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人格

2018-02-07 18:34林凤妹
考试周刊 2018年22期

摘 要:古诗词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对美的鉴赏过程,学习古诗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标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塑造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诗词魅力;审美与人格;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人格影响

我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几千年来,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无数辉煌的诗篇,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沃土。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学习古代诗文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帮助学生塑造人格。古诗词的教学兼具审美引导和人格培养这两方面。本文将粗浅地谈谈初中诗词教学的双重指向——审美与人格。

一、 古诗词的学习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首先是古诗词本身充满着美。

音韵之美。古代诗词不仅仅只可以吟诵,配上曲更是可以唱出来的,如《野望》,其音律平仄俱有其范。再看《念奴娇·赤壁怀古》,执狼牙板唱大江东去,直抒胸臆,一气呵成,岂不快哉?

结构之美。《寻隐者不遇》,其结构设计令人拍案叫绝,后三句皆是童子答中含问之句,言简意约,回味无穷;《题西林壁》亦极妙。

词句之美。如“几处早莺争暖树”之“争”,“悠然见南山”之“见”,“山抹微云”之“抹”等等,皆是炼字之精彩处,可推敲也。

境界之美。《人间词话》开篇:诗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如《秋词》,其境界便可轻易引诗情入碧霄中。再如太白诗,浑然天成,似床前明月光一样自然。

诗词本身的美是令人愉快的,而很多孩子也是因为这原因而喜欢诗词的。

其次学习古诗词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古诗把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学生从中能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王维的诗《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幽深的意境,这首诗也是这样。但诗中所写的却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这样写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以动写静,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这是因为事物矛盾着的双方,总是互相依存的。在一定条件下,动之所以能够发生,或者能够为人们所注意,正是以静为前提的。“鸟鸣山更幽”,这句是包含着艺术辩证法的。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色彩鲜明,交融强烈,给人以炫彩夺目之感。以“能不忆江南”收尾,涌起一股意味深长的眷念之情。古诗词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情”、“诗中有理”既闪耀着美的光彩,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既抓住“亦画、亦情、亦理”的特点,又引发学生在思想情操上受到美的陶冶和升华。古诗词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带领学生对美的鉴赏过程。

再者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审美体系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架构,对于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往往只是凭借外部表象去下定论,在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还需要引导,古诗词教学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点,因为古诗词往往反映的是一种内化的、含蓄的情感,诗人把自己的意志和情感这些抽象的东西通过各种意象寓含在诗词中,如学了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学生们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負总有实现的一天;学了颜真卿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学生们知道时间的宝贵,要趁年轻抓紧时间学习;学习了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白做人要有铮铮铁骨,正所谓“诗以道志”。

古诗词,尤其那些名篇、名句都是人生哲理,优秀的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到每一个人的心中。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共同赏析诗词,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经验,形成正确的审美标准。

二、 诗词教学中的人格指向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诗词赏析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要点。很多古代作家进行写作都是抒发自己的情感,这些文字不仅能够清晰地折射出作者的处境及情怀,还能够很好地体现作者的思想与人格,在这些经典的诗篇中,透过那些厚重的文字,学生首先能够体会到的是诗人的风骨与人格。因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文字中体会作者的人格魅力。

仔细看中外古代大家,外国怀才不遇者往往选择自杀,自我折磨,精神崩溃的人很多,日本的芥川龙之介、太宰治、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四人是20世纪世界知名的大作家,但他们最后均选择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而中国,封建王朝的绝对统治,满怀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的人应该更多,但是,崩溃的少,自杀的也少,大多数被流放,被囚禁,被永不录用折磨着的人,纷纷选择或寄情山水或寻一静谧之处专心写文章,找到了新的精神寄托。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出身于一个衰落的世家,因家境贫寒,曾做过几年的官,却因“质性自然”,不愿“以心为形役”而解绶去职,过起了躬耕自足的田园生活。日子虽然过得很艰苦却能好读书,常著文章自娱,安贫乐道,忘怀得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柳永被永不录用,却能坦然离去“奉旨填词柳三变”,文天祥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写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被流放的更是比比皆是,却大多都能振奋起来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的与民同乐,李白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些人的精神、心境、情怀,都掩藏在古诗词里。细细读来,别有一番滋味。当你读古人的作品的时候,古人都变成了你的朋友,陶渊明、李白、杜甫、文天祥……都在你的眼前,诗人的经历和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教会我们认识生活,感悟人生。我们要从古诗词汲取的不只是一个故事,一个景,而是学会了一份冷静,一份宽容,一份坚强;是一种心境,一种阔达,一种热爱人类和关爱自然界一切生命的大爱思想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学习古诗词不仅能使人灵秀,更重要的是使人从庸俗和低级趣味中脱离,让我们变得更加文明和高雅。学习古诗词能造就和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能使人的志向、思想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教师可以通过对古诗的讲评,对诗人的介绍,以及扩展阅读等让学生的审美视野扩大,让学生感悟诗词里的思想,感受诗人伟大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引导感染他们,让他们得出正确的审美标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塑造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晨读选粹》.

[2]《学习古诗词有好处》.

[3]《中国的古诗词美在哪里》.

作者简介:

林凤妹,福建省南平市,南平市延平区夏道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