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经验及对浙江的启示

2018-02-07 22:46:182017年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高级人才境外培训班
浙江经济 2018年4期
关键词:浙江供应链物流

□2017年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高级人才境外培训班

2017年10月,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2017年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高级人才境外培训班”赴美国旧金山、西雅图两地开展了为期21天的培训。期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了供应链管理、物流与共享经济、大数据和工业4.0、公私合作创新、美国资本市场等生产性服务业相关理论学习,实地考察了亚马逊、微软、惠普、波音工厂、谷歌、Costco、奥克兰港口、华盛顿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美国是全球生产性服务业最发达的国家,以金融、商务、科技、物流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替代了原先钢铁、汽车等传统制造业,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占GDP比重超过60%。通过培训、考察和交流,结合浙江实际,提出若干建议。

打造政产学研用融合共生的创新服务体系

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前瞻性基础研究协同共进。美国政府经历了从资助工业应用为主到资助基础研究为主的调整,联邦政府重点资助具有公共品属性的基础研究,州及以下政府主要资助以本地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研究。浙江正处于从跟随式创新向引领性创新转型阶段,可紧抓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建设的契机,一方面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前瞻性基础研究,同时注重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现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两条腿走路”。

围绕“浙江大学+城西科创大走廊”创新体系,打造浙江版“斯坦福+硅谷”模式。美国“硅谷”是依托高校推进产学研融合创新的样板,其最初为斯坦福在闲置土地上创建的以计算机研发为主的科技园区,借助高校理论、技术、人才等优质资源,实现高新技术的孵化、产业化和创新迭代。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拥有与“硅谷”相似的资源禀赋,可借鉴“斯坦福+硅谷”创新发展模式,打造形成以浙江大学、之江实验室等院校为核心,以阿里巴巴等龙头企业为支撑,以未来科技城、紫金众创小镇等创新平台为载体,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创新活力源头,以教授、高校学生等高素质人才校企双向流动为纽带,以金融资本为助力,多方融合共生的创新发展生态。

抢抓前沿技术突破的时代机遇,谋划培育未来产业。西雅图是美国产业转型和创新发展的标杆城市,依托波音、微软、亚马逊三家大企业,抓住了军工航空、电脑软件、电商平台、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发展的历史机遇,实现从渔港小镇到创新高地的转变。目前,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精准医疗、基因编辑等新一批技术和产业已处于孕育突破期,浙江应更加注重这些前瞻性、颠覆性未来产业的创新服务平台搭建,抢抓互联网之后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时代机遇,实现新旧动能接续。

推进供应链管理创新和理念推广

引导传统OEM生产向ODM、OBM模式转型升级。供应链包括“概念—设计—进料—生产—配送—销售”等环节。以手机产业为例,苹果占据概念、设计和销售环节,国内企业主要为生产环节,而以富士康为代表部分企业已逐渐从OEM(代工生产)向ODM(设计制造)和OBM(品牌制造)转型。浙江拥有大量OEM生产企业,拥有产品市场占有率却不拥有品牌知名度。可加强引导和扶持,助推其向ODM、OBM模式转型升级,逐步打造“浙江品牌”。

推广以“最大客户满意度”为目标、注重“双效”提升的供应链管理理念。美国供应链管理以“客户最大满意度”为最终目标,注重效率和效益“双效”提升。当前,我国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此背景下,可复制推广美国供应链管理理念和模式,更好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从生产效率优先向注重“双效”提升转变,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依托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升级,提升供应链管理智慧化水平。美国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经历了物料需求计划(MRP)、制造资源计划(MRPⅡ)、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体现了美国供应链管理理念从生产驱动向客户需求驱动的转变。浙江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应注重通过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全球化同步,实现管理理念和模式升级,提升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智慧化水平。

强化数字经济支撑设施建设和应用服务

加快部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抢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预计,美国未来几年基于政府开放数据的应用收入将超过2000亿美元,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服务应用的GDP贡献额将达数千亿美元。浙江数字经济发展全国领先,应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研发基础上,加快5G、物联网、交通、能源、环保、健康、安全等数字经济基础设施部署,推进政府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城市数据大脑等试点建设,提升大数据生产、收集、开放、交易和应用水平,抢先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生态体系。

以“企业上云”为基础,深化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美国大力推进以通用电气Predix为代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浙江正积极推进“十万企业上云”行动,在此良好基础上,可强化与阿里巴巴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联动,拓展大数据在重点制造业行业领域的深度创新应用,建设重点行业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探索培育数据驱动的制造业新模式,加速工业大数据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企业经营、市场影响、售后服务等各环节的全流程应用。

发展能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现代化新金融

加速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创新,打造全国新金融发展高地。“硅谷”科技金融极为活跃,既创新了风险投资、硅谷银行、新型孵化器、纳斯达克市场等金融模式,成为“创业-孵化-集群”发展范式的重要驱动因素;又与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融合,催生区块链金融、机器人投资顾问、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浙江应大力推动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创新,依托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构建以科技金融为核心的新金融服务产业链,培育一批与浙江创业创新紧密结合的新金融机构。同时,结合浙江信息经济优势,扩大互联网金融、大数据金融、金融云服务、区块链金融、智能投资顾问等领域竞争优势,打造全国新金融发展高地。

推进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借力资本市场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美国在20世纪经历了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杠杆并购、跨国并购五次并购浪潮,几乎所有美国大企业均通过并购重组方式而成长,而国内并购重组近20年才逐渐兴起。浙江正大力实施“凤凰行动”,可借鉴美国并购重组模式和经验,搭建企业上市、并购重组的服务平台,把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与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相结合,鼓励领军企业通过并购方式构建核心竞争力,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企业改造和整合,助推浙江高新技术企业的跳跃式发展、传统龙头企业的转型升级。

创新供应链金融发展模式,构建产业链综合竞争力。供应链金融是产业发展模式升级的自然演化方向,美国在工业最强盛时期开始发展供应链金融,已成提升产业链综合竞争力、实现企业盈利的关键。我国产业发展逐渐进入全产业链竞争阶段,浙江已具备发展供应链金融的良好产业、技术、市场基础,可发挥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的优势,创新融资租赁、仓单证券化、应收帐款融资、存货质押融资等供应链金融发展模式,培育全国供应链金融领军企业,集聚带动产业链中小企业,为传统制造业和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提供突破口。

打造高效便捷的现代化物流体系

鼓励平台型物流企业发展,提供供应链一体化解决方案。美国大型物流企业已从单纯提供运输、仓储等服务向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转变。浙江物流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运营效率和资源优化水平较低,建议推动浙江物流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战略合作、企业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加快资源优化整合,培育一批商业模式创新、供应链整合能力强、专业化领先的平台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引导其向市场专业化、集约化发展。

推动物流标准化建设,构建多式联运体系。美国政府高度重视推行标准化体系提升物流系统之间的作业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浙江正在推进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杭州物流标准化试点,建议以省内重点物流企业(协会)为示范试点,推进托盘标准化及循环共用、全球统一编码标识(GS1)商品条码,以及箱车、集装箱车的标准化专业化,形成可推广复制的浙江物流标准体化建设经验。同时,依托省交投集团、海港集团、空港集团,推动港口、铁路、公路货运枢纽等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建设,以专业化的集装箱和半挂车多式联运中转站建设改造为重点,提高不同运输方式间的衔接水平。

猜你喜欢
浙江供应链物流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英语文摘(2020年9期)2020-11-26 08:10:14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汽车观察(2018年12期)2018-12-26 01:05:44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44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现代企业(2015年2期)2015-02-28 18:4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