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地方高校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课程建设之意义

2018-02-08 09:44
中国音乐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理论传统音乐

李 强

一、引 论

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因其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但至今都没有建立系统、完整的体系,没有得到学界的一致认定。在现今各类音乐院校的培养方案中,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开课情况不一,有基于西方音乐教育体系的对应关系而开设的课程,如中国乐理、工尺谱视唱、民族和声、民族曲式、中国音乐分析等;有根据传统音乐特征而开设的课程,如腔词关系、传统乐学、传统律学、曲牌及板式结构、宫调史等。我国地方高校音乐院系为数众多,是传统音乐教育重地,在支持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保护、传承传统音乐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在传统音乐理论课程建设方面举步维艰,教学主要依靠有一定传统音乐教育意识与修养的教师引导,在中国音乐史、民族音乐概论、基本乐理、和声学、曲式学等中西方音乐基础课程中,加入少量的传统音乐基础理论相关内容。因此,在此背景下探讨地方高校音乐院系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课程建设,是音乐学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地方文化建设的强烈需求。

二、地方高校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课程建设之现状

中国传统音乐教育与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紧密相连,又与当代民族音乐文化的建设息息相关,是音乐学界关注的焦点,其中“传统音乐理论建设”又是其探讨的核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王耀华、乔建中、管建华、杜亚雄等一大批知名学者都对本课题进行了研讨,①地方高校音乐院系紧跟学术前沿,随后也开始参与建设。虽然有众多的关注和研究,但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教育现状仍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理念与教育观念的错位。清末民初,西方音乐文化强势进入并成为我国音乐生活中的主流形态。自1927年上海国立音乐院(现为上海音乐学院)创立以来,因特殊年代创业艰难,致使中国专业音乐教育完全沿袭西方音乐教育体系,这在当时的背景下有其合理的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音乐教育很大程度上受到苏联教育的影响,以至于近百年来我国的音乐教育总体上一直沿袭西方教学模式,“欧洲音乐中心论”的文化理念由此根深蒂固,“重洋轻中”“全盘西化”的思想倾向频频出现,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应该说迫在眉睫。同时,在对待中国传统音乐的理念方面,也存在误区。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传统音乐被认为是一种音乐形式、音乐形态,缺少综合的文化形态的观照,使得它长期被错误理解,得不到应有的地位,因此树立整体性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学校教育主导力量的理念刻不容缓。此外,文化理念的西化更是不可避免地导致教育观念的错位,“重技轻理”、专业面狭窄、单纯培养音乐表演艺术尖子的专业院校教育模式在各类音乐院系中占据主流。以声乐、器乐学生获奖,“高、精、尖”人才培养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地方高校全面效仿专业音乐院校,与之而来的是“以西衡中”“重西轻中”“以西否中”的教育观念普遍存在,使得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在各类学校音乐教育中被忽视、忽略。

2.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课程严重缺失。由于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自身建设存在问题,始终没有建立完整的体系。独立建制的音乐学院尚可凭借自身专家、学者的个人研究能力开设各种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课程,如20世纪50年代上海音乐学院的于会泳在民歌、戏曲音乐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民间曲调写作、腔词关系研究、民歌创编、民族调式及其和声、民族曲式及其作品分析、民族复调、民族乐队配器等课程;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也相继开设了与传统音乐理论相关的课程,相关内容也以著作形式出版,诸如黎英海的《汉族调式及其和声》、赵宋光的《论五度相生调式体系》、李西安和军驰的《民族曲式与作品分析》等。②这些课程的开设表明,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教育在向理性化、体系化迈进,但遗憾的是,这样的探索在此之后已经不多了,大量的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被纳入中国音乐史与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等课程中被分散、缩减地进行讲授。例如在上海音乐学院2010版培养方案中,这些基础理论被分散在民歌、民族器乐、戏曲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传统音乐形态分析等课程中讲授。③

