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社会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及处置对策

2018-02-06 00:15
智能城市 2018年6期
关键词:火势消防车火情

李 娜

武警南京市消防支队,江苏南京 210000

1 现代社会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1.1 火灾蔓延途径多、发展速度快

高层建筑内垂直方向设有的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风道等,水平方向设有空调风管、排烟管道、电缆管道等,如果防火分隔设施不起作用,火势可以通过这些竖井或管道蔓延。而且随着建筑内温度的升高,火势会沿着这些竖井迅速蔓延,产生越来越明显的“烟囱效应”,形成立体火灾。如果外墙使用易燃可燃保温材料,火灾发展速度更快。例如,2017年6月14日凌晨,英国伦敦北肯辛顿区一座24层公寓大楼发生火灾,起火部位可能位于2~4层,因外墙材料可燃,导致短短的15min内大火几乎蔓延至整栋建筑。

1.2 易产生有毒烟气

由于高层建筑的装修面积大,其装修使用的材料质量和防火性能难以得到保障。一些单位为节省费用或缺乏消防安全意识而使用廉价的、耐火性能低的材料,增大了火灾荷载。火灾中这些装修材料一旦被点燃将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气,烟气会迅速扩散蔓延充斥整栋建筑。高温烟气刺激性较强,人员吸进有毒烟气后会中毒昏迷,严重时会死亡。

1.3 人员疏散困难

高层建筑层数多、垂直距离长,人员疏散到安全地方需要的时间较长。高层建筑疏散方式比较单一,主要通过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进行,通道狭窄,人多拥挤碰撞,导致疏散缓慢,还易发生踩踏事故。另外,高层建筑内结构复杂,有的地方人员流动性大,不固定人员,对建筑疏散通道不熟悉,疏散难度大。据相关实验表明,在一座50层的建筑内,通过楼梯将人员全部疏散完毕用时2h11min。

1.4 灭火救援难度大

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我国的救援装备发展相对滞后;举高类消防车高度有限,外部进攻困难;消防员内部作战体能消耗大;大功率消防车供水能力有限;高层建筑周边情况复杂,举高消防车展开工作受限;受室内外风压差、温度差影响,排烟困难;高温或火焰作用于玻璃幕墙,易形成“玻璃雨”,造成人员伤亡;长时间的燃烧破坏建筑结构,具有倒塌的危险;部分老旧高层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不完善等都会影响火灾扑救,增加火灾扑救难度。

2 影响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因素分析

2.1 举高类消防车工作受限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指挥中心就会调派登高平台或云梯车到现场。目前,只有极少数的举高消防车能达到100m左右的高度。对于超过举高类消防车极限高度的楼层,则无法从外部进行灭火和救人。举高消防车升到一定的高度,举高臂会受风的影响而晃动,严重影响救援工作的开展。而且,高层建筑周围裙房、交通、人流等情况复杂,使举高消防车难以接近事故建筑、难以快速全方位展开,妨碍举高消防车作战。例如,2010年11月15日上海胶州路公寓大楼发生火灾,因为楼层太高,火势蔓延到达楼层高处,超出了最高喷射程而无法实施灭火,周围较大的人流量和车流量也延缓了救援进度。

2.2 疏散路径和进攻路线相冲突

高层建筑火灾中,人员疏散通道主要是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同时疏散通道也是消防员进入建筑内部实施灭火和救人的进攻通道,而消防员进攻方向与人员疏散方向相反,这就导致人员外撤和内部进攻相冲突。疏散通道人多拥挤,不利于消防员携带器材装备登高作战,影响灭火救援行动的进行。

2.3 供水困难

高层火灾的控制和消灭需要相当大的用水量,高层建筑火灾供水要坚持“以固为主,固移结合”的原则,而高层火灾中经常出现固定消防设施故障,或建筑内供水系统难以满足火灾扑救需求,此时就需要消防力量通过各种途径向建筑内供水。另外,消防车供水高度有限,太高的地方水供不上去,只能完全依靠自身供水系统“自救”;高层建筑楼层越高,水带铺设越高,水压越大,下层水带易爆裂。

2.4 坠落物、倒塌危险

高层建筑火灾火势大,会很快形成立体火灾。当火蔓延至建筑外部,外墙保温材料、广告牌、空调外机等会被引燃而坠落。特别是建筑外表层装置的大面积玻璃幕墙,在火焰直接烘烤或高温作用下易破裂坠落,给地面人员和车辆带来极大的威胁。长时间的燃烧,钢混结构和钢结构均会出现建筑局部或整体倒塌的现象,造成人员伤亡。

