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等艺术教育中引入茶文化的对策研究

2018-02-06 08:59霍彤彤
牡丹 2018年35期
关键词:茶艺茶文化艺术

霍彤彤

茶文化蕴藏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产生于儒释道哲学基础的茶艺美学也是茶文化中蔚为壮观的景致。茶文化作为一种综合、庞杂的文化体系,极具教育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针对当下茶文化教育深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高等艺术教育综合化发展等现实需求,本文从“茶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蕴藏着丰富的艺术资源、茶艺表演是多元立体的艺术实践活动”三方面论析茶文化引入高等艺术教育的可行性,并论述了茶文化引入高等艺术教育的具体策略。其一,发掘和梳理地方特色茶文化资源,增强高等艺术教育的活态性;其二,构建丰富的茶文化课程体系,实现高等艺术教育的专深化;其三,打造立体的茶文化资源空间,助推高等艺术教育的优效化。总之,茶文化的引入旨在促进高等艺术教育的深化发展,践行“全人格发展”的艺术教育终极旨归,同时也对茶文化自身的完善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伴随着中华文明古国的历史进程而自我丰富、日臻完善,是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作为反映历史各时期人类物质实践和精神世界的茶文化具有切实存在的现实意义。茶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文化,同时也呈现出丰富的艺术属性。无论是富含创造美、复杂美、现象美的茶艺表演,还是具有中国文人审美追求和人生价值的茶诗,抑或是色彩不一、形态各异的茶具,无一不承载着茶文化丰富、独特的艺术特色。另外,起源于普通百姓和文人士大夫的茶文化具备了二者迥异的审美趣味,形成了高雅和通俗、实用性和艺术性共存的独特形态。基于此,本文着力于探讨高等艺术教育引入茶文化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具体策略。

一、高等艺术教育引入茶文化的现实逻辑

(一)高等艺术教育综合化发展的应对之策

艺术表达形式的综合化促进了高等艺术教育发展的综合化取向。“艺术是一种悲欣情趣文化”,其具精神属性,当单一的艺术符号难以表达艺术家的精神世界时,艺术家试图通过融合异质的、互补性的元素来实现艺术表达的立体化和精准化。在崇尚去分化和多元化的今天,艺术跨界已成为一种趋势,多门类艺术整合建构成为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多元艺术符号的跨界艺术显示出巨大的吸引力,较之于以往,艺术的存在形式更加综合立体化,同时与生活無限接轨的艺术呈现出边界消融的特性,其与科技、人文、社会心理等紧密相关。因此,跨界创作能力的培养是艺术类人才培养的关键,进而促进了高等艺术教育的综合化。

教育价值观念的改变促使高等艺术教育趋向综合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文明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应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社会领域发生巨大变革,与此同时,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理念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学界普遍观点认为尽管学科的分化有助于研究的深入,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分化过细的学科间壁垒森严,孤立隔离,学科间的关联性和原理性被忽视,缺乏持续交互和对话的学科结构最终造成人才培养的单一性和片面性。因此,常规单一学科为基础的教育发展理念逐渐被摒弃,高等艺术教育逐渐走向跨学科和综合化。

高等艺术教育综合化的发展理念在艺术学一级学科的设置中便有所考量。自艺术学升格为门类之后,其下设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五个一级学科,为解决各门类学科间孤立隔离、分化过细的问题,设置了艺术学理论,旨在探索艺术各门类间普遍性艺术思维和艺术原理。其具有特殊的意义,作为理论性学科,其在再现真实的“艺术语境”,体验、感知和互动等方面存在不足,综合艺术实践过程的参与有助于受教育者对于艺术知识的实在性把握。在真实的参与过程中,受教育者不再是机械地复制艺术知识,而是对现有知识反思和重新编码后的自我理解。同时,各门类艺术综合化提升了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和艺术多样化表达能力。茶文化作为一种综合的文化,茶艺表演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实践形式,高等艺术教育引入茶文化有助于自身的综合化发展。

