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也
艺术与电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电影从整体来说是艺术的一种类型,但从技术角度来看,电影也是艺术随着科技发展而延伸出的一种新媒介。同时,电影有着自己的魅力。它仿佛在自己的宇宙里不断扩大和运转,具备不同于其他视觉艺术的独特属性。
从最基础的构成分析来看,一部电影也可以被剥成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电影的故事主线,它符合人类艺术自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建立起来后的一个重要功能,即为叙述。一个电影无论多么晦涩难懂,却也总建立在一个故事的基础之上。
第二个层面,是电影的视觉世界,电影的画面是一个通向另一个时空宇宙的窗户,透过这个窗户,观众可以全方位地观看另一个宇宙。一部电影作为一个单独的艺术作品,通过摄影、美术、构图、色彩、人物、风俗、景观、特效等等数不清的丰富元素给了世界一个全新的视觉材料压缩包。这个压缩包潜力无限,可以被有心人无限研究,无限放大,无限利用。
第三个层面,是电影的记忆主线,它包含了这个电影的叙事和视觉本身,电影的导演个人,还有电影属于的历史年代的总和。电影不仅是语言和画面的集合,更是私人解读和共同历史的集合。每一部电影都用画面、语言、声音等信息记录了时代,记录了人物的经历,记录了导演的私人解读。它不仅是导演的个人记忆,也是制作团队的记忆,更是万千观众的观影记忆,即使时间流逝,一部电影也能唤起无数观众对于一个共同时刻的时代记忆。
因此,我们说电影是“活的”艺术,它有自己的生命。而从记录人类世界和艺术火花的角度来想,似乎电影也是最适合展现人类历史的一种媒介。它超越了文学在文字上的绝对性和解读的束缚,同时它也超越了绘画等艺术类型在表现意义上的模糊性,电影最能够从记录人生的语言和再现人生的画面的综合体中,传递出一个时代的风貌,并记录下艺术家的个人思想。
所以有不少艺术家都在自己的创作中采用了电影的形式,从超现实主义大师萨瓦多·达利(Salvador Dalí),到当代摄影的重要人物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他们都创作过独具个人风格的电影作品。而还有一些当代艺术家,是把电影的形式和电影的材料融入了自己的作品中,做成雕塑,做成装置,做成自己的宣言。
美国当代艺术家,克里斯蒂安·麦克雷(Christian Marclay)在2010年完成了一个在人类艺术史上都堪称“浩瀚”的作品。麦克雷制作了一个电影,取名为《时钟》(The Clock)。在2011年的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上,作为代表美国的参展艺术家,麦克雷获得了最佳艺术家奖,而《时钟》这件作品更是获得了金狮奖。
麦克雷是一位视觉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位声音艺术家。他会作曲,视觉作品也常在探索声音,包括噪音、摄影、视频和电影之间的联系。例如,他本人是使用留声机记录和转盘作为乐器来创建声音拼贴的先驱者,常被艺术界评价为“不可思议的发明家”。在对声音艺术着迷的同时,麦克雷还对电影中的时间和声音画面的叙事方式十分有兴趣,而《时钟》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从各种电影镜头中取样,麦克雷把其中显示出时间、记录了钟表的镜头剪接在一起,制作成一个长达整整24个小时的电影。别以为这是一部无聊至极、叫人昏昏欲睡的电影,麦克雷在拼贴这些镜头的时候还为《时钟》这部电影安排了恰当的剧情。
