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珍和,何业明,何晓林
(中共巢湖市委党校,安徽 巢湖 238000)
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根基。标准化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将标准化理论引入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助于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扩大战斗力、增强凝聚力,增强管党治党的系统性、规范性、有效性。当前,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各地正在稳步推进、有效开展,为了便于解决这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研究十分必要。
标准化是现代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是指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工作程序,对实际问题制定统一的可复制的标准和规则的活动,它包括制定、发布以及实施标准的过程。标准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相关事物的运行秩序,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效率,达到有效管理的结果。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就是将现代管理学中的标准化理论创造性地应用到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根据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实际,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系统、流程制度导入标准化元素,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系统内的各要素按照相互联系进行有序整合,达到优化传统、序化流程、集成创新、量化评估的目的,以形成最佳工作程序,从而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就是实现组织设置更加科学优化、领导班子更加坚强有力、工作载体更加形式多样、工作业绩更加突出有效。因此,要聚焦工作任务和具体标准,稳扎稳打、步步推进、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具有科学的方法性,既要坚持标准,又要充分考虑各地差异,体现各地特色;既要激发基层党组织的内生动力,又要发挥上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的作用,上下联动,左右联合,形成推进的强大合力;既要突出示范引领,又要坚持问题导向,抓两头带中间。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具有鲜明的层次性,就是要根据不同领域和行业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分类分层制定具体标准,进行分类指导、精准施策,不搞“一刀切”“一锅煮”。要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树立叫得响、立得住、群众公认的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先进典型。
1.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巩固执政基础。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必须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现实生活中,不少基层党组织基础不牢,工作被动应付,对于程序性较强的党组织建设工作内容把握不准,经验不足,办法陈旧,效果不佳。实施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一方面,可以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紧迫感,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注度,把工作重点向基层党组织延伸,把人、财、物资源向基层党组织倾斜,特别是在班子配备、经费保障、政策激励等方面加强支持力度,帮助基层党组织达标升级。另一方面,可以把标准化管理手段作为技术支撑,发挥标准化的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通过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活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好,把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到实处。
2.完善场所设施,拓展服务功能。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完善场所设施,提供党员活动和为民服务的场所阵地。过去许多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缺乏,正常活动难以开展,为民服务效果由于场所条件的限制受到一定影响。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应以建好、用好、管好活动场所为着力点,推进场所规范建设,丰富场所服务功能,做到场所面积达到规定标准,硬件配置齐全,标牌设置统一规范,管理制度健全完备。农村的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一般都建成村居党群服务中心,按照“六室一厅一廊一栏一广场”的统一标准建设。“六室”即:党员活动室、综合议事室、民情工作室、社会事务室、计生服务室、档案资料室;“一厅”即:为民服务大厅;“一廊”即:先锋长廊;“一栏”即:公开栏;“一广场”即:文化广场。对其他类型的各级党组织,均按照“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的“六有”标准,全面实施活动场所建设。这项工作可以完善场所设施的外观形象和内部设施,浓厚党组织建设氛围,提高党员群众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也使得各项载体抓手务实管用,极大地方便群众办事,在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3.建立标准体系,提供遵循依据。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改变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盲目性、随意性,按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基层党组织可遵循执行、上级党组织可考核的标准体系,使得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定有标尺、干有方向、评有依据。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化体系主要涵盖组织体系设置、班子队伍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党内组织生活、工作载体建设、活动场所建设、工作运行机制、基本工作保障等方面。通过组织体系设置标准化建设,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和党的工作覆盖面,优化了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通过班子队伍标准化建设,创新培养选拔机制,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通过党员教育管理和党内组织生活标准化建设,强化对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完善“党员活动日”、“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使党内各项组织生活正常规范,党员“四个意识”得到显著增强;通过工作载体和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使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的功能得以更大发挥;通过工作运行机制标准化建设,使得基层党组织工作有序、规范、统一、精简、高效;通过工作保障标准化建设,强化人员力量保障、经费投入保障。标准体系的确立,也使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4.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达到融合发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达到融合发展,推动基层各项工作全面进步。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是实现融合发展的最佳途径。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能够推进日常工作的规范化,提高日常工作的成效,同时能够融合基层的日常工作。以党群活动中心和党员先锋站等载体为支点,将组织生活、党内关爱、走访联系、民生服务、基层治理等工作融合为一体,实现基层党建网、民生服务网、基层治理网等有效融合,切实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党建+脱贫攻坚”“党建+美好乡村建设”等创新模式将党组织建设与中心工作融为一体,实现了创争达标与推动工作“两手抓、两促进”。
