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2018-02-07 08:58:08
智能城市 2018年22期
关键词:雕刻建筑设计符号

陶 蕊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1802

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符号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把传统文化符号运用于现代建筑的设计中,对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满足人们对建筑的审美需求、突出建筑的文化内涵、促进建筑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分析传统文化符号的表现形式,探讨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1 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传统文化符号和建筑设计的相互融合,是我国历史文化和现代思想的撞击,是设计理念的创新。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能够凸显建筑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突出现代建筑的风格,使建筑饱含人文气息,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精神享受,弘扬我国传统文化。通过传统符号的运用,使建筑更具吸引力,提升建筑的外观视觉感受和功能性。例如,广西和云南等地的竹楼设计的引入,不仅优化了建筑设计,还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把传统文化符号运用于建筑设计中,增强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扩大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传统文化符号和现代建筑设计的结合,不仅提升了建筑本身的价值,还带动了建筑周边其他产业的发展,竹楼式酒店设计,不仅提升了建筑本身的观感效果,更推动了餐饮业、旅游业和商业发展。

2 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2.1 原材料

原材料是建筑施工的物资基础,材料文化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我国幅员辽阔,建筑材料因地域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别,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材料文化。如广西的少数民族地区林木资源丰富,以木料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吊脚楼”是少数民族的特色建筑,成为其建筑文化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竹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竹楼”设计,运用了竹材在当地取材方便、坚韧、抗湿热等特点,与当地的气候特点相适应,满足人们居住和储存物品的需求,形成了当地的竹文化。

2.2 雕刻

雕刻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雕刻文化是建筑设计中常采用的传统文化符号。雕刻的内涵不仅包括了传统的雕刻工艺,还包括能够展示雕刻效果的机械雕刻和仿真加工等其他工艺形式,很多建筑外墙就是运用石材,把雕刻效果生动逼真地展现给人们,运用石材的特点突出建筑的厚重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传统文化的最典型的运用。例如,某建筑外墙采取人造大理石为主要材料,形成仿石材雕刻建筑,以达到和传统的雕刻文化相近的装饰效果,是传统雕刻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2.3 建筑软装饰

建筑软装饰是建筑设计中广泛运用的设计方式,具有灵活方便的优点。例如,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织锦文化,既可以作为建筑内部设计的传统文化符号,又可以作为地毯、窗帘等室内用品,发挥其使用价值。织锦是广西壮族人民的特有的文化艺术作品,在颜色搭配上,一般底色是固定的,配色可根据需要和喜好变化,灵活搭配,通过色彩的灵活搭配,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提升建筑的装饰效果。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很多壮族建筑仍运用壮族的织锦作为装饰品,彰显建筑的民族特色,提升建筑的文化内涵。

3 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 在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

建筑设计是建筑施工的理论参考,是设计者通过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充分发挥想象力,所构思出的符合人们需求的建筑表达方式。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能够表达出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当地的文化象征。因此,应正确理解传统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挖掘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以建筑设计为载体,传承地域的传统文化,满足当代人们的审美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素养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审美标准也在不断完善,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有了新的变化。建筑是国家文化形象的具体体现,通过建筑设计表达出传统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选择吸收,剔除其中腐朽和封建的元素,传播正能量。

3.2 传统文化中的图案符号

传统文化中图案符号具有通过视觉传达体现建筑的基本功能、满足现代人们的精神和物质需求的优势。通过图案符号传承我国的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传统文化图案能够唤起设计师的想象力,激发设计者的灵感,提升建筑设计的感观效果,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中华艺术宫的整体设计。

3.3 把传统文化符号运用于建筑的形态设计中

建筑外观形态结构是形成良好的视觉感受的第一要素,也是建筑特征的外在体现,建筑的外观形态结构对人的感观产生最直接的影响,把传统文化符号运用于建筑的形态设计中,不仅可以增强建筑的美感效果,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同时也增添了建筑的人文气息。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是否实用外,建筑外观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突出建筑的特征,使某一部分结构或线条更加突出。在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符使传统文化符号的某个要素更加突出,实现传统文化符号和现代建筑的和谐统一。例如,第41届世界博览会上,我国国家管建筑的外形设计,不仅给人以华冠挺拔的感觉,还充满了东方之冠的特征美,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提升了建筑文明的文化内涵。56根横梁形成的斗冠,寓意着中华56个民族团结一致,共创辉煌。中国国家馆的建筑形态设计,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魅力的展现,也是我国历史文明的弘扬,彰显着我国的文化底蕴和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

3.4 材料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材质符号的运用,把建筑的表面特征更生动地展现给人们,提升建筑物美感,实现了建筑外在形式上的均衡。乡土材料是和当地的地域特点相呼应的,也是当地人们经验的积累和实践考证的产物,符合当地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需求,因此,在一些建筑设计中,就地取材,选用土、木、石、竹等乡土材料,突出了建筑与自然融合和地域标志,在后期施工中既节约了人力、物力,又减少了环境污染,起到了节能环保作用,符合现代设计理念的要求。例如,土坯墙设计充满了生态韵味和地域特色;再如上海世博会瑞士馆中11000块包含敏化太阳电池的生物树脂与展馆周围的阳光和相机的闪光等发生反应,以此来展示能源的利用。

3.5 重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

传统文化符号运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不仅提升了建筑的价值,更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在具体设计实践中,不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对建筑仅仅单一化地进行商业化包装和处理,更应重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合理进行保护性开发。在具体工作中,系统收集当地的传统文化,了解并分析不同文化符号的特点,在传承现有的文化遗产的同时,把每种文化中重要最有代表性的部分,详细记录并保存,以备以后运用与查找,规避在商业化环境下被忽视甚至消失。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要保证传统文化符号的独立性和文化价值的传承,尊重传统文化,不得随意更改、破坏、践踏。

一些传统的旧建筑,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浓郁的历史气息,记载了很多民习民俗,背后隐藏着一段动人的故事,具有现代建筑设计所无替代法的独具匠心的美感,通过对这类历史建筑的合理保护和再生改造,如加强古建筑的防火、防震、排水等基础建设,减少和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改造后在保护原有建筑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的同时,予以古建筑更深刻的内涵。

4 结语

传统文化符号和现代建筑设计相融合,是建筑行业应对市场竞争和满足人们审美和精神需求的需要,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阐述了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价值,通过雕刻、原材料、建筑软装饰等分析了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形式,从在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传统文化中的图案符号、把传统文化符号运用于建筑的形态设计中、材料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重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等方面探讨了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而优化建筑设计,传承传统文化。建筑设计是建筑业的核心内容,设计质量是企业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直接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建筑设计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建筑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雕刻建筑设计符号
学符号,比多少
幼儿园(2021年6期)2021-07-28 07:42:14
“+”“-”符号的由来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On art
雕刻树叶
变符号
建筑设计的困惑
现代装饰(2017年9期)2017-05-25 01:59:43
红木家具一定雕刻繁冗?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