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生态文明视角下地方政府环境管理绩效评价优化

2018-02-06 00:15陆云平刘希雯
智能城市 2018年6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文明政府

陆云平 刘希雯

1. 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苏州 215007; 2. 苏州市环科环保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江苏苏州 215007

生态文明可以在人民对物质世界进行改造的基础上,起到保护物质世界的作用。它可以根据自然生态规律,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优化,促进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内生态环境恶化速度也越来越快,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地方政府应更加重视环保工作,结合地方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其环境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提升地方政府环境管理水平,实现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和谐统一。

1 生态文明视角下地方政府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

政府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的核心就是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地方政府环境管理绩效评价工作过程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评价结果的可靠性都受到评价指标体系的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政府的行为导向。研究表明,在现阶段政府环境管理绩效评价工作中,往往只对任务形式的指标进行重视,对反映政府综合管理能力的指标则有所忽略。在生态文明视角下设置地方政府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除了要对政府在环境管理方面的工作成果进行考虑,还要在评价体系中纳入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的各方面影响,从资源能源节约、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和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综合评价地方政府环境管理绩效。

(1) 目标层。在生态文明角度下,衡量地方政府环境管理水平是其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总体目标。这就意味着地方政府在环境管理工作中取得成果应当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实现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也就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升。

(2) 准则层。准则层反映了目标层,它对环境污染、生态治理、生态安全、资源节约和社会保障等各方面准则进行了设定。

(3) 指标层。指标层为政府的信息收集提供了最为基本的框架,它是由地方政府环境管理产生影响的基本要素构成的,对于政府在环境管理这一方面绩效的基础信息进行合理反映[2]。

2 地方政府环境管理绩效评价优化措施

2.1 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政府是环境绩效管理的主体,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政府有效进行生态管理的前提和先决条件。然而,现阶段地方政府还未完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绩效管理理念,过度看重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形成重经济、轻环境的不利局面,导致污染现象普遍,生态环境遭受极大破坏。因此,现阶段政府必须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理念,不能用环境效益来换取经济高速发展。在进行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时,盲目追求GDP指标、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不可取的。另外,可以通过效益分析法来评价政府环境绩效管理,不仅要对生态环境管理的投入进行分析,而且要对生态环境管理的产出进行分析与评价,对投入和产出的比例进行正确衡量,从而有效提升地方政府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与综合性。

2.2 转变政府职能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应当坚持生态理念,对于生态治理责任主体进行明确,对于政府职能体系进行积极有效的调整,建立服务型政府,具体措施为:第一,发挥政府组织领导职能,为生态治理提供正确的指导;地方政府应当负责该区域内环境管理任务,对生态治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明确各部门之间的管理责任,实现权责统一。第二,对政府职能体系进行合理调整,实现各部门职能的精简、叠加与整合,避免政府职能部门出现错位、缺位和重复等现象;合理、科学安排生态治理总体工作,加强各部门之间生态治理工作的合作与交流,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生态治理格局,以此实现政府环境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3]。

2.3 建立保障性政策

在环境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各项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生态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多元化生态治理机制,具体措施为:第一,加大生态治理资金投入力度,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和节能产业,建立低碳社会;建立健全跨区域、跨行业的生态补偿机制,对于节能型企业,地方政府可以对其进行财税补贴,鼓励企业向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方向发展;建立绿色基金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第二,将市场机制引入环境管理中,对于市场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大力发展污水治理、垃圾回收和废气处理等环保产业,实现市场经济的环保化发展;对第三方治理模式进行探索、分析和研究,以此实现地方政府在生态治理效率和治理水平上的有效提升。第三,加大技术投入,不断研究绿色技术,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建设科研中心、引进相关人才等方式进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用先进的科研成果,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4 建立并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建立并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也是地方政府环境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具体措施为:第一,做好生态保护监督管理制度的建设工作。针对企业建立污染排放许可制度,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充分履行政府的监督与管理职能;对于区域新开发地带,地方政府应当对可能影响环境的项目进行认真评估,避免出现事后治理;不同区域的地方政府可以加强交流与合作,互相监督。第二,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与责任追究制度。地方政府应当将生态绩效考虑作为环境管理目标,对于生态保护绩效的考核权重应当适当增加;将环境保护工作与经济利益、干部晋升联系起来,实现奖罚分明;对于责任追究制度进行完善,如果出现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应当问责相关负责人,防止出现部分部门在环境管理工作中出现不作为现象。第三,提升环境信息的公开度和透明度,鼓励公众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来。公开环境保护信息,披露污染环境的企业信息,不定期公布环境评价;研究探索环境保护征信体系,将其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联系[4]。

2.5 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化建设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应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好普法宣传、加大执法力度,以此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发展,具体措施为:第一,根据环保法并结合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进行完善,确保地方政府生态治理工作有法可依。第二,加大执法力度,对于生态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加强政府的监督与管理力度,严禁出现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行为,实现有法必依。第三,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进行普及和宣传,做好政府相关负责人的法律培训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纳入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利用互联网等媒体,加强对人民群众的相关法制教育,树立全社会保护环境的意识。

2.6 发挥公众评价的作用

现阶段对地方政府生态管理绩效的评价大多还是采用内部评价,这就使得政府部门既是“游戏参与者”,又是“游戏规则制定者”,影响了生态文明绩效评价的公正性和建设效果。除此之外,信息透明化程度不高也是政府生态管理的一项弊端,导致广大群众无法及时了解和掌握政府环境管理的进度、水平以及存在的诸多问题。因此,要实现政府环境管理水平的提升和环境评价模式的优化,必须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价的作用,让广大群众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以此实现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全面性,促使政府部门及时发现环境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采取合理措施进行解决,从而实现政府环境管理绩效水平的有效提升。

3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的变化不断适应,根据自然对环境的认识和理解而建立的。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地方政府应当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优化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生态建设资金和技术投入,建立并完善相关政策,做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和宣传工作,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环保意识,以此实现社会经济的健康、有效发展。

[1] 郦文凯. 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兼论生态文明建设[J]. 经济视角 (上),2013 (2):39.

[2] 高玉娟,高欣. 生态文明视角下政府绩效管理模式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5 (7):42.

[3] 张筱悦.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镇化建设[J].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6 (6):29.

[4] 陈红喜,袁瑜. 生态文明视域下政府环境管理制度创新研究——基于推动科技创新视角[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 (20):89.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文明政府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绩效评价:提升博物馆管理水平的有力杠杆——以央地共建博物馆绩效评价为例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基于《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的医药全行业绩效评价及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