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 勇
(中共文山州委,云南 文山 663000)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云南省委、省政府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云南实际探索出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高原特色农业与东北大农业、江浙精细农业和京津沪都市农业一起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四大发展模式。通过多年的实践,云南省在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存在“大资源”“小产业”“弱效益”等产业化程度低的问题,[1]制约了云南省的农业发展。笔者结合多年县域经济工作实践,就发挥龙头企业的关键性作用,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谈些个人见解。
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2012年8月8日,云南省委常委会议通过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对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作出全面部署、加快推进发展。“十二五”期间,高原特色农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抽检合格率达97%,累计有效认证“三品”850户,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70个,“云南名牌农产品”达80个。2015年,农产品出口到116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达40.55亿美元,连年稳居西部第一,规模化集约生产初见成效,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2]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战略举措。从国内国际环境看:机遇与挑战并存。
第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把农业作为区域产业合作的重点之一;在“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战略定位中,高原特色农业具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链相对优势。第二,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把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列为着力推进的8大重点产业之一,产业发展配套政策不断完善。第三,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以路网、航空网、能源保障网、水网、互联网为重点的“五网”建设,有利于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提升竞争力,高原特色农产品连续3年占云南省农产品出口的50%,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第四,随着我国正式进入消费型社会,无公害、绿色的高原特色优质农产品在高端消费市场的占有率逐年提升。
第一,国际农产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竞争激烈,国内设施农业特色优质农产品冲击着高原特色农业,形成双重竞争。第二,云南省水资源分布不均,气象灾害频发,生产方式粗放,地力呈下降趋势,环境污染隐患日益突出,给山地农业带来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第三,面临“保饭碗”和“促增收”的双重要求。第四,面临农业补贴“黄箱”政策“见顶”和地租、用工、生产资料成本上升导致的农业生产成本“抬升”的双重压力。
云南省委、省政府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意见》 《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意见》 《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 《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力争到2020年培育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农业小巨人”100户、农业龙头企业3700户以上,建成10大农产品加工园区,10大重点产业综合产值达8100亿元、农业增加值达2200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直接来自10大重点产业的收入达5000元左右。要实现这一目标,须强化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农民主体作用的全面发挥。在农户到龙头企业到市场、产供销一体化的高原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中,核心和关键是通过有为政府的适度干预,引入、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引领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龙头企业具有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配置的相对优势,在引领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中,具有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作用。实践证明,龙头企业有多大,产业就有多大;龙头企业有多强,产业就有多强。没有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犹如“拖拉机跑高速”,油门踩到底也跑不起来。