这个电影开始于一个午夜,画面中有的人正要出门去酒吧喝酒;有人则在床上和怀里的伴侣寻求亲密;还有的人则突然被一通电话吵醒,感到生气。慢慢地,电影变得平静下来,终于在凌晨的时候,人们都安静地独自睡着了。于是,在这段睡前故事之后,画面自然地滑到了“凌晨3点”,电影里陆陆续续出现了一些人的梦境,有的甜蜜,有的可怕。這些梦境挨个按照时间顺序推进,仿佛观众也和画面里的男男女女一起做着各式各样的梦。当观众和画中人一同醒来时,电影显示已是早上7点左右。终于,梦境结束,充满故事的一天就要开始了。人们纷纷起床,梳洗打扮,穿衣穿鞋,跟孩子吻别。
从早上9点到中午的这段时间,画中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开始自己的一天,他们独自或者结伴去吃早饭,聊天的聊天,看报的看报。就在人们为这些日常的琐事感到有些困倦时,电影进入了“正午12点”,猛然间,好端端的大街上突然发出一声巨响——原来远处有个爆炸!然后整个电影变得紧张起来,一场连贯的逃亡、车流、人头攒动的动作戏充斥电影的画面。
就在观众提着心跟画中人一起跑出了危险地段后,不怀好意的中午终于过去了,电影的速度又开始放慢,仿佛给了人们一点喘息的机会。下午茶过去,无聊的工作也逐个结束,终于到了下午4点多下班的时候。于是,电影里有的乘客在下飞机,有的人开始上火车,有的人在独自一人开车回家。这些上班族回到家时,时间已变成6点,傍晚伴随着妻子的笑容、孩子的拥抱,接着在温馨的气氛里,一家人开始共进晚餐,谈论今天发生了些什么。
到了晚上,夜幕下都市中华灯初上,光鲜的男男女女们穿戴妥当了就出门去参加派对。8点左右,电影里的管弦乐团和高级剧院开始了他们的演出。而随着午夜的逐渐到来,一天就要结束了,电影里的男男女女们开始变得有了脾气,对话和人物关系更加戏剧化,甚至有点疯狂。好像夜色催近闹得人不愉快,情侣间不断地相互发脾气,并要求停止活动,拒绝完成任何任务。
在电影的声音上,各种尖叫着的小提琴从多个画面中剪辑出来并拼在一起,听着叫人心烦意乱。最后,这场整整24小时的电影终于在一个新的午夜到来之际结束:奥森·威尔斯(Orson Welles)在《陌生人》中的钟塔上迎接新的一天;而伦敦大本钟,这个在《钟表》里常出现的主角,也终于在这最后一刻爆炸成了《V字仇杀队》里的经典画面。
可以想象一下,剪辑、制作、编排完成《时钟》这样一部电影,简直是件工程浩大到夸张的过程。这个构思产生于2005年,直到2010年才制作完成。最终电影里每个特写镜头中时钟或者钟表所显示的时间都跟一天中的每一个实际时间完全吻合。也就是说,如果你从午夜开始在你家电视上开始播放这个电影,它完全可以替代你家的时钟,你直接看这个电影里显示的是几点几分,真实的世界里就是几点几分。endprint
2005年,麦克雷在制作他的视频作品《电影剧本》(Screen Play)时,意识到,他需要一种音乐家掌握与电影片段同步播放的方式。于是,“Eyebeam艺术技术中心”就为他派来了一名助理,他带来了许多描述时钟的电影画面。那时,麦克雷就产生了《时钟》这部电影的计划,他好奇,是否有可能在漫长的电影史料里找到一天中的每一个分钟的电影片段。他把这个构思秘密地藏在了心里好几年,担心别人偷了他的想法。直到2007年,麦克雷搬到了伦敦,他终于向著名的白立方画廊提出了他的构想。
马上,他收到了超过十万美元的制作预算,开始着手搜寻资料。在头几个月的生产里,麦克雷就发现,无穷无尽的电影世界完全有足够的资料供他找到需要的镜头。白立方画廊还帮他组成了一个六人观影小组,专门观看各种电影的DVD,复制与时钟或时间有关的电影片段,并使用谷歌电子表格来记录和搜索剪辑好的影片内容。随着时间的场景数不断增加,麦克雷开始编辑和制作。他一方面需要让《时钟》的场景过渡显得自然,另一方面也在编辑电影的声音效果,使得连接处顺滑,而不像是来自不同的电影碎片。同时,麦克雷希望这些时间的片段可以整齐地讲出一个故事。对于画面与情节的要求,麦克雷还对他的助理们说:“我想展示平淡而又有趣的視觉场景。”
终于在六个月后,麦克雷向白立方画廊展示了几个略有成绩的小样,证明这个看似疯狂的计划可以被完成。最终,他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进行场景编辑,《时钟》最终出现了几个不同的主题与主线,且每一段都有悠然自如的叙事。
