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婚姻中男性是唯一的受害者

2018-02-04 09:08张渊
青年文学家 2018年33期
关键词:围城受害者婚姻

张渊

摘  要:剖析《围城》中有关婚姻的描述,结合现代两性关系的思维方式,站在与传统思维截然不同的视角去剖析婚姻,分析女性智慧,解读婚姻成为控制手段,男性变为唯一的受害者入手,还原出有趣的婚姻真相。

关键词:女性智慧;婚姻;受害者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3-0-01

一、婚姻是女性最成功的一笔投资

(一)婚姻让女性谋得“生存”

原始社会中,作为食物链最底端的人类,必须要学会生存,生存的渴望弥漫在整个原始社会,人类会为生存进行各种探索,男性凭借与生俱来的身体优势,逐渐掌握和运用更多的生存技能,而女性,远没有男性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能另谋生路,这时女性的智慧就被激发,要想生存,就要利用男性并进行绑定,缔结婚姻关系,遵守契约,男性承担起家庭的生存责任,女性则繁衍后代,壮大族群势力。

女性智慧体现在投资,以最小代价的付出,收获到数倍的回报。婚姻的产生,解决了女性首要难题,使生存成为可能,选择出卖生理属性,迫使男性承担起家庭的社会责任,再加以手段,间接在社会中谋求女性地位。男性就这样被迫承担起责任,充当女权工具,就婚姻投资回报而言,女性是远高于男性的。

孙柔嘉,从三闾艰难之行,到后来大学教学中遇到诸多不便,让她透彻的明白,寻找依靠会让生存变得更加简单。方鸿渐无疑成为最佳人选,同叔叔赵辛楣深厚友情,婚后无疑亲上加亲,为人宽厚老实,知人冷暖,会为生活增添了更多温情。故孙柔嘉急迫地想要结婚,填补婚前生活的空白。婚姻让孙柔嘉解决了生存,这里的生存,不仅仅是获取食物以维持生命体特征,更多是一种想要提高生活品质,追求积极的生活情趣。

(二)婚姻成为女性控制男性的工具

封建社会中,男权和夫权是通行法则,社会地位的高低取决于男性占有多少财富,女性只能沦为男性的附庸。照这个逻辑,似乎男性成为社会话语权的完全掌控者,实际不然,女性智慧又一次得到体现,男性的贪婪是不可避免的,妄图永久保持财富与地位,这时继承人就出现了,拥有继承人才使一切设想成为可能。这最关键的一环离不开女性,女性特殊生理性质发挥了作用,通过生养继承人,逐渐改变着逆来顺受的局面,开始了间 接控制男性的反击之战。

把控好继承人这一关,女性在很大程度上就能间接通过男权来实现女权,躲藏在权力的帷幕后,在黑暗中运筹帷幄,控制着舞台中央的男性。男性凭借武力、智慧去获取社会地位,占据社会财富,而女性只需要通过男性对财富的贪婪,培养好继承人,最终能够间接达到目的,拥有着隐形的社会地位。这一阶段,婚姻成为女性控制男性的高明手段,继承人的出现是外在表现形式,控制男性为终极目的。

方鸿渐的第一段婚姻,是和素未谋面的周小姐,婚姻只为控制男性及其家族,方家地方乡绅的威望,周家银行的财力,二者的结合更有利于周小姐及其家族。婚姻的目的并不单纯,就不要妄想坦诚相待,起到间接绑架和控制方鸿渐的作用。之后的张家夫妇也是如此,上门女婿不过是换了一种形式的婚姻绑架,孩子出现后,就更能借继承人来迫使方鸿渐彻底成为张家人,被这段招婿婚姻而控制。

二、婚姻中男性充当唯一的受害者

(一)女性“诱惑”男性走入婚姻“围城”

婚姻,应当是两性关系更近一步地 体现,同时,也是男性噩梦开始的第一步。若婚姻比作一座坟墓,女性毫无疑问是掘墓者,先进行迷惑,将男性一步一步拉进其中,再慢慢露出真实的面目,有时候甚至会高明到,男性进入其中也浑然不觉,即使有所觉悟,也为时过晚。方鸿渐选择与孙柔嘉步入婚姻的殿堂,婚前婚后女性态度和心理的截然反轉,让方鸿渐明白了女性智慧的狡猾,开始厌恶婚姻,甚至最后逃避婚姻。

初识孙柔嘉时,即使有爱意,也不过是哥哥对妹妹的关心罢了,在不断了解中,方鸿渐猜开始慢慢注意到这个温柔又善解人意的姑娘,直到赵辛楣提议两人在一起后,方鸿渐才意识到,结婚时女性的知性美远比相貌美重要得多,毫无疑问,在一起时方鸿渐感到的是轻松,是简单。

婚后,孙柔嘉就像变了一个人,之前的温柔、善解人意不过是将方鸿渐拉入婚姻坟墓的手段,通过婚姻达到控制目的企图暴露无遗。最后,方鸿渐开始醒悟,婚前的百般讨好不过是女性的智慧,投其所好,将你不断拉入婚姻的围城,之后会被永无休止的女性控制欲所折磨,甚至到了几近于崩溃的地步。女性智慧的狡猾之处就在于此,婚前后动用一切手段等君入瓮,婚后却是一副手握把柄般的贪婪嘴脸。

(二)婚姻将男性拖入漫长“煎熬期”

婚姻关系缔结后,男性会逐渐丧失主动权和灵活性,取而代之的是繁琐 又显多余的家庭责任感。社会关系的构成中,角色的添加必然要承担相对应的责任感,但婚姻所带给男性的家庭责任感,很大一部分是无中生有却又无力反驳的多余感。

婚后的方鸿渐,所承受的是孙方两家不断产生家庭矛盾的集中轰炸,这种明知无意而有无可奈何的责任感,让方鸿渐开始崩溃。女性在婚姻中的蛮横与自私,在方鸿渐身上得到了体现,孙柔嘉认为男性应该表现出姑父被姑妈管教般的温顺,不应该有主见,个人隐私应该全部粉碎,强行要方鸿渐婚前的所有两性关系全盘托出。女性会在婚姻中为男性强加多种责任,这些责任大多都是多余的,责任与责任的无序堆积只会让人厌恶。方鸿渐就被夹在责任火焰中不断翻烤,之前所有对于婚姻的幻想全部破产,剩下的就是不知何时才会结束的煎熬期。

《围城》的结尾,一番争执后的摔门而出的方鸿渐,失落地走在 寒冷的街头。在那一刻,方鸿渐比谁都清楚,婚姻中,男性恐怕才是最大的受害者。也许女性最伟大的创举,就是动用女性智慧来创造婚姻,来改造婚姻。

猜你喜欢
围城受害者婚姻
婚姻是一门沟通课
《围城》围住的从来都是心
“目睹家暴也是受害者”,彰显未成年人保护精细化
“围城”内外
婚姻中要“看见”彼此
“围城”之战
受害者敏感性与报复、宽恕的关系:沉思的中介作用
儿童雾霾的长期受害者
《谜城》:走出自我的围城
那场猝不及防的婚姻 外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