龙头企业雄厚的资本、极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专业化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易引起集聚效应,有利于引领、主导一个产业,成为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例如,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自1994年建立以来,注册资本3.29亿元。历经20余年,拥有芒市、临沧、重庆等13个子(分) 公司。发展咖啡种植基地27.3万亩,分布于全省2个州(市) 8个县(区) 48个乡镇168个村委会1000多个村民小组,共带动6万多户30余万农民从事咖啡产业。拥有年产33000吨的速溶咖啡深加工生产线,建成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速溶咖啡流程型智能制造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大幅提升精深加工能力。企业已发展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国内咖啡种植规模最大、深加工能力最强、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咖啡企业。“后谷”品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著名品牌等多项认证,产品远销美洲、欧洲、日本、韩国等52个国家和地区。2016年,企业总资产达85.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50.8亿元,净利润达4亿元,进出口额达3.4亿美元,缴纳税金3008万元。
龙头企业的生产规模决定了产业发展规模。龙头企业把分散的千家万户小规模的家庭经营与国内外大市场连接起来,能够大幅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带动千家万户的小农生产走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1.有利于推动基地建设。基地是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抓手。农业龙头企业为了确保原料品质、降低管理成本,按照相应的技术规范,统一建设属于自己的原料基地。龙头企业的生产能力越强、规模越大,越是需要稳定充足的原料供应保障,越是需要标准化、规范化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例如,笔者曾担任过县长和县委书记的曲靖市马龙县,采取“建基地带大户联农户”的模式,围绕“园区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引进龙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蔬菜产业,促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在马鸣乡建成高原特色外销型山地蔬菜基地2000亩、食用玫瑰花基地3000亩、甜脆玉米基地10000亩;馨沃绿园公司,种植西兰花2000亩,基地年总产量9000吨;云南嘉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成食用玫瑰花基地3000亩;龙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月望乡小海子村建设大型生态循环农业科技园,建成蔬菜大棚8000余平方米,流转土地4500亩。
2.有利于推动农民组织化。农业龙头企业的生产规模、基地面积越大,涉及的农户就更多,对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要求越高。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把农户组织起来,既可以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又可以更好地维护农户合法权益。在企业和农户的共同利益驱使下,推动各种合作组织快速发展。例如,在德凤茶业有限公司的带动下,仅德宏州芒市就成立了江东乡李子坪山寨茶专业合作社、轩岗乡有福茶叶专业合作社、芒海镇利民茶叶专业合作社、象滚塘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同心茶叶专业合作社和三台山早外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
3.有利于技术人员的培养。为了生产出生态、优质的品牌产品,农业龙头企业需要制定、推广、运用一系列的技术标准规范,随着大量的专业培训教育和生产实践,必定培养出大批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带动农民素质的提高。例如,德宏后谷咖啡公司仅2016年就开展技术培训3100次,培训群众达26万人次。
品牌就是企业的生命。能否打造独具特色、市场认可的品牌,决定着企业的竞争力。龙头企业灵敏的市场嗅觉、强大的产品研发能力,成为打造农业特色品牌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例如,后谷咖啡公司打造的“后谷”咖啡品牌,在市场上广受赞誉。2017年2月20日,在北京举行的“开放的中国:魅力云南 世界共享”全球推介活动上,外交部部长王毅发表致辞说:“我刚刚喝的咖啡品牌叫后谷,这个咖啡我不是夸张,是我走遍全球,喝过全球各个国家咖啡当中最好的。”已成为云南省著名商标、中国十大好吃米饭、中国十大区域品牌、云南六大名米、云南名牌产品,在国内国际食品博览会上多次获得食味品评金奖,在国内外市场广受赞誉的“遮放贡米”品牌的成功打造,正是遮放贡米公司由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路边小店发展成为一个集团公司,不断发展成为龙头企业的结果。又如,曲靖市马龙县先后引进了龙腾、联想佳沃、曲靖博弘、曲靖近云、牧雨春田、云南爱泊等实力强、带动广的农业龙头企业,全县县级以上龙头企业累计达44家,形成了产业集群,成功打造了“马龙深沟鸡”“马龙苹果”等地理性标志农产品,被认定为无公害的农产品有20个、绿色食品12个,产品远销中东和东南亚国家。马龙双友牧业有限公司坚持走现代化、标准化、高端化的企业发展路子,现已发展成为西南首家高档雪花肉牛全产业链龙头企业。
2014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任务。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作出总体部署。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农业为基本依托,以产业化经营组织为引领,以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通过产业联动、要素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促进产业之间和各环节有机结合,实现产业链的延伸、价值链的跃升、功能的拓展和多主体的共赢,让农民参与二三产业分享增值收益。[3]龙头企业一方面组织大量的农户为其提供原料,把来自于生产基地和农户的初级农产品,通过加工变成市场需要的各类制成品;另一方面,又把加工生产的最终产品通过流通、销售终端进入消费群体,有的延伸产业链,发展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农业等新兴业态,真正发挥了“接二连三”的承前启后作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效提升农业增值空间。