(二)当代文化建设的时代需求

社会文化形态和社会发展形态铸就了大众特定的价值选择和判断,当下社会出现的自然生态危机和人文生态危机揭示了社会价值观的偏差,在西方异质文化、本土都市文化逐渐蚕食优秀传统文化的情况下,自我文化世界的建构尤为重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由此可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族独一无二的精神财富和集体记忆,对其完善的继承和创新有助于实现文化自觉、提升民族自信。当然,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并非顽固守成,也非盲目排外,兼容并收、开拓进取、锐意革新才是切实的有效之道,特别是在当下社会价值观急速更迭的境遇下,优秀民族文化蕴藏的深厚学养更显其价值,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底营养。

随着消费文化的强势崛起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化观念、价值取向、社会规范、风俗惯习等相互交融和碰撞,社会价值观呈现出碎微化、动态化甚至畸变化等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成为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高等艺术教育作为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其担任着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和整合的重任。相较于异质艺术文化阐释话语体系的不完善和民族感情共鸣的缺乏,植根于优秀民族文化的艺术精神和艺术形象具有“原生域”艺术文化的本土亲缘性,其成为提升国民艺术素质的有效途径,发掘具有中华民族精神的艺术形象成为重中之重,而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高等艺术教育可探索的重要资源。

(三)茶文化与高等艺术教育相互促进发展

中国茶文化教育历史悠久,成就斐然。茶文化教育的发展状况体现了教育领域对茶文化内在价值的关注和认可程度。从代表古代茶学源头的《茶经》开始,关于茶的知识体系逐步被建立,从茶叶种植、茶叶产地、采茶工具、煮饮器具、饮茶风尚等多个方面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完善。直至近代,茶学专门的教育机构才出现,中山大学在1931年成立茶叶部,设置茶文化专业,这是茶学教育首次以专业的形式进入大学。自1952年大学系科调整之后,茶学作为一门系科归属于农学科,课程涉及茶叶概论、茶叶栽培、茶叶检验、茶叶经济、茶叶化学、植物学、化学、土壤学等多学科知识,课程设置侧重于自然科学领域,相关人文类课程相对缺乏。

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茶学专业逐步深化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得以更新,茶文化相关课程逐渐开设,茶文化教育体系得到了扩充和完善,茶文化教育在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上都有体现,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培养模式。总体而言,茶文化具有多层面的特性,具有交叉的研究领域。学者朱红缨认为,茶文化主要由茶叶学、茶艺学、茶文化史学、茶经营学四个领域构成。目前,茶文化学体系化建构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研究领域的不明确和研究资源的不充分,同时也要求研究人员具备交叉学科的研究能力,当下的研究存在对茶文化中艺术元素发掘不足的问题,茶文化教育也主要集中于对茶文化进步价值特征的传播,较少对其艺术性进行专业的阐释。因此,针对当下茶文化教育中艺术性阐释不足的问题,利用艺术学学科资源针对性挖掘茶文化的艺术内涵成为茶文化教育深化发展的重要维度。

二、高等艺术教育引入茶文化的逻辑动因

(一)茶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艺术资源

茶文化生长于中国的耕读文明,在文人意识中得以发展壮大。在历史的更迭和社会的变迁下,茶以自身的物质实用性逐渐渗透到各社会阶层,与民俗和社交礼仪相融,深受文化、宗教、科学等多领域的影响,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文人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下,茶文化构成了独特的精神内蕴和丰富多样的艺术特征。

历代传统文人借由茶具、茶艺、茶书、茶诗、茶文、茶画、茶经、茶联,甚至茶本身传达自我审美趣味和价值追求,这些以茶为媒介的艺术作品呈现出丰富的精神内蕴和艺术特色,具有物质实用属性的茶在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追求下得以艺术化升华。例如,中国的茶名大多别具韵味,有的极富想象力,有的引人深意,有的蕴含美好寓意。正如艺术表达的即时即地性,文人士大夫的“茶味”也因境遇之不同而呈现出迥异的“茶味人生”。“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晚年的欧阳修从茶中品出了世路崎岖、人情凉薄的人生感慨;“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经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经历过“乌台诗案”的苏东坡以煎茶和自然的变化寓意宦海浮沉、人生无常。事实上,赏析茶的色、香、味以及茶名之美便是对茶由物质层级上升到精神层级所蕴含的艺术哲思的体悟。

