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少年维特的烦恼》经久不衰的魅力之一在于她的强烈的反封建意义,本文将从十八世纪德国的时代背景、十八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流、小说的语言特点、小说描写的爱情、主人公的烦恼、小说的结局等方面讨论《少年维特的烦恼》的反封建意义。
关键词:维特;反封建意义
作者简介:周瑶(1990-),女,汉族,山西省临汾市人,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6--02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德国十八世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约翰·歌德的代表作,亦是其成名之作,这本小书一经问世即风行欧洲,掀起一股“少年维特热”,也使年仅二十四岁的歌德风靡欧洲文坛。
《少年维特的烦恼》篇幅不长,情节也并不复杂曲折,主要角色就是维特和绿蒂两个人,全书以维特不幸的恋爱经历和在社会上遇到的挫折为线索串联起来,以第一人称书信体的形式写成。但就是这样一本小书,不仅使歌德誉满西欧,而且使德国文学得以摆脱长期以来在世界上默默无闻的局面,用歌德的话说,这本书好比一堆“火箭弹”,引起了“爆炸”;不仅在当时引起强烈而广泛的影响,而且二百多年过去了,这本小书仍风靡全球,让多少人“对于他的命运,都不免一洒自己的同情泪”。[1]这本小书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笔者认为极其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她的反封建意义。本文将从十八世纪德国的时代背景、十八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流、小说的语言特点、小说描写的爱情、主人公的烦恼、小说的结局等方面讨论《少年维特的烦恼》的反封建意义。
一、从十八世纪德国的时代背景观其反封建意义
维特生活的十八世纪后期的德国,仍然是西欧最落后、最腐朽的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在这个被恩格斯称作“粪堆”的国家里,封建专制统治者的飞扬跋扈,压迫人民,窒息人性,扼杀自由,摧残人才,“一切都烂透了,动摇了,眼看就要坍塌了,简直没有一线好转的希望。”[2]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了主要由城市青年发起的狂飙突进運动,他们高举反封建、反专制、争自由、求解放的大旗,在沉闷、闭塞、死水一潭的德国掀起滔天巨浪。这样的时代要求文学打破沉寂,暴露时弊,抨击黑暗,给人启迪。《少年维特的烦恼》无疑是狂飙突进文学最卓越的成果,歌德无疑是狂飙突进运动的领袖。《少年维特的烦恼》渗透出的反对精神压制,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想,激起深远反响,引起强烈的精神爆炸。用歌德自己的话来说:“这本小书的影响是巨大的,惊人的,很好的,因为她产生的正是时候。”[3]
二、从当时文学的主流看其反封建意义
当时风靡的所谓的贵族文学,描写上流社会的生活,贵族之间的爱情,对人物的塑造失于生动丰满。而《少年维特的烦恼》的问世正如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我讲的全是些废话,空空洞洞,俗不可耐,丝毫没有反映出她的本来面目”,“我坦白告诉你,在开始写这封信以后,我已经三次差点儿扔下笔,让人给马装上鞍子,骑着跑出去了。”[4]“全都围着一个模样娟秀、身材适中、穿着雅致的白裙、袖口和胸前系着粉红色蝴蝶结儿的年轻女子。”[5]“可她却那么天真无邪,心怀坦荡。”“她是圣洁的,一切欲念在她面前都会沉默无言。每当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我的心境如何。”[6]这些语言看起来普普通通,读起来却那么亲切、清新、自然,正如听一位朋友倾诉,和一个心灵相通的朋友对话,清新自然的语言道出一个清新自然的女子。
另外,十八世纪后期流行感伤文学,歌德度过与他同时期的作家卢梭的《新爱洛伊丝》。我们知道,《新爱洛伊丝》采用书信体形式,歌颂爱情,批判门第观念和包办婚姻,整部作品饱含反封建的激情,又充满感伤情调,是感伤文学的代表作。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不可不说在很多方面受其影响:书信体形式、感伤情调,更重要的是她的反封建意义。
三、从小说的语言特点看其反封建意义
