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浩成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辽宁大连 116100
房屋建设施工主要包括:各种的房屋建设与其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如装修、管道、线路铺设等都在房屋建设施工的工作范围内。房屋建设施工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自21世纪以来,我国一直非常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如今,城市建设的步伐更快,各类建筑争先恐后地在各大都市里竖立起来。据发改委调查资料显示,当下我国的住房面积以每年15~20亿m2的速度增长,在全球房屋面积增长幅度中占50%。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建设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我国出台了较多的管理制度,颁布了相应的限制条令。但仍有一些承接建设单位并没有严格遵照这些制度和条令,致使房屋质量不合格,渗漏现象频出,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的不便。科学有效的防渗漏施工是人们舒心生活的重要保证。
建筑物的表面、墙壁、管道上以及地面出现水滴或渗透的现象,属于房屋渗漏。房屋渗漏一般会有2种情况:①内部渗漏。建筑物内的墙壁、地面、和管道出现渗漏的情况,此种渗漏多半是由于建设时的方案不合理,或者工程质量不过关造成的。②外部渗漏。主要是外墙有水渗出。若施工以后有裂纹或者蜂窝出现那么就会引起墙面间隙,出现渗漏。
渗漏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危害居住者的健康。由于渗漏情况的出现,室内的湿度就会相应的增加,若是久居于湿度较高的环境中,会引起风湿、呼吸道感染、以及皮肤问题的病症出现,威胁到身体的健康。②存在安全隐患,一般在现代建设的建筑物内,一般墙面的内部都嵌埋着生活需用的发部分的水管和电线。如果出现墙体的渗漏,电线短路的发生几率极高,容易烧毁电源,而发生火灾。③对墙壁的损害。墙壁的内部结构是砖和钢筋混凝土,如果渗漏事件不及时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渗漏的面积会越来越大,长时间的渗水容易使内部结构松动。引起事故发生。
在房屋建设当中,最常出现的渗漏情况是墙面的渗水,主要有上述中提到的内部渗水和外部渗水两种情况。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较多,比如:建筑使用的材料、工程技术等。但究其根本,主要因素在以下几点: (1) 钢筋混凝土为主要架构建设的房屋,在后期的装修或者粉饰的施工中所用的墙面材料与混凝土的性质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并且两种物质的膨胀和收缩的系数均不同,在材料稳定凝结以后两者之间是会存在缝隙和裂纹的,从而产生渗漏。 (2) 建筑施工时,常会为了方便施工而搭建脚手架,留下穿墙套管的孔洞,而这些遗留下来的顶留孔,也是造成渗漏的重要原因。 (3) 在堆砌墙面时,会预留相应的空间,但预留的空间过大就会使后期的墙面出现缝隙,多雨天气会出现渗水和漏水的情况。
门窗的渗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门窗在运输,或者安装时有出现磕碰的情况,此时有些较为严重的就可能产生变形,装上以后就会出现缝隙,从而导致渗水情况发生。 (2) 一些承担建筑工作的单位或者装修的业主,为了节约成本,使用的门窗质量差,这些产品的韧性与硬度达不到,安装以后,门窗与墙面的契合度较低,也会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渗水的情况。 (3) 安装不当。在门窗安装过程中,一般会将安装的空间进行稍大的预留,装好之后对其空出的位置进行软胶的填充或灌注。这样一来容易由于施工不严谨,而造成边角落封闭不严,出现缝隙造成渗漏。
