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背景下传统新闻采编的困境及突围

2018-02-08 03:20陈坚
中国传媒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媒介受众

文/陈坚

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式,融媒体主要是对不同媒介之间资源和优势的整合,以实现不同媒介形式的相互影响和补充,使人们能对相应的新闻信息快速获取。融媒体的发展,使传统新闻媒体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尤其是对现阶段的新闻采编业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走出传统新闻采编困境,我国新闻单位应高度重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以更好地适应融媒体发展需求,促进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1.融媒体概述

融媒体是一个复合的媒介形式,通过有机的整合互联网、纸质媒体、广播和电视,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了整合,将不同媒介形式之间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实现了不同资源之间的功能利用和优势互补。对于传统新闻采编工作而言,融媒体提供了一个实践“阵地”和全新的发展平台。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融媒体有机地结合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将扬优作为手段,发展作为前提。它将传统媒体单一的竞争模式打破,实现了全媒体生产,促进了多个媒体间的竞争。

2.融媒体时代对传统新闻采编带来的冲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传统新闻采编业务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改变了新闻采编业务的外部环境

国家的政策法规与媒体行业在市场中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并由此促进了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新闻业中媒介的融合奠定了基础。但与此同时,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为了能与时代发展需求相适应,传统媒体应大胆改革,尤其是新闻采编业务,必须要不断调整自身的工作结构,才能与媒介融合提出的全新要求更好地适应。

2.2 转变了新闻业的传播主体

从本质上分析,媒介融合主要实现了多媒体之间功能的一体化,并由此转变了新闻的传播主体。广泛运用的互联网技术将时空限制打破,受众不仅仅能接收新闻内容,更主要的是能对新闻内容的传播和讨论主动参与。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显著降低了新闻传播主体的门槛。通过运用先进媒体,受众也可传播新闻内容。一方面,可以对传统新闻采编工作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有效弥补;另一方面,带来了新闻信息虚假传播问题。

2.3 改变了传统新闻信息的报道模式

首先,在融媒体背景下,传统新闻信息的报道模式对受众的需求已经不能提供有效满足,为此,及时转变报道模式非常关键。在融媒体背景下,新闻采编业务对新闻信息的挖掘应从多角度进行。其次,强调的是全面分析新闻产生的过程和成因,报道的形式应立足于全景化的视角。由此,也为新闻采编业务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需要新闻采编在获取新闻信息时应从全面角度出发。

3.融媒体背景下传统新闻采编面临的困境

3.1 新闻采编模式滞后

首先,相对落后的新闻制作理念。新闻采编工作者在传统采编方法的影响下,存在着过于呆板的思想理念。其次,新闻内容质量相对滞后。传统的新闻采编有着过于冗杂的内容,缺乏清晰的实践内容,对细节制作比较侧重,对受众的心理需求不能有效满足。在采编制作过程中,新闻采编者没有细致的审核新闻稿件质量,使新闻质量水平较差,由此对新闻媒体的长期发展形成了阻碍;最后,受制约于地域经济条件。比如,县级广播电视发展密切关联着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因为受制于自身的发展模式和机器设备,一些新闻节目在报道中因为不能对群众的切实利益进行体现,对于融媒体背景下自身的发展带来了阻碍。

3.2 新闻采编内容受局限

首先,新闻报道内容缺乏全面性。其次,一些媒体为博眼球,常常肆意拟定新闻内容标题,或者违背客观事实,对新闻报道故意夸大。第三,内容雷同。

3.3 新闻采编缺乏时效性

在传统的新闻采编中,受众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获取新闻信息。时效性较差。比如,在生产过程中,某工厂对污水随意排放,严重污染了周围的环境。这个新闻需要采编人员先到现场查证,再由记者采访工厂的相关人员。同时,还需要整理和分析这些新闻报道,再编辑成新闻稿件。最后一个环节,是由新闻领导层层审批稿件。几天后,才会在人们的视野中出现这个新闻,由此会使人们对事件的关注度进一步降低。

3.4 新闻采编缺乏灵活性

在传统的电视直播中,往往需要同时启动多个摄像机,同时,还需要将光纤网络传输设备和多讯道直播车进行启动。一旦这些硬件设备的某一个组件发生故障,就会阻断新闻直播。随着4G/5G时代的来临,会有更加便捷的电视直播,但信号传输回来以后,还应对信号进行签审、编辑等一系列操作。这种方式依然不能和新媒体“一键式”直播的灵活性相比。

3.5 新闻采编缺乏互动性

传统的新闻媒体对时间精准度有着极高的要求,不能出现任何差错。但是,因为缺乏受众与媒体间的互动,因此会延迟一些反馈信息。例如,播出新闻节目的时间,严格依据时间表进行播出,要求时间非常精准。例如《非诚勿扰》《快乐大本营》等,需要事先设定好某一个时间段应该播出的内容,导致受众和媒体之间不能进行有效互动,或受众也只是非常少的反馈,这种互动性和新媒体无法相比拟。

4.融媒体背景下传统新闻采编的突围措施

4.1 丰富新闻采编模式,提高新闻影响力

在融媒体背景下,传统新闻采编单一的模式已经不能与新闻事业的发展相适应。为了能在融媒体时代占据一席之地,新闻采编就需要实施多元化的传播模式,对新闻传播节目的形式进行创新。首先,对新闻传播途径进行创新。为了能对受众心理信息需求深入挖掘,新闻采编者应具备使用新媒体的能力,对新闻媒体的传播途径不断创新。其次,提高新闻制作质量。拓宽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提高编辑制作质量。新闻采编工作者更应该立足于实际需求,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增强节目的吸引力。最后,增强新闻的关注度。新闻采编者应引导社会思想舆论,对新闻背后的潜在价值充分挖掘,促进新闻媒体影响力和关注度的提高。

