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的战略取向*

2018-02-07 10:17王遐见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治党建党政党

王遐见

(南京财经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46)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从严治党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1],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要同向发力”,表明新时代、新形势、新使命下全面推进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认清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紧迫形势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面对各种新的困难和问题,共产党面临着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双重任务,必须尽快找到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效路径。

不少党员存在比较严重的思想问题。习近平指出:“现在,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轻视思想政治工作,以为定了制度、有了规章就万事大吉了”,“正是这样的简单化和片面性,使一些本来可以落实的制度得不到落实、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问题不断发生。”[2]党的建设要重制度,也要重思想。随着改革的深入,党在执政中面临的社会形势和思想环境不断发生新的变化,部分党员干部包括高级领导干部对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缺乏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对权力来源、权力边界和阈限模糊不清,缺乏党性意识、政治意识和法纪意识,对民众缺乏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不重视、不习惯于做思想政治工作。

中国政党制度面临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挑战。第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新考验。作为有效整合各种价值资源的中国政党制度,在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今天,是否能够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进一步发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优势,又好又快地推动经济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严峻考验。第二,政治体制改革的新要求。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既要求强化党内权力约束机制,又需要加强参政党对执政党的监督和制约。因此中国政党制度能否紧跟政治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是当前中国政党制度发展的重要课题。第三,社会结构变迁的新挑战。社会结构变迁使民众对政治参与的渴求日渐加强,并以各种渠道表达利益诉求和政治意愿。社会结构分化、新兴社会阶层的出现等问题,使得利益诉求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此外,环境保护问题、贫富差距问题、效率与公平问题等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都对中国政党制度提出了新挑战。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面临着发展起来之后深层次的复杂难题,处于涉险滩、攻坚期,全面深化改革将遇到更多的障碍,考验着共产党领导干部抗风险能力。

中国政党制度面临国际背景的新挑战。在世界政党政治区域化、国际化的影响下,如何从理论上阐释中国政党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和价值优越性,并依靠稳定的经济发展和民主改革推进并巩固中国政党制度,是一个新课题。国际背景对中国政党制度的影响。西方国家总认为其政党制度模式应成为民主政治的标杆和圭臬,大肆攻击中国政治制度,千方百计地对中国实施“西化”战略。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使我们在坚持和完善中国政党制度方面遇到了来自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挑战,西方政党竞争、国家大选也通过媒体一次次地诱惑、冲击着国人的敏感神经。面对世界政党政治的新发展、新趋势,把握政党政治发展的新规律,提高我国政党制度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是中国政党制度面临的新挑战。

党面临着“四个全面”协调推进的历史使命,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紧迫任务。能否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的建党一百年奋斗目标,就看十三五规划的周密部署和有效落实,处于最后的冲刺阶段,时间紧、任务重,考验着共产党领导干部执政谋划能力。

二、把握治国与治党的现代化战略取向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关于“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探讨治国与治党的现代化战略取向,并作为思想建党与制度建党同时同向发力的聚焦点和粘合剂。

所谓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就是使国家治理体系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国家治理者善于运用现代治理思维有效治理国家,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国家的效能。它包括国家治理理念、治理制度、治理方式和治理能力四个方面的现代化。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是政党治理现代化。为此需要研究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辨别并阐释与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相关的“治理”与“统治”、“治理”与“善治”、“良法”与“善治”、“治国”与“治党”、“治党”与“建党”等成对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二是梳理并弄清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治理理念、治理制度、治理方式、治理能力四个方面现代化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三是弄清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政党治理现代化的关系,明确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政党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政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及强化对国家的科学治理;四是把握并分析国家及政党治理体系与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法律体系与道德体系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五是分解并剖析国家及政党治理体系的层次结构及其有机统一。推进国家及政党治理的现代化,要求我们及时更新治理理念、深入改革治理体制、丰富完善治理体系、努力提高治理能力。我们依据现时代的主导性、开放性、多样性、自主性、创新性、整合性等特征,主导性与多样性统一的时代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及初级阶段国情,以人为本、协同治理的社会治理方式,法治与德治统一的治国方略,民主多样性价值诉求等理念,明确国家及政党治理现代化思维向度和价值取向;据此厘清思想建党与制度建党、党建理论与党建体系、政党制度与政党体制、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以德治党与依法治党、法治德治的主导力量与主体力量、党性与人民性、党执政的合法性与先进性、党执政能力与执政方式等关系,推进党建的科学化,治党的革命化,党执政的时代化、中国化与现代化。