厨房和卫生间是日常生活中,用水最多的地方,它们渗漏的主要原因是施工及设计及方案不合理,材料的质量不过硬。(1) 厨房和卫生间的楼板与其各个房屋的楼板比较而言,相对要薄,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钢筋放置的位置错误、放置数量不精准、钢筋保护层没能较好地进行控制而出现缝隙等情况。 (2) 没有选用与其匹配的防水性较好的建筑材料,使材料与建筑功能性不相符合。从而达不到要求。 (3) 有一些建筑施工完成以后,没有进行24h闭水测验,而出现细节处理不当,造成渗水。
屋面是在混凝土和模板架下浇筑建成的,但其施工技术和应用的材料对后期是否渗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更好地防止渗漏的发生,可以采用以下几项预防措施: (1) 按照设计方案执行和实施相应工作,对屋面和山墙、女儿墙增加一定的拉结钢筋,并将管道井和女儿墙这样的基层设置做成下凹的圆弧形。将屋面的通气孔和小直径的一些凸出屋面的一些结构基层做成凸馒头状,用卷材进行包裹和贴面的时候将这些结构充分包住。并且,这些凸出来的地方还需要用密封膏封堵严实。在落水管的地方要保证结构的接洽密实,在落水口周围直径为500mm时范围内坡应该不大于5%。 (2) 处理好施工中的各项细节,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该用铁丝或者铁定对要浇筑的部分进行加固。避免在灌注过程中发生位移。保障浇筑的厚度,并使其充分的融合,避免其内部空隙过大,之后应用平板振动将其振实。 (3) 屋面的灌注工作结束以后,避免过早拆卸模板,以至后期出现、龟裂和蜂窝的情况。除此之外,还应该在拆除后的30日内选择适当的浇水,增强其强度和耐久性。 (4) 防水层的加强。大部分的建筑在刚投入使用的时候都是非常好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其防水性也逐渐“流失”了。增强建筑的防水层,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如应用高分子的防水卷材、高分子合成的涂料以及金属板材都能提高建筑的防渗漏性。
墙面一般是由砖垒砌而成,墙面的渗漏主要是由于砌筑的问题。具体应对措施如下: (1) 选择合适的材料。砌筑墙面需要强度较高的材料,承接建筑的单位需要对建筑材料进行抗压和抗拉进行测试和考量,并且在砌筑之前要对选择的材料进行湿水的处理,这样不仅能增强材料的联合力,还避免了材料上的污物与联合材料发生反应产生杂质和裂纹。 (2) 施工的规范非常重要。要用饱和度达标的砂浆进行砌筑,做到一铲灰泥一块砖一按压。不能用铺灰法来进行砌筑。否则会留有缝隙,造成渗漏。在对梁下进行填充施工时。当要砌到梁的底部时,要停留一定的时间,等缝隙充分的凝结,墙内部落实后在进行顶部的建造。砖的倾斜度要把握好,保证能较好地吻合,斜角部分的缝隙要填充密实。还需注意在施工的过程中,不可因为拆模困难而剪断钢筋,留下渗漏的隐患。 (3) 优化施工过程中的细节处理,比如在进行墙面建筑的“收尾”工作时,应该对堆砌好的墙面进行清洁和做好周围环境的整理。对建设时留下的孔洞进行填补,把相应的管道安装到之前预留好的位置并用混凝土固定好。
(1) 在这些位置施工时需要要将混凝土振动捣碎达到细、密、实的程度。墙板的边地部需要做100mm的抬高,与浇板工作同时进行。并且为各个管道预预留好所需要的通过孔或洞,尽量不出现因预设不周详需临时打孔的情况。 (2) 卫生间需要作为重点注意对象,卫生间的防渗漏应该做到最好,在此方面,国家对开发商也是有明确的要求。当下的防水方式主要是涂膜防水,为了将防水材料涂得更均匀,防水效果更好,在涂之前需要对卫生间进行仔细的清洁和整理。
总而言之,房屋建设中的防渗漏问题,是关系到人们日后居住和使用的重要问题。一定要在施工过程中坚决抵制使用低劣的建筑材料和不合格的施工工艺,很多的承接单位为了赶工期,抓进度,节约成本,在这些工作的管理上不严格,导致后期处理起来难度很大。国家和政府还要对此加强法律法规的约束,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粗制滥造。