作的衍生物,也可以是原创,因此同人作品带有更纯粹的艺术性、自由创造之意。在五四运动时,曾使用“同人刊物”一词,来指非商业性的创作刊物。
本文主要取其再创作、艺术性、自由创造之意,创造性地用于影视类专业课程实训教学模式。具体来说,通过前两个阶段追溯——还原,指导学生拆解全片、分析单个元素,整体组装原作,让学生在充分掌握了影视类专业创作的基本知识点、基本技能、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再往前推进一步,逐步超越原作的框架,开始探索未知的领域,进行研究、创新型实训。
“同人”规律运用到影视类专业课程教学实训模式的第三阶段,即研究创新型实训,开展独立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拓展实训。
基于上述教学原理与创作规律,结合影视类专业教育与行业生产的特点,我们设置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三个层次的实训类型,面向三个年级的学生,服务于不同的专业课程,拟构建一个完整的影视类专业分层实训教学模式。具体如下:
让影视类专业艺术创造的秘密以感性、量化元素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反向拆解影视类专业作品,分析影视类专业作品各个元素的特征、作用与运用规律,浸泡式地接触服装、化妆、道具、摄影、录音、美术、编剧、现场导演、表演和剪辑等各个创作环节。具体目标是让学生充分认识与理解影视类艺术专业的基本观念、基本叙事与基本元素(简称“三基”)。
近年来,我国也开始有少数学者将“拉片子”作为读解影视类专业作品的手段,并出版了几本教材,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其中,刘永泗、刘莘莘所著《美的解构:〈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的影像·声音》整本书主要从摄影与声音两个方面对一部具体影片进行了拉片式读解;李晋林等编著的《视听语言拉片实训教材》则从影片构成的主要元素角度对影视类作品片段进行拉片式读解;杨健的《拉片子:电影电视编剧讲义》是从编剧角度对影视类作品片断进行拉片式读解。不过,上述尝试主要还是停留在读解影片的认知层面,鲜有后续的实践创作导向。
本文实训法虽起始于拉片,却又不止于拉片,最终是要超越拉片阶段。因为传统的拉片是静态的,偏重于从认识论角度去研究影片文本,得到的是关于影视类专业文本的知识。而在“逆向式分层实训法”中,拉片只是第一步,拉片的目的不是为了静态地认识影片,而是为了后续的创作,因而是直接导向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服务的。
这一阶段定位为基础型实训,针对本科一年级学生。
如果说拉片主要属于影视类专业认知阶段,那么这一阶段开始进行实操练习,目标是练好影视类专业语言基本功,突出影视类产业流程中的“工匠精神”,从“技”到“艺”不断进阶,为后续的创新阶段打好基础。
通过仿拍、重新组合作品的完整过程,让学生全面了解各个元素之间如何匹配,熟悉影视类专业工作的全过程。这种深度浸入式的实训,让学生以最低的成本直接体验国内外影视类专业大片的创作过程,从而站在经典作品的肩膀上,在较高水准上针对各项视听元素进行精准训练,高保真还原。这些实训对象(影视类专业成片)本身就经过了产业与观众的检验,因此对于培养学生面向行业一线的实践能力十分有说服力,十分有效。
目前,仿拍、重构环节尚未普遍进入我国影视类专业实训教材。仿拍重构不仅可以用作课堂教学,而且学生课下可以自主训练,举一反三,是迅速拉近课堂教学与行业一线距离的捷径,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这一阶段定位为综合型实训,针对本科二年级学生。
这一阶段的实训,不再满足于对原作的拆解、组合、模仿,而是从原作提供的框架出发,进行半独立的自主创作。之所以还要借助原作的框架,是因为这样有助于与原作进行比较,对同人作品与原作的优缺点进行研究,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提升创作能力。
同人创作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续拍,另一种是改拍。所谓续拍,就是把原片(或片段)的叙事终点当作新的叙事起点,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创作出既与原片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全新内容。而所谓改拍,则是有目的地选取原片的某一镜头、场景或者段落,研究其中某个影视类专业元素(如剧本、摄影、录音、台词或表演等)的不足或另外的表现潜力,创作出更合理或更有表现力的镜头、场景或段落。改拍需要更为精准的专业眼光,要找出原片的不足,分析原因,并努力提出改进方案。在某种意义上,改片子比拍片子更难。
这一阶段定位为研究创新型实训,针对本科三年级学生。