2.5 登高途径少消防员体能消耗大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由于消防电梯的数量和承载能力有限,或遇到消防电梯无法使用,消防员只能通过疏散楼梯进攻。消防员登高救人与灭火需要携带相应的器材装备,自身的防护装备和其它器材装备重达几十kg,并且受到烟、热的影响,心理会产生变化,登高到一定楼层,心率和呼吸加快,严重消耗消防员的体能,导致战斗力严重下降。这种情况下,消防员对氧气的需求也比较大,空气呼吸器的使用时间缩短,影响后续战斗。

3 现代社会高层建筑火灾处置对策

3.1 提高消防员火灾扑救能力

加强高层火灾理论学习,了解掌握高层建筑特点和高层建筑火灾特点;认真分析高层建筑火灾案例,总结经验教训。广泛开展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实战化训练,着重开展人员疏散、举高车外部救人和射水、高层供水、内攻、搜救等科目训练训练,加强水泵接合器、消火栓、防排烟设施等固定消防设施操作的训练,熟练掌握各类器材装备的操作方法,做到人与装备有效结合。同时,要注重提高指战员的心理素质、应变能力,保证火场上灭火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3.2 准确迅速查明火情

接警到达现场后,作为指挥员应组织力量进行火情侦查,准确获取火场信息,以辅助科学决策和开展灭火战斗行动。火情侦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一是通过外部侦察和询问知情人了解火灾内部情况和初步处置情况;二是派人到消防控制室侦察,通过“两屏、三器、两柜”,掌握火势发展和建筑设施动作情况,实施火情研判和决策指挥;三是组织侦察小组携带必要器材装备,必要时在水枪掩护下,深入建筑内部迅速查明火灾更为详细的情况。火情侦察要贯彻灭火战斗全过程,根据侦察得到的信息,及时、灵活调整部署,采取应对措施。

3.3 内攻为主,内外结合

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各级指挥员要处理好内攻和外攻的关系,树立内攻为主外攻为辅、内外结合的理念。内攻有利于侦查建筑内部火势、人员情况,便于搜救疏散、控制火势。深入内攻梯次队交替掩护前进,预先留有撤退路线。小组成员之间以及内攻小组和外部人员之间要时刻保持联系,外部的应急小组要做好随时接应准备。内攻时要充分利用建筑内消防设施,密切注意火势发展情况。当火势通过窗口向上蔓延时,可通过举高消防车、水炮、室外楼梯、施工现场塔吊等途径组织外攻,形成内外夹攻,压制火势。火势没有向上发展蔓延趋势,不应外攻射水,以免热烟气不能从窗口散出来,聚集在建筑内影响内攻。

3.4 正确供水,保证供水不间断

供水是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重要环节,供水时要坚持“以固为主,固移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建筑固定供水系统的作用,再结合移动消防装备,合理利用水源,正确供水,保证火场供水不间断。若从着火建筑外部观察发现火势不大,利用固定消防设施供水;当室内消防水泵发生故障或其供水量难以满足灭火用水需要时,利用移动与固定设施结合供水;当以上两种供水方式不能满足现场灭火需求时,应铺设水带建立移动供液线路。利用移动消防装备直接供水。

3.5 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扑救高层建筑火灾过程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威胁消防员的安全和车辆装备的完整好用,必须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消防员在进入高层建筑内要做好个人防护,携带好个人防护装备,规定进入时间。为避免浓烟和高温的不利影响,可低姿水枪掩护前进;内部情况不明,切勿盲目前进;选择正确破拆位置实施破拆;为避免发生轰燃伤人要从侧面缓慢开启门窗。在操作云梯灭火时,高空的灭火人员要系好安全带,将身体和平台护栏紧紧固定,保证灵活、安全操作。到现场时,消防车停靠位置不要过于靠近火灾区域,防止高空坠物砸伤人员和破坏车辆,也要考虑为后续举高车辆和增援车辆留出作业面和通道。要做好火场警戒,设立安全员,明确联络信号,密切注视火场变化,发现危险征兆及时发出撤离信号。

4 结语

目前,高层建筑火灾处置仍是消防部队面临的难题,就现有装备和人员素质来看,还没有完全有效的应对措施。为高效完成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任务,就必须积极探索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平时做好灭火救援准备工作,战时结合现有装备科学施救,打赢现代社会高层建筑火灾的灭火战斗。

[1] 李建华.灭火战术[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4.

[2] 温馨.浅谈高层建筑火灾成因分析及处置对策[J].低温建筑技术,2017,39 (2):135-137.

[3] 郭伟.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对策探讨[J].武警学院学报,2012,28(10):27-29.

猜你喜欢
火势消防车火情
火情侦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一种面向森林火情监测的四旋翼无人机系统
消防车
消防车出动
人民调解扑灭“紧急火情”
“迷你”消防车的启示
火势造英雄
电视机起火了
面对火情要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