4.2 创新新闻采编内容,增强质量效果

在融媒体环境下,开始涌现出多形式的节目。而受制于自身的发展水平,一些传统媒体忽视了群众接受需求,导致新闻节目的商业性极强。为了提升节目质量效果,新闻采编者应对采编内容不断创新,内容要接地气,要反映民生问题,与群众生活贴近。

传统的新闻采编工作往往是对新闻单一的叙述,完全依据客观事实播出新闻稿件内容,未能切入新闻观点。因为受众具有不同的理解水平,所以会直接影响到节目的效果。为此,新闻采编人员在制作过程中,应对自身的观点进行明确,立足于群众利益的视角,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使群众能够认同媒体的立场,对新闻内容更乐于接受,以此促进新闻影响力的提升。在点评新闻时,应将事件的主要观点抓住,深入浅出地进行点评,对新闻事件从多角度全方位看待。

新闻采编者还应不断创新新闻制作内容的表现形式。传统的节目制作往往有着固定的内容模板模式,缺乏趣味性。为了吸引观众的兴趣,采编者可加大采访的信息量,促进新闻深度和广度的提升。通过提升编辑技巧,进行素材的第二次创作,使传统新闻媒体获得更广泛的市场,更多地获得受众的支持与关注。在融媒体背景下,通过有机地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效利用和整合二者的优势,不仅使传统媒体的内容更加丰富,还能使传统媒体的精准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从一定程度上讲,新媒体的便捷性能提高传统媒体的实效性。利用全媒体技术平台,能够统一开展新闻编辑、选题和审查工作。通过全媒体记者发回的文字、音频和视频等,和广大受众进行全方位的互动,以制作和生成更多个性化的节目。

4.3 建设规范化全媒体记者队伍,进行新闻采编流程再造

首先,要打造一支专业的全媒体记者队伍,不断接受新思想,具备综合运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能力,将传统媒体的限制打破。新闻记者应具备较强策划的能力。只有反复调整和认真分析新闻事件,才能使传播效果达到最佳。为此,全媒体记者应从宏观上把控各类新闻事件,通过认真拟定主导新闻选题,并进行谋篇布局和报道策划,才能使新闻内容更具深度,由此产生的社会效用才能更高。同时,全媒体记者还应具备敏锐的信息分析能力。面对海量的信息,善于捕捉和甄别。所选用的信息能对新闻节目编排的思想方针正确体现,以此对全媒体记者个人专业水平进行衡量。为此,全媒体记者应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面对多样化的信息,能以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行选择。

其次,采编人员应具有清晰的思辨能力和政治敏锐性,要具备极高的政治素养,对社会新闻热点正确引导,使新闻报道具有健康的内容和正确的导向;同时,要具备一定的网络技能,对新闻采、写、摄、录、编等工作能很好地胜任。例如,为了保证新闻的同步性和时效性,在报道新闻时,需要全媒体记者对微博、微信等各类新闻传播途径充分运用,以进一步扩大媒体的影响力;最后,通过现场报道,在对新闻信息播报的过程中,还应有效结合动画表演等多种形式,以充分发挥融媒体的作用,带给受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4.4 建立集成化的技术平台,保证新闻信息的时效性

首先,通过采访的形式,使受众对新闻信息从不同的渠道进行关注。因为有着多样化的新闻生成方式和宽泛化的传播渠道,为了增加受众量,就需要管控、发布和整合新闻信息,构建集成化的集成平台,以统一管理各个发布渠道。利用该平台对新闻信息进行采集,然后编辑新媒体采集到的信息;再通过公众平台等渠道实时发布信息,使受众能对这些信息及时了解。这样既能吸引更多的观众,还能对新闻信息的时效性提供保障。其次,利用多元化的发布渠道,以最终体现新闻采编流程再造的成果。在融媒体背景下,既可利用相应的技术平台,建立开放式架构。除了要对传统广播电视渠道进行接入之外,还需要连接移动客户端和互联网网站等新媒体渠道,通过技术平台的运用,从多渠道发布新闻。

4.5 利用自媒体平台,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与交流

融媒体有机地融合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并整合二者的优势,在丰富传统媒体内容的同时也提高了精准度,能制作生成具有个性化的节目。首先,在全媒体技术平台的作用下,能对新闻的选题、编辑和审查工作统一完成。与相关栏目的选题和要求相结合,提升受众对整个媒介的认可度和参与度。同时,通过利用自身的自媒体平台,听取受众对新闻采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和查找问题,并在后期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其次,在传统新闻制作中,存在着一定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主要是通过到节目现场或者电话连线的形式实现这种互动。在融媒体时代,对于受众的接听信息,可运用大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收集和分析,加强和受众的互动性。互动主要以下线下为主,线上为辅,加大宣传力度,以微信平台、客户端等形式推送活动内容,便于客户收听和观看,随时随地选择收听和观看的时间。最后,通过应用云技术等技术,为各种类型媒体提供新闻内容,全面提升新闻资源的共享性。受众在对相关的民生新闻阅读之后,可通过留言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管理人员可通过客户端回复客户留言,增强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性。

结语

融媒体优化了整个新闻采编的过程,将“刻板”的新闻采编模式激活,为传统新闻采编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为了与媒介融合的发展要求更好地适应,新闻采编人员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及时转变传统的新闻采编形式;不断创新新闻采编内容,增强新闻采编的实效性,更好与受众互动;立足于媒介自身,加快传统媒介转型,以增强传统媒介活力,有效提升新闻质量。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媒介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书,最优雅的媒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