地方高校的音乐教育虽然开始走上本土化办学的道路,但理论层次不高。随着“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意识的增强④,地方高校的本土音乐教育与研究意识明显提升。如,昆曲进入常州工学院的课堂;广州大学在本科与研究生层面开展岭南民间音乐的教研活动;丽水学院全方位引入畲族音乐文化;晋中学院开设左权民歌、秧歌课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成立“三湘音乐文化研究所”;湖南理工学院成立“湘北音乐舞蹈文化研究所”与“洞庭渔歌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其中,最为突出的当属泉州师范学院,该校成功申报南音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后又创立南音专业、成立南音学院等,在培养南音人才过程中,开设有中国传统音乐、视唱练耳与工乂谱视读、南音史论和乐学理论、曲式分析与南音曲体分析、中国民族器乐概论等基础理论课程。⑤这些事例说明,不少地方高校在新时期努力履行音乐教育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建设职责的同时,逐渐彰显出强势的区域音乐文化研究态势与鲜明的本土音乐教育特色。但地方高校音乐院系的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很大程度上还只停留在感性层面,多以学习、研究相关音乐形态与活态传承为主,仅向学生传授“传统音乐是什么”,没有解释传统音乐的成因以及怎样去创作这些传统音乐,也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原理化、规律化的深层次探索,以致基础理论课程深入建设不够。地方高校在无据可依,教材、师资力量等方面严重缺乏的现实情况下,其传统音乐理论课程建设严重滞后甚至无法开设,从而引发区域音乐文化研究、教育难以深入与持续,特别是对富有特色的本土音乐文化的针对性学习、研究存在内涵式缺失。

尽管有大量相关专著和论文出版、发表且研究者人数众多,但学界对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体系并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如对杜亚雄的中国乐理方面的著述的讨论⑥;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中也还有大量“悬案”,如对燕乐二十八调、同均三宫等理论的阐释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⑦正是因为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使得相关课程在地方高校音乐院系缺失严重。

3.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与教育严重脱节。基础音乐理论课程应该是现有科研成果的转化,无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王光祈、萧友梅、童斐、刘天华、杨荫浏等音乐学家,还是之后的缪天瑞、曹安和、沈知白、黄翔鹏、于会泳、夏野、童忠良等学者都在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出版、发表了一系列中国音乐理论的教程、著作以及论文,给本议题提供了极大的理论指导与参考。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为中国音乐理论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将会是传统音乐课程理论体系强有力的建设后盾。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方面所出版的著作主要有杜亚雄的《中国乐理基础教程》以及童忠良、崔宪、胡志敏、王忠人编著的《中国传统乐理基础教程》等;在乐律学方面主要有缪天瑞的《律学》、陈应时的《琴律学》、阎林红的《律学基础教程》、陈其射的《中国古代乐律学概论》、李玫的《中国传统律学》,以及童忠良、谷杰、周耘、孙晓辉的《中国传统乐学》等;在工尺谱视唱方面主要有赵晓楠的《工尺谱常识与视唱》等;在民族和声方面主要有樊祖荫的《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写作教程》;在中国音乐分析方面主要有褚历的《中国传统音乐曲式结构分析》、王耀华的《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学》、李吉提的《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刘正维的《中国民族音乐形态学》;在民族器乐配器法方面主要有朱晓谷的《民族管弦乐队乐器法》、朴东生的《中国民族管弦乐实用配器手册》;在传统音乐文化审美方面主要有刘承华的《中国音乐的神韵》和《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管建华的《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等。此外,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各类大型“志书”“集成”等重要资料的编撰出版,也为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可供参考的资料提供了极大的空间。虽然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成果丰硕、资料丰富,但系统的梳理与呈现不够,未能以整合的理论形态转化到专业音乐教育中去,与研究成果之间严重脱节。如《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民间歌舞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等著作在各个省卷中都收入了当地的民歌、民间歌舞音乐、曲艺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器乐曲的样式和曲目,但各地方高校音乐院系利用其做区域音乐基础理论研究与教学资源的并不多。

