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PDL到PTRC:美国专利文献图书馆计划的演变及启示*

2018-02-07 08:22:06陶荣湘
图书馆建设 2018年2期
关键词:商标局专利文献

陶荣湘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图书馆 广东 广州 510665)

1 引 言

专利信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囊括了绝大多数社会应用领域的技术成果,是各国发展经济、科技创新所不可或缺的信息资源。2017年6月,欧洲专利局(EPO)发布的专利信息支撑创新调查显示:专利信息对每个创新的过程都有促进作用,但仍有诸多因素阻碍了创新者利用专利信息,包括:(创新者)既不了解专利信息的优势,也不知道如何获取它,在主观上认为专利信息很复杂[1]。可见,专利信息的传播和利用还任重道远。在欧美发达国家,图书馆是专利信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众获取专利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在专利信息服务方面,无论是从服务时间,还是服务专业化程度以及服务的经验来看,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的专业化基础都明显优于商业代理机构[2]。

中国自专利法制定初始就意识到专利文献信息传播利用的重要性。1985年国家专利局就批复设置了64个专利文献服务网点,旨在促进专利文献信息的广泛传播与利用,入选单位以各省市及地方专利局下辖的专利业务中心及科技情报机构为主[3]。2010年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布《全国专利事业发展战略(2011—2020)》,明确提出加强专利信息传播利用,要求“构建多层级、立体化专利信息公共服务体系”[4]。鉴于专利信息传播的独特性以及发达国家的成功范例,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始有计划地将图书馆纳入到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建设体系。2016年底,为落实《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71号)中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建设相关要求,促进专利信息的广泛传播和有效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全国专利文献服务网点进行了重新申报核定,全国共有120家单位入选,其中图书馆就有40余家。此外,各地方知识产权局也相继推出了旨在提升本地区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能力的计划,如广东省知识产权局推出的“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能力提升计划项目”[5];江苏组织实施的“江苏省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传播与利用基地”计划[6],反映出国内图书馆在促进专利信息传播利用方面的作用已得到政策层面的认可并予以支持。但目前国内对于图书馆参与专利信息公共服务的体系建设、法制保障和制度配套还十分薄弱,图书馆开展专利信息资源推广的服务模式、服务内容、所需资源如何得到来自制度和法律层面的全面支持和有效保障,这一系列问题都亟需得到政策层面的有效回应。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专利制度的国家之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业已建立了较为成熟的专利信息公共服务体制。1871年发起的专利文献图书馆计划(Patent Depository Library Program,简称PDLP)确立了美国公共图书馆在专利信息传播利用中的独特作用。该计划实施以来一直致力于美国专利信息的传播与利用,有效满足了美国民众对专利信息的多样性需求。通过对美国专利文献图书馆计划发展演变进程的考察分析,了解美国专利文献图书馆(Patent Depository Library,简称PDL)的服务内容和运作模式,并探寻其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对于国内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 美国专利文献图书馆计划的演变历程

2.1 源起:专利文献图书馆

2.1.1 专利文献图书馆概况

美国自建国伊始就对专利价值具有很高的社会认同度,1790年颁布的美国专利法案中就明确保障了美国民众对于专利信息的知情权,提出专利局应将其所保管的专利文献资料提供给图书馆供公众阅览。由此为图书馆开展专利信息服务提供了立法保障。美国早期的公益性专利信息主要集中在美国专利局编辑出版的《专利委员会年度报告》(1872年更名为《专利与商标局正式公告》)中,该报告包含了美国政府颁布的所有专利目录以及简要说明。完整的专利文献复本主要集中在华盛顿特区的专利局公共检索与科学图书馆,对于外地的使用者而言极其不便,也不利于专利情报的广泛传播和有效利用。在此背景下,美国开始考虑将公共图书馆纳入专利信息传播网络,由此形成了专利文献图书馆的雏形,最初共有22所公共图书馆参与了这一计划。

1977年5月,美国专利与商标局主持召开了第一届专利文献图书馆年会,会议代表来自全美各地的22所专利文献图书馆。此次年会正式提出建立全美专利信息情报网,此外还重点讨论了专利信息分类培训以及用缩微胶卷形式存储专利文献等问题,实现了专利信息载体由纸质拷贝向电子拷贝的突破等。同年PDL网络首次实现了扩员,又有6所公共图书馆加入了该网络。1982年,美国专利商标局正式提出了“专利文献图书馆计划”,后续又成立了专利文献图书馆规划办公室(Office of Patent Depository Library Program,简称OPDLP),专门负责推动专利信息情报网建设[7]。需要指出的是,PDL并非单独设立的机构,它是依托已有的图书馆网络建立起来的专利信息传播利用体系,其行政关系隶属不同的机构和部门,只是在专利信息服务方面统一接受美国专利与商标局的业务指导。