在电影的声音效果上,麦克雷发挥了自己的专长,还聘请了几位专业的声音设计师,为一些特定的场景转换和片段进行了声音制作。他们不仅为一些场景创造了全新的音频,更是在不同镜头的剪辑和出入之间加入了艺术化的处理,使它们变得不再是简单的过渡,而是颇有用意的设计。最后,在画廊展出时,麦克雷还聘请了一位教授,为《时钟》创建了一个播放独立音频和视频轨道的电脑程序,使得电影始终与当前的时间同步。即使当画廊关闭时,这个程序也在继续运行,以保持电影永远与真实的时间同步。
由于《时钟》的影片长度是二十四个小时,所以对任何一个有正常生活的普通观众来说,在展览里把这件作品看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再说,即使是白立方这样的知名画廊也不可能做到全天24小时对外开放。因此,这种不可能完成的观影体验就造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来来往往的各色观众,在任何时间走进放映厅,电影里画面描述的时间都和其所处的真实时间一样;人们走出画廊,还可以接着作品里的时间去过画廊之外的日子。麦克雷的电影本身就是一个时钟,它模糊了展厅内和展厅外的时间和界限。
一般来说,人们在黑暗的电影院里看电影就会忘记外面发生的事情。人们都说电影是一场造梦运动,人们看电影是为了忘记真实的世界,大家来到电影院是为了忘却真实的时间。所以说,人类看电影,其实是一种很有仪式感的行为。黑暗中的你我他都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社会角色,投入到一个虚幻的梦境中去。我们把自己的情感和体会交给黑暗中一块发光发亮的银幕,实际上是一种对现实时间的悬置方式。
同时,电影本身就是打破现实时间的一种解脱方式。在一部电影里,我们会很习惯性地根据画面中的文字或者图像给出的信息来改变我们对时间的感知。比如说,银幕上出现了一行字“十年后”,于是我们马上就坐上了时间机器飞跃到了十年之后。再比如说,《泰坦尼克号》中的经典镜头,镜头特写着罗丝的眼睛,抽象成一个圆圈,一个黑洞,镜头拉回来的时候,她的眼睛周围已布满了皱纹——观众马上知晓,眼前看到的已是年迈的罗丝,时间的流逝就在一瞬间。而除了这些快进功能外,电影也可以放慢时间的脚步,比如动作电影中,一个炸弹就要在十秒之后爆炸,而这个拆弹部队在电影里演了十分钟才把炸弹拆除;或者是像《骇客帝国》里的经典镜头一般,导演可以对时间按下暂停键,让观众看到子弹划过空气的弧线,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看在真实的时间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细节。
然而,在麦克雷的《时钟》里,银幕中的时间与观众正在经历的现实的时间是重叠的。真实的时间流逝是什么速度,你看到的画面内容也在描述这个速度。电影里虽然是另一个世界,但是它的那种真实而缓慢的时间感,又让人时时刻刻回想到自己经历的生活。与一般电影剪辑制造的强烈冲突不一样,《时钟》的情绪是生活化的,这一点反而让观影的人们感到焦虑,甚至无聊。这种重叠的时间感,会叫人感到非常奇怪。
因此,麦克雷用《时钟》提供了一种与传统好莱坞工业制造的电影体验相反的时间主义,我们可以把《时钟》视为一种时间的纪念品,看《时钟》并不是为了逃避人生,而是考虑到自我。
随着人们花更多的时间参与到电影中,无数的切换场景和缺乏语境的情节,其实在做的就是一个事情——让观众出戏,意识到自己正在观看电影的事实,再由这种重叠的时间体验去观察自己的人生。《时钟》好像就是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或是一个正在流逝的沙漏,人们仔细观看蜡烛燃烧,沙子滴下,其实看到的是自己的每分每秒。所以,人们正在观看的这部电影,其实没有剧情,也没有故事,唯一表现的内容和主角就是时间;而映衬着这种时间流逝的就是观看者自身。
【责任编辑】 行 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