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巍
改革开放史是正在进行、不断延展的历史,这使得改革开放史研究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关联与政治关涉。无论是中共党史还是其他学科的学术立场与视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改革开放历史的论述和判断,都是改革开放史研究需要充分重视、反复研读的基本文献。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历史发表过很多重要讲话,其中大量涉及对改革开放历史的判断和论述[注]习近平关于改革开放历史的论述集中体现在《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等重要文献中。对习近平相关论述进行释读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中共党史研究》2013年第11期)、中央文献研究室课题组《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几个要义》(《党的文献》2015年第2期)、何云峰《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述论》(《党的文献》2016年第5期),等等。现有研究较多讨论习近平关于改革开放论述的现实意义,但少涉及其对改革开放史研究的意义;深入讨论了习近平关于改革开放历史的个别论断,尚缺乏整体系统的梳理探析。。全面梳理这些论述,探析其中的逻辑和意旨,明晰其间的立场观点方法[注]习近平在《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求是》2010年第7期)等讲话中曾系统阐释过党的理论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即人民大众立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在此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应用于改革开放史的学术研究,则需要相应提出有关改革开放历史的基本范畴、研究视角、逻辑线索,形成学术研究层面上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于具体学术问题,立场观点方法不是截然划分的,而是在相当层次上可以相互转换的。本文以习近平的观点为线索,兼及学术立场,关注方法论启示。,对于已入“不惑”之龄的改革开放历史,具有重要的参照和启示意义。习近平关于改革开放历史的论述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习近平在2010年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牢牢把握党的历史的主题和主线。对于改革开放这一阶段性的历史而言,主题和主线又怎么把握呢?习近平给出的答案是,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史的主题和主线。
习近平高度评价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意义。他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注]《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24页。改革开放是伟大觉醒、伟大创造、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注]《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3页。。
对于这段伟大历史的主题,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注]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6页。正是在改革开放以来40年的历史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也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得以发展,继续改革开放,就要坚定“四个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注]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求是》2013年第1期。,“不论怎么改革、怎么开放,我们都始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注]《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第15页。。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注]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10页。“新时代”是改革开放历史阶段的继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主线没有变,但具有了“新时代”的内涵和指向。“新时代”的提出,对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下,思考改革开放以来历史的阶段性和延续性具有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历史,变化迅速、分化剧烈,留存的信息庞大而复杂。对这段历史,明确其中主题主线,才能够在纷繁复杂中把握脉络,纲举目张。习近平关于改革开放历史是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的论述,对于改革开放史的总体研究和专题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1)改革开放史的总体研究要围绕着这一主题和主线谋篇布局,分期划段要体现这一主题和主线的发展变迁。改革开放的历史分期,应当在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主线基础上,深刻把握十九大作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形成改革开放历史分期的新认识。(2)改革开放史的专题研究要沿着这个主题和主线细化深入,个案研究要呈现这个主题和主线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的每一个专题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史、企业史、群体史的每一个个案研究,最终都要纳入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大主题中思考其意义与逻辑。只有这样,“一切个别东西的意义才能得以完全理解,反之,也只有通过这些个别东西,整体才能得到完全的理解”[注]〔德〕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230页。。(3)改革开放史研究要着眼于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探索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建设过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成建构过程。改革开放史的研究应通过对历史过程的深入梳理、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历史规律的深层思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改革开放并非一帆风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非一日之功。习近平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首先指出这是一个探索前行的进程,“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可循。中国的发展注定要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我们‘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探索前进,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习近平:《中国发展新起点,全球增长新蓝图——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6年9月4日。。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中渐进式、波浪式前进的。习近平指出:“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党和人民事业就是在不断深化改革中波浪式向前推进的,就是在改革从试点向推广拓展、从局部向全局推进中不断发展的。”[注]《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第10页。“摸着石头过河”是中国改革开放相当长时期的突出特点,先突破、再认可,先试验、再总结,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局部到整体不断深化[注]《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第34页。。这就造成了改革开放历程的探索性、渐进性、曲折性的鲜明特征,“改革历程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也经历过曲折,但由于方向正确、驾驭得当,有了问题能及时纠正,所以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注]《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第18页。。
