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小说中的底层职业意象

2018-02-07 18:35李敏
青年文学家 2018年6期
关键词:巡警妓女车夫

摘 要:老舍是通过对特定职业的描写,来展示他对生活在底层人民的关注的。这其中,“车夫”“巡警”“妓女”的形象在他的小说中有丰富的展示。老舍通过他们的视角呈现出了现代社会的真实生存状况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

关键词:车夫;巡警;妓女

作者简介:李敏(1990.8-),女,山西省太原市人,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6-0-01

老舍在其作品中曾经写道:“我昔生忧患,愁长记忆新。童年习冻饿,壮岁饱酸辛。滚滚横流水,茫茫末世人。倘无共产党,荒野鬼为邻!”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老舍从小就生活在困苦的环境之中,饱受生活的艰辛。除此之外,老舍还在其成长的环境中目睹了很多底层人士艰难谋生、极力挣扎的社会场景。这些底层人们都是靠着自己的力气吃饭,没有对他人使过坏心眼,但他们还是被时代的潮流卷入生活的困境。他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任由苦难来袭。这些人的生活经历,是老舍最为熟悉的,同时也引起老舍深切的同情。

在《我这一辈子》中,年轻人虽然聪明谨慎,却不断被黑暗的现实牢牢困住,老巡警认识到并不是凭借真本事就能谋到差事,“巡警和洋车夫是大城里头给苦人们安排好的两条火车道。”不但不能养家糊口,到最后自己也只有死路一条。生活在底层,人的生命不值一分钱,洋车夫们卖汗,他们的女人卖肉。改变命运比登天还难,“事情要是逼着一个人走上哪条道儿,他就非去不可,就像火车一样,轨道已摆好,照着走就是了,一出花样准得翻车!”更可怕的是,即使这些下层人已经认命,即使生活卑微、艰苦,也不敢有所苛求,因为对他们来说,活着就是一种奢望。穷困潦倒、屈辱绝望的生活好像是一条毒蛇般越来越紧地缠绕着这群生活如蝼蚁的人。年轻人无故在街头死去,耄耋的老人不得不在凄风苦雨中承担起生活重负。老巡警的儿子福海为了能够多挣钱,病了也不舍得吃药,承受丧子之痛的同时还要拼命养活小孙子,才五十岁仿佛摸到了死。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中老马的儿子当兵一去后,他与小孙子靠拉车混日子,因为没钱,只好看着小孙子病死在自己怀里,自己也离死期不远了。

现实社会迫使更多穷人走上街头成为闲逛者们中的一份子,他们观看着社会的变革同时也卷入其中。是街头的闲逛者见证了传统手工艺的衰败;孝悌忠信社会里的众叛亲离;军事变革中军匪沆瀣的无序,街头既成为闲逛者的庇护之地,无法生存时成为他们最后的选择,同时也是闲逛者的万劫不复之地,将他们的灵魂与肉体推向黑恶的深渊。

身居底层的女性一旦走上街头,成为众人目视的对象,后果除了堕落别无他选。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老舍著名短篇小说《月牙儿》中的女性叙述者。在谈论《月牙儿》之前,不妨先对比《阳光》中的女性叙述者。“她”显然属于上流社会,有体面的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渴望自由恋爱却被家里逼迫嫁给了自己不爱的“道德家”,情人与丈夫对她都只有利用和玩弄,终于在决定争取离婚时却发现,“我的母家与我断绝了关系。官司没有打,我的丈夫变成了个平民,官司也无须再打了,我丢了一切”。女性不独立而想获得自由纯属无稽之谈,叙述者在最后也劝告各位女性:“有志的女郎们呀,看了我,你将知道怎样维持住你的身份,你宁可失了自由,也别弃掉你的身份。自由不会给你饭吃,控告了你的丈夫便是拆了你的粮库!我的将来只有回想过去的光景,我失去了明天的阳光!”这似乎也印证了鲁迅先生曾提出的经典问题:“娜拉出走后怎样?”其回答也确有先见之明,娜拉或者“堕落”,或者“回家”。鲁迅提出的问题和所作的回答,暗示了只要经济上不能独立,在社会地位上就不可能平等。娜拉的解放,顶多只能是一种时髦的姿态,一种浪漫的人生观,而最后则不免是一场幻觉。只要中国的各阶层人民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中国的“娜拉”们永远得不到完全的解放。

上流社会中的女性在街头寻找自由无果后,最终只能选择回家。而底层女性因无家可归而选择自甘堕落。暴露于街头的女性闲逛者处于被观赏、被选择的位置,同时她们也在选择可供消费的对象。为了生存而贱卖肉体是她们唯一的选择。《月牙儿》中的“我”,也是秉性善良的好姑娘。“我”的母亲在心里是非常爱我的,但是“我”在离开母亲之前是非常厌恶和鄙夷母亲从事的暗娼行业的。虽然“我”明白“我们身上没有别的,只有一张嘴,为这张嘴,我们得把其余的一切的东西都卖了”。即使在生活窘困时,“我”还是拒绝走母亲走过的那“唯一的”路。但是“我”越是决意不向那注定了的命运低头,越是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母亲的路“在不很远的地方等着我呢”,以至于最终她被悲惨的命运所完全俘获的时候,她不得不承认这样的道理:“若真掙不上饭吃,女人得承认自己是女人,得卖肉!”小说主人公的命运是在黑暗社会的笼罩下形成的,毫无公正和人道的社会一步步紧逼和毒害着她,最后被不抓正式妓女而专扫“暗门子”的地方官投入了监狱。但是女主人公在监狱中反而觉得踏实了,她认为“狱里是个好地方”,在监狱里能够看到她“做梦的时候都见不到”的“丑恶的玩意”。不仅如此,她还体会到监狱内与监狱外是毫无分别的,都是一样的黑暗和无望,因此“自从我进来,我就不想再出去,在我的经验中,世界比这儿并强不了许多”。黑暗的社会吞噬了贫苦的生命,没有公正和人道可言的社会是政府的缺失,也是文明与文化的凋落。

参考文献:

[1]老舍,老舍全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8.

[2][德]瓦尔特·本雅明著,王涌译,波德莱尔: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M].译林出版社,2014.10.

[3][德]瓦尔特·本雅明著,许绮玲,林志明译,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论艺术[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

[4][德]瓦尔特·本雅明著,刘北成译,巴黎,19世纪的首都[M].商务印书馆,2012.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巡警妓女车夫
“三个车夫”之鉴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茶花女
人力车夫
胡适笔下的“人力车夫”
漂亮的还击
受到皇帝褒奖的妓女将军
COME IN
左翼电影中的“妓女”形象研究
被识破的装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