2.1.2 专利文献图书馆资源与服务

早期PDL的专利信息资源主要来源于美国专利局提供的专利文献复印件等相关资料,但只有少数图书馆订购了全套美国专利复本,大多数仅收藏了美国专利与商标局编撰的《专利委员会年度报告》。20世纪80年代以后,PDL在专利信息资源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每个成员馆只需向美国专利与商标局缴纳象征性费用(50美元)即可获得新发行的美国专利,并保存专利文档至少20年,以致力于建立相对完整的专利文档[8]。有的PDL还完整收藏了美国自1790年以来的全部专利文档。此外,部分PDL也开始收藏外国专利文献。

1982年,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开发的联机分类与信息检索系统(CASSIS/Online)开始与PDL网络对接。该系统不仅提供现有专利分类信息和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发行的电子版专利参考文献,还提供了供PDL成员馆之间沟通与交流的通讯功能,从而将原来分散的PDL联结成一个系统化网络,明显提高了专利信息的传播效率和效益。通过该系统用户不仅可以获取特定专利的初始号和交叉分类号,查看分类的结构标题,还可以检索分类题名、专利文摘以及《美国专利分类系统索引》中的关键词与分类的结构性题名。1989年,PDL又引入了CASSIS/CD-ROM(光盘版),该产品不仅包含了此前CASSIS/Online的所有功能,还加入了许多新的功能,如通过专利分类号、目录检索专利等。此外CD-ROM还包括一个包含专利全文的硬盘和一个专有专利代理人目录及参考工具的支持硬盘。

在纸质信息载体时代,用户检索专利信息主要通过手动翻阅专利公报等文献来实现,每个PDL在馆内专门设有收藏装订成册的专利公报的储存室,后续这些纸质拷贝又被大量的缩微胶片、CD或DVD检索光盘所取代。为了便于用户检索,每个PDL编撰了手册、便览和指南等一系列工具书供用户使用,还提供了大量参考资料供用户使用。此外,PDL通过PDLP办公室协调,将分散的参考资料统一传递给用户,以帮助用户有效利用相关信息。

2.2 发展:从专利文献图书馆到专利与商标储存图书馆(Patent and Trademark Depository Library,简称PTDL)

2.2.1 专利与商标储存图书馆概况及其类型

20世纪初,美国将商标事务纳入专利与商标局的辖权范围,商标信息的传播也逐渐成为PDL的服务内容之一。从1990年3月起, PDL开始收藏包含商标情报的CDROM。1991年,美国“专利文献图书馆计划”正式更名为“专利与商标储备图书馆计划(Patent and Trademark Depository Library Program,简称PT-DLP)”,“专利文献图书馆”也相应变更为“专利与商标图书馆”。名称的变更同时也意味着图书馆功能的拓展,即PTDL不仅提供专利信息,同时还提供商标情报。与PDL相比,PTDL的功能更加完善、覆盖范围也更广。20世纪末,美国已建立起由州立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和学术图书馆组成的,范围覆盖全美50多个州的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体系,面向发明人、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企业研发人员及个人提供专利信息服务支持[9]。

专利与商标图书馆包含一般成员馆和合伙馆(Partnership PTDL)两种类型,前者以公益为主,主要向公众提供免费服务,致力于专利信息的传播与利用;后者除了提供免费服务外,还提供深层次、增值性专利信息服务。美国专利商标局对合伙馆设立了严格的标准。除了资质要求以外,合伙馆还必须要与美国专利与商标局签订协议,通过付费以获得更多美国专利与商标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并采用最新的信息服务手段,致力于成为所在地区的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和市场信息中心,为用户提供深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合伙馆大多位于科技创新发达地区,如美国硅谷和五大湖地区。第一所合伙馆身份的专利与商标储存图书馆于1994年依托硅谷创新发明科学思想中心设立,为用户提供商业性知识产权信息服务[10]。