在探索中前进的特点,使改革开放进程在思想认识上体现为不断解放思想、凝聚共识的历程。不解放思想,就没有办法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启动改革的思想钥匙,“没有解放思想,我们党就不可能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有效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注]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求是》2014年第1期。。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相对应,习近平也非常强调凝聚共识的重要:“从历史经验看,凝聚共识对改革能否成功至关重要”,“没有广泛共识,改革就难以顺利推进,也难以取得全面成功”[注]《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第45页。。强调凝聚共识,在很大程度上是立足于当前改革任务,但改革开放历程本身确实存在着在解放思想的同时不断凝聚共识的一面。
在探索中前进,也意味着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注]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注]《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第4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的主要矛盾的解决之路也只能是继续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改革开放史是一部探索史,探索的过程、逻辑、思想、变迁都是改革开放史研究必不可少的内容。(1)要研究改革开放宏大进程层层推进的过程与逻辑,不断厘清改革开放进程中重要的举措和实践所构成的路线图,不断廓清摸石头过河中“大石头”“小石头”之间的前后顺序和因果联系。关注改革的层次性,梳理从外围到核心各种举措的轻重缓急,把握其中渐进与突进的节奏变化。关注改革的层级性,厘清具体举措或案例中的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不同层级之间互推互动的关系。对这些改革进程中具体逻辑的把握是理解改革大逻辑的基础。(2)要注重研究改革开放的思想史、思潮史、争论史。解放思想是从哪些思想中解放的,与时俱进的“时”的变化在哪,“进”的突破在哪;各阶段的代表性思潮、左中右观点有哪些;改革争论中分歧有哪些,为何形成,争论后共识有哪些,如何实现;改革开放思想史对我们“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有何启益;等等。(3)要研究改革开放中的曲折与失误。“每个历史阶段都有它的上升时期,但是也有它的下降时期”[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1页。,改革之路不是一帆风顺,不是从胜利走向胜利,在更宽阔的视野中研究改革开放历史波峰波谷的形成过程和规律,在更大的历史时空当中分析评价一项具体改革实践的成败得失,是深化改革开放史研究的重要方向。继续攻坚克难,推进改革,历史永远是最好的教科书。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注]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一再强调人民立场和群众观点。对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他也从人民主体地位、人民史观的角度多次论述。
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主体。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主体……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注]《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第138页。恩格斯提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32页。,毛泽东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注]《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31页。,习近平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的力量源泉”[注]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求是》2014 年第1期。,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史观和人民立场可谓一脉相承。
改革开放历史认识中的人民史观体现为充分认可改革开放进程中群众的首创精神。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积累的宝贵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注]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求是》2014 年第1期。农村改革的发轫、乡镇企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起步、“世界工厂”地位的奠基,都生动体现了群众的首创精神。习近平在总结改革开放这一新的伟大革命的历史贡献时指出:“这个伟大历史贡献,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注]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
改革开放历史认识中的人民史观还体现为把实现人民利益,谋求人民幸福作为改革开放的价值目标、改革开放的评判标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13亿多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大幅度提升,用几十年时间完成了其他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注]习近平:《中国发展新起点,全球增长新蓝图——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6年9月4日。。继续推进改革,要坚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注]《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第41页。。
习近平对于改革开放的人民立场、人民史观的论述,对于改革开放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启示。其一,改革开放史要深入研究基层群众的创造与实践,研究企业史、区域史、群体史,“从专题和个案研究入手”,充分利用地方档案、专业性刊物、私人性资料做好改革开放的微观历史研究[注]萧冬连:《关于中国当代改革开放史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共党史研究》2015年第1期。。在继续注重宏观政策史的同时逐步转向微观实践史,既是改革开放史研究深入的客观要求,也是人民史观的具体体现。其二,改革开放史要关注基层实践在具体环境中与各种力量的并生互动和博弈演进,“没有来自中、下层的首创精神,中央将难以形成正确的决心和决策,即使形成了也难以贯彻落实”[注]章百家:《关于改革开放史研究的若干思考》,《北京党史》2008年第6期。。群众的首创有其环境基础,尊重群众首创有其思想背景,推广群众首创有其实现机制,这都要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其三,改革开放史要研究群众本身和群众生活的变迁,关注社会群体、社会阶层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进退起落、聚散变迁,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史,研究教育、消费、娱乐等日常生活变迁,关注改革成果共享状况和共享机制,关注个体的社会心理,群众的公平感、获得感。人民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的历史是人民书写的,改革开放史要书写人民的创造、实践与情感。
改革开放历史是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建设历史的发展延续,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实现伟大复兴进程的一部分。改革开放史研究要以更深远的历史视野把握改革开放的历史方位。习近平从多个角度论述了改革开放史的连续性和继承性问题。
习近平把改革开放历史看作是对过往历史的继承。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注]《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日报》2018年1月6日。
改革开放的历史继承性问题集中体现在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关系的认识上,“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前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关系,不只是一个历史问题,更主要的是一个政治问题”[注]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11—112、113—114页。。习近平的这个观点在中共十八大之后不久提出,后来一再重申,突出强调了改革开放之前历史对改革开放的正向影响,“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党和人民在历史新时期把握现实、创造未来的出发阵地,没有它提供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没有它积累的思想成果、物质成果、制度成果,改革开放也难以顺利推进”[注]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7日。。