三、地方高校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课程建设之意义

地方高校建设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课程对基础性课程项目、区域文化传承与发展以及自身体系构建都有重要意义。

1.地方高校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课程建设,既是继承、发展传统音乐文化的需要,也是实施基础性课程建设项目的需要。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传统文化逐步得到重视,学校音乐教育成为保存和传承传统音乐文化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课程的实施则是其中的关键步骤。

(1)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传承方式上有其独特性,基本只能以口头与非物质的方式保存、发展,因此学校教育就成为其中一种重要的途径。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课程的开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感情,并进一步培养其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和相对应的音乐思维,使我们的传统音乐文化后继有人。

(2)在中国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等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传统音乐行为的了解程度,也在很大意义上决定了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整体理解。笔者结合多年的器乐专业教学实践发现,民族器乐专业的学生在演奏技能、乐曲难度方面日新月异,而在民族风情韵味的表达上却令人担忧。因此,开设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课程,使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学习中国的乐律学知识,切身感受音乐文化的严谨与深厚,达到对传统音乐文化较为深刻的认知是课程建设和音乐学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地方高校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课程建设,是有效开展区域音乐教育的基本保障。作为地方高校,最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在于支持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因此,地方高校音乐院系必须有所担当,迎难而上,以极大的勇气与智慧努力建设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课程。就音乐学专业而言,开展区域音乐教育,服务地方发展,成为不可回避的选项。如上所述在当前区域音乐教育建设过程中,中国音乐审美理念出现偏差,出现大量用西方音乐体系指导中国音乐或者摒弃中国音乐的情况;在实施过程中,中国音乐的基础性课程教育严重缺失,导致区域性歌唱风格、乐器演奏风格、音乐流派风格的缺失或异化。因此,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课程建设有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1)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课程建设将极大地促进区域音乐特色教材的合理化、系统化。我们需要整合资源,发挥民间艺人、传承人的作用,比如广泛聘请校外传统文化学者、非遗传承人等进行传统音乐教学、艺术指导和实践指导,以突出基础课程的实践性和丰富性,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提升文化软实力。在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中加入区域音乐,也将有力地促使教学内容层次性、连续性的提升,确保区域音乐文化传承和良性发展。

(2)通过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课程的建设,完成对区域音乐文化的深度关注,不仅可以深入发掘和利用本土音乐资源,将内容健康、地域特色鲜明的地方音乐精品纳入教学体系,还可以培养一批传统文化的接班人,完善区域文化艺术生态,实现基础理论课程与区域音乐的相互促进。

3.地方高校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课程建设,是构建本土化音乐教育体系的时代使命。中国地域辽阔,南、北、西、东各地区文化属性差异明显,但在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坚持自身的区域音乐文化特色,保持和满足当地民众的审美取向与需求,是构建本土化音乐教育体系的时代要求。

(1)地方高校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课程建设,一方面需要参照西方音乐基础理论的乐理、视唱练耳及“四大件”课程体系,另一方面也必须注重深入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基本特点,同时还要开展区域音乐文化教育,以彻底实现我国音乐教育的中国化、本土化,从文化思维、教学理念、课程设置等方面颠覆现有专业课程模式。

(2)地方高校对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课程的建设与研发有重要的教育理论意义,它是解决地方高校区域音乐良性发展的必然途径。同时,它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即它能支持地方高校区域音乐演奏、演唱、音乐审美以及音乐理解等能力的提升,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文化。

结 语

在音乐教育完全西化的今天,地方高校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课程建设不仅是培养区域音乐文化传承人,播撒传统文化种子的需要,也是构建本土化音乐教育体系的需要,更是继承、发扬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时代呼唤,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处理好中西音乐的关系,正如居其宏在《学术批评:在麻木与过敏中奋起——由周勤如批评杜亚雄事件所想到的》一文中的告诫:“在理论探索实践中将它(文化价值相对论——作者注)扩张到不适当的程度,在批判‘欧洲文化中心论’的同时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否定人类音乐文化既有民族特殊性、独立性又与他文化有着普遍联系和超乎民族性之上的共同规律的事实。”⑧