一个伟大的作家创作出的伟大作品中没有哪个句子是多余的,可以说每个字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在重现维特初见绿蒂时形容她“穿着雅致的白裙、袖口和胸前系着粉红色的蝴蝶结儿。”[7]绿蒂穿着裙子,裙子是白色的,并且用“雅致”来修饰,说明这个姑娘爱干净、质朴;同时“系着粉红色蝴蝶结儿”,又不难看出这还是个可爱、活泼的姑娘。这身打扮显然与出席贵族聚会上的女士的穿着风格迥异。单是这一点描写,所写的是一个普通的乡下姑娘,用的是最朴实的语言而非华丽的赞美。维特对绿蒂一见钟情、一往情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如此纯洁、天真无邪,在举止行事中保持了一个少女可爱的自然本性。《少年维特的烦恼》从语言到内容上对于“自然”的呼唤,实际上就是反抗不自然的封建制度的呐喊。
四、从作者笔下主人公的爱情看其反封建意义
《少年维特的烦恼》所描写的维特和绿蒂的爱情具有强烈的反传统、反封建、反禁锢的叛逆色彩和进步意义。作品对爱情的描写本身就具有反传统、反封建的意义。当时统治阶级和教会人士一面大力提倡门当户对、父母之命的等级婚姻制和包办婚姻制,一面对广大人民竭力宣扬和推行禁欲主义。这种背景下,《少年维特的烦恼》对爱情大书特书,尽情渴望爱情、赞美爱情,“如果我们心中没有了爱情,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意义”,这本身就是对传统习俗、对封建道德和制度的一种“冒犯”和“亵渎”,一种公开的蔑视和挑战。况且,歌德这样热情洋溢地赞美爱情是在1774年,西欧大度还几乎清一色的是封建王国和基督世界,法国大革命尚未发生,在德国更是封建教会势力猖獗的时候,《少年维特的烦恼》的反传统、反封建、反禁锢的叛逆色彩和积极意义更显得光芒四射、难能可贵。
五、从主人公维特的烦恼来看其反封建意义
《少年维特的烦恼》不能简单地被看成是一部个人的恋爱悲剧。它的价值在于表现了一个时代的烦恼、苦闷和憧憬。换句话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有着异常强烈的时代精神,他的烦恼是时代的烦恼,具有普遍意义。维特的烦恼是什么?——求之不得的爱情,不可跨越的等级制度,上流社会的污浊庸俗,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倾轧、敌意和蔑视,以及求自由而不得、求摆脱而不成的痛苦……这些烦恼反映了当时德国进步青年的觉醒和软弱,当然也是对当时德国封建制度的揭露和控诉。
六、从小说的结局看其反封建意义
维特是个风度翩翩、才华横溢、正直善良、感情丰富、能诗善画、对大自然充满热爱、渴望施展自己才华的少年。最后爱情的绝望、官场的腐败、世态的炎凉、才能无法施展、理想实现不了,这一切使维特再也无法忍受,终于用绿蒂丈夫的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样的结局与大众的观念完全相悖,他们期待的文学,更多的是“实用的东西”和“娱乐的东西”,而《少年维特的烦恼》并不是上述两者中的一种,他们希望有一个他们能够认同的人物,并从他的行为中有所学习。但这部小说却是以主人公的自杀告终的。许多拼批判这部小说的人因为她的主要人物不符合他们的观念,认为这是一本和传统文学决裂的书,这种“决裂”是他们不希望看到的,认为这本书颂扬了与他们的利益相悖的价值标准。事实上,歌德本人和维特有着深切的联系,绿蒂确有其人,歌德曾为她痛苦、绝望,脑子里不时也出现自杀念头。歌德安排多愁善感、愤世嫉俗的维特为这理想的破灭而悲伤哭泣、愤而自杀,以示自己的抗议。由此,维特的自杀结局正是对封建等级制度和禁欲主义的控诉和强烈抗议。
综上,笔者认为《少年维特的烦恼》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她的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注释:
[1]《少年维特的烦恼》第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第633-634页,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3]《少年维特的烦恼》第12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版。
[4]《少年维特的烦恼》第1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版。
[5]《少年维特的烦恼》第1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版。
[6]《少年维特的烦恼》第3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版。
[7]同[5]。
参考文献:
[1]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M].杨武能,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2]余匡复.德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