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官蓉
(云南省昭通市审计局,云南昭通657000)
为实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加快贫困人口精准脱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了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引导劳务输出脱贫、实施易地搬迁脱贫、结合生态保护脱贫、着力加强教育脱贫、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脱贫、探索资产收益扶贫等一系列涉农惠民的政策措施。审计署《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审计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落实的意见》文件明确了扶贫审计的工作原则、审计重点和工作要求。作为一名基层审计机关的工作人员,作者将结合脱贫攻坚跟踪审计工作实际,谈一些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措施的肤浅认识。
脱贫攻坚,贫困群众是主体,但脱贫攻坚工作启动后,面向农户的补助增加了不少,少数贫困户产生了依赖思想,游手好闲,不思进取,“等、靠、要”思想与日俱增,而且存在一种相互之间不正常的攀比之风。
跟踪审计调查走访中发现:
一是部分农户自己家经济条件很差,他也很愿意当贫困户,就算可以脱贫了他也不愿意脱贫,直接以贫困为荣,反不以贫困为耻。问其不愿意脱贫的原因,农户回答,若是当贫困户,就算自己不做任何事情都会享受很多补助政策,若不当贫困户了就什么补助都没有了。
二是农户本身的家庭经济条件还可以,但是周围别人家都是贫困户,国家有补助政策都会优先考虑贫困户,他自己倒什么补助都没有,自己倒还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凭什么自己努力把家庭经济条件变得好些了还得不到补助,而别人家就没努力去改变现实,别人家就可以优先享受补助政策,我家倒还不可以,所以想方设法也要当贫困户。
农户争当贫困户,攀比贫困,这是怪象。究其原因有多种,不过,重点是农户的思想观念没有改变,贫困户的作用没有好好发挥,贫困户的内生动力不足。
综上,脱贫攻坚战,更重要的是扶智和扶志,必须通过扶智和扶志破除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破除贫困户相互之间不正常的攀比之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幸福不会从天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扶志激发的是贫困户主观上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促进他们产生主动的愿望去谋求脱贫;扶智激发的是贫困户富有智慧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去搜寻、吸收和运用一切人类智慧成果,优化其为了脱贫而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扶贫座谈会上提出“明确重点,精准聚焦。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资金支持都要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精准发力。”国务院《“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也提出脱贫攻坚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以‘六个精准’统领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精确瞄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大力实施精准扶贫脱贫工程,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可见,贫困户实现彻底脱贫,对贫困户精准施策、分类施策很关键。
跟踪审计中专门对部门农户进行了走访,了解了农户享受补助的情况以及农户在接受补助之前及补助之后生产生活发生的变化情况,通过走访以及查阅相关资料发现:
一是现行的补助都是对农户建房的补助或者是畜圈改造等方面的,以及对农户养殖业或种植业的补助,由于达到出栏的时间不长,多数一年以内便可出栏,农户将养殖的牲畜用于销售或用于自家食用了,当年脱贫了,但第二年又重新返贫,归根结底,是所采取的脱贫措施尚未达到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的作用。相比较而言,农村很多地方交通条件不好,农民发展生产,有些地方还靠人背马驮,出行也不方便,而如果先将交通条件发展好了,对于一般的贫困农户而言,他们会想方设法发展生产,将生活过得更好,他们一般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脱贫的,这样就为扶贫工作铺垫好了基础,将有利于贫困户实现彻底脱贫。
二是产业发展尚不成规模,产销机制尚未形成。《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脱贫的路径,各地纷纷鼓励农户种植果树等经济林果,种植各种蔬菜等,或养殖鸡鸭鹅猪牛羊等养殖业,但均是各家各户单打独斗的开展。在以山地为主的地方,山高坡陡,不管发展什么都不能实现机械化,全靠人工,这也是影响大规模发展产业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走访中也发现,部分农户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担心销路不好,担心没有市场,可见,没有产销机制或者说没有合适的产销机制是直接影响农户发展生产积极性的主要原因。要大规模发展产业,形成合适的产销机制是关键。
三是通过入股专业合作社,到年底实现分红。实际操作中,部分以农户应享受的养殖业或种植业的补助资金作为入股的资金入股合作社,部分地方存在以农户发展养殖业或种植业为名进行贷款,农户贷款后将贷款资金作为股金入股到合作社,合作社到年底实现利润了对农户进行分红。有些合作社成立时间短,甚至有些合作社是每个村需要成立一个专业合作社而成立,不管什么原因成立的,但终究是合作社尚无专业的技术人员也还未发展起大规模的养殖或种植业务,农户应享受的补助资金或贷款这样入股到合作社可能存在风险,而且这种入股没有起到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的作用。
总之,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中,务必都要做到,简单的发钱发物,实质都是没有针对每户贫困户精心制定脱贫方案,精准发力、精准脱贫、引导贫困户发展生产、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针对每户贫困户有的放矢、精心制定脱贫方案,真正一户一策很关键。
鼓励学习技能,鼓励创业创新,政府办事窗口都透明化,面向基层、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将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脱贫攻坚,更要从青年身上着手,从青年开始培养,就要从学习技能、学习知识以及解决就业的问题上寻找突破口,寻找着力点。
一是消除读书无用论思想,鼓励学习技能。现在社会上有一种现象,认为读书无用,不读书照样能当老板,殊不知,那些当了老板的人反过来后悔书读得太少了。通过读书,实现扶志和扶智,特别是年轻一代。在这个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不仅要鼓励多读书,还要鼓励多去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技能,学习了技能好找工作,这是增强造血功能很重要的前提条件。
二是提供多种形式的创业培训,鼓励创业创新。面向贫困户提供多种内容、多种形式、贴近生活的创业培训,提供点菜式的培训,悉心解答群众在创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打开大众创业的思路,激发大众创业的火花。
三是简化办事流程,放低创业门槛。简化创业办事流程,创业办事窗口文明、透明,放低创业门槛,有利于有想法能作为但无资金无人缘的青年投身到创业中去,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强青年的造血功能,还能解决更多的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