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意识叩问生死离别

2018-02-06 08:59沈芸
牡丹 2018年35期
关键词:龙应台生命母亲

沈芸

龙应台的《目送》用生命意识叩问生死离别,作品用对比手法呈现出生命发展的真实可感。龙应台曾在公开场合这样表示,《目送》她如果年轻十岁是写不出来的,而因为这部作品的私密性和情感深度,她无法在大庭广众畅谈这本书。73篇散文组成的《目送》,通过孩子的幼年、自己的壮年、长辈的暮年来诠释生命的成长、成熟与老去。同时,用理性的眼光关注周边的人和事,表达了对生命中生死离别的感悟。作品中浓浓的人文温情,激发了作品与读者的共鸣。

一、生命的传承,感动源自真实

《目送》情牵三代,以作者为圆心,以“与子”“与父”的情感为等值半径,辐射出一个完整的生命圆轨。无论是面对生命的成长还是衰老和告别,龙应台都展现出了一个成熟生命的思考、责任和担当。作品通过以“我”为核心的生命前后的成长历程,通过成长中不同时代相似场景的对比,让读者更真切地感同身受生命成长轮回中的妙处。

(一)从容面对生命的成长

面对生命的成长,龙应台也有过焦虑和不安,可最后她都能从容、淡定地面对,尤其体现在“与子”“与父”的6次目送中。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时,“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华安十六岁,机场送他去美国做交换生,他“照例拥抱”,却“很明显地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通过安检后,他“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我则“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华安二十一岁,上龙应台教课的大学,“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意搭我的车”。

与儿子的生活,龙应台慢慢了解到“目送的意义”。

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去大学教书报到,为了对得起女儿“教授”的身份,父亲把车停在了侧门的窄巷边,留下站在巷口目送的龙应台。看着满腿都是排泄物的父亲,龙应台蹲下来为他擦拭,没有任何怨言。由于自己要赶回台北上班,所以只能眼看着父亲被护士推回,看着轮椅的背影消失在玻璃门前。父亲火化归天,龙应台眼看着棺木“缓缓向前滑行”,“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住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与父亲的生活,龙应台再次慢慢了解到“目送的意义”。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景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的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目送》)

看似简单的“不必追”三个字,却满含了作者龙应台对“生命成长”的理解。年轻倔强的华安其实就是年轻时候的龙应台自己,每个年轻的生命都渴望自由和独立,希望自己能顶天立地、独当一面。经历人生的风雨挑战后,处于生命成熟期的龙应台早已能轻松地面对年轻生命发出的咄咄逼人的气势。当然,面对生命的老去,龙应台也有了更多的沉稳和淡定。面对满腿都是排泄物的父亲,也许年轻的生命会无法承受,甚至会有排斥,但是龙应台淡定地蹲下擦拭的动作,诠释了儿女的“反哺之情”。每个生命都是從呱呱坠地开始,都是父母含辛茹苦地哺养长大。当成熟的生命孕育下一代生命时,其自然不能忘记上一代生命的养育之恩。

正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目送》就有这样一种个人又集体化的情感体悟。《目送》没有囿于狭隘的私人情感体验和追忆,而是以一种独特的视角捕捉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引发读者小心翼翼地去体验物是人非的变化,挖掘生命中亘古不变的情感意义,直指人心,给读者点亮启迪人生智慧的明灯。就如作者曾所言那样:“书写本身,于己,是自我探索;于读者,亦有启发。”

(二)精心呵护生命的衰老

父亲的离开,加剧了母亲记忆力的衰退。为此,龙应台特意放慢了脚步,呵护日渐衰老的母亲:陪母亲上胭脂,把绵羊油倒在母亲手心,给母亲涂手指甲、抹口红,在温润的时光中帮母亲重拾心中那份爱美之心。

面对神志模糊的母亲不断地反复的追问和质疑,龙应台不厌其烦地证明自己就是雨儿的身份。面对每天不断数钱包的母亲,龙应台自制“银行证明”安抚焦虑万分的心。面对寒冷冬夜、终夜不睡的母亲,龙应台帮母亲穿上最暖的衣服,围上围巾,牵着母亲的手,出门散步喝家乡味的豆浆。

如此循环反复中,油然而来的是生命衰老的忧伤,让每一个人都必须直面这生命不可抗拒的规律。龙应台之所以感人,是她不仅自己付出努力,还和朋友分享交流彼此经验,用放慢的脚步和全心全意的爱来呵护这无可奈何的生命衰老。

当然,龙应台在默默付出的同时也收获了意想不到的被呵护的感觉。泡面里的青菜让儿子带着老妈整整逛了三小时,只为仔细挑选食物。回家后,安德烈像一位大厨一样做起了美食。龙应台答复儿子说:“好,我学会了,以后可以做给你吃了。”可儿子却说:“我不是要你做给我吃。你还不明白吗?我是要你学会以后做给你自己吃。”

这样一段对话让人回味无穷。父母与孩子,所谓的强与弱,似乎就在不经意之间转化、逆转。龙应台对于母亲的照顾,儿子对于龙应台的照顾,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一脉相承的感动。爱与被爱,就在每一个家庭的喜怒哀乐中无限地循环。一代人在成长,总有一代人在衰老;让成长去呵护衰老,这是每个家庭爱的轮回,更是生命最有意义的轮回。