2.2.2 专利与商标储存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

PTDL的馆藏专利信息资源主要包括专利信息核心馆藏、电子数据库、PDLP规划处的出版物以及相关专利信息综合出版物等,其资源状况如表1所示。

为了帮助公众获取更全面的专利信息,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加大了向PTDL提供基础专利数据资源的力度,每个PTDL只需向美国专利与商标局支付少量象征性费用,就可以获得美国专利与商标局提供的多种载体专利信息公告、注册发明信息,复审证书、逾期专利信息以及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官方公报、索引、词典等资源,确保了PTDL专利信息资源的完备和齐整。此外还能定期获得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发行的最新专利文献副本以及专利回溯文档,以便开展深层次、多样化的增值性专利信息服务。在PTDL早期,专利检索仍沿用以往手动翻阅专利公报的方式,2000年以后,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往的手动检索逐渐发展为通过专利数据库来进行调查。图书馆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宣传专利申请的流程及相关缴费规定,介绍专利与商标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提供本地专利律师及发明人名录以及联系方式等。

表1 美国专利与商标储存图书馆馆藏资源概况

2.3 变革:从专利与商标储存图书馆到专利商标资源中心(Patent and Trademark Resource Centers,简称PT RC)

2.3.1 专利商标资源中心概况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纸质文献逐渐被电子文献所取代,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专利信息检索日益公开化,美国专利信息公共服务机制也作出了相应调整。2011年10月,专利与商标图书馆正式更名为“专利商标资源中心”,同时在资源建设、服务内容等方面也做出了大幅调整。首先,PTRC的入选标准相较PTDL有所提高,他们不仅被要求免费提供专利与商标局规定的服务,帮助公众高效利用专利与商标信息资源,还要考察其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服务潜力;其次,PTRC不仅仅是作为专利信息储存单元和传播渠道存在,也是专利与商标局直接面对地方的服务机构,旨在促进创新和创业文化,确保潜在的服务对象在使用其知识产权进行创业时能够获得必要的资源支持;再次,与PTDL相比,PTRC的服务对象更为明确:主要面向那些缺乏专利信息知识和检索能力较弱的小微企业、高校研究者和个体发明人提供专利信息服务。截止到2016年底,美国共成立了85个专利商标资源中心,基本上覆盖了每一个州,从地区分布来看,经济发达地区数量更为密集,仅硅谷就设置了6个专利商标资源中心[11]。

2.3.2 专利商标资源中心资源建设与服务

除了基本专利信息资源外,美国专利与商标局还为PTRC提供了专利审查员检索系统PubEAST和PubWEST的终端设备,这也是PTRC区别于专利与商标局网站最重要的资源。通过该系统可检索到美国专利授前公告、授权专利、欧洲专利局摘要数据、日本特许厅(JPO)摘要数据以及国外专利系统数据库等资源。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专利信息资源获取渠道日益多元化且获取更加便利,公众在网上就可公开获取大量专利信息。因此,PTRC将资源建设重点转向专利与商标信息服务能力以及交流平台的建设。美国专利与商标局每年举办一次专利信息研讨会,还会不定期邀请PTRC中的资深图书馆员开展培训教学,每个PTRC都要派代表定期参加专利与商标局举办的年度培训;此外,在网络交流平台建设方面,专利与商标局主要致力于搭建专利商标资源中心联盟(Patent and Trademark Resource Center Association),以加强各PTRC之间的业务交流与合作。

总体来看,美国PDLP自实施以来,在促进专利信息传播利用,推动美国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服务支撑作用。目前由这一计划演变而来的专利商标资源中心已成为美国最重要的公益性专利信息传播机构之一,其服务不仅限于专利信息的检索,而更多地面向中小微企业及个体的科技创新与应用。某种程度上,“PTRC不仅是信息资源中心,同时也是一个创新孵化器”[12]。PTRC服务模式对图书馆员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即图书馆员不仅要具备专利信息检索的能力,还要成为信息专家,为用户提供深度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

3 对国内图书馆开展专利信息服务的启示

在我国,图书馆尤其是科技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是专利信息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较早开展专利信息传播与利用的机构之一。由于专业覆盖面广,与科研工作结合紧密,具有较好的专业化基础,图书馆在政策制定、宏观决策、市场开发、市场导向等方面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咨询服务。通过对这一类机构进行培育和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积极引导他们开展公益性专利信息传播利用,提升他们利用专利信息服务的能力,能有效促进知识产权事业快速发展。在这方面,美国PDLP不论是在制度规范、资源建设,还是在服务内容、服务模式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3.1 制度基础: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法规体系