作为茶事活动的实用工具——茶具,兼具综合的艺术特征,将书法、绘画、文学、雕塑等特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独特的审美体验,而茶具的审美风格变迁传递出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茶诗”作为文人士大夫直接的心声流露,其中渗透了儒家的“中庸”和“内省”、佛家的“彻悟”、道家的“超脱”,体现了艺术化人生的诗意表达。“茶艺”表演作为茶文化的实践形式,强调审美体验的主体参与性,同时将饮茶活动转换成可感知的艺术实践活动,实现了生活艺术化。总之,无论是具有极强创造美、复杂美的茶艺表演,还是音乐、书法、绘画、雕塑、设计等多重艺术元素融合的茶具、茶画、茶舞、茶歌、茶诗、茶文、茶联等,都体现了艺术表现的综合性和复数性。

(二)茶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

在科技理性、工具至上、消费导向的社会语境下,物質兴盛而精神匮乏已经成为当下社会的时代顽疴。当下的艺术教育存在过分重视实用技能知识和道德教化的问题,这种功利化倾向使得艺术类专业学生人文素养严重匮乏,亦偏离了艺术教育“全面人格发展”的终极旨归。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熔铸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结晶,也是当下人文素养培养的沃土。

茶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长久的物质层面实践的过程中,逐渐转化成精神层面的智慧结晶。茶文化融合儒家、佛家、道家之思想,体现出深厚的、多元的文化内蕴,其中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君子之道”成为茶文化的核心思想,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上,儒家思想无疑占据着核心地位,当下对儒学的大力提倡更是说明了儒家思想的重要价值。“中庸之道”并非一味的折中、妥协或是平庸,而是体现在处事艺术的“平和”“协调”“包容”,茶文化正体现了“和”的美学思想。首先,不同于酸甜苦辣太过浓烈的单一味道,茶味更显适中调和、醇正隽永;“茶礼”“茶艺”过程中更是显现出一派从容、谦和之态;文人士大夫喜用的素白、简约茶具亦显一种古朴高洁、适度和谐的风貌;茶画的艺术形态虽历经社会变迁有所不同,但是大多体现出闲适宁静、和煦幽远的艺术韵味;茶诗、茶文更是反映出彼时文人士大夫“以茶为媒”,用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寓意自身清正中和、豁达自适的人生追求。“其用涤烦,其功致和”,裴汉在《茶述》中对茶的功用作如此概述,茶的这种涤烦致和的功用与佛家禅悟通达的智慧意趣相通,茶禅联姻状态便是茶文化与佛学精神的融会贯通,是一种挣脱尘世烦恼,于静谧之中实现自我观照的亲身体验,亦是中国传统文人心驰神往的淡泊自然、超然物外的人生追求。道家的“虚静”之态也是强调主体的清净无为的修习状态,指出在自然的心境中体悟茶道、参悟人生,茶自身清和自然的特性正应道家思想之“道法自然”。

总之,融合儒、佛、道三家思想的茶文化体现出一种“中和”之美,涵盖了“清”“淡”“静”“和”“真”等意义所指,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古典美学的浓缩积淀。基于当下艺术教育人文严重匮乏的时弊,以及人文素养作为艺术教育基底营养的重要构成,茶文化有助于学生在前人的思想殿堂里参悟生活、学术、人生,旨在培养积极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借此实现自我的精神追求和人生价值。