通过以上三个阶段的实训教学,学生已经掌握影视类专业的基本功,可具备较强的独立创作能力,为大学四年级全新的、全要素的毕业创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该实训教学模式覆盖影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群。影视类专业实训教学主要涉及前期创意编剧、现场摄影摄像、表演、现场导演、后期制作等环节,涉及的主要课程有:戏剧影视文学(或编剧)、电影摄影、影视照明、影视录音、电视摄像、表演、电影导演创作、电视节目编导、电影剪辑、电视节目制作、非线性编辑等。
“逆向式分层实训法”不仅适用影视编导专业,也可推广至戏剧影视文学、摄影摄像、灯光照明、剪辑、表演等相关专业。在我国综合性大学纷纷开办影视类专业而导致实训师资匮乏的大背景下,该实训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示范性与可操作性,有助于迅速弥补师资、实训条件等方面的不足。
实训教学必须建立相应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才能有效检验实训教学效果,保证实训教学质量,改变实践实训教学成果评价难的现状。围绕实训教学模式的三个阶段,设立相应的三级评价标准:
“教学标准”对应的是作业层次,其核心是“三个基本”,即百年影像实践形成的基本观念、基本叙事及基本元素,也就是注重影视类专业创作的基本功。这是影视类专业实训教学的起点,是不可逾越的打专业基础阶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教学标准”的衡量对象不是一部完整的影视类专业作品,而是针对解构出来的各个基本元素的单项训练。只要体现了正确的影视类专业观念,符合影视类专业叙事的基本规律,那么就达到了实训目标,就是一篇好的作业。当然,与产业一线的标准比起来,作业中可能有些地方还显得稚嫩,甚至存在顾此失彼的情况,但只要目标元素的实训达到了教学标准,那就值得肯定。
不过,作业本身并非不合格产品的代名词,优秀的作业同样可以超越教学标准,达到行业产品甚至是艺术作品的水准。因此,作业也是分层次的,其中既有少数优秀的作业,也有大量存在这样那样缺陷的作业。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改正作业中的缺点,达到“三基”的标准。而当人们谈到“教学标准”的时候,其实就是预设了“三基”标准的存在,达到这个标准就是合格或优秀的作业,但未必是优秀的行业产品。
在“三个基本”方面达到“教学标准”,是影视类专业教学的初级目标。这些标准是在实践中形成的,经过了行业、观众的检验,沉淀为一套完整的观念、叙事与形式元素体系,构成了影视类专业的核心特征。这些标准超越了时代、个人风格、意识形态与文化的界限,熟练掌握“三个基本”是成为优秀影视类专业创作人才的第一步,也是影视类专业实训教学的第一个目标。
“行业标准”简单说就是影视类的一线产业标准,对应重构阶段的综合性指标,即构建完整作品的能力,其核心是“可看性”,创作者心中要有观众,为观众拍片,对投资人负责。行业标准的提出体现了影视类专业教学的根本宗旨,即为影视类行业一线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当然,由于资金、设备等的限制,院校在硬件方面很难达到行业要求的规模、水平,但在软件方面却未必如此。如果院校专业教学与行业标准差距过大,那么高校影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就值得怀疑,影视产业界对影视类专业的关注度与资助力度必将减低。比如,在不少大学生微电影节赛上,常常听到有人抱怨有些作品学生腔过浓、看不懂。这种抱怨并非否定学生作品的青春气息,而是不满那种囿于一己之情思、脱离现实、脱离社会、只为自己拍片的狭隘视角。有的影视类专业就业情况不理想,原因固然多种多样,但人才培养与行业一线需求脱节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影视类专业日常教学在达到作业要求的基础上,势必应将行业产品定位为更高层次的目标,按照行业标准来要求。
在重构——综合阶段之所以要以经典影视类专业作品为案例,对学生进行沉浸式实训,正是为了让行业标准在学生头脑中扎下根来,实现学校教学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当然,确立行业标准并不意味着墨守陈规,不是向市场投降,不是一味迎合观众,而是强调影视类专业学生应该抱有一种为大众创作的真诚态度。这是由影视类专业的产业特性决定的。牢固树立为行业一线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观念,不但满足了影视产业大发展的外在需求,而且有力促进高校影视类专业教学内涵的提升,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