从国内现状来看,图书馆参与专利信息服务仍存在诸多短板,如主体不明确、政策法规不健全、制度保障缺失、基础条件薄弱等。美国早在首部专利法案中就明确了图书馆在专利信息传播体系中的作用,并依托公共图书馆建立起遍布全美的公益性专利信息传播体系,同时提供了多种制度保障,并有明确支持、发展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的政策法规,形成了以美国《专利法》为核心,以《1895年印刷法》《1962年寄存法》《信息自由法》《政府印刷改革法案》等一系列配套法规为辅的科学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专利文献图书馆计划及其后续变革措施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基础和法规依据。

目前国内图书馆参与专利信息公共服务虽已得到了政策层面的回应,但其权威性仍有待提高。全面反映用户信息需求的政策回应和制度设计,应以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为背景,以加快专利信息传播、满足公众信息需求为核心,着眼于突破条块分割的行政权力体系,明确界定各类主体尤其是公益性实施主体的职责、权利和义务,明确各主体机构的准入资质、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逐步建立以公共、高校和科技图书馆为主体的公益性专利信息推广体系,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宏观调控等方面的作用,扶持和引导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服务模式、服务供给等方面规范有序发展,积极推动政策落实,助推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快速发展。

3.2 资源保障:加强图书馆专利信息供给能力建设

目前,图书馆参与专利信息服务仍存在数据资源不足、基础资源不统一等问题。以全国专利文献服务网点为例,除政府性专利信息服务机构、科技情报机构和部分企事业单位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专利信息资源外,包括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在内的大多数网点并没有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供的基础性专利数据资源支持,使其在开展专利信息服务过程中始终面临专利数据资源不足的难题。此外,由于基础资源不统一,没有权威性的专利资源作保障,导致这些网点对外提供服务时所采用的数据库无法统一,直接影响了其服务质量及评价。

美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将政府投资建设的信息资源转化为公用资源,以便科研人员有效利用。据统计,美国在信息和通讯技术基础设施的投资占年度GDP的8.22%,美国网络资料的公开性、完整性和综合性在全球都是最好的[13],美国专利与商标局不仅向专利文献图书馆提供了全部基础性专利数据资源,还免费提供了检索专利与商标数据库以及专利与商标局的其他电子资源的设备和软件,并提供专利原始数据的批量下载;欧盟、日韩等国也不断加强公益性专利信息平台的基础专利数据资源建设,提供包括专利文献著录项目、全文信息以及审查期内从申请到结案的全过程信息。由欧洲各国联合建设的公益性平台ESP@cenet系统可检索全球80多个国家和组织的专利,深受公众欢迎并得到充分利用[14]。

3.3 统一标准:建立规范化的专利信息服务

国内专利信息服务的从业机构来自不同行业和领域,服务对象和需求也有所差别,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服务模式和服务标准,也没有建立规范的行业质量标准和评估机制。以全国专利文献服务网点为例,入选的图书馆就包含了高校图书馆、科技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等,这些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均有所不同,所提供的专利信息服务内容、形式、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仅能满足一般社会公众的需求,对一些深层次和复杂技术条件的需求,因为数据和服务能力的限制往往无法满足。美国PTRC计划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条例指导规范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美国专利与商标局不仅为专利文献图书馆提供了统一的专利数据库及相关检索设备,还对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服务模式、人才培养均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标准,引导扶持图书馆开发深层次专利信息服务,由此,图书馆既履行了向公众提供免费、开放、无障碍的基础性专利信息服务的社会职责,又根据社会环境及用户的需求变化为用户提供专利信息增值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为更好地促进专利信息的传播与推广,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应针对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公益性专利信息传播主体制定统一的规范条例,对其资质认定、服务模式、服务内容以及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使用均应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建立规范化的专利信息公共服务标准和服务模式。