1.基层党组织建设基础失范。一些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三会一课”落实不到位、民主评议党员走过场、“党员活动日”缺乏特色、“四议两公开”流于形式等问题,一些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仅停留在上级提要求,下级来执行,平时去应付,考核打突击的层面;有的存在用行政会议代替党支部会议的现象,有的业务会与党支部会混杂,有的党支部大会不规范不严肃;少数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未能针对党员思想实际,“我要参与”的效果不能得到很好的显现;一些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不按时间召开,党员之间批评与自我批评流于形式;有的基层党支部没有建立起真正的考核评价制度,对党小组、党员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和考核手段;有的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缺乏场所、必要的设施以及现代化的手段。
2.党的组织生活方式陈旧。有的基层党组织生活不能结合社会形势、工作需要以及党员的思想状况,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激发党员的活力,增强党员的奉献意识。组织生活往往形式单一、内容呆板、气氛凝固、质量不高,难以引起党员思想共鸣;一些党支部组织生活还仅限于学文件、读报纸、看录像、听讲话等内容,对如何结合现代工作和生活方式运用现代化手段教育引导党员,如何有效监督管理党员方法不多、手段不新、方式不活;有的党的组织生活中分析研究党组织状况、党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不够,探讨有效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问题的路子不多,党组织建设工作疲于应付。
3.业务工作和党组织建设工作分离。不少党支部党组织建设工作和具体工作脱钩,不能将两者有效融合,起不到党组织建设的引领作用;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党组织建设工作分析不深、研究不透,对党组织建设工作的规律把握不准,分不清哪些是重大问题,哪些是一般问题,该管的管不住,该放的放不开;对党组织要求开展的阶段性主题实践活动,不能根据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创造性地组织,而是按图索骥,在特色化、岗位化落实上差距明显,活动效果不甚明显;由于具体工作和党组织建设工作融合度不够,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成为组织部门的“独角戏”,没有形成党政相关部门的“大合唱”,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党组织建设和具体工作成了“两张皮”。
4.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欠佳。在一些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么不明显,要么停留在口头上,不能始终按党章的要求办事;一些党员党性淡薄,时常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日常工作中只顾局部利益,缺乏全局观念;有的党员思想颓废,工作积极性严重匮乏,工作落实不细致、不扎实、不到位,浅尝辄止、得过且过,少数党员只缴纳党费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还有一些党员宗旨观念不强,服务意识淡薄,利己思想严重,甚至违法违纪,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影响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健康发展。
5.流动党员管理滞后。针对流动党员真实情况难把握的现实,一些基层党组织放任自流,部分流动党员长期与党组织失联,致使他们的党员意识淡薄,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无从谈起;一些地方基层党组织的建立没有做到全覆盖,仍有不少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中党组织设置还是盲区和空白点,使得部分流动党员在流入地找不到党组织,无法参与正常的组织生活。流动党员管理的长期失范,造成一些党员宗旨意识、奉献精神淡薄,政治热情退化,党员的荣誉感、使命感、责任感弱化。
6.资金保障不足。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软硬件建设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有的地方因服务群众的场所和设施亟待新建,需要投入的资金量较大,而村(居)集体经济薄弱,只能负债建设。虽然部分资金缺口由乡镇或上级部门解决,但建成后的党组织活动场所、为民服务设施的维护、运转所需资金仍然难以保障。不仅如此,不少硬件设施建成后,管理跟不上,措施不得力,使得这些场所和设施作用发挥不充分。
1.提高认识,构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新格局。第一,在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中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是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否则,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便成了“水中浮萍”。因此,要坚持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化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推动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上新台阶。目前,深度融合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化发展已成大趋势,“相加”开始迈向“相融”。要健全和完善“党建+”模式,把党建元素和内容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各领域,如“党建+产业”“党建+脱贫攻坚”“党建+美丽乡村建设”等,在“党建”中植入标准化内容,按标准化要求开展党建,使体现标准化特征的“党建+”加出特色、加出成效、加出生命力。第二,在从严落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责任制中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贵在落实,要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切实履行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第一责任人同时也是标准化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一级抓一级,努力构建党组织的领导带头抓党组织建设、行政领导重视支持党组织建设、党务工作者自觉主动抓党组织建设的党政相关部门“大合唱”格局,上下联动,层层抓党组织建设的新局面,在开创基层党组织建设新局面中构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新格局。第三,在突出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中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建设好基层党务干部队伍是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应有之义。首先,配齐配强党务干部,把素质好、能力强、威信高、热爱党务工作的同志选配到党务政工岗位,把关心重视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人员吸纳为党务干部。其次,培养年轻有为的党务干部。把党务政工岗位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岗位,挑选极富朝气、年轻有活力的党务干部,注重在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中培养干部,通过交任务、压担子、岗位锻炼等方法,提升其工作能力。最后,建立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中的干部培训交流机制,定期进行培训“充电”。通过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评价机制,进一步增强党务工作者的政治意识、组织观念和工作能力。同时,建立对党务干部的考核制度,将个人在标准化建设中的成绩作为选拔任用、轮岗交流、评优评先奖励及惩戒的依据和参考。