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如何培养全媒型人才

2018-02-08 14:40尹广富
中国传媒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人才

文/ 尹广富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

引言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新闻舆论工作者要提高业务能力,勤学习、多锻炼,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全媒型人才这个概念一经习总书记提出,立即成为媒体从业者自我完善和为之努力的方向。那么,在融媒体时代,怎样培养全媒型人才,促进媒体高质量和创新性发展呢?

1.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

3月31日,“今日头条”“快手”两家网站因播出有违社会道德的节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高度重视,立即会同属地管理部门严肃约谈了“今日头条”“快手”两家网站主要负责人。依据《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总局责令两家网站立即整改。不仅全面清查库存节目,对网站上的有违社会道德的节目要立即下线,还要追究播出违法、违规,有害视听节目的网站审核人员和主管人员责任。

针对有些新媒体不断出现播出有违社会道德节目的现象,也给我们带来思考: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从业者,在为受众做好服务,迎合受众心理的过程中,是否要增强政治素养,提高政治站位?媒体的责任在于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引导受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果媒体工作者自身观点错误,在大是大非面前没有正确的立场,或者发挥了错误的或者消极的作用,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像上述两家新媒体网站出现的问题,足以说明其网站相关人员的政治素养亟待加强。

媒体工作者要增强政治素养,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通过节目或短视频在引导舆论、传承文化、引领风尚、沟通心灵、启迪智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媒体从业者要承担起这个职责和使命,是我们增强政治素养,提高政治站位要认真学习和领悟的精髓。

培养全媒型人才,注重党性修养和理论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前提。

2.拓展学习领域,增强业务技能

进入融媒体时代,不仅仅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倍感压力,新媒体从业人员也同样面临着冲击。新设备、新技术的更新换代,传播手段的不断创新,当前的无人机拍摄技术、VR虚拟技术……无一不在挑战着每一个媒体从业者的思考和应变能力。

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全媒型人才呢?全媒型人才是指具有全媒型思维和理念,熟悉各种传播载体的传播规律、传播知识、传播技能,善用各种现代传播手段进行创造性传播性劳动,并对传播活动做出贡献的人。这里说的传播载体包括报刊、广播、电视、户外、网络、手机等,这里说的传播技能包括文字采访、出镜采访、文字写作、摄影、摄像、声音和视频编辑制作、网络和手机媒体等的数字传输技术等。[1]

4月14日,叙利亚发生战争。几分钟后,央视新闻新媒体的各平台启动直播。央视驻叙利亚大马士革驻站记者徐德智,第一时间为国内观众提供了大量现场情况信息。在直播现场,他一个人肩负了出镜记者、编辑、导播、摄像、卫星传送工程师、新媒体直播等多重任务,在进行电视多档连线的同时,不断地进行着新媒体的直播,央视新闻就以“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来评价徐德智的这次战地直播。[2]

通过以上对战地记者徐德智在叙利亚一个人肩负多种岗位的介绍,让我们对全媒型人才的定义有了一个很好的诠释。互联网时代,媒体融合是大势,而融合的基础却是相互的。传统媒体工作者不能停留在原先只会采访、写作、编辑制作节目的过程中。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下,要具备快速反应能力,主动掌握互联网信息技术,增强数据分析能力、新科技的使用能力等,向全媒型人才转变。

现在,地方媒体从业者在工作中也逐渐向全媒型人才要求转变。2017年6月23日,安徽高考录取线公布后,合肥168中学的潘宇昂成为安徽高考文科第一名。在众多媒体记者涌向学校的时候,《新安晚报》摄影记者没有墨守陈规,拍几张照片完成任务,而是通过直播的方式,在第一时间将所拍的该学生的图片和专访视频,通过手机移动端上传给后方的编辑,经过简单处理后通过新安晚报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将采访内容传播出去,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3]这位摄影记者的工作表现,向我们展现出,传统纸媒工作者不仅仅是从事新闻或专题节目的采编,更是信息分析师和产品加工师。只要愿意想办法,总能呈现更好的作品,这也为传统电视媒体的从业者提出了挑战。

传统电视媒体要想在融媒体时代取得较快发展,从业者全媒体思路的转变也非常重要,新设备、新技术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无人机和手持云台的使用、VR虚拟技术,不仅仅是摄影记者需要掌握的,同时也是采编人员需要了解和学习的。只有掌握了它们的使用原理和特点,才能为我所用,在节目中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做好应用。现在大家看到的唯美、高端、大气的航拍画面,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制作的三维立体图像,给受众提供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也为节目呈现提升了一个档次。

相对来说,新媒体工作者不仅要熟练掌握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传播创新技能,还需要学习传统媒体工作者的政治素养和专业技能。传统电视媒体在节目策划、采编、制作方面与新媒体相比优势明显,特别是在大型电视综艺节目的直播方面,新媒体的制作团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新媒体直播具有传播速度快、个性化强、互动性强的特点,但新媒体的直播不能理解为简简单单的一个主播拿着手机进行直播,如果按照一个电视节目的标准去考量的话,还需要在内容和直播策划能力方面加以完善。

3.具备全媒型思维,争取多岗位锻炼

当前,传媒领域内主要有专业媒体、机构媒体、自媒体和平台媒体4种形态。各自媒体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优势。但全媒型人才需要掌握多种信息表达技能,能够在新闻话题搜索、新闻事实核验、新闻多媒体呈现、大数据新闻制作等过程中提高效率和质量。[4]

媒体从业者要具备全媒型人才的素质,就需要有全媒体思维,并争取到多岗位锻炼,熟悉各工种的工作要求和特点,做到心中有数,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作为一家省级传统媒体,安徽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节目创作团队在日常节目生产中,已要求采编人员具备全媒型思维,充分运用新技术,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加强内容建设,担当社会责任,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如在开拍三集系列节目《黄山探秘》节目前,制作团队针对电视传播和新媒体传播,分别设置了两种不同的拍摄方案。除利用先进的无人机、手持云台等先进设备提升画面质量、丰富画面视角外,还综合考虑新媒体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播出平台的表现形式,做到多渠道、全媒体制作播出模式。摄制团队的成员在节目拍摄、采访、撰稿、后期制作、音乐等方面要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另外,还要求大家有“跨界叙事”能力,在同一主题下进行分类采写、适配制作、多元发布,形成全媒体合力,呈现出立体多元的传播效果。节目制作完成后,不仅在电视媒体上播出取得较好的收视效果,精心制作的英语版、俄语版小视频并利用文、图等方式上线安徽省第一音视频政务APP海豚视界和美国 Facebook官网、YouTube、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形成“刷屏之效”,同样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结语

融媒体时代,对全媒型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媒体领导高度重视,安排并指导从业者积极参加相关的专业培训,进行多岗位锻炼,做到讲政治、有导向、有情怀、有文化,注重趣味性,注重服务化。还需要通过媒体从业者的自觉行动,顺应融媒体时代发展的需要,做好分众传播、定向传播和对外传播,促进媒体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人才
人才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毛遂自荐
“三高人才”风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