(三)万般不舍的生命告别

龙应台用“满山遍野茶树开花”篇章中的《幽冥》《缴械》《年轻过》等15篇散文来记录和回忆与父亲、母亲的点滴生活直至与父亲生命的告别。

15篇文章的开篇都用相类似的三句对话来展现父亲、母亲一点点的生命变化和自己对他们的关心、关注。“爸爸,是我。吃过饭了吗?”“吃不下。”“不管吃不吃得下,都要吃啊。你瘦了很多。”(《年轻过》)龙应台在繁忙工作的同时要教儿子处理生活琐事,更要接受老父亲希望自己陪他去参加宪兵同学聚会的邀请。面对忠孝难以两全的无奈,龙应台还是努力调整了自己的时间,配合老父亲参加宪兵同学聚会,让他很兴奋。

“满山遍野茶树开花”篇章最让人揪心的是龙应台直面父亲生命的结束。由于父母都是从大陆而来,龙应台在台湾没有亲戚,没有经历过亲人的离世。直到五十岁,她才第一次遇到了人生课程中让心理宇宙发生剧烈震动的亲人过世。父亲的逝世让龙应台不得不开始独自咀嚼人生不可逃脱的生老病死,“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在《两本存折》中,龙应台明白:“在那一本存折所赚取的每一分‘金钱的累积,都是用这一本存折里的每一寸‘时间去换來的。更惊人的,‘金钱和‘时间的两种‘币值是不流通、不兑换。一旦用出,不能用那本存折里的‘金钱回头来换取已经支付出去的‘时间。”因此,“金钱”可以给过路的陌生人,“时间”却只给温暖心爱的人。在《俱乐部》中,作者和“树海葬俱乐部”的人讨论身后之事,理性地选择身后之事的方式。亲人的离世让龙应台更加豁达地看待人生,更坚定了她“孤独面对,素颜修行”的信念。

二、生命的温度,温暖始从身边

《目送》中,龙应台不仅记录自己与家庭生活的点滴,还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这个世界,以一个知识分子特有的人文关怀宽厚怜悯身边的“陌生朋友”,为他们的生存境况发声而呼,为社会的生存现状量力而行。

在现有的教育环境下,父母更多地引导孩子如何追求卓越,成为一个精英;可是平凡生活中的挫折、痛苦、哀怨鲜有人关心、关注、指导。《跌倒——寄K》中,一个“国三”学生用一个塑料袋自杀在学校的厕所里,让龙应台深有感触。她设想了学生生命最后三天的境遇,一系列的问题直指世间是否还有那一丝让人留恋的温暖,是否有人曾经给予过跌倒时候的关心、问候和帮助。

谁教过我们,在跌倒时,怎样的勇气才真正有用?怎样的智慧才能度过?“我们没有学过”,一句简短的话,却是如此铿锵有力。面对生活,要用平静的心态去面对挫折和考验,确实是一段修行之路,就像龙应台所说:“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在这个孤独的修行中,人们可以用“一句轻柔的话、一个温暖的眼神、一个结实的拥抱”给修行途中的陌生行者温暖和力量。生活除了教人做一个优秀的人外,更要教育引导人做一个淡定、从容之人: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不如意,不急不躁,安然处之。

“太疼的伤口,你不敢去碰触;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有时候,你不敢去注视。”如此沉重的开篇,来自《四千三百年》,发生于满目疮痍的金门。“小心地雷”的铁牌、画着黑骷髅头的画,不免让人想起那些被炸身亡的人们,甚至连名字都不知。民谣歌手“金门王”的歌声里的苍凉和无奈,不仅仅因为他被炸弹炸瞎的眼睛和炸断的腿。当然,世界不只有悲情的金门,还有阿富汗、巴勒斯坦、中亚……

“埋下一个地雷,只要三至二十五美元,速度极快;要扫除一枚地雷,得花三百至一千美元……一整天下来,他可以清二十到五十平方的范围。要扫除阿富汗五分一国土的地雷,需要的时间是四千三百年。”(《四千三百年》)

触目惊心的数字对比,让平凡的普通人就能在顷刻之间读懂其中的艰难和不易,当然更有其背后带来的灭顶式的生命洗劫。不论战争起于何由,至少战争中牺牲的人是可悲的,战争后牺牲的人更是无辜的。龙应台用极富理性的文字描述了这段人类史的灾难,每一个人透过文字都能读懂战争的“意义”。世界的和平与人、与己都是一种生命的尊重。

有时候,时代太残酷了,令人闭上眼,不忍注视。

三、结语

在《目送》中,龙应台用她的款款深情敬重生命,悲悯人生悲苦,关注完整而独立的人,在不经意之间流露出人情味,深深感染了读者。一个有爱的作者,一部温暖的作品,点亮生命之路。

猜你喜欢
龙应台生命母亲
有价值的善良
龙应台被儿子教育
给母亲的信
《银色仙人掌》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