三、总结党史中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互动经验

(一)把握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互动规律的历史思维向度。用历史思维探讨建党历史,就是要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建党发展规律、把握建党前进方向、指导建党现实工作。要求我们从建党的历史源头、历史过程中把握建党的本质、规律和趋势,认清“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为了谁;要明确建党历史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要总结思想建设的历史规律、制度建设的历史规律、思想建党与制度建党互动规律;弄清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辩证发展规律。

(二)建国前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互动经验。要弄清重视党建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党建的经验,党内斗争经验。共产党在领导人民打江山的过程中,注重用先进思想教育群众的同时,积极提高入党积极分子和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积极开展同党内“左”右倾思想作斗争,形成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弄清制度建党的理论根据,用共产党宣言、列宁的党建思想、毛泽东及早期党的领导人先进思想武装党员和民众,积极开展文化宣传活动和群众性的文化运动,始终把思想建党放在建党工作的首位。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延安整风运动经验。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要弄清三大法宝的辩证关系。同时,从党的一大到七大,中央及时出台若干文件,包括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行为规范,以严明的纪律和先进思想引导军队建设和党内建设,着力推进党的建设工程。

(三)关于改革开放前党领导的经验教训。建国后,继续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根本解放了生产力,建立和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初步建成了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党的八大提出若干合理思想;同时也有指导思想上的失误,弄清发生两次重大挫折的原因、背景、教训、评价方法。

(四)改革开放时期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协调发展经验。改革开放以来,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在经济文化落后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党等重大理论问题,逐渐形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在此指导下推进思想建党,同时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出台了大量的富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智慧的建党制度,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和党风廉政建设,注重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适时打造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五)构建中国特色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协同发展理念体系。总结十八大以来建党的新思维新理念,从严治党的新举措新战略新经验及其成效,探讨哪些有关经验可上升为科学理论并相应地制度化,构建中国特色思想建党与制度建党并重理念体系。

四、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第一次明确指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彻底革命的先进性质,揭示了无产阶级政党保持革命队伍纯洁性、同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私有制及其私有观念根本决裂的重要性。毛泽东提出解决思想上入党和按照党的根本性质改造党的要求,对那些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的人,必须加强思想建设,“依照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面貌改造党,改造世界”[3]。表明思想上建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要求。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狠抓党的队伍建设,意识到在新的斗争形势和复杂任务下,“成长好干部,就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4]他把党性培养看成是党员干部坚持党性的必备条件,看成是一个思想与行动协调统一、持续养成的系统工程,“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5]为保持党的队伍纯洁性,要求党的基层组织严把入党关,注重思想上入党的考核;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端正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强调在当代中国,尤其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学习人类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坚持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和业务水平,努力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共产党是由站在工人阶级立场上、接受《党章》要求的先进分子所组成,准备入党的同志及党员干部只有不断提高自身政治修养和文化修养,才能保持先进性;只有适时整顿党风、优化结构、完善体制,才能保持党的根本性质及组织机体的纯洁性。习近平还提出建设“政治生态”,意识到加强党的队伍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亦即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强调要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做到有腐必反、除恶务尽;强调全面从严治党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不仅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培养和选拔干部,并加以制度化规范化,同时要把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红线;要求继续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整顿“四风”的长效机制。他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6]。“三严三实”的这一要求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严从实的鲜明执政风格,是对党员干部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规定,是新时期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基本标准。

五、完善建党思想制度体系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党战略思想,从全面从严治党的全局和战略视野,探讨全党学哲学、用哲学、解决本领恐慌问题的长效机制;运用战略思维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决策本领;把握战略重点和关键问题,善于突破思想障碍的建党战略理念;从建党工程的战略经验、实际工作和有关文件中加以总结、提升新的理性认识,并据以探讨十三五期间的建党重大战略决策体系及制度安排举措。