“艺术标准”对应的是实训的同人阶段,其核心标准是“创新性”。如果说作业层次的“三个基本”和产品层次的“可看性”,是影视类专业实训必须参照的框架,对学生创作有着种种限制,那么到了作品层次,上述限制就基本解除了。因为这个阶段已经具备了较多的创作、创新成分,需要学生“独立行走”,进行从无到有的创造工作。这不是说那些条条框框不存在了,而是说由于创作者熟练掌握了前两个层次的基本标准,从而能够摆脱其限制而达到一种较为自由的境界,这就是艺术创作的境界了,也就是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们希望影视类专业教学能够引导学生不断地朝着这目标前进,要鼓励内容上的突破和形式上的实验,在整体上体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制定标准绝不是要否定创新,而是强调在掌握基本规范的基础上更好地创新。在国际国内影视类专业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强调“艺术标准”具有特殊的意义。
高校影视类专业教育界长期流行的一个口号是“紧跟行业一线”,这在表面上看起来标准还是很高的,其实仍然是滞后的;“逆向式分层实训法”的最高层次是高端实训,定位为研究创新型实训,即研究那些行业一线来不及也静不下心来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并通过相对自由的探索来找到突破口,具有鲜明的创造性特征,这恰恰是高校的优势所在。因此,我们认为高校影视类专业教学应以科研为导向,走创新之路,引领影视类专业创作前沿走向,应该努力走在行业一线的前面,而不是跟在行业一线后面亦步亦趋。确立艺术标准就是发挥高校专业教育优势、超越行业一线的重要抓手。有的从业者可能由于长期满足于紧跟一线式教学,进而认为,高校专业教学能够跟得上一线就已经不错了,哪敢奢望走在一线前面。这是高等教育自我矮化的典型表现。
当然,这个阶段仍然是高等院校影视类专业教学,是为影视类专业行业一线培养高端创作人才,是达到行业标准后的一种自然提高。实际上,同人创作阶段已经有了独立创作、创新的成分,到了毕业创作阶段则力争在思想的深刻性与艺术形式的独创性方面做出突破,衡量作品的标准不再是迎合市场的一般需求,而是尽量突显影视类专业创作者的个性特征。只有这样的实训教学定位才有可能超越行业一线的标准,真正走在行业一线的前面,按照这样的标准培养出来的影视类专业人才更受欢迎。
影视类专业教学的最终目标虽然不是培养艺术家,但也必须根据影视类专业产品自身的特点来强化艺术标准。总体而言,主流影视类专业节目无外乎分为纪实类、艺术类,影视剧、动画片等本来就是艺术产品,自不必说。即使是传统的纪实类节目,在不改变客观真实性的前提下,也存在如何运用艺术手法强化收看效果的问题。《60分钟》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主打的一档电视新闻杂志栏目,经久不衰。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就包括故事化的手法、艺术化的视听语言包装。江苏卫视的征婚交友类节目《非诚勿扰》的影响力与收视率之所以在同类节目中遥遥领先,艺术化的制作手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比如,仅男嘉宾从升降电梯走下来出场这个环节,就在男嘉宾与众多女嘉宾之间进行了五次镜头切换,凸显了人物关系,非常吸引眼球。而另一家卫视的同类节目,只用了一个大全景,男女嘉宾就已经同时在场了,缺少了镜头切换造成的悬念与张力。基于网络平台生产与播出的影视剧及综艺节目,同样离不开传统影视语言的滋养,该实训法也适用于网络与新媒体视频制作人才的培训。
高校影视类专业教育主要是为产业一线培养大量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但如果没有艺术精神的滋养,缺少艺术手法的实际训练,必然导致一般行业标准的下滑,从而降低作品质量。因此,高校影视类专业教学中不能丢掉艺术标准,那种把工匠精神当做影视类专业教育最高精神引领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影视类专业“逆向式分层实训法”以逆向工程理论、模仿说、同人创作规律等为依据,提出解构、重构、同人创作三阶段逆向式分层实训模式,按照教学标准(作业)、行业标准(产品)、艺术标准(作品)检测实训效果,覆盖本科专业教学前三年,构建了一种系统性、科学性、可重复、低价高效、适应影视类专业行业一线人才需求的实训教学模式,将有效解决影视高等教育分众化背景下专业课程实训教学面临的诸多难题,有助于引导当下影视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训教学走出困境,极大提高影视类专业学生的实践素质与能力,具有较高的示范与推广价值,我们期待它能为我国影视类专业教育与影视类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尽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