改革开放的历史继承性还在于,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接续奋斗事业的一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建立在我们党长期奋斗基础上的,是由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注]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9日。,“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注]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 12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7日。。在接续奋斗中,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强调改革开放的历史继承性,既具有政治意义,也具有学术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其一,要努力把1978年前后的历史进行贯通研究。已有学者指出,新时期乡村史研究宜“注重改革开放前人民公社的制度安排、社会建设和技术储备对新时期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将两个历史阶段作为一个延续发展的完整演变过程进行研究”[注]辛逸:《路径依赖:新时期乡村史研究的新路径》,《中共党史研究》2016年第11期。,整个改革开放史研究也是如此。其二,要注重研究历史的继承、发展和扬弃。强调“两个不能否定”,就是要“把这两个历史时期放到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特别是放到党的90多年历史中去观察、去把握,既注重分析前一时期为后一个时期提供了什么,又注重分析后一时期从前一个时期扬弃或拨正了哪些内容,提供和增添了哪些内容”[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中共党史研究》2013年第11期。,就是要在总体历史中把握阶段历史,处理好历史的继承、发展和扬弃的关系。其三,要注重研究长时段的历史影响。对于改革开放中的具体事件和史实的判断和评价,既要看历史当时的起因与效果,也要看中长时段的影响与意义。比如对于乡镇企业的兴起与衰落,就需要向前和向后延伸更长的时间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和估计,已有经济学者指出,乡镇企业“在引爆中国工业革命中的伟大经济学意义并没有被充分理解”[注]文一:《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31页。。把握历史的连续性,在长时段视野中探究历史的深层逻辑,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任务,对于改革开放这样立足当下、不断延伸的历史更应如此。
对外开放是改革开放历史的基本内容,“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注]《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人民日报》2014年12月7日。。推进改革开放要树立世界眼光、顺应世界大势,改革开放史研究同样要有宏阔的世界眼光。
改革开放是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结果。在论述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时,习近平始终关注把握世界大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踏步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国际市场的充分有效利用。建立在劳动力成本低廉优势和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机会基础上的大规模出口和外向型发展,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我国出口快速发展,也得益于西方国家黄金增长期释放出来的大量有效需求”[注]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0日。。我们确立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判断,才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开启。我们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积极争取加入世贸组织,才打开了对外开放的新天地。我们把握世界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形势,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倡议,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对外开放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改革开放历史的重要经验。习近平强调:“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这已为世界和我国发展实践所证明。”[注]《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人民日报》2014年12月7日。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改革必然要求开放,开放也必然要求改革。[注]《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强调,坚持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人民日报》2015年9月16日。改革开放的历史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对外开放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必须长期坚持。十九大报告就强调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注]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60页。
中国改革开放为全球发展作出了贡献。“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注]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8年4月11日。习近平指出:“我国是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和坚定支持者,也是重要建设者和主要受益者。”[注]《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人民日报》2014年12月7日。中国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的发展和全球发展并生互动。正所谓,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习近平强调:“我们的事业是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事业”,“世界繁荣稳定是中国的机遇,中国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注]《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第128页。。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也重塑着世界政治经济版图。中国的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30%,成为全球最大“发动机”。“立己达人、兼善天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将是也必然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注]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11页。。
改革开放“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要求我们以更加宏阔的世界眼光把握改革开放历史。其一,要把对外开放史作为改革开放史的有机构成。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是和世界走向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历程紧密相连的。没有对改革开放以来世界格局变化的深刻把握,没有对中国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刻把握,就难以厘清改革开放的实践历程。其二,要深入研究对外开放的基本过程。如何“引进来”的,怎样“走出去”的,其中的具体案例、基本过程、基本逻辑、基本经验有哪些,要努力“搭建一个完整的对外开放的叙事链条并实现理论自洽”[注]刘国新:《开放与改革同等重要》,《中共党史研究》2016年第11期。,具体而深入地说明开放如何促进改革,怎样促进发展,并进而重新思考整个改革开放史的叙事。其三,要从世界各国的普遍联系中把握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把从中国看世界与从世界看中国统一起来,就是要进行更广泛深入的国际比较,把中国改革开放与世界各国最近40年的改革、变革、发展相比较,同发展中国家比较,同发达国家比较,“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注]《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日报》2018年1月6日。。
“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要认真回顾和深入总结改革开放的历程,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更加自觉地把握改革开放的规律性,更加坚定地肩负起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责任。”[注]《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朝着十八大指引的改革开放方向前进》,《人民日报》2013年1月2日。这既是改革开放史研究的方向,也是改革开放史研究的责任。习近平关于改革开放史的论述,主要是从党的执政使命和治国理政全局出发的宏观判断。这需要我们做大量深入的学术工作,将这些政治理论判断与具体的学术研究相映照、相印证。真正有担当有价值的改革开放史研究,也必将推动我们党对改革开放历史阶段的总体认识和判断,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