第四,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中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要把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作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有效途径,抓细抓实。要创新选拔培养机制,按照“双强四有”(政治素质强、组织观念强,有发展思路、有带富能力、有奉献精神、有群众基础)的标准,采取上级选派、组织培养、群众推荐等方式选拔党性强、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强、改革意识强、在群众中有威望的党员进支部班子。要将基层支部书记工作纳入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要把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作为党支部建设的重要内容,围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将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工作抓起来,在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向同时发力,在标准化建设各个方面一齐用功,把党支部建设成为标准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2.强化措施,促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新变化。第一,抓好制度化、标准化、特色化建设。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对产业园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国有企业、两新组织等不同领域不同机构,从总体要求、目标任务、方法步骤、组织保障等方面,对推进全市基层党组织工作标准化建设作出部署,对每个基层党组织建设单位提出具体建设标准,并将相关标准进一步细化量化具体化特色化。同时,加强指导,强化监督,严格考核。建立党组织建设工作专题报告、述职评议、工作纪实机制,着力压实党组织建设工作责任。建立包括任务、责任、问题、整改的党组织建设工作“四张(项)清单”,定责任、定目标、定事项、定时限,把党组织建设工作抓细抓实。实行党组织建设工作项目化管理,建立党组织建设项目申报、预审、竞标、督导、验收“五项机制”,推动党组织建设工作落地生根。第二,抓实党员的教育管理。首先,要全面推行网格化党组织建设,明确党员责任。组织部门、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联系人、基层单位党委(支部)书记、单位党委(支部)成员、党员干部或无职党员分别担任一至X级网格长,形成逐级负责、全覆盖的分级网格管理模式,通过党员帮带机制,使党员的先进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其次,要全面推行党员奉献积分制。各基层党组织设立党组织建设工作示范墙,党员家庭门户悬挂“党员家庭户”标牌,党员佩戴党徽。从思想政治、推动发展、公共事务、民生改善、精神文明等方面设定N个共性项目,并针对有职党员、无职党员、流动党员提出符合其身份特点的个性项目,赋予相应分值。每月底党支部汇总积分情况,每季度公示通报,对积分高、带头奉献的党员给予奖励,并在年终作为民主评议党员、选优评先的重要依据。第三,抓牢阵地载体标准化建设。因地制宜建设村级组织活动阵地,以打造便捷服务、便于活动、便于议事的综合阵地为着力点,着力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发展功能,对标识标牌、公开专栏、上墙制度、服务用语等实行标准量化,运用农家书屋、远程教育平台、党建云平台、党建APP、微信群、QQ群等,实现由单一载体向多种载体的转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党组织建设宣传阵地建设。同时,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党员的实际需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广大党员进行经常性教育,完善“党员主题活动日”、“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探索生动有效的党员教育方式。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结合“一村一品”,精心设计目标任务,推行“支部+协会”模式,在农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农业产业链中全面实行“党建+”模式,打造基层党建特色品牌。
3.拓展思路,实现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新进步。第一,引导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为标准化建设注入活力。要引导基层党组织进行创新,着力改变少数基层党组织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工作自我要求不高,基本建设、基本制度、基本保障存在“一阵风”,习惯于老思想老套路,结合实际谋划新思路新办法不够,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存在低标准低要求无特色的现象。上级党组织要给予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更多的支持,将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纳入到考核体系当中,根据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不同层级党组织的实际,因地制宜优化方案,重视“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的有效结合,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工程”,引导基层单位推动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工作创新。最大限度让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既体现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又创造生动活泼的载体和赋予充满时代气息的内涵。第二,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落实,为标准化建设提供保障。全面了解掌握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和问题,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化工作。对照标准化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开展“七查”,即查政治建设是否过硬、组织设置是否合理、领导班子是否健全、组织生活是否严肃、基础保障是否到位、考评机制是否科学,作用发挥是否充分。着力推进组织体系设置标准化、班子队伍建设标准化、党员队伍建设标准化、党员教育管理标准化、党内组织生活标准化、工作载体建设标准化,力求活动场所更加务实管用、运行机制更加健全完善、基础保障更加充分有力、工作业绩更加突出有效。走特色化发展之路,根据基层党组织所处的地理环境,基础条件、党员数量、党员结构、生产经营方式等的不同,实行不同的举措。第三,丰富活动载体、创新考核方式,为标准化建设确立依据。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大力实施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计划和新时代基层干部培训计划。全面推行“主题党日+”模式和基层组织“三维化”(党组织定级、书记评星、党员积分)管理机制,探索正面评价、负向约束的党员“正负评价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实现党组织生活规范化、活动场所标准化、服务群众制度化,为标准化建设提供依据、素材、内容。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组织机构、体制机制、作用发挥等标准化建设方面内容的考核和评比,推动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开展“和谐班子”“和谐组织”等方面的创建活动,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特色化、个性化,推动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实用化、有效化。要把服务党员群体作为重要的内容,引导基层党组织创新服务体系、创新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充分体现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化的功效。积极推行以“述职评议,确定考核等次、承诺事项、绩效报酬、工作去留”为主要内容的村居干部“一述四定”考核方式,运用自查、互查、抽查三种形式,形成包括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在内的党组织建设工作落实情况和具体工作开展情况综合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