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康晓光在第五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慈善论坛发表主题演讲。
当前在我国前现代、现代、后现代三种慈善形态都处于发展之中,是齐头并进的状态。三种慈善形态叠加在一起形成了超慈善的形态。
近十年来,尤其最近五六年,慈善事业和以往有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实际体现为: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了,参与的行动主体也是非常的多元化,用到的方法和工具也日益多元化。
在组织形式方面,去组织化、去中介化、虚拟化、个体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或者是非常丰富迅猛。简单来说,也许五年前、十年前中国的公益行为、行动是由专业的公益机构在主导,而最近几年这种现象发生变化。今天非常耀眼的一些公益概念、新方式、新项目很多并不是由专业公益组织提出的,媒体、企业、个人在其中都发挥了特别大的作用,跨界、融合的现象非常得普遍。
公益早已经打破了界限,公益的思考、元素融入所有的部门和行业,所有的部门也积极进入公益事业,公益不是某一个专业,也不是一个部门,公益已经成为了生产方式。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公益的弥散化,整个领域多样化、碎片化,而且充满了不确定性,行业的治理、政府的管理也都是如此,都在受到挑战。
以现代的慈善为基准点,今天看到的这样一个不确定性、严重的碎片化的领域,实际上是前现代的慈善、现代慈善、后现代慈善叠加在一起造成的结果。
什么是前现代慈善呢?在农业文明的时代,中国土地上最主要的人类的形态就是一个个的村庄,由家庭组成,依靠土地从事生产,这是小规模的熟人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公益和慈善活动也都是短期的、小范围的活动,没有专职的人和机构来从事,与之对应的价值观主要依靠传统的道德和风俗习惯,政府几乎不干预。
进入现代,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尤其是科技革命的发展,原来小村庄都被淘汰了,城市是一个大规模的匿名的社会,同时亚当·斯密所讲的分工和专业化的逻辑也对慈善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因此在现代社会里,专职机构成为了做慈善公益的主力军。社会进行了分工,过去的慈善家变成了提供资金或者是提供时间的捐赠者和志愿者,专业慈善组织作为中介者、中转站,接受慈善资源并交给受助者,常规性地、持续性地大规模提供服务。
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后现代慈善也随之产生。后现代慈善和前现代慈善、现代慈善相比有着非常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专业的慈善机构,或者说专业的中介机构的作用开始下降了,个体的积极性、非专业的组织在慈善领域中的作用,还有基础设施变化,都在深刻的改变着慈善的生态系统。产生这一变化主要来源于两种力量,一种是制度变化,一种是社会结构的变化。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第三产业成为了一个最主要的就业部门,大量的白领、中产阶级开始出现,这些人在公益领域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技术的变化同样带来巨大的变化,尤其是互联网的影响,把人和人、人和事、人和物之间联系起来,使组织和发生集体活动的成本大幅度下降。
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慈善是不同历史阶段的产物,但在中国却同时出现了。中国的现代公益也只有40多年的历史。这40多年,传统前现代的慈善开始逐渐复活;最迅猛的发展的是现代慈善;但最近几年后现代慈善崛起,一些不专业的个人、企业、事业单位、虚拟组织开始进入这个领域,并且呼风唤雨,发挥非常大的作用。造成这样一种现象,实际上是既有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家族观念变化的结果,也有新技术革命带来的结果。
当三种慈善形态叠加在一起的时候,形成了一种新的慈善形态,我将其称之为超慈善。当前三种慈善形态都处于发展之中,是齐头并进的状态。现代慈善还没有成熟,前现代慈善处于恢复之中;不成熟的老模式在发展的同时还要适应新的环境;超慈善异军突起,与老模式争锋,同时也在有力地改造老模式;呈现出重叠发展、叠加创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