(三)茶艺表演是多元立体的艺术教育实践活动

茶文化呈现出综合的艺术属性,涉及表演艺术、设计艺术、服饰艺术、音乐艺术、绘画艺术、书法艺术、语言艺术、雕塑艺术和管理艺术等多门类艺术。概括地讲,茶艺表演集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于一体,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在茶艺师创造的独特的情景意象中,观赏者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多重感官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想象空间,体悟并感知整个艺术活动中丰富的艺术内蕴,实现精神和情感的共鸣。这种通过“仪式化”强化的艺术实践,将整个饮茶流程疏离于日常生活,有效地营造生活艺术化的意象,这种艺术体验既包含了真实的客观物质化体验,又有效地捕捉到了“形而上”的精神内涵,成功的茶艺表演将技艺和情感、理性和感性置于最大化的平衡和协调之中,体现出“中和”的审美意蕴。同时,多种门类艺术融合下的茶艺表演展现出多重的创造美和复杂美,实现了趣味性和艺术审美的双重融合,契合了当下大众“立体化”的阅读习惯,有助于观者的深度聚焦。当然,作为复杂的、综合的艺术实践,茶艺表演强调主体深度参与,同时注重客体辅助性参与,既需要茶艺师自身精湛的技能、深厚的茶文化素养和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同时也需要欣赏者具备深厚的艺术感知能力以及茶具、茶饰品、环境陈列、音乐、舞蹈等蕴含的审美趣味。

总之,茶艺表演具有情景创设、深度卷入、情感迸发的艺术实践功用,将其引入艺术教育教学实践,可以有效地解决当下艺术教育教学手段单一、僵化,课堂成效不足等问题。

三、茶文化在高等艺术教育中的路径建构

(一)发掘和梳理地方特色茶文化资源,增强高等艺术教育的活态性

当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导致高等艺术教育中文化日趋“断层”,散落的以茶文化为代表的部分中国传统文化日趋流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艺术类人才培养的完整维度和艺术教育的深化发展。在传统文化的价值被普遍重视的新时期,整体性梳理茶文化资源是活化高等艺术教育的重要路径和内在推动力。

挖掘和梳理地方特色茶文化资源主要是指针对历史上已有的茶具、茶画、茶器、茶艺、茶舞、茶民俗等茶文化相关资源进行深度发掘和梳理。基于有效性提升高等艺术教育的活态性,挖掘和梳理地方特色茶文化资源的具体路径有三:其一,通过史料文献的整体性梳理可以窥探当地源远流长的茶文化特色文化景观的整体风貌、历史演变、艺术形态等,注重当地茶文化本土特色的挖掘和提升,将极富韵味的原生态茶文化资源与高等艺术教育实现互化衔接,可以有效增强高等艺术教育的文化性和生命力。其二,通过产业融合之策,将茶文化与旅游、服装等相互融合实现文化衍生和转换,并与高等艺术教育深度联动合作,不断盘活茶文化对高等艺术教育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其三,在当下“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下,增强中国茶文化对接世界的思维。事实上,“以茶为媒”可以极大地助益于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开放性和全球化。

总之,挖掘和梳理地方特色茶文化资源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国家政策的推动,也需要全社会资金的支持,更离不开国家、社会、高校等的支持和合力。无论是茶文化特色景观的深度发掘,还是茶文化的衍生和转换,都为茶文化资源与中国高等艺术教育实现“互化衔接”提供了具体可行的实施路径。以茶文化为切入点提升高等艺术教育的辐射力和带动力,最大程度地助益于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开放性和全球化,这为高等艺术教育的整体性盘活、活态性提升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和可行性。

(二)构建丰富的茶文化课程体系,实现高等艺术教育的专深化

茶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藏多门类、多形式、多风格的艺术资源,代表了中华民族杰出的艺术成就,同时也极具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茶文化自身具有完善的知识体系,作为一种庞杂的教学素材,其引入高等艺术教育涉及多方面的考量。

首先,构建茶文化独立的基础价值体系。茶文化的引入不是简单的机械植入,而是要从艺术、生活、社会等三个方面探明其艺术价值、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重视茶文化的文化引导功能、行为规范功能和人格建构功能,形成茶文化独立的文化阐释话语体系,提升高等艺术教育对茶文化的文化认同力,从而实现高等艺术教育对茶文化中艺术元素的阐释力,有助于受教育者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的综合提升。

