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
2016年7月1日,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
自2016年起,在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积极参与下,各地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特色小镇。据统计,住建部此前公布403个特色小镇,其中文旅产业主导型特色小镇占到了42%,无疑,旅游已成为特色小镇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如今,特色小镇正在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发展理念,这既切中当前乡村发展的要害,也指明未来乡村的发展方向,明确了乡村发展的新思路,是我国城乡发展规划的重大战略性转变。
乡村振兴的理念恰与培育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的目标高度契合,特色小镇完全可以成为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和平台。
特色小镇重在“特色”。不管是产业小镇、文化小镇、体育小镇,个性化才有竞争力、生命力。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特色小镇建设要尊重小镇的特性和发展规律,因地制宜,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比如第一批入围国家级特色小镇的茅台,自古便是川黔水陆交通的咽喉要地,集古盐文化、长征文化和酒文化于一体,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茅台镇的特色就是白酒,作为白酒生产原材料的有机高粱,就成为拉动当地乡村振兴的产业支柱。
据据悉,2017年,仁怀市及毗邻地区有机高粱种植面积42.5万亩,覆盖仁怀市、习水县、金沙县、遵义播州区共10.1万农户,产量达到9万余吨。2018年,茅台集团对有机高粱收购价上涨1元/公斤,达到8.2元/公斤,仅上涨部分,户均增收1万元左右。
在发展生态农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同时,白酒产业给本地农村带来的生活变化更是无所不在:路好多了、水干净多了、来的游客也多了……
特色小镇是人的宜居宜业小镇。只有科学规划,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合理确定经济规模、人口规模、用地规模,有好的生活环境,有稳当的饭碗,才能吸引更多人就近就业、就地城镇化。
“一打鼓、二永兴、三茅台、四鸭溪。”这是解放前的黔北四大名镇。当初稳坐黔北名镇第二把交椅、2016年入围第二批国家级特色小镇的永兴,如今俨然已是茶的海洋,一望无际的茶浪一波一波地涌向天际,令人叹为观止。这里拥有目前国内最大的连片茶园,空气里弥漫着茶的芬芳,身临其中,沁人心脾,令人陶醉。全镇以旅游商贸为主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生态田园新镇、旅游商贸富镇、历史文化名镇”建设步伐,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精致小城镇,让茶海古镇、生态永兴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