注 释

① 参见王耀华的《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之得失》(《中国音乐教育》1995年第2期)、《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意义及其展望》(《音乐研究》1996年第1期)、《中国传统音乐研究50年之回顾与思考》(《音乐研究》1999年第3期)、《20世纪中国高等院校传统音乐教学的回顾及其展望》(《中国音乐》2000年第1期)等文章;乔建中的《现代专业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资源》(《音乐研究》2003年第2期)、《传统能给我们什么?——关于中国专业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再思考》(《中国音乐》2004年第4期)、《20世纪中国传统音乐教材的历史回顾与评述》(《人民音乐》2016年第12期)等文章;管建华的《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的理论构想》(《中国音乐》1990年第1期)、《中华文化作为母语音乐教育的性质和意义》(《人民音乐》1996年第1期)、《中国传统音乐在高校存在方式的反思》(《中国音乐》 2012年第1期)、《中国传统音乐教育课程历史文化重建的思考》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2年第4期]等文章;杜亚雄的 《为建立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而奋斗》(《人民音乐》1998年第11期)、《为建立中国民族音乐的理论体系而奋斗》[《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4年第1期]、《关于建立中国音乐理论教学体系的若干建议——在纪念中国音乐学院成立50周年音乐学论坛上的发言》(《中国音乐》2014年第4期)等文章。此外,樊祖荫、冯光钰、谢嘉幸、张伯瑜、修海林、马达等学者也参与了本课题的讨论。

② 参见戴嘉枋《论于会泳的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音乐艺术》2008年第1期)与陈应时《中国乐律学探微》(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③ 张君仁等《中国高校传统音乐教育专家笔谈》,《音乐研究》2011年第2期。

④ 1995年,在广州举办的“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上,确立了“中华文化为母语,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的主题,影响巨大。

⑤ 参见柳飞《地方高校参与本土传统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研究——以常州工学院为例》[《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罗俊毅《突现民族特色 传承区域文化——畲族音乐融入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思考和实践》(《丽水学报》2013年第3期)、陈雅先《传统音乐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创新”——2012中国广州岭南传统音乐研究与传承学术研讨会综述》(《人民音乐》2013年第5期)、王珊《泉州南音高等教育的构建与实践》(《人民音乐》2007年第1期)、夏琳《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对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以晋中学院为例》(《中国音乐教育》2012年第6期)、侯新兰《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区域音乐文化传承探索——以湖南理工学院为例》(《音乐创作》2015年第10期),其他研究所、实践基地及培养方案可查看各高校官网。

⑥ 相关讨论如周勤如的《研究中国音乐基本理论需要科学的态度——从杜亚雄〈中国民族基本乐理〉的谬误谈起》(《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和《对〈研究中国音乐基本理论要有科学态度〉一文的反思》(《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等系列文章,以及杜亚雄《学术常理与中国乐理》(《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杨沐《再谈学术规范与文德文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刘永福《关于建构中国音乐基本理论体系的思考——由杜亚雄〈中国民族基本乐理〉而引发》(《人民音乐》2001年第11期)、秦德祥《科学的态度需要清醒的头脑——评周勤如〈研究中国音乐基本理论需要科学的态度〉一文》(《黄钟》2001年第3期)、匡君《如何建构中国音乐基本理论体系》(《黄钟》2003年第1期)等文章。

⑦ 参见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黄翔鹏文存》,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726、727页。

⑧ 居其宏《学术批评:在麻木与过敏中奋起——由周勤如批评杜亚雄事件所想到的》,《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猜你喜欢
理论传统音乐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