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旭琴 张建刚
摘 要:我国不仅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在众多农作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促进农业更好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对我国经济增长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而玉米栽培技术直接关系着玉米的产量与质量。为此,本文主要对玉米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以便促进玉米更好生长。
关键词:玉米;栽培技术;病害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1132100
1 科学选地,精细整地
玉米作为一种根系植物对土地具有一定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在进行选地时,不仅要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土地,而且还要对其灌溉条件进行充分的考虑。在播种之前,还需要精心整地,也就是要全面翻整上季的田地。在进行翻地时,要使其深度在合理范围之内,如果深度不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玉米根系的生长发育,最好将其深度控制在20~23cm之间,这样能够促进玉米更好的生长。也要对土块的细碎程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如果土块过大,难以对玉米种子覆盖,不利于发芽出苗。如果过于细碎,会影响种子的透气性[1]。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清理工作,要将上一季残留的秸秆运出田地。以免覆盖种子,降低种子透气性,影响玉米种子萌发、生长,这样不仅会大大降低种子的出苗率,严重的还会使种子腐烂,难以健康生长。还要对其进行合理的灌溉,为玉米的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2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2.1 适时播种
玉米播种的时间对其产量也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玉米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与刺激十分敏感,所以必须要正确把握播种的时间。如果播种的时间过早,一旦遇到低温就会对种子造成破坏,甚至会出现烂种的问题,进而出现缺苗、苗不齐的现象。如果播种时间太晚,就会使其生命周期缩短,不仅对玉米的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且也使其总产量降低。因此,必须根据气候条件,挑选合适的时间。例如山西的春玉米一般会在4月下旬—5月上旬进行播种,这个时期是山西春玉米播种的最佳时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玉米的产量。
2.2 合理密植
玉米种植密度是影响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通常在了解和分析土壤条件的基础上,对其密度进行设定,可有效提升玉米种植密度的合理性。大多数玉米种植株数每667m2在3500~4000株之间。如果是紧凑型的玉米,那么株数就会有所增加,一般每667m2会达到4800~5500株。提升植株密度的科学性,主要是为了增加玉米的产量。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要确保种子的种植深度适当,而且盖土的厚度也必须合适,不能过浅也不能太深,如果种植的深度在4~5cm之间,则2~3cm的盖土厚度即可,如果播种深度在8~10cm之间,其覆盖厚度也需要适当的调整,一般在6~8cm之间,这样种子才能健康生长。玉米种植的株距与行距要保持一致性,给其留有足够的生长空间,确保植株之间的通风性良好。在播种完毕后,要及时进行镇压的工作,这样不仅有利于避免土壤水分丢失,而且也能够促进种子快速发芽出苗。
3 科学施肥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施肥是其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且也是满足玉米植株茁壮生长的必要因素。科学的施肥,不仅可以为种子生长注入营养成分,而且为其健康生长提供了动力。在不同玉米成长的不同时期对肥料的需求也有一定的差异,所以要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施肥方法,而且施肥的量也是不一样的。在施肥中,要始终坚持“施足底肥,用好氮磷肥”的原则,对其用量进行严格控制。例如在施磷肥时,要将其用量控制在7kg/667m2左右。
4 病虫害的防治
4.1 玉米病害及防治
玉米丝黑穗病、小斑病与纹枯病是其主要的病害。玉米丝黑穗病主要是对其果穗造成了损害。针对这一问题,主要是确保种子的抗病能力,并采取深耕的方式,可减少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而针对小斑病与纹枯病而言,需要对其施加有机肥,并且确保其通风性良好。
4.2 玉米虫害及防治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玉米螟、玉米蚜是比较常见的虫害。玉米螟对玉米的危害比较大,会使作物出现腐烂的现象,降低玉米产量。遇到這一病害,主要是借助糖醋液对玉米螟进行控制。而玉米蚜虫害主要是产生了大量的小黑虫,给玉米植株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防治该病害主要有2种方法:利用瓢虫生物天敌对其进行控制;采用敌敌畏等药物进行防治。
参考文献
[1]李福阳,侯亚文.浅谈黄龙县玉米栽培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业与技术,201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