(一)把握党执政兴国的战略思维向度。运用战略思维建党,就是既从全局范围看待党内外存在问题,积极进行总体谋划布局,又从根本上和长远利益上认清决定党和国家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及其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工作重点和问题的关键,实现统筹规划与协调安排有机统一。探讨党在执政兴国中提高问题意识、形势分析方法、战略眼光、战略意识的路径,构建建党战略意识培育机制;探讨领导干部战略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程序;掌握现代战略信息渠道、战略决策方法、战略竞争谋略、战略能力提升的技能;总结国内外有关战略管理的成功案例和经验;十三五期间制定战略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取向、价值取向。

(二)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地位。明确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关系,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统领作用及对于实现“四个全面”协调发展的功能,揭示十三五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思想、战略取向、战略举措、战略价值。

(三)用现代战略思维整体构建建党思想制度体系。探讨建党指导思想,进一步完善思想上建党的理论体系和教育体系;把握建党战略方向,明确党政体制改革目标和宗旨;把握建党战略全局,总体谋划建党制度;把握建党战略重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大建党战略手段现代化投入,拓宽建党治党的信息渠道和网络服务平台;统筹策划建党工作,构建相配套的建党策略措施,包括完善入党程序、党的章程、党纪党规,党的纪律检查与监督,党内民主生活常态化机制、党委和基层党组织岗位责任制,党委统一领导与党政干部分工负责制等。

(四)深化党政体制改革,完善治党制度体系。明确在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中,深化党政领导体制改革的地位和价值;明晰党政领导分工合作制度;党委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制;党委工作民主化法制化科学化;党的干部提拔、任免的民主集中制;党的干部队伍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协同推进机制;反腐倡廉和防腐拒变的新挑战、新策略;完善党的纪检监察审计制度;从严治党工作的长效机制。

六、构建政德建党与依法治党协同推进机制

以国内外法治与德治互动的历史经验和思想史料为基础,提炼其思想源丰富新时期建党思想理念;总结和提炼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法治德治思想,完善建党理论体系;根据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法治思维,构建法治体系,建设法治国家,提升党执政能力;并根据管党治党的建党思维,用政治道德和党的指导思想武装党员干部,不断改进党风和工作方式,提高党员干部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和法纪素质,增强勤政、廉政、为民服务的道德自觉。

(一)基于法治思维完善建党的德治与法治互动理念体系。中国古代就常有学者倡导仁政、为政以德,以德治国,也有重视刑罚,依法治国,不同的执政者治国方略不同其成败得失也不同。国外也有德治与法治互动的经验和思想,可总结提炼其思想源,为建党治国提炼抽象出中国化的德治与法治互动理念体系。

(二)用现代法治思维全面推进法治政党与法治国家。近代以来,一个国家的治理常以执政党为核心领导力量。执政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合法,决定党所领导的事业成败;执政党是否得人心,决定其能否长期执政。为此,应探讨将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与改善共产党领导相统一,建设法治中国与建设法治政党相耦合,自上而下地分层构建法治政党、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相统一机制。

(三)加强党对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协调组织。发挥基层党组织对法治德治工作的引导,构建基层法治德治一体化的现代组织架构;从强化基层组织法治德治协调功能的策略上,推进以德导法、以法保德,实现民主与法制的统一;以国家利益主导、个别利益多样性发展,实现主体利益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以德润身、以法律行,实现行为主体内在修养与外在表现的统一;为政以德、行政以法,实现领导干部勤政与廉政的统一;以德服人、以法治人,实现决策主体激励与约束的统一;以法保权、以德尽责,实现公民主体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四)构建党领导下思想政治工作与制度安排工作协同推进机制。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应用现代德治思维推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其针对性、实效性;用法治思维推进基层工作依法办事,依民主化科学化程序完善制度体系,加强党员和群众的行为规范。

(五)依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通过完善党规党纪等制度建设,强化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行为规范、政绩检查与评估;在思想道德建党与法律纪律建党、自律与他律相统一的基础上,有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程。只有坚持法治与德治并行,底线思维与辩证思维共用,自律与他律融通,标与本兼治,才能实现决策者方针谋略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姜洁.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N].人民日报,2014-10-21.

[2]倪洋军.思想建党要念好“五字诀”[EB/OL].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4-10-21.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75-876.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17.

[5]在指导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9-26.

[6]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168-169.

猜你喜欢
治党建党政党
依规治党之“规”的范围界定*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履行代表职责 落实治党责任
渔歌子·治党从严
习近平同志制度治党思想探究
“政党上网”:网络生存背景下群众路线延伸的当代价值与实践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