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张中杰
随着反腐利剑高悬,监督制约机制日益完善,腐败分子的生存空间日益逼仄。于是有些存在侥幸心理的人异想天开,幻想有一个“金钢罩”能保自己安全无虞。假如真有这种所谓的“金钢罩”,什么才是反腐败的“金钢罩”呢?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党的性质决定、明确写入党章,也是为我们党一直践行的。群众意识缺失非常可怕,直接导致自身产生“官本位”思想,丧失权力为公的政治立场,只能走上与党和人民相背离的不归路。一旦我们放松了思想上的学习改造。忘记了自己做为一名党员的初心,忘掉应当持有的清正廉洁的政治立场,以工作忙为借口,放松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改造,拒绝提高自身反腐能力的学习与反思,就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金钢罩”终究护不住“罪恶身”,对每位党员干部而言,这是一条不可触摸的底线、红线和“高压线”。如果对法律缺乏敬畏之心,错误地以为上级监管太远,同级监督不敢,群众监督更不怕,私欲膨胀为所欲为,贪污腐败是迟早的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实是咎由自取。
北宋名臣范仲淹曾把自己做人为官的感悟总结为“惟‘不欺’二字可终生行之”。他为官清正之要诀就在于为自己蒙上了固若金汤的三层“金钢罩”。即上不欺君,下不欺民,中不欺自己的良心,值得借鉴。
历代清吏中的家规家训,无疑也是铸造“金钢罩”的不二法宝。清朝时期曾任大理寺卿的王昶在家规中也告诫子弟:见利不能忘义,不能产生贪心;对待别人,不能产生漠视心、欺诓心、徇情心,更不能产生自私自利占便宜心;待人要宅心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
家训中首先强调的是“修身”,其次是“齐家”,包括对老人、孩子、妻子、兄弟、仆人的对待之道。再外围是“睦族”,旁及个人在庞大家族中的本分。出了亲族的范围后,为官之道志在君国,也是家训中念念不敢忘的。从政者无论官职大小,要有担当,胸怀天下,心牵百姓,做到“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也是儒家经典“大学”里所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反腐须廉洁。党员干部为政清廉要做到“三不欺”,即对党忠诚,取信于民和良心自律。这才是真正的“金钢罩”。只有经营事业上的“靠山”,人民群众这个“靠山”永远不会倒下。
改革开放,泥沙俱下,经济诱惑日渐增多,保持一块内心的净土,不越雷池半步而独善其身,是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必修课。我们有必要在内心为自己架上一个抵挡尘埃的“净化罩”,如苦心孤旨的僧人修行一样,严于修身,做到慎独和洁身自好,风雨不动安如磐石。党员干部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信仰坚定的政治明白人。要知足常乐,时常扪心自问,反思自己能否做到不贪不占问心无愧?勿因一时贪念而毁了一生名节,让家人承羞。
中央反腐败是老虎苍蝇一起打,绝不存在什么逍遥自在的“真空区”。所以那些企图寻找“金钢罩”以求自保的人实在是掩耳盗铃。希望存在这种糊涂想法的党员干部悬崖勒马,亡羊补牢,补足自己的精神之“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