全产业链模式主要是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凸显及满足居民食品消费升级需要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它强调以消费者为导向,以企业资源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对原料获取、物流加工、产品营销、品牌推广等关键环节的有效管控,实现从源头到终端的全产业链贯通和全过程循环。[4]全产业链是解决我国农业“小生产”“小流通”与“大市场”的矛盾,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标准化、品牌化、资本化运作的重要模式。[5]找准政府职能定位,创新方式、大胆作为,培育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在农户和市场之间打入承前启后的“楔子”,把千变万化的市场和千家万户的农户连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构建“农户到龙头企业到市场的全产业链条”,是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路径。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企业的管理必须从直接管理转为间接管理,从微观管理转为宏观管理,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到位不越位。在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原则,充分尊重、支持和保障企业按市场规律自主经营发展的前提下,政府应发挥其组织、服务、引导、协调等作用。
1.牢固树立现代农业发展理念。以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路谋划农业。政府部门应深入调研、找准农业的独特优势和存在的“短板”,科学合理制定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围绕主导产业制定出台构建高原特色农业全产业链的指导性意见,以及招商引资等相关政策措施。第一,突出重点,集中打造一至三个重点产业,不宜过多过散。围绕产业发展规划,持之以恒、一张蓝图绘到底,少些齐步走、多些便步走,防止急功近利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第二,牢固树立“企业赚钱,地方发展”的双赢理念,强化“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引进一个实力强大的企业,可以激活一项产业”的发展理念,坚持不懈地把引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第三,加强政策研究,将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导向与地方实际有效对接,精心论证储备大项目,建成内容齐全、论证到位、动态管理的项目库。立足产业链条理性招商、绿色招商。第四,正确研判投资者发展战略和产业转移趋势,有的放矢招商,真正做到“挑商选资”“招大商”“招强商”,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捡到篮子都是菜”。通过引进大企业,撬动工业资本投资农业,用工业要素改造农业,把一产的产品变成二产的原料,形成农产品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条。
2.精心服务,适度扶持。龙头企业面临差的经营环境造成龙头企业的“低效益性”,决定了政府扶持的必要性。[6]解决龙头企业市场性目标和公益性目标的冲突是政策扶持的目的。[7]坚持“放水养鱼,欲取先予”“企业投资,政府服务”的服务理念,以“站得比企业家矮一头”的姿态去搞好服务。第一,建立完善常态化联系服务机制,在项目推进中、日常服务中,实行“一企一策”,全程跟踪解决工作中的困难,确保“服”在根上,“务”在点上。第二,坚持真干真支持、不干不支持,多开绿灯、少设障碍。只要是真正对农业发展有利、能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龙头企业,应想方设法从土地、税收、贷款、风险投资、税收奖励等全方位扶持。第三,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项目上的支持,整合农业各类项目资金,探索以土地流转抵押贷款等融资方式,加大扶持力度。努力营造“你赚钱、我保护,你发展、我铺路,你纳税、我服务,你有难、我帮助”的良好环境,确保企业进得来、留得住、见效快。
3.运用好宏观调控手段。要充分运用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对高原特色农业和龙头企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适时跟踪评估,及时调整政策、纠正偏差、解决问题,防止产业发展开始热、后面冷或半途“夭折”。要把握调控尺度,既要防止过度干预而束缚了企业、社会组织、农民等经营主体发展的自主性,又要防止放任无为而导致市场失灵。例如,德宏州瑞丽市政府在发展柠檬产业过程中,刚开始采取政府抓基地、企业抓加工的发展路子,因政府部门推广的柠檬栽培标准、种植技术、品种类别与企业需求有一定差异,造成了收购的部分鲜果不能加工生产。同时,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代表企业与柠檬种植户签订收购协议,企农之间未能有效沟通,收购协议得不到有效执行,原料供应不足,制约了企业发展。由此可见,以龙头企业为主、政府扶持为辅的两轮驱动模式,是农业产业发展的最佳模式。政府部门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直接干预过多,弊端愈发明显,最终会影响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中,龙头企业前接市场、后连农户。龙头企业应发挥雄厚的资金、技术、人才及经营管理方面的优势,有效整合、管控上中下游产业链。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研发生产、销售特优名牌产品,赢得市场主导权。通过直接、间接的组织模式,按照一定的技术标准、规范带动农户生产原材料,真正成为高原特色农业全产业链的核心组织,发挥好“小巨人”的作用。
1.做强做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良好的政策支撑和外部发展环境,但是,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内部的管理和技术创新。
第一,牢牢把握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要主动对接国家和云南省政府关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对接国内、国际多样化、安全需求高的消费市场,找准市场定位,转变企业经营发展理念,把绿色、优质、安全、高效作为企业的生命线,以原材料生产到产品加工销售全程可控、可追溯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为主攻方向,科学规划、确定企业发展目标、发展战略。
