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玲
摘 要:对林业栽培种植技术与方法进行分析,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做出贡献。对林业栽培所遵循条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林业栽培种植技术与方法做出讨论。从选种、施肥、种植、病虫害管理、栽培管理几个方面入手。经过研究证明林业栽培能够使绿化面积增大,从而改善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关键词:林业栽培;种植;技术;方法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1132166
林业发展与我国经济息息相关,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还可维持生态平衡。但就我国林业建设目前来讲制约条件较多,森林总面积远不足实际用林需求。在此背景下,应当着手提升林业栽培种植水平,改善传统管理方式,使林业发展更加平稳。
1 林业栽培种植技术要求
在进行林业栽培过程中,需考虑到不同树苗的功能,只有对功能进行分析才能根据种植地所需选择合适的树种,并保障林业绿化面积为人们创造更高价值。在树种选择后相应的配套生态圈结构也需要做出思考,满足生态需求可以使树种更好的生长。
1.1 据实际育种
植物种植应当根据实际气候条件、自然环境、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种植的品种。所以在林业栽培种植过程中,应当坚持因地制宜准则,对实际种植地土壤质量环境等条件进行考察,只有符合要求,才能保障植物健康生长。在选择种植品种时,应当选择抗病虫能力强、生命周期长、成活率高的树种进行种植。
1.2 多样化种植
人工造林与原始林存在较大差异,一般人造林品种较为单一。比如速生桉树丰产林,在整个结构中便只有一种植物,若产生病种危害,会快速蔓延到整个树林。所以,在选种过程中应当遵循生态环境多元化原则,合理选择树种,满足生态结构需求。
2 林业种植技术与方法
2.1 种苗甄选
在林业栽培种植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合土地生长的树种,但是不同树种所具备的功能不同。并且还应当做好树种适宜环境考虑,才能使树种成活率高,为人们可以带来更多经济价值。比如A省,地处东北,气候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毛白杨以及紫花苜蓿进行培育。毛白杨属于生命力、适应力较强植物,可以在任何环境中生长,属于成长类树种。紫花苜蓿本身便适合在大陆性气候中生长,并且自身价值较高,可以产生较多经济效益。在选种过程中还需选出病虫害树种,将根据长度保持在30~40cm,保障树种根部深扎土壤。
2.2 施肥
在树种种植前,需要根据树林构建方案,对树种种植密度进行规划,做好沟槽,深度需为40cm,体积在50cm?,采取单株种植方式,使行距保持在3m×6m~3m×8m,保障树种生长空间足够。在种植过程中需做好施肥工作,底肥为基础,需要足量,将土壤结构转变。为防止土壤产生虫害,需要在土壤上层喷射一层农药做好消毒杀菌。比如在种植紫花苜蓿时,布置好行距后,开槽,深度为40cm。开槽结束后挖据深坑,体积为50cm?,在种植树种前需在坑洞中喷洒磷酸二胺与粪肥才可种植。
2.3 种植
在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需要先将树种根部在6号生根粉溶液中浸泡,在完成种植后,开始浇水,方式为顺槽浇灌,水分经过48h吸收后,在早上或者下午种植,将树种扶正,防止树种倾斜、漏根。
2.4 病虫害防治
以杨树为例,这类树木最易产生病种害为溃疡病、蓝皮病等。在做树种病虫害防治时,应当根据病害实际情况,做好预防工作,遵循防治原则,采取农业和物理机械方式进行防治。若为溃疡病应当使用50倍福美砷、200倍多菌灵等进行治疗。
2.5 栽培管理
栽培管理效率能够直接对树种生长率产生影响,所以需要做好栽培管理工作,做好施肥、除草以及灌溉,从而使树种茁壮生长,提升树种成活率。在夏季干旱时节,若蒸发量较大,在浇水过程中,需在早、晚时间进行,每天浇水1~2次。种植后应当做好施肥工作,基肥2次重施后,需要进行多次追肥。可以为树种施以速效氮肥尿素,每株施以0.25kg,保证营养需求。做好除草、防冻工作,树种在种植不久后,需要做涂白處理。冬季来临前应当对树种进行淋浇,到夏天天气炎热时,可以做解冻淋浇,保证树种生长健康。
3 结语
根据上述内容可知,林业栽培种植符合我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我国环境得到美化,促进生态平衡。但是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种植原则,在种植过程中应当做好品种甄选工作,并采取正确的施肥方式,合理病虫害管理方式等,防止树苗受到病害侵蚀,使树种成活率进一步提升,保障树苗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吴迪.林业种植中针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有效路径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7,37(20):174.
[2]刘洋.林业栽培种植技术与方法研究[J].农技服务,2017,34 (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