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孙洪安
埋下一颗“标准种”,开出一片“产业花”。在农业标准化的引领下,山东省烟台市农业融合发展的态势初显生机,一乡村一产业,一产业一特色,而正是这些“特色”鼓起了老百姓的腰包。截至目前,烟台市共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26个、省级4个,数量位居全省各地市前列,覆盖面涉及种植、加工、养殖、旅游等多个领域,全市农业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
农业标准化是提高现代农业生产效率、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证。烟台市高度重视农业标准化工作,加快农业标准化战略的有效实施,着力发挥标准的规范、引领、提升作用,以引领特色优势产业为目标,紧密结合实际培育一批新的示范项目。
“针对产业结构特点深入分析,烟台市加强调研和组织协调,引导各县市区立足各自产业优势和区域特点,加快培育了一批新的、有特色的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争取让更多项目列入省级、国家级标准化示范项目名单。”烟台市质监局局长王文锋介绍。去年,经国家标准委批准立项的第九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中,烟台市3个项目名列其中,分别为蓬莱海洋健康养殖、牟平海洋水产综合养殖和莱州石斑鱼陆海接力健康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均为海洋水产养殖领域的农产品品牌建设标准化示范项目。
美丽乡村建设是推动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有力抓手。如今,蓬莱美丽乡村、莱州金城镇美丽乡村、莱阳濯村新型城镇化等一批国家级、省级标准化示范项目先后获批立项。在项目创建中,烟台市积极帮助项目承担单位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引导示范区承建单位全面参与了《美丽乡村建设规范》系列7项山东省地方标准的起草制定工作,使得美丽乡村建设有标可依、乡村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有章可循、建设成果有据可考。
要想让标准化的种子,发芽、壮大,离不开培育者的精心照料。完善的农业标准化机制,就扮演了勤劳农夫的角色。为促农业标准化工作协同共进,烟台市先后印发了《烟台市推进“山东标准”建设项目部门任务分工》等重要文件,烟台市质监局还与该市农业局、农工办、商务局等部门主动对接,多次与果树站、农技推广中心开展座谈研讨。为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烟台市出台《标准化工作资助办法》,将农业地方标准规范制修订、示范区项目建设也列为重点扶持内容,为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质量兴农,扎实推动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开展农业标准化行动。烟台市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依托,不断拓展农业标准化工作新领域。
蓬莱国家级葡萄标准化示范区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从单一的葡萄栽培种植发展为葡萄酒综合生产基地,由质监部门协同当地葡萄与葡萄酒局、农业局和旅游度假区管委等11个部门共同参与,实现了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旅游全过程的标准化,带动了当地旅游业迅猛发展,提升了全市葡萄酒产业核心竞争力,被国家标准委评为“全国农业标准化优秀示范区”并在全国现场会上做经验交流。
烟台北方安德利果胶有限公司通过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创建,在全面提升苹果栽培及加工标准化水平的同时,通过循环经济标准化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自2012年被确认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以来,该企业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建立了涵盖134项技术、管理和工作标准的循环经济标准化管理体系,研发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果汁加工关键技术,对废果渣实现100%的资源化管理,有效延长了苹果种植加工一体化产业链,带动了低甲氧基苹果果胶产业化进程。从农业标准化到循环经济标准化,安德利也从名不经传的小企业迅速成长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要想农业基础强,制修订农业标准成为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烟台市通过加强与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及企业、科研单位的联系,积极主导或参与制定了多项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据烟台市质监局统计,目前,烟台市制定了红富士苹果、烟台苹果、龙口粉丝、烟台葡萄酒等41项国家、行业标准,以及烟台大樱桃、烟台海参、烟台鲍鱼、刺参浅海网箱养殖技术规范等140项山东省地方标准。严格的标准促使优质的农产品大量上市,也催生了产业体系的不断完善。通过持续健全、修订农业地方标准技术规程,加大标准实施力度,为烟台市农业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我们还与市农业局联手,为农户提供通俗易懂、简明有效的标准化技术服务。”王文锋说。烟台市质监局联合市农业局,印发了涵盖10种水果和蔬菜的《烟台市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范》,编制了苹果、莱阳梨、大樱桃、酿酒葡萄、葡萄苗木嫁接、海阳白黄瓜、烟台绿茶等栽培技术规程和莱州梭子蟹、大菱鲆、半滑舌鳎等养殖技术规范,将39项种植、养殖类技术规范发布为市地方标准,有力推进了农业标准化战略的深入实施,助力全市农业产业提档升级。
“今年,我们将强化培训和引导,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全市农业融合发展。”王文锋表示,下一步烟台市将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标准化业务培训和标准知识宣传,加强专业培训,完善队伍建设;对在建示范项目加强指导帮扶,提高标准化技术服务支撑和标准执行力度,积极推进创建示范工程;引导各县市区发挥标准化建设的主体作用,争取让更多项目列入省级、国家级标准化示范项目名单;与农业、旅游、交通、民政、住建等其他行业主管部门加强配合联动,结合特色产业开展示范区提升工程,围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助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