第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能力。面对主要农产品高于国际市场、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水土资源和劳动力短缺、生产环境污染加重的严峻挑战,适应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高标准、高品质要求,以及全产业链模式发展要求,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科研投入,加强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技术推广部门合作,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推进良种、良法、良壤、良灌、良制、良机“六良”配套,掌握具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标准,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强化人才保障。积极对接国家的人才发展战略,科学制定企业的人才发展规划措施,破解边疆地区和农业领域人才引进难题。在强化管理创新,培育企业文化、增强团队精神、激发内部员工创业激情、培育业务技术骨干的基础上,用优厚的政策待遇、优良的发展环境吸引人才,把企业建成人才集聚的“洼地”。
2.着力打造名优品牌,形成竞争优势。龙头企业应围绕《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确定的生猪、牛羊、蔬菜、中药材、茶叶、花卉、核桃、水果、咖啡、食用菌等10大重点产业,立足于国内、国外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推广运用先进技术、工艺、装备和标准规范,对原材料生产到产品加工到销售全产业链精细控制,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产品研发能力,生产出质量可靠、生态安全、高端上档次的农产品,着力打造“云系”名牌产品和“三品一标”产品,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提升核心竞争力。
3.引领千家万户走向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实践证明,缺乏技术支撑、散小分布的千家万户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不能有效对接。“菜贱伤农”,不按市场规律盲目跟风的结果,只会令农民“白忙活”或“血本无归”,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龙头企业的引入,通过专业合作社、原料基地间接、直接把分散的农户联结起来、组织起来。通过做给农户看,带着农户干,帮助农户销,指导农户赚,把企业建成农户“固定不变”的安全保险的产品销售市场、就业市场。通过建立合理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农户除了在原材料生产环节承担风险外,企业把市场风险最大限度地担下来,把农户的损失降到最低。从原料种植到产品销售,劳力型、技术型、销售型、经营管理型等岗位一应俱全,可吸纳大量的农民到企业的工厂、基地就近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农户是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发展的参与者,也是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受益者,兼具对象和主体于一体。农户的双重性,决定了发展特色农业要着力提升农户的技术能力和经营能力。[8]为此,应建立完善教育培训机制,着力培养新型职业化农民,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调动农民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中的积极性,全面发挥其主体作用。
1.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建设云南美丽乡村的根本目的是确保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建设小康社会。要达到这一根本目的,关键是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农民平等地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9]所以,无论是政府、龙头企业,还是专业合作组织,都应树立农民主体思想,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在市场推动、政府引导、企业参与下,把分散的千家万户发动起来、组织起来、活力激发出来,积极投入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2.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在高原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中,政府更多的是追求全局利益最大化,而企业和农民则更多的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各经营主体相互间的利益博弈中,农民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在博弈过程中,如果农民的合法利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势必影响其生产经营积极性。对此,政府、龙头企业既要考虑经济价值和产能提升,又要探索实行农民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入股,建立产权联合、产销合作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分享加工、流通、销售等各环节的增值利润。政府应当加强监督,督促企业履约践诺,维护农民的合法利益。
3.着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为主要职业,具备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从业人员。[10]要充分发挥政府、龙头企业和农业合作组织的资源优势,对农民进行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多元化的教育培训,让其懂技术、会经营,成为高原特色农业的产业工人、生产能手,实现由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不断增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