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沁扬
大众传媒作为传播媒介,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方式,对各行各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都有着非常紧密的关注。本文主要讲述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能力,在这个领域中,大众传媒仍然一个非常重要的桥梁,它连接了外界与科学界之间的桥梁,人们对于科学技术的发达程度可以通过大众媒体传播及时了解。同时,大众传媒将良好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素养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人们的行为以及社会有着非常良好的促进作用。
科技传播的历史和科学技术的历史都非常悠久,但相比较而言,科技传播的起点和发展比科学技术要晚一些,但在早期的研究中,部分文献已经出现了相关科技传播的内容。在现今发展中,科技传播的发展和现状受到了各行业的共同关注。大众传媒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是必不可少的,“传媒”一词扩展开来就是“传播媒介”,所以,大众传媒也可以被称为大众媒介,它是为了扩展传播渠道,如报纸、电视、网络的出现。也是为了加快传播的速度,如原来的飞鸽传书、快马传书等传播方式都对发生的事情有一定的延续时长。它还是为了延伸信息传播的地区,如在以前的社会中,信息在传播时,由于偏远地区与外界的联系较少,有些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抑制。
关于现在的大众传媒科技传播的研究有相当一部分的内容是将重点集中到了分析科学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根据现有的状况对产生问题的因素进行研究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大众传媒对于科技传播内容,其提供者主要是指一些从事相关科学技术的个人和机构,这些信息员主要包括大学的科技研究社团、社会个人的科研事业、国家的相关科研机构、科学教授等[1]。
在现有的研究过程中,社会对其微观的媒体监测技术和相关内容报道依据的指标还没有深入的研究。部分成果已经发现了我国整体的大众媒体行业在进行科技传播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缺乏相关的专业设备、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足、有关科技内容的版面较少、工作岗位流动性大,交接过程粗糙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现在的大众传媒公司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对于长远的发展没有一个很好的预估前景,部分人员心态浮躁,无法沉下心来好好地将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做好。由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因素导致行业发展问题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加以管制,以此促进整个行业的科学健康发展。
大众媒体已经存在并发展了相当长的时间,但是传播的知识内容较为枯燥,读者在阅读时往往选择一眼带过,对于文章内容也只是浅层的理解,现在的科普书籍和资源虽然多,但内容老旧,同时也缺乏针对性、创新性、艺术性等能够提高知识传播力度的特性,人们对高科技的追求随着社会形态的改变不断加深,但大众媒体没有及时转变传播内容应对潮流的发展。
当今人们普遍追求创新、独特、精细的多远传播内容。在传播结构上,媒介采用的传播方式单一会使得传播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现在的科学技术传播中,内容多选用枯燥难懂的专业术语,单方面停留在理论知识的传播,这种传播方式使读者对其内涵概念的理解非常模糊,甚至最后能记住的只有那一个专业词汇[2]。
社会的不断发展使人们进入了快节奏生活,心态容易变得急功近利,这一点如若出现在大众传媒中,就会被无限放大,使得人们对其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接触到大众传媒的时间非常多,并且对关于科学技术报道的信任度较之于其他类型的报道更高,所以,科技方面的错误报道会大大降低人们对于大众媒体的看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科学技术行业的发展。尤其在普通大众比较关注的健康绿色食品方面,如果出现不属实的报道,容易引起人们的恐慌情绪,即使相关报道进行澄清后,仍然会存在对此抱有质疑的态度。这种现象的发生不仅仅对大众媒体行业造成冲击,而且很有可能将相关的食品检验机构推上风口浪尖,造成了极为不好的社会影响。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传媒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遍,大众传媒所背负的责任也越来越重,但是,部分媒体在这种背景下却抛下了自己的责任,为了盈利不惜将大众传媒的整体名誉作为牺牲品。不少电视节目推出了一些健康养生节目,在节目中打着医疗保健知识大肆宣传华而不实的产品,这些行为大大降低了人们对传媒的信任度。
目前,我国在科技方面的综合投入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科研行业是一个备受世人尊敬的行业,其研究成果多数都是为了人类更好地发展。在大众传媒界中,企业等相关传媒机构在对专业人才选取上的要求低下,导致报道文章的相关内容编排杂乱无章,各种专职人员需求量庞大,其上下的联系形成一套专业的队伍,但我国的尚未形成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媒体作为整个社会的搬运者,需要具备强大的学习能力。
以下笔者对该行业建立评价体系的相关改变方向提出一些建议,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是缺一不可的,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变,这二者的发展道路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简单单一的改变部分指标并不能对评价体系的构建产生显著的影响,评价体系的建立就相当于一个小自然社会体系的建立,生态链中的其中一环受到影响都会造成其他环节造成严重打击,评价体系亦然。
大众传媒在进行科学传播时,可以根据辅助性的资源进行更为广泛的传播。比如,在电台机构中取得相应的科学技术节目设置,报纸和期刊等书面传播的形式中取得版面,且版面的位置尽量明显。对电台和电视台的科学节目的收看率进行大致统计了解,通过该种传播方式的收看收听率所占比例、讨论热度,调查社会人员对科技内容的创新力度、艺术表现,以及对于内容的改进的建议。该种模式的构建可以有效反映出大众媒体对科学技术传播的能力,直观地对其能力进行评价和改进[3]。
为了构建大众媒体对科技传播能力的评价体系,大众媒体可以通过传播的质量和效果评价其传播的有效度。作为接受科技信息的广大民众,受到科技教育的整体人数所占比例侧面凸显了大众媒体的传播能力,大众人员对科学技术相关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运用频率也是影响评价的重要指标。
由于大众媒体的传播手段是多样的,管理方面也相应遇到了难题,笔者建议相关机构根据不同的传播手段建立不同的评价体系机制,社会的各个传媒组织在对相关的科学技术进行报道传播之前,需要成立相关的研究小组对科学成果进行全方位了解,每一个环节的信息、咨询、评价都需要进行完整的整合,为社会大众提供优秀的成果。
科技传播是一个过程,各个工作环节都要紧密联系,避免由于某一个环节的疏忽导致科学技术内容出现盲目跟风、内容失实的情况发生。每个环节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将工作做到最好,确保每一报道的内容零失误。然后根据整个社会的反馈对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与之对应的评价。在科研界中,对于相关人员的评价水平应该不仅停留在学术报告和职称上,应该真正促进科技传播的行为是带动该行业积极向上的风气。[4]
大众传媒是传播科学技术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其本身存在的问题会使大众对其的接受度受到影响。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也为了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是非常有意义的,评价体系的存在可以促使大众媒体的发布内容受到一定的管理控制,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以减少失误,确保大众媒体的管理人员能够合理地制定决策,对于整个行业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