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全媒体记者 潘义军
键盘在这里轻轻地敲,我在这里慢慢地老。
六月底的清晨,我在美编室的电脑前爬着格子。
本是雨季,云层应该很低,却被窗外的太阳刺穿了无数窟窿,在这个本应听到蝉鸣的夏日,会唱歌的风掀翻岁月的口袋,时光的残烬在风中打着转,翻开我和《遵义》的前尘往事,满桌尽是被磨去棱角却还叫青春的回忆。
和这本杂志的渊源,得回溯到十七年前。
十七年前的我还在某电信运营商市场部从事全市的电信业务营销策划推广工作,九月的一天,接到公司领导电话:“市委有工作安排,你马上到四楼会议室领工作”。在诺大的会议室里只坐着一个身材壮实且有些腼腆的男子,待我刚一坐定,他主动介绍:“我叫姚鸿,《遵义工作》编辑部主任。市委领导要求《遵义工作》的编辑工作要出彩,第一期封面尤为重要,我们在外面请人设计了好几个封面,市委主要领导都不满意,你们领导向我推荐了你,希望你能做出让我们满意的方案。”声音低沉且嘶哑,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魔性的声音在会议室里连续响了一个多小时,听着那个嘶哑的声音,我好意地说:“姚主任,您喝水!”本以为喝了水,声音不再嘶哑。然而他几杯水下肚,声音却依然如故地充满魔性。
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工作顺利完成。
和姚鸿匆匆一别就是7年,2008年4月中旬的一天又是接到一个电话,那个低沉而嘶哑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小潘你好,我是市委政研室姚鸿,我们很不容易申办到了全国地级市唯一获得全国公开发行的刊号,要成立一个独立办刊的杂志社,办一本杂志,就叫《遵义》,我任杂志社的主编。遵义晚报的李昊主任要加盟我这个团队,他也向我推荐了你,再加上你之前为我们设计过遵义通讯创刊的封面,很不错!要不你过来干吧!”就这样,我来到了遵义杂志社。
2008年4月底,在姚鸿的带领下李昊、罗勇、朱穆和我5人赶往北京,在当时的黔东南驻京办事处和业界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宋则、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等专家们一起从办刊方向、栏目构架、版块开设、稿件体量、图片库的签约、选题策划等一起没日没夜地开闭门会讨论。
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许,报业大厦19楼遵义杂志编辑部内一片繁忙,突然一阵晃动。“快跑,地震了!”仓皇逃到18楼,突然想起设计刊物的笔记本电脑未带,又跑上楼去取了笔记本再次逃生。从19楼往下一口气逃到澳门路红梅路口,抬头看着仍在摇曳的报业大厦,心想:还好把笔记本带下来了,这笔记本里凝结着长久以来大家的全部心血。
杂志社挂牌成立后,又经过数月的艰苦修行,金秋10月,试刊后的第一本《遵义》杂志呱呱坠地。
十年来,遵义杂志社从创刊5人团队到现在的36人团队;从最初试刊号到现在已出版发行了221期;从最初的月刊到现在的半月刊;从试刊之初的编版换版再编稿再换稿再编版再换版,流程不畅经验不足。白天趴在编辑部的电脑前,晚上伴着印刷厂机器的轰鸣声在废纸花堆里依然安睡,再到现在出刊的游刃有余、准时发行。
十年来,从最初出版发行的《遵义》和《遵义通讯》两本刊物到现在出版发行的《遵义人大》《遵义政协》《遵义空港》《魅力新蒲》《生态遵义》《投资遵义》等合作刊物,《品味遵义》系列丛书等十余本刊物的出版发行。从最初的两本传统纸媒到现在的“纸媒+新媒体”,《遵义》公众号、直播媒体《红侠品遵义》全媒体发展,《遵义》杂志也从默默无名到连续数年荣获“全国十佳党刊”“全国优秀党刊”等殊荣。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最初的创刊5人团队如今就只剩下我1人。随着杂志社的不断壮大,我也有了更多的新同事,来来往往,他们纷纷把最好的岁月献给了这里,或是身在其中而懒于深究,抑或是应接不暇从而无视。就像熟悉了身边亲人的鼾声,坦然接受个人命运的改变和这座城市以及这本杂志的巨变。
为媒体人多年,每每回忆起十余年的种种过往,都会对未来媒体人的角色有更丰富的认识。这些想法,难保今后不会改变。但是,不对过往总结回忆,多年以后又怎么分得明白哪些是坚守的初心,哪些是美好初衷的一厢情愿呢?
十年,一本杂志,一段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