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芳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猛,粮食种植行业的发展速度也得到了提升。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人们对玉米的生产质量较为关注,而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对其有重要影响。本文对影响玉米种子发芽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影响因素阐述了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的相应对策,以期为玉米种子发芽率的提升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种子;发芽率;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1132050
我国是人口大国,对粮食作物的产量及質量都有较高要求,其中玉米是我国较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玉米种植产业的大力推动,玉米的种植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这对玉米种子的质量就提出了较高要求。玉米种子的质量与玉米种子的发芽率息息相关。因此,应对发芽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充分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以促进玉米种植产业的较好发展。
1 影响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因素
1.1 玉米种子成熟度
玉米种子的成熟度对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影响较大,种子成熟度越好发芽率越高,为正相关。因品种及玉米生长因素,致使部分种子较小或干瘪,若在进行筛选时未将其清除,也会对发芽率造成影响[1]。
1.2 病虫害因素
发芽率与玉米种子的品种也有一定关系,有些玉米品种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较差,一旦发生病虫害就会对其产生较大影响,使种子的质量较差,从而影响种子的发芽率。且近些年,随着我国玉米种子面积的增加,各地的玉米螟、棉铃虫等虫害频发,可对玉米粒直接造成损害,致使影响种子发芽率。
1.3 种子的水分
种子收获后,种子内部的水分会直接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其中温度是种子水分的最大影响因素。收获后的种子会随堆放时间的增加而使温度上升,随着温度的上升种子的发芽率会逐渐降低,若一直堆放,17d后种子的生命力会丧失。气温骤降也会对种子发芽率造成影响,一般种子内水分越高,低温持续的时间就越长,发芽率的下降速度越快,一般持续7d种子便会失去发芽率。
1.4 种子损伤因素
在收获过程中及收获后,都可能对种子造成损伤,从而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在种子收获的过程中,许多地区会采取机械脱离的方法收取玉米种子,而机械脱离对种子的含水量有一定的要求,但每粒种子的含水量都是有差别的,这就造成了在脱粒时会对含水量高的种子造成较大伤害,影响发芽率。部分破损或掉落的种子易发生霉变,又难以与全部种子进行有效分离,会降低发芽率。在收获后进行晾晒的过程中,机械晾晒及工具摊晒,都无可避免的会造成种子的损伤,而损伤的种子一般无法进行分离,会影响发芽率。且利用机器对种子进行烘干时,若温度过高,会对种子造成损害,使种子的含水量降低,降低种子发芽率。
2 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对策
2.1 做好种植管理工作
玉米种植的各个阶段,都会对玉米种子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应做好玉米种植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在玉米种植的出苗期,应保证玉米苗的生长健壮,为后期玉米的生长打下坚实基础。在玉米种植的中期及后期,应做好田间的水肥管理工作,对灌浆期的最后一次浇水进行严格控制,既要对玉米种子成熟所需的水量进行保证,又要避免玉米贪青晚熟现象的发生。还应对玉米田中的湿度进行控制,避免因干湿变化过大,出现籽粒爆裂现象。在整个玉米种植的过程中,应做好除草及病虫害防治工作。在进行除草时,若为人工除草应注意不要误除玉米苗,若为药剂除草则应依据专业人员的指导进行除草剂的选择。在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时,应遵照综合防治及以防为主的原则,针对各个阶段易产生的病虫害,进行提前的药物施加工作,以增加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2.2 适时收获,科学处理
玉米种子的发芽率与种子质量息息相关,而玉米种子的质量与种子的收获时间及后期处理有重要关系,因此应对玉米种子做到适时收获科学处理。在进行玉米种子的收获时,应注意观察一下情况确定玉米收获的时间。在进行种子脱离过程中,若采用机械脱离,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范,避免因操作不当对玉米种子造成的损害。还应做好种子的精选工作,将其中受损害的种子进行筛选,避免对种子发芽率造成影响。
2.3 科学储藏
在对玉米种子进行收获及处理后,应以科学方法做好种子的贮藏工作。应对包装完毕的种子进行及时调运,对不能运走的应进行科学化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应做好隔热防湿工作,进行合理的通风,做好防虫、防鼠、防鸟、防霉等工作,还应注意依据天气变化情况进行防雨雪的工作。
3 结语
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对我国玉米种子行业的发展极为重要。为提升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应对影响玉米种子发芽的多种因素进行认真的分析,做到充分了解。并从影响因素出发,对玉米种子做好种植管理工作,适时收获、严格晾晒、收获后进行科学处理、科学储藏等,以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
参考文献
[1]贾军.影响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因素及对策[J].种子世界,2015 (4):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