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喆/文
当前,大连市两级检察院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十九大作出的各项部署要求,聚焦法律监督主责主业,充分发挥服务大局促发展、打击犯罪保稳定、强化监督促公正、维护法治树权威、化解矛盾促和谐等职能作用,推动大连检察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为开拓新时代大连“两先区”建设新征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是检察机关的重大政治责任。全市检察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法治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指示,更加自觉地把检察工作融入全市工作大局,主动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运用法治方式解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围绕创新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切实发挥法治对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围绕实施乡村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涉农检察工作,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围绕实施区域协调性发展战略,细化实化服务举措,为区域协调发展贡献检察力量;围绕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健全竞争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围绕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平等对待区域内注册的企业,积极为海上丝绸之路、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提供法律服务;围绕构建亲清型政商关系,依法保护非公企业合法权益。
始终坚持人民为中心,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主动聚焦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加强和改进民生检察工作,推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重点围绕保障发展教育事业、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等,依法严惩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就业扶贫等民生领域犯罪,加强未成年检察工作,强化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合法权益司法保护,使国家政策真正惠及人民群众。加强和改进服务作风,完善司法为民举措,拓宽司法便民渠道,有效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全市检察机关要牢固树立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坚决制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严厉惩治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加强与环境资源监管执法部门的衔接,推动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推动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
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始终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放在第一位,严密防范、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严厉打击利用网络传播政治谣言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捍卫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决维护新时代国家安全。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打击威胁政治安全、把持基层政权等10类涉黑涉恶重点问题,特别是大连特有的“海霸”“渔霸”“砂霸”,坚决铲除黑恶势力“保护伞”和滋生土壤。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依法严厉打击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严重刑事犯罪,突出打击盗抢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以及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电信网络诈骗、非法传销等犯罪,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护人民群众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全力促进更高水平的平安大连建设。
坚持与时俱进、创新思路,把社会治理创新摆到更加重要位置来抓,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积极促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平安大连建设中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与对重点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持续做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依托“莲心工作室”倾心打造“大连未检”品牌。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强化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充分发挥派出检察室等职能作用,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推动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加强检察环节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开展“两级检察长抓(信访)矛盾化解”活动,推进律师代理申诉和参与矛盾化解工作,完善涉法涉诉信访程序导入、司法救助和终结退出机制,用法治方式化解涉检涉法矛盾。深化12309检察服务平台建设,打造集信访举报、检察宣传、监督评议等于一体的检察为民综合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深入农村、社区开展法治宣传和普法教育,不断增强基层群众的法治观念,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
要把检察监督贯穿刑事诉讼全过程,以刑事拘留监督为切入点,建立对限制人身自由司法措施和侦查手段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刑事拘留未报捕、未移送审查起诉案件的监督。加大刑事审判监督力度,坚决纠正定罪不当、量刑严重失衡、审判程序严重违法等问题。探索建立刑事申诉异地复查制度,健全冤错案件及时发现和纠正机制。要创新职务犯罪检察工作,细化和规范检察机关办理职务犯罪案件的司法程序,完善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制度,提升惩治腐败法治化水平。
加强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依法拓展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来源,积极适用并尝试探索公开审查方式。深化推进判处实刑罪犯未执行刑罚和财产刑执行专项检察工作,持续监督纠正发现的问题。推动社区矫正检察工作常态化建设,完善巡回派驻检察工作。推进执行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监督诉讼化办理模式。重视基层院刑事执行检察工作,优化基层执检机构或专门办案组织,整合力量推动新时代刑事执行检察工作全面科学发展。
伴随《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修改,检察监督职能进一步拓展,新时代的民行检察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要全面落实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统筹推进生效裁判监督、审判程序监督和执行活动监督,既注重纠正错误裁判,也注重强化对审判人员违法行为的监督。要完善行政执法与行政检察协作机制,开展对行政非诉执行的专项监督,支持和促进依法行政。要健全检察机关与纪检监察机关衔接机制,及时移送诉讼监督、公益诉讼监督中发现的相关公职人员违纪违法线索。要全面开展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工作,在公益诉讼工作中寻求新突破。
扎实开展“司法责任制落实年”活动,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提高改革系统集成水平。进一步优化人员分类管理、完善检察权运行机制、健全新型监督管理机制,压实司法责任,切实把“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要求落到实处。严格执行员额内检察官遴选标准和程序,畅通员额进出渠道,妥善解决未入额人员分流使用、检察辅助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职业发展等问题。重视辅助人员的配备,构建以检察官为中心的专业化新型办案团队。严格执行检察官领导干部办案规定,检察官领导干部要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完善和落实检察官权力清单,抓住关键节点强化监督制约,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健全各类检察人员职务序列,完善和落实薪酬待遇、职级晋升等保障机制。加快推进省以下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和内设机构改革,建立更加符合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机构设置,让检察工作更加科学、更加公正、更有效率。深入推进智慧检务建设,创新推动现代科技与检察工作深度融合,努力实现检察工作向智能化跃升。
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审前主导和过滤作用,与公安机关共同推进重大疑难案件侦查机关听取检察机关意见建议制度改革;适应庭审实质化要求,加强出庭公诉工作,推动证人、鉴定人、侦查人员出庭作证,重视利用庭前会议有效解决程序性争议,着力提高庭审效率和当庭指控犯罪能力。推动构建新型检警、检法、检律关系,共同维护司法公正和法治权威。
要自觉将提起公益诉讼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大局以及大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来推进,牢牢把握公益这个核心,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扎实稳步推进公益诉讼工作,更好地促进环境资源保护。准确把握法律确定的案件范围,结合地区实际,突出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的公益诉讼案件,结合办案及时提出恢复受损生态环境的检察建议,促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大办理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力度,促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政治灵魂,持续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忠诚干净担当”主题实践活动,铸就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
坚决落实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完善党组织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重大问题报告制度,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更好地发挥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全市检察系统政治生态建设成果。坚持和运用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注重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在重大案件和办案一线设立临时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保障作用,确保政令畅通。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加大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力度,改进选拔培养机制。健全领导干部考核评价、问责问效制度,深入开展系统内巡察,真正做到从严从实管理干部。
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切实履行好“两个责任”,以钉钉子精神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按照“五个过硬”的要求,深化“职业能力建设工程”,立足检察工作专业性要求和检察职业特点,分层分类开展大规模正规化培训,不断强化学历教育、轮岗交流和实践锻炼,全面提高检察队伍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落实人才强检战略,深入推进专业化建设,按步骤实施青年检察人才培养规划,提升善于学习本领、运用法治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技应用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社会沟通本领、狠抓落实本领,培养一批富有实践经验、理论素养的业务专家和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