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主任 姜 标
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经济发展动能转换、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的进程中,产学研协同创新作为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活力不断提升,成效日益显著,中国巨大科技创新资源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创新溢出效应蓄势而发。中科院紧密围绕“一带一路”建设需求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带动国内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构建国内外协同创新的国际网络,服务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与中国关系友好稳定的东盟地区进行部署,将第一个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设在了泰国曼谷。
2017年12月8日中国科学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以下简称曼谷中心)在泰国正式成立,是中科院响应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泰国“东部创新经济走廊”、“数字化未来4.0”等战略而采取的重要科技创新行动,是中科院“一带一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大举措和战略布局,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推进“一带一路”产学研协同工作:
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不忘科技报国初心。全方位、多层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面向科技创新需求、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国家战略发展空间,充分发挥中科院国际产学研合作优势,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供科技保障和支撑服务,同时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新能力建设,提高沿线国家科技水平,为“一带一路”战略注入科技内涵。
践行习总书记“要通过互利共赢的合作,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和文明之路”,力争打造“科技自信”新名片,力争在坚定不移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和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新征程中、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道路上作出新的贡献。
着力推进东盟产学研合作,打造“一带一路”产学研合作国际平台。按照“一带一路”的推进方式,以点带面,从线到片,将技术、资金与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开放包容、有序合作、依法转让、互利共享的国际产学研合作新机制。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做好相关技术、产品的输入和输出,产品信息收集与对外推广、产业智库建设和科技与产业合作,为科研院所技术与优质产能“走出去”和“引进来”搭建双向平台,构建“一带一路”产学研合作生态网络。整合中科院院内外海量科技创新资源,积极与商务部、科技部、外交部等部门加强沟通,配合“一带一路”建设,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重点推动以研发为基础、具有重要示范意义的重大民生科技合作与泰国及东南亚各国使领馆保持密切联系,积极配合国家外交,主动承担大使馆的科技合作外延工作;努力为院内外企业用户做好“接地气”的服务,促进重大技术转移转化项目在东盟国家落地;面向“一带一路”沿线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培养知华友华的创新创业人才。
积极发挥产学研国际平台作用,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兼顾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主动谋划,充分发挥中科院产学研国际平台与区域合作统筹作用,打通国内外双向联动创新的管道,构建“政产学研”联动的国际合作创新网络。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扎根国内,服务国家、地方经济发展,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通过探索国际科技思创、孵化、转化、产业合作融合新路径,提升区域、地方科技创新能级。力图打造世界级科学人才集聚的先行试验区、“一带一路”最前沿的“科技资源池”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标杆示范区,与各地合作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中科院政产学研合作经验’”,推广全国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展望未来,曼谷中心将不忘科技报国、科技为民的初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强化支撑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进程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