3.4 职能分工:加强政策实施主体的协同配合

目前,国内从事专利信息传播利用的从业机构主要由专利信息服务机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图书情报机构等组成,国家知识产权局及下属地方局虽然在公益性专利信息服务中起主导作用,但多年来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机制和明确分工,导致国家和地方机构各自为政,职能交叉现象严重,相关部门、机构功能定位不明确、工作重点分散,整体工作推进缓慢,严重阻碍了专利信息的传播利用。美国的知识产权工作协同性很强,无论是政策制定,还是具体实施,涉及专利信息传播利用的各层次、各方面都有明确的职责和权限[15]。一方面,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在专利文献图书馆计划实施过程中,始终起着核心推动和基础保障作用;另一方面,政府机构与实施主体在职能分工、政策落实、服务规范、绩效评估等方面均能协同配合,确保专利文献图书馆在专利信息传播与推广中的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建立和完善专利信息传播利用的统一协调机制应着眼于国情并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针对监管协调主体、专利信息制度以及具体操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建立专利信息公共服务统一领导机构,以此为基础强化政府部门与实施主体之间的协同配合;夯实专利信息公共服务政策基础,制定统一专利信息传播协调机制的法律规范,确保专利信息传播利用的各项政策顺利推进落实;重视不同实施主体的利益诉求,提高其专利信息服务供给能力;建立健全信息交流和协商机制,并搭建信息沟通与交流平台。

4 结 语

美国专利文献图书馆并不是专门收藏专利文献资源的独立馆,它只是依托已有的图书馆网络体系开展专利信息传播利用,旨在帮助公众有效利用专利信息资源,助推科技创新和发展。除美国外,欧盟、日韩等发达国家都将图书馆视为本国专利信息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门。从国内来看,图书馆也是较早开展专利信息传播利用的机构之一。其本身长期从事信息服务工作,为政府、高校、企事业单位政策制定、战略决策、市场开发与导向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咨询服务,具有良好的专业化基础。为了加快我国专利信息资源的传播和利用,推动我国经济向创新引领发展模式转型,进一步促进发明创造,我国应汲取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快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建设,确保专利信息传播工作的顺利开展。

[1]EPO.Survey on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in Innovation [EB/OL].[2017-06-16].http://www.epo.org/service -support/contact-us/surveys/patent-information/ innovation-survey.html.

[2]黄迎燕,张 曦.专利信息传播、利用与服务调查研究[EB/OL].[2017-09-02].https://wenku.baidu.com/view/79db841cb7360 b4c2e3f6434.html.

[3]国家专利局.第一批中国专利文献服务网点公告(第9号)[EB/OL]. [2017-08-27].http://www.sipo.gov.cn/zwgg/gg/201310/t20131023_837530.html.

[4]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全国专利事业发展战略(2011—2020)》的通知[EB/OL]. [2017-11-20].http://www.sipo.gov.cn/ztzl/ywzt/qgzlsyfzzltjgz/noticeps/201211/t20121120_772612.html.

[5]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第三轮知识产权合作会商2017年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EB/OL].[2017-07-20].http://www.gdipo.gov.cn/shared/ news_content.aspx?news_id=13679.

[6]江苏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2017年度江苏省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传播与利用基地评选结果公示[EB/OL].[2017-08-24].http://www.jsipp.cn/xwdt/tzgg/201708/ t20170824_40385.html.

[7]吴新年.美国专利情报传播网的发展及其对我国专利情报工作的启示[J].国外情报科学,1993(2):4-7.

[8]刘燕萍.美国专利商标储备图书馆简介[J].科技管理研究,2006(5):189-190.

[9]姜丽芙,刘典伟.美国的专利与商标储存图书馆[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7(3):78-79.

[10]Comfort J.Documenting Your Institution's Patents: A Case Study from Clemson University[EB/OL].[2017-07-26].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05652405_Journal_ of_the_Patent_and_Trademark_Resource_Center.

[11]Barbara J H.Building the Patent Knowledgebase with Lifesize Patent Models[EB/OL]. [2017-07-26].http://digitalcommons.sacredheart.edu/library_staff/37/.

[12]谢虹霞,敖 翔.美国专利商标资源中心如何提供专利信息服务[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5-06-26(14).

[13]沈建磊,马林英.美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优势和特征[J].全球科技经济望, 2007(10):4-9.

[14]宋瑞玲,郑 洁.专利信息传播利用发展研究与展望[J].专利文献研究,2014(2):14-33.

[15]吕 徽.美国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和专利管理政策及其借鉴[J].调查研究报告,2003(94):1-19.

猜你喜欢
商标局专利文献
专利
水运工程(2022年7期)2022-07-29 08:37:38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速读·下旬(2021年11期)2021-10-12 01:10:43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大东方(2019年12期)2019-10-20 13:12:49
发明与专利
传感器世界(2019年4期)2019-06-26 09:58:44
商标局驳回非正常商标申请1.6万件打击恶意注册、囤积商标行为
商标局第六批商标受理窗口启动运行
商标局公布2017年度商标申请与注册数量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商情(2017年1期)2017-03-22 16:56:36
美国专利商标局人事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