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现代学徒制本土化中“校热企冷”现象分析与对策
——以重庆市高职院校为例

2018-02-07 09:48:32蒋桦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33期
关键词:本土化重庆经验

蒋桦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重庆 402160)

1 相关文献分析

朱力程,程娟娟[1]认为,在国际现代学徒制本土化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是“主力载体”,其在国外的经验基础上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地方社会经济基础条件的“本土模式”。

唐锡海[2]指出,中国固有的文化基础会对国际现代学徒制经验“落地”产生影响,而“本土化”的过程就是一个“长期化”的“改造过程”,企业作为国际现代学徒制经验本土化中的重要一环。

吕聪慧,张国梅,武侠[3],通过国际现代学徒制在河北的运行发现,“企业缺乏热情,资金保障不力,社会认可度低”是困扰国际现代学徒制本土化实践的重要因素,使现代国际学徒制本土化在实践中面临“无法可依”的困局。

王晓娟[4],“双导师制”在国际现代学徒制本土化的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国际现代学徒制能否顺利在本土实施,而“双导师制”中,企业导师对国际现代学徒制在“学生端”的实施有重要影响。

李卫东,吴立鸿[5],通过将英国学徒制经验在广西跨境电商专业建设实践中发现,企业的参与程度和对国际现代学徒制的本土化有重要的影响。

潘美英,张游,楼永俊[6],在对“工学交替的现代学徒制管理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发现“与企业搭建共赢平台,会成为企业愿意参与国际现代学徒制本土化试点的动机”。

2 现状与问题

根据自2015年起,教育部公布的重庆市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高职院校)的情况。

第一批: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第二批: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第三批: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重庆城市职业学院,重庆电讯职业学院,重庆科创职业学院,重庆能源职业学院,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在以上的重庆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中,多数学校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的主要参考模式来源于德国双元制(以工科高职院校为主),英国“现代学徒制”(财经类高职院校为主),澳大利亚“新学徒制”和瑞士“三元制”。

但从入选三批现代学徒制的重庆地区高职院校在对国际现代学徒制经验进行本土化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寻找合作企业”途径仍然以学校主动寻求为主,较少有企业主动参与到现代学徒制经验本土化合作中,特别是沿海地区企业参与程度高于本土企业。

2.1 企业分享核心经验的意愿不强

企业在与重庆本土的高职院校开展国际现代学徒制经验本土化合作中,需要企业对相关领域的一些涉及商业运营核心进行适当的分享,并在此基础上,能够保障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2.2 企业对合作意图的误解

企业在与重庆本土的高职院校开展国际现代学徒制经验本土化合作中,存在对合作开展的目标误解,企业认为开展相关工作的“弊大于利”,对企业的后备人才培养的意义不大。

2.3 效益产生周期长

对企业而言,需要尽快实现产生企业效益,但从往期重庆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国际现代学徒制经验本土化合作的实际效果来看,在短期内不能看到开展合作的实质效益而导致企业不愿意与学校开展长期而深入的合作。

2.4 理工型企业开展合作的意愿相对更高

相对于从事金融财经类型的企业,理工型企业对于高职院校开展国际现代学徒制经验本土化合作的意愿更高,其原因有理工型企业对口相关高职院校专业的合作开展的便利性高于金融财经类企业,其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更有针对性。

2.5 政府机构认定试点企业偏少

根据自2015年起,教育部公布的重庆市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企业)的情况。

第一批: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商局物流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海澜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建材集团公司,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

第二批:天津圣纳科技有限公司,吉林大药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汽车工业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九江明阳电路科技有限公司,长沙五十七度湘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第三批:深圳市讯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廊坊精雕数控机床制造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香港雅姬乐集团有限公司。

从中可见两点规律,一是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认定的试点企业三批总共为17家,且理工类型企业占90%以上;二是多数地区没有政府认定的试点企业。

3 提升企业参与动机的对策

针对企业参与高职国际现代学徒制经验本土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现状,提出如下三点改进对策。

3.1 政府大力主导,提供更多企业参与机会

首先在“企业参与量”方面政府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在全国范围内选定国家级参与企业量增加的同时,还可以尝试授权各地政府教育管理机构(教育厅、教委)开展地区级的参与企业认定工作。

3.2 强化“院校—企业”合作关系

加强“院校—企业”间的联系,通过深入交流和合作消除企业对高职国际现代学徒制经验本土化校企合作实践存在理解误区,同时在通过企业后备人才的“后发优势”带来的红利为企业人力资源补充新生力量,转变企业固有的观念。

3.3 构建“促进共同体”

院校企业的合作程度对高职国际现代学徒制经验本土化的影响是显著的,实践表明院校企业的合作程度越高,其产生的“正向效应越大”,将院校企业通过“职业教育集团”构成“促进共同体”,互取所需,相互补充。

4 结语

破解企业在高职国际现代学徒制经验本土化过程中的“倦怠”和参与积极性不高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约翰.里夫金的《零边际成本社会》中提出的“协同共享和产消者”概念亦会深入影响,企业家具有社会服务意识和现代企业家精神亦对高职国际现代学徒制经验本土化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猜你喜欢
本土化重庆经验
重庆客APP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党课参考(2021年20期)2021-11-04 09:39:46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经验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党课参考(2018年20期)2018-11-09 08:52:36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在这里看重庆
今日重庆(2017年5期)2017-07-05 12:52:25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新闻传播(2016年4期)2016-07-18 10:5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