其次,针对不同艺术门类选择偏重于该门类的艺术资源。在课程设置方面,茶文化中的艺术资源类型繁多,应根据门类学科的特点,选择性植入茶文化中的艺术元素,不能强调标准性和统一性。

最后,實现课程内容的多样化。茶文化中的审美意蕴依靠多种媒介、多种艺术表达形式得以展现。例如,通过语言媒介茶诗、茶画、茶文、茶书等传播和延续审美趣味与精神旨趣,通过茶艺表演创设情景化体验模式,让观赏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感官角度体悟茶文化的艺术意蕴,深化对茶文化内涵的理解。由此,茶文化内容的呈现不应局限于单一的媒介或表达形式,将丰富的茶文化引入当下的高等艺术教育,从茶文化独特的审美意蕴解析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核,充实当下高等艺术教育课程内容,具有切实有效的艺术教育价值。

总之,将茶文化作为高等艺术教育的课程内容极具价值和意义,但同时面临着学科守候和跨界融合的问题,高等艺术教育在守候学科本体的同时,要提纯茶文化特色性内容,将其植入高等艺术教育,促进高等艺术教育课程内容的深化改革。

(三)打造立体的茶文化资源空间,助益于高等艺术教育的优效化

基于艺术的综合化和艺术学科知识体系的有机整体性,高等艺术教育的综合化取向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综合化的教育发展理念在教育的各个环节均有所体现,例如,招生考试内容更加综合化,中央美术学院2017年的考试题目“画出鲍勃·迪伦的歌曲《答案在风中飘》”,区别于以往招生考试单一的“技能”测试,这次的考核聚焦于一个社会热点事件,除基本的艺术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核,还涉及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反思,具体涉及对国家、社会、和平的思考,这便要求考生在具备基本的艺术素养之外,还应具有人文素养、政治素养以及基本的思辨能力等。由此,打造立体的茶文化资源空间,以实现茶文化资源的优质化、精准化呈现,创设逼真的艺术体验空间,促进高等艺术教育的综合化发展。

事实上,茶文化并不以单独的个体存在,它产生于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特定的人文生态环境下,它与音乐、舞蹈、香道文化、茶具、茶室设计等互融、紧密相连,茶文化是综合的文化。传统的艺术教育资源主要为纸质书籍和电子图片,受限于客观条件,教学中难以运用原生艺术资源,进而导致原生视觉体验的缺席,作品之精妙往往只能依靠描述性文字来表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艺术教育的成效性。因此,一方面,利用区域茶文化资源和茶文化相关博物馆资源,增加实践性学习的机会,通过实地观赏和操作全面理解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既激发了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学的精准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当下的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立体显示、计算机技术等实现茶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例如,将采用3D视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VR)实现对茶文化资源的虚拟化再现,在一个独立的空间和时间内对茶文化实现立体化呈现,提高茶文化内容呈现的逼真性,呈现一种多感知、沉浸性、情境性、想象性的艺术体验。

总之,打造立体的茶文化资源网络空间,其涉及茶文化文献、图片、影像等资源的网络化呈现和开放共享,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茶文化资源对接高等艺术教育的经济性、利用率、精准性、体验性的可能性,这对高等艺术教育的综合化、优效化发展意义深远。

四、结语

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其具有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旨意高远的艺术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在艺术学科独立成为门类、学科亟待完善的语境下,茶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符号,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将茶文化引入高等艺术教育,既是对茶文化自身的传承,也是对其内在价值的拓生性开发,这反映在对其人文价值的发掘和艺术价值的深度应用。因此,茶文化作为一种新的元素,可以融入当下的高等艺术教育中。在沿袭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高校应解析茶文化的独特内涵,积极开拓创新,从茶文化特色资源的发掘和运用、茶文化课程体系的构建、茶文化资源的立体化呈现等方面促进艺术专业的完善性发展,进而实现高等艺术教育的优效化发展。

猜你喜欢
茶艺茶文化艺术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茶文化的“办案经”
茶艺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茶艺表演的主题表达——以《遇见老白茶》主题茶艺表演为例
纸的艺术
基于翻转课堂的《茶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茶艺赶考 谁主沉浮?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