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远慧
(山东省邹城市兖矿第一中学,山东 邹城 273500)
内部审计是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审计的质量则是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审计工作能否健康发展。尤其是在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事业单位的深化改革,传统的审计工作面临着更多、更新的挑战,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必须不断加强审计单位的质量控制,加强对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
所谓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质量,主要是指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和结果的优劣程度。内部审计质量的优劣,是事业单位提高管理水平,防范风险的重要保证。
通常,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质量主要可分为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内部审计结果质量两部分。其中,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主要是指审计机构在对某项业务进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各项工作的优劣程度;内部审计结果质量,主要是审计结束后做出审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提出建议的质量程度。
事业单位在加强审计质量的控制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审计质量控制的特点进行。具体来说,内部审计的质量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系统性。这主要是指事业单位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其审计质量的优劣程度往往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而不是单个因素的制约。例如: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审计环境以及审计方法等,审计中的任何一个细节都会对审计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二,经济性。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质量结果与内部审计成本之间有直接的联系。通常,审计质量越高,审计成本也就越高,事业单位的组织目标、单位的整体价值也就越大。但在实际审计中,根据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成本增长速度也会远远大于效益的增长速度,这就是最佳的内部审计质量范围。这就要求在构建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中,必须要在这个最佳的审计质量范围内,使得单位整体价值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第三,模糊性。确定内部审计质量的优劣程度,主要是根据相关的准则来确定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内部审计质量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尤其加上审计工作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得内部审计质量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审计质量控制的难度。
内部审计的法规体系完善与否,直接影响了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要保证审计的质量,就必须要拥有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依靠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来进行规范和制约,让相关工作人员在审计工作中有章可循、更加规范化。但在实际中,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还远远无法满足审计工作的需求,这就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控制的质量。
审计质量的优劣程度,与审计人员的素质有着一定的关系。通常,要保证审计质量,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拥有相关的政策法规、专业知识、经验、技能和审计职业道德等。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审计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大多来自财务行业,其知识结构单一、素质修养、业务专长参差不齐等,这都严重制约了审计工作的正常展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企业改制、重组,内部审计的对象和内容也更加复杂,逐步发展为企业集团、股份公司和连锁经营店等;另一方面,内部审计的内容也开始发生变化,从传统的财务审计,逐渐发展为效益、管理、经济责任审计、经营决策审计、经营风险审计、对未来的预测能力,以及效益评价等。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对于防范审计风险、保证审计工作效果,促进审计工作人员不断提高其职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相关事业单位,必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构建内部审计质量体系。
加强对内部审计质量的控制,首先要建立健全一套审计质量检查和考核指标体系,从而保证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全面,有效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
通常,一套完整的审计检查体系,包括事中、事后检查,主要对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进行检查,看其是否是按照会计制度和其他有关的财经法规的相关规定所进行的,然后对审计计划和方案进行科学的考评。加强对审计工作的检查、考核和评比工作,可以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另外,在健全考评制度的基础上,一定要根据考核的结果,然后对审计质量优良的项目组和相关的人员提出相应的表扬和奖励,而对审计质量差的项目组和人员给予批评和处罚,从而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
内部审计在事业单位的考核、考察、任用和奖惩中,要对审计结果的利用加以重视,这就要求建立健全一系列的行为规范确保审计成果的科学和有效利用。
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在审计工作结果运用过程中,突出审计工作的重点,选择当前审计单位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突破口,从而不断加大审计力度,为领导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依据;其次,还要对审计工作进行总结提炼,不断提升审计工报告和审计建议的质量。这就要求要在审计报告质量上下功夫,使其客观、真实反映审计单位的情况,从而为审计单位提出科学的、有价值的审计建议。
审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审计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标准说明》中的相关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必须要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如:财务、会计、企业管理、统计、计算机、概率、工程、法律、审计等各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要不断提高业务、政治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以及业务能力,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进而不断促进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要构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就必须要加强对审计业务过程的控制。通常,一个完整的业务审计过程,主要包括准备、实施和终结三个阶段。提升审计质量,就要加强对整个审计业务阶段的控制。这就要求在开展审计工作时,首先确定内部审计过程的关键控制点,确定之后,就必须要做好整体的业务过程计划方案,接着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对每一个审计阶段的关键控制点进行重点管理和控制。
在目前,我国审计工作质量不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相关事业单位领导存在一定的认识不足。在我国事业单位内部,由于受到单位体制、环境因素、财务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影响,部分领导对审计工作存在一定的疏忽。这就要求审计部门必须要加大对审计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得事业单位各级领导部门认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从而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展开。另外,还要加大审计工作在群众中的宣传力度,使得人们真正理解审计工作,有效减少审计工作中的障碍。
综上所述,不断加强事业单位内部质量控制,对于保证审计工作效果、防范审计风险等有着重要意义,是我国事业单位的一项长期任务。这就要求相关的事业单位,必须要结合影响审计工作